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四章 ...

  •   五月初六,是定下来迎亲的日子,是这一年里最好的日子。

      出阁当日,阿妩依旧同寻常一样,在侍女的伺候下一番洗漱之后,在外祖的院子里同外祖母,舅舅舅母,阿娘阿兄,以及表兄弟姐妹们一同享用厨房里精心准备的早膳。

      出阁是女子一生里最大的喜事,但娘家人终究有着诸多的不舍,牵挂与担忧。

      在临近出阁的日子里,家中的几位长辈都纷纷把她唤去细细的教导了一番,不外乎是孝敬公婆,友爱妯娌小姑子小叔子这类话语,哪怕这些话在上一世已经听过一遍,甚至阿妩对自己的女儿也说过类似的话,但却依旧不妨碍她认真的倾听着。

      因为不是谁都有机会能重来一次生命,能再次听到那些只能存留在记忆中的谆谆教导。

      而舅舅更是叮嘱舅母多传授她一些后宅之中的阴私与应对的法子,毕竟李府人多混杂,想要立足并不容易。于是鲜于氏一连把阿妩带在身边说了好几天,不仅是后宅的斗争,还有着城中各家或明面上或暗地里的事情。可以说,鲜于氏是把这半辈子的经验,能说的都和阿妩絮叨了一遍。

      出阁前一日的旁晚,帮着最后一遍核对第二日外甥女出阁时的流程和嫁妆的鲜于氏,在百忙之中,抽出了半个时辰来到阿妩的院子里对她进行出嫁前最后的谈话。

      “你是我们府上第一个出嫁的娘子,也是第一个办喜事的。”鲜于氏轻轻把跪坐在她对面的阿妩的手拢于掌中,这个总是规矩守礼的外甥女也让她是真心的喜爱与怜惜。

      她知道外甥女性子淡了些,几年来也不曾见她同城中其他府里的娘子有什么走动,也不像府里的几个娘子那般爱玩爱闹,平日里她也多加留意与照顾小院这边。时常让自家的几个娘子来陪着外甥女说说话,又或是要她们也带着外甥女去城中其他府上娘子间的聚会。

      看着这个和小姑子外貌相似,实则性子截然不同的外甥女。鲜于氏心里有着诸多的感慨,以前她总是为外甥女这样的性子担忧,但细细观察下来,发觉外甥女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管家御下的本事都不错,嫁入李家之后,应当不会是那种被欺负了还只会往自己肚中咽的主。

      “多谢舅舅舅母辛苦为我打点着一切。”在舅母放下她的手后,阿妩恭恭敬敬弯腰俯身给舅母行礼道谢。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明白舅舅舅母是真的为她做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哪怕是阿耶阿娘也不会比舅舅舅母做的更多了。为了她能体面出嫁,舅母甚至挪用了这些年来为表姐妹们备下的嫁妆,在迎亲前,所有本该是阿耶要做的事情,全都是由舅舅一力承担了。

      这些年的悉心照顾,远不是一句感激与道谢所能表达的。

      “你啊,就是太客气,不是说了吗,自家人不言谢。”话虽是这么说,但鲜于氏心里对外甥女的懂礼很是高兴。这些年她做了一个舅母能做的一切事情,也算是对得起寡居的小姑子和两个孩子了,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两个孩子能把她和她舅舅这几年的付出记在心里,知道感恩,她这几年的付出也算是没有白费。

      “观音婢,你离家的时候年纪小,后来到舅舅舅母这里,你们母子三人也都是另外开辟了院子,日子过得简单清减,你也没机会面对什么腌臜的事情。可是李府终究是和我们府里不同,人多了,里面七七八八的事情也多,你也莫要太过着急的在他们府里立足,耐下心来慢慢理清里面的事情,再立足也不迟。”毕竟不是自己所出的娘子,哪怕鲜于氏和阿妩传授了许多经验,却也没法真的把自己后院里的一些事情摆到外甥女面前来剖析。

      再者,无论哪家,新媳妇进门,都是婆母立威的时候,若是新媳妇暗里动作太多,反而会招了婆母的忌惮。

      “我明白的,外祖母和阿娘都教导过,要孝顺公婆,友爱妯娌,关心小姑小叔,礼遇下人。”阿妩乖巧的应道。这是新媳妇的姿态,亦是代表了娘家多年的教育。

      鲜于氏满意的点了点头,新媳妇心态一定要放正,姿态也可以适当的低点。新进门的媳妇在婆家,尤其是在婆婆面前总是会受些委屈的,“不管暗地里怎么样,面子上一定要弄的好看。但是也别一味的受欺负,哪怕有时候面上受了欺负,明面上没法子,暗地里也要还回去。若是受了欺负之后闷声不吭,那以后别人会可着劲的抓着你欺负。”

      这段话,可谓是出自肺腑。毕竟俩妯娌同时进门,多少免不了攀比与比较,要是郑家那位与李家是个好相与的便罢,若不是,外甥女怕是会受些委屈。

      “舅母放心,我明白,断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阿妩侧着头,调皮的冲着鲜于氏眨了眨眼,而后玩笑似的说道:“我知道舅舅舅母会给我撑腰的,自然没什么好惧怕的。”

      一身淡青色襦裙,衬着阿妩姣好的容颜,这一刻少有的娇俏模样让鲜于氏愣了片刻,“好,舅舅舅母一直给观音婢撑腰。”几年前那个初来她家的小姑娘终是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鲜于氏感慨的说道:“要是可以,我和你舅舅还想多留你几年。”这么仓促的婚礼又怎么能配的上她这个如此乖巧懂事的外甥女。

      “这几年一直麻烦舅舅和舅母照顾着我们母子三人,我原本还想多陪阿娘几年,可是........”她终究选择了和上一世一样的道路。“日后就只能劳烦舅母多替我看着点阿娘和阿兄了。”阿妩的眼眶有些酸涩,哪怕知道未来,她也仍旧无法放心的下沉迷于佛经的阿娘和没有成家的阿兄,可是能托付的也唯有舅母一人了。

      阿妩起身对着舅母行了一个大礼,这份托付得显极为郑重。

      “哪个要出阁的娘子还会像你这样牵挂着家里。你阿娘和无忌,一个是我小姑一个是我外甥,我能不对他们好吗。”鲜于氏心里想着,这个失去了阿耶和家族庇护的外甥女,终究比一般这个年纪的娘子来的更成熟些。

      “嫁人之后,你要习惯场面上的应酬 ,不管是真是假,是虚是实,你都要会应付着,日后李家二郎进了官场,就更少不了你在夫人圈子里上上下下的应酬。正妻,不仅仅是要打理好后院,教育好子女,更是要帮着郎君应付处理着官场里的人脉。”若是鲜于氏最不放心什么,怕就是这外甥女清冷的性子吧,要是不合群,怕是会被圈子里其他的夫人娘子们孤立打压着。

      阿妩顺从的点了点头,“舅母的教诲,我会牢记心中。”其实她上一世在出嫁前也会有一些自己的应酬,不能说和城中娘子有多热络,但至少混了个眼熟。上一世的她有段时间心里或多或少对没有家族的庇护而耿耿于怀过,也不成熟的想过,哪怕凭着自己的能力,不靠家世也要在城中各家娘子的圈子里打开局面。

      她不是热络的性子,跟随表姐表妹进入这些圈子,只凭着一份执着——想要证明哪怕她没有阿耶与家族的依靠,也不比任何人差。

      直到踏进了这圈子,她才知晓,原来各家娘子都有着自己的小团体,而父辈在官场上的位置和地位,也就决定了各家娘子所属的小圈子,和圈中的地位。

      斗争,攀比,闲言冷语更是从不在少数。

      这一世更为成熟的她,只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阿娘和阿兄身上,更何况也看不大上各家娘子间稚嫩的手段。

      与高氏一味的叮嘱女儿在夫家小心翼翼,恭恭敬敬不同,经验丰富的鲜于氏的叮咛显然更具实用性。并非高氏不爱自己的女儿,当年她嫁入长孙家后,习惯了对前头太太留下子女的忍耐与退让,也习惯了长孙晟对她这位娇妻的庇护。

      而守寡之后,更是不曾经历过什么斗争,吃斋念佛的生活让她的生活中只有一派和平。

      早膳的氛围并不怎么愉快,反而有着几分压抑与离别的伤感。

      早膳之后,大家也都各自忙活开了,家里的郎君们纷纷出动和高士廉一起迎接一批批上门的男客们,而家里的娘子们则各有分工,有的到前院去应付前来的送礼的女眷们,有的打点着厨房茶点,剩下的则围着新嫁娘进了屋子,开始装扮起来。

      因为事情都早已分配好了,一切都进行的井然有序,看上去大家都步履匆匆,忙中有序,没有出半点乱子。

      前院开辟了一块专门摆放展示嫁妆的地方,由鲜于氏最得力的心腹带着几个侍女在一旁守着,前来的客人也都会纷纷来这边看上一看,惊叹一番。

      其实大件的,例如家具,床具等物品都早已送到了李府的新房里,这边展示的都是些珠宝首饰,衣服布料,古董花瓶,以及一些预示着吉祥如意的小物件,像是表示圆满的铜镜,寓意着婚后和谐的绣花鞋之类。

      迎亲是在黄昏时分,所以早上的来客大多数亲戚之类,提早过来希望能帮上一把,午后渐渐的登门而来的客人慢慢多起来。

      府门打开,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喜乐响起,这是告诉天下所有人——他们家娘子要出阁了。

      外面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而阿妩的小院里却是格外的安静。在一番漫长的洗发浴身之后,请来的城中经验丰富的婆子为躺在美人榻上的阿妩‘开脸’,就是用一根绳子绞去新娘子脸上的细毛。

      同时,侍女麻利的用干巾擦着那一头快要及地的秀发。

      前来帮忙的亲友多是高家族亲,老太太娘家后人,还有鲜于氏家的几个兄嫂。替新娘子上妆,由专门的喜婆打扮,而最后是由高家老太太为外孙女亲自梳头,并吟唱着‘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三梳子孙满堂’,这首歌谣。

      这是家人对出嫁娘子最真挚的祝福,也是最美好的期待。

      屋子里的气氛很是欢快,尤其是高家几个未出嫁的娘子,都对出阁这件事有着极大的好奇,更是时不时打趣着阿妩。

      最是依赖阿妩的小表妹更是一口一个姐夫,每回外头喜乐响起时,都以为是姐夫上门迎亲了,就兴冲冲往外跑,次次失望而归,下一次继续上当,惹得大家皆是忍俊不禁。

      时辰渐晚,而高府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时候,身为新娘子的阿娘,高氏今日也穿上了一身比较喜气的衣服,在前院陪着各家女眷说话,说话的间隙,她时不时吩咐着身边的侍女去打探些什么。

      大家以为她是在等着女婿上门,都纷纷取笑了一番,嘴里却都不停的夸着两家郎君和娘子能走到一起,绝对是天作之合。

      这些来客都是和高家,长孙家,鲜于家有关的亲友,大家说话自然也都偏着这边说,谁也不会去提冲喜,又或是郑家之类。

      直到有一次,高氏再听完侍女的汇报后,脸色霎时就难看了。

      不久之后,脚不停蹄的鲜于氏,在和客人们谈笑风生的高士廉,以及陪着即将出嫁的外孙女的高老太太和阿妩都纷纷得到了一个消息。

      长孙家五郎,带着贺礼上门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