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危机(一) ...
微风徐徐,月白风清,念青的闺阁后有个小门通向一片荷塘,虽是早春荷叶却已婷婷如盖,微风拂过便摇头晃脑的热闹起来,她已经在荷塘旁坐了良久,她想了很多事情,想到了自己在现代的生活,想到了少年时期的流浪,青年时期的辉煌,以及将死之时的落寞,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然够精彩了,没想到还有现在的穿越,她闲暇时最大的爱好便是阅读和旅行,图书方面涉猎很广,穿越也看过,但是她一直觉得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不切实际,她的生活很实际,读书旅行实习。当她还是鱼小漫的时候莫爷爷每年都会给她一次单独旅行的机会,当然这些旅行是从成年之后开始,她去过很多地方。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携带着中国水墨画的气息的乌镇,粗野豪放的内蒙古大草原等等。也许是年少的流浪,让她爱上这种放逐,把自己放归途中,随心所致。她从不做旅行计划,有车便坐有路便走,她的脚步逐渐踏过中国大陆,可是她一直没有出过国,也许是怕走的太远找不到回来的路。总归她的生活很实际。可是如果穿越是不实际的,那么就该让她当公主当女王,享尽人间福泽,那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实际的困境摆在她面前呢?她想起晚饭时见到那个所谓的关键人物,也就是沈家老夫人的情景。老夫人跟想象中的富态不同,她是一位干瘦的老太太,与所有的老太太一样她也有一张布满褶皱的面皮,却有一副好牙。也许是她颠覆了念青关于老太太的幻想,抑或树立了念青关于老太太形象的联想。总之,沈老太太很普通,她说话的语速很缓慢,吃饭的动作很缓慢,微佝偻着背捧着碗静静的吃着,动作有些微的捆手捆脚,总觉得会惊着什么似的。这顿饭吃的很平静,却吃得她很不平静。念青偷眼打量着老太太,想着封建社会里被压迫的妇女,每个旧社会的妇女身后都有一把血泪史,老太太又有过怎样的人生?是像戏文里的薛宝钗苦守寒窑十八年,还是如卓文君一般曾经写下过白头吟。这顿饭就在念青的胡思乱想中结束。
饭毕他们开始了很长的一段对话,说对话也不尽然,因为大多时候都是沈老太太在说,他们两在听。
“听说今个儿,你们打发了似画来客厅探听消息以至于中午都不曾好好吃饭?”
念棠低下头轻轻的嗯了一声。
“下回可别这样了,如今家里有些乱,我封了你姐姐的梦荷楼也是为了你们好,最近家里来了好些人,我也照管不住这些,其他人我也不放心,只支了似画这体己的丫头给你们送饭,你们倘还把她支出去吃什么?什么事也比不了吃饭大。”
“青儿,你也大了,前些日子你一直病着也没办法和你说些什么,如今看来精神已大好。这里难免要交代你一些事,最近都不要出梦荷楼,你大舅现今可是把你弟弟当作眼中钉,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旁的人给的东西也都不要吃,弟弟小还不懂,你是长姐理当照顾弟弟的。”
“是,奶奶”念青轻声应着。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爹妈遭此横祸也都是命,你不要太伤心,奶奶还在呢!你们两都会好好的。原本想着别让你们小孩子担心,家里的大事都瞒着你们,如今咱们家还不知过不过得去这道坎,你们也不小了,有些事你们知道些也是好的。你们该都知道你们阿爹生意上出了问题,却不知你们阿爹这回是让恶人陷害了。咱们沈记在随城起的家,你太爷爷本是一家印染坊的小徒,以染布晒布为生,却在闲暇之余发明了红花饼,从一只锅一匹白布开始创立了第一家染布小作坊,然后有了第二家第三家,从你太爷爷起就一直是这南方数一数二的大商户,特别是咱们家祖传的配方红花饼染出来的红布,那是名扬大楚,北方咱不敢说,就南方这一片地面上,百姓穿的半数都出自咱们沈家。你爷爷性情稳妥以守成为先,却也把咱们沈家的印染作坊办的有声有色,你爹自小便旷达豪迈,性格坚毅,心也大从十几岁到现在共创立了38家布行,倘若能这么顺顺利利的,那自是能将咱沈记发扬光大,留给你弟弟的家业也自是不可估量。”老太太停下来喝了口茶,帕子捂着嘴轻轻的咳了几声,不知道是因为咳嗽太过用力还是想起了什么脸色有些发白,手紧拽着手帕,过了会又继续说道:“都是安鹏这狗东西,心肺都让狼叼走了”
“安叔叔,他怎么了?”念棠疑惑地问着。
“小棠快别叫他安叔叔了,这个人可是你杀父杀母的仇人,你父亲年轻的时候外出走商的时候曾经救了安鹏一命,这安鹏却是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表面对你父亲感恩戴德千恩万谢的,背地里却设恶毒陷阱将你父母害死。”
“初春的时候安鹏给你爹介绍了一个人,这人便是北方著名的绸缎庄御衣坊的掌柜,那人叫做陆友良,你爷爷的时候也曾和御衣坊打过交道,以御衣坊的百年声誉还有在行业内的地位来说,能和御衣坊做买卖自然是极好的,你爹认为这是一个打开北方市场的机会,于是在安鹏的牵线搭桥之下和御衣坊签订了三千套成衣的契约,三千套其实也不是太多,只是这时间太赶了,从印染到制衣怎么也得四个月。据陆掌柜的说法是宫里的贵人要的,这御衣坊常接宫里的生意这也是众所皆知的,你爹心太大,也不想吃不吃得下,就和人签下了这契约,三个月内必须赶制出三千套新式样的丝绸成衣,本来咱在南方有三十八家店铺,每个店铺再多雇几个师傅也就是了,谁知还没开始制衣染坊却出事了,这安鹏原是做染料生意的,经营的玉彩染料也是极好,咱们家除了红花饼基本上大部分的染料都是出自玉彩,谁知这回安鹏给我们的染料里面加了东西,染花了布料,你爹上门理论却发现安鹏这家伙已经连夜逃走。你爹这时已知被这狗东西陷害,必是安鹏串通了陆友良合谋想要搞垮沈家,家里的钱已经全部垫付在前期的丝绸布料上面,他四处通融借钱,却都吃了闭门羹,平日里的老朋友仿佛得到了什么消息似的避你爹如蛇蝎,真是世风日下人情凉薄。你爹此时的艰难可想而知,最后没办法只能往湘南去你母亲娘家试试看。却不想途中遭遇了横祸,从此就与我儿阴阳两隔……”老人说到这脸上已然挂满了泪水,急忙用她缓慢的动作擦着,然而眼泪却像夏日的暴雨越下越大,越落越多。
念青看着眼前老来丧子的老妇人,微微佝偻着背用她那谨慎而缓慢的动作轻轻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念棠已经扑进老人的怀里用他稚嫩的怀抱安慰着老人,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悲戚的空气。仿佛汨汨的海水渗进胸腔,压抑的透不过气。可是抱歉的是她终究是一个旁观者,只能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却不能感同身受的与他们共享此悲伤。
念青一直觉得安慰这种行为带着怜悯的情绪,念青一向不善于安慰别人,作为这个家悲苦同甘的一份子也着实不适合站出来安慰谁,于是她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不发一言。她知道对于这个忽然间遭逢巨变的家,这个苦苦支撑的老人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她已然那样老,仿佛随便一个小灾难便能将她击倒,可是她仍然伫立在那里,在人前即使拄着拐杖卖老装呆依旧站立着,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族。
念青不适合做一个安慰者,但她着实是一个好的旁观者。直到他们停止了哭泣,她才开口问道:“我想知道您在等什么?您这样费尽心思的拖延时间是为了等谁?”
沈老太太用刚哭过有些浮肿却略显清明的眼睛深深的望了她一会,随即将目光移向窗外“安鹏曾说,沈家长女宁静淑贤,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看着呆滞痴傻实则大智若愚。看来这狗东西确是有些眼光的。”顿了顿继续道:“我在等一个能够救沈家的人”
“等到了吗?”
“还没有”
“确定这个人会来?”
“不确定”
念青挑眉,看来沈家果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一直以为沈家还有最后一张底牌没有出,而这张底牌就是挽救沈家的关键,如今看来,这张底牌是着实靠不住的,“求人不如求己,您觉得呢?”
沈老太太的眼睛瞬间从窗边望过来,眼底是雪亮的,带了些兴奋,一些疑惑,和一丝期待望着沈念青:“你有法子?”
“我有一个问题,契约几月份签订的,何时是交货日期?”
“契约的有效期是四月初八到七月初八”
念青微笑起来,看来还是来得及的,嘴角吮着一抹笑意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岂有被事给难死的,给我两天时间,我需要知道沈家历年来的所有经济往来和账簿。”
沈老太太深深的望着念青,紧紧对视着,半晌道:“春梅,去请账房老吴到老爷的书房,青儿,你跟奶奶来。”
沈念青一路随老太太行来,随行的还有念棠和丫头似画。这是念青第一次出闺阁,梦荷楼离老太太的万安阁本就不远,也都在后院,第一次往前院去,沈家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可是因为是晚上很多景观都影影绰绰的不真切,特别是一路行来只提了一只灯笼,更增添了些诡异的气氛。可是念青没空去体会这些,她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沈家娘舅的分赃是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益,倘若能在保全沈家的基础上使他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这件危机也就度过去了。沈家娘舅只是个一叶障目的小人不足为虑,可怕的是安鹏和陆友良,如今看来安鹏绝对是蓄谋已久,只是这个来自北方最大的绸缎商御衣坊的掌柜又是因为什么与安鹏合谋上演这场双环记呢?真是一团乱麻,现在多想只会影响判断,如今最为紧要的还是与陆友良的契约,如果能破除眼前樊棘令契约如期进行,那么,这场危机就会变成一个机会,一个令沈记走向全国的机会。想到这里念青颇有些热血沸腾起来,仿佛又回到了莫氏,又成为那个令万千女子佩服,令无数男子折腰的女强人鱼小漫。
‘鱼小漫’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熟悉的仿佛昨日还有人温和的喊她小漫,今日却已然陌生的仿佛前世。来到这里就混乱一片,一件事紧接着一件事发生,她都没有时间回忆过去。她下意识的往自己脑部摸去,她记得子弹是朝着她的脑部穿过去的,那感觉从剧痛到失去意识。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脑部的哪个部位留下了一个洞,这个全新的身体断然是不会有那个血洞的,她抚摸着自己光洁的额头,随即苦笑了一下,额头的血窟窿是没了,可是心里的那个窟窿呢。怎么填补?
她的思绪刚飘到过去,还未曾体味出苦味来,他们就已然到了书房。
书房门檐上估计是有一块匾的,黑夜无月光看不真切,念青随老太太而入,似画点亮了书房桌上的烛台,这是个很雅致的书房,书房最大的亮点便是北面墙书柜上的一柜书,以及书柜前的那张方形雕花沉香木书桌,书桌很大,上置文房四宝,正中摆放着一本深蓝皮的金刚经。书桌东边有一个套间,门上挂着一方深蓝的绣花布帘。书房最中央设了一个精雕玉刻的梨花木软榻,软榻的左右各摆了一排雕花木圈椅,四椅两几次序排列。进的门来老太太往榻上坐下,念青也在依次坐在老太太的右下方。刚坐下不久就有下人上来禀报吴管事到了。
吴管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鬓发都已经发白了,许是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给人的感觉举止间有些严谨,他依次见礼后站在了老太太的左下首。
“老吴,你在我们沈家多少年?”
“回老夫人,小人宣德元年入的沈府,到现在算来也有三十年了。”
老太太叹了口气:“我记得刚进沈府的时候是帮老爷牵马来的,后来老爷走了你又跟着少爷跑腿,也是你自己聪明好学跟着少爷学得这一身珠算本事,着实是我儿的左膀右臂,只怪我儿福薄,有这样的好帮手却无法再将沈家发扬光大。”
忆起曾经往事,提起已故之人对自己的恩德,吴管事脸上逐渐露出悲痛的神色:“老夫人莫悲,沈家对老吴的大恩大德老吴没齿难忘,老爷走了还有小少爷,小少爷虽年幼,但凡老奴有一口气在,定不叫沈家有一笔烂帐坏账。”
“好,有你这句话在老身就放心了,现在我要给你在半时辰内,将历年的生意往来和账目整理清楚搬到书房来,而且要在两天内,将这所有的账目往来和沈家的商业网全部介绍给大小姐听,你能否做到?”
吴管事听完之后沉默良久,随后道:“这不成问题,只是小姐乃是一介女流,只怕对账目……”
“你只管去办,我沈家儿女没有不懂账目的道理”
“是,老奴马上去办。”
大家看着好的话,给我留个评论吧,第一次发文,有很多不足,如果有欢迎毒舌评啊,求骂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危机(一)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