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太爷重生记第五十六章 ...

  •   太爷重生记五十六章
      过了几天溜子去杂货店把订购的簸箩全部取回来。
      去木匠那里打的架子还没好,但是定制的家具全都打好了。这些日子家里人全都是打地铺。
      柳爷爷家后来陆续盖的房子是两进前后各十三间的大房子,占地面积为四亩,南院正屋五间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面厨房和西面杂物房,都是青砖大瓦房,一块青砖价格是一文,花了三十贯,匠人人公费是每人每天十文,二十人两个月是十二贯。暖房请村里长辈以及族长里正花了一百伍拾文,其中这房子的房契地契还是里正办的呢,里面跑路费二十文。院子分前后院,前院菜园占两亩地,在西厢杂物房下边又搭了一个柴火棚,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里面柴火堆了一大半。北院房子后面菜园占地面积两亩地。有鸡舍,鸭舍靠西院墙,猪舍,牛舍和骡舍是一起的靠东院墙,正北方向是一亩菜地和三分之一亩地的水池,水池引了活水,里面放了草鱼,白鲢,花鲢,鳙鱼,鲫鱼等中下水层活动的鱼类,共两万尾鱼苗,花了一贯。现在鱼苗还小,鸭子和鹅会吃小鱼苗,便在鱼塘边上围上一圈栅栏。
      木匠运来的家具是八张大床,一米八,两米的大床,分放在八间房子里。十一张桌子,一张是八仙桌放在正屋客厅,高矮两张长案放在厨房和堂屋,高的做敬案放置烟灰鼎,敬奉三清画像。三张长书桌放在星子等读书人的屋里,剩余五张八仙桌放在阿大和大丫等房里。还有共计二十四张长凳配八仙桌和七张椅子配书桌。十六个樟木长条箱笼,每人一个,放置衣物等物品。十一个木盆,每个房间一个,剩下两个放在厨房,一个作为公共洗脸盆,放在院子里。三个洗衣服的大盆,放在北院鱼塘上游,那里搭了一个小草庐,四周用芦苇编的栅栏围着一半,里面放着洗澡桶,桶底有个木塞子,拔出来脏水就流在水沟里面去了,另一半搭了个灶台,灶台上是特制的圆柱形的铁皮桶,够大,用来烧热水,紧挨着灶台的就是木柴垛,搭在棚子下也防止下雨淋湿,接着再东面就是三个大盆的放置点,有个小板凳可以坐着,引来的活水上游也在棚子下,每天谁洗完澡谁就洗自己的脏衣服,洗澡兑的冷水,烧的洗澡洗衣服的开水等,取用都来自于上游的活水,既干净又方便。三个吃水用的木桶,一个放在水井边,用绳子绑着提水,两个放在厨房。八个子孙桶,住人的房间,每个房间一个,洗马桶的时候就到鱼塘洗,每个桶上都配一个盖子,以免有气味漏出来。
      木匠运了二十来趟才运完,溜子付完了余下的钱共计四贯钱。
      大丫收拾出了杂物房做蚕房。
      现在四月天,天气还比较冷,大丫前段时间缝了十六张秋冬盖的厚被子和十六张春夏盖的薄被子,一铺一盖共八个房间的被子。连棉花带布匹一起共花了两贯三钱钱。
      家里房间的分配是,柳爷爷南院一间正房东面,溜子正房西面一间,中间有堂屋,木娃子和冲子东厢明间,麦子和玢子东厢次间,谷子星子一间东厢梢间,阿大西厢明间,阿二阿三西厢次间,大丫二丫住北院西厢梢间。
      又过了几天,木匠又送来了架子,结钱七钱钱。
      于是家里又忙活起来了。大丫把簸箩一一放在架子上,阿大阿二阿三去桑林里捡来蚕卵孚蚕。每天阿大他们把桑叶缕下来,洗干净晾干水分,大丫二丫便小心翼翼地喂蚕宝宝。
      家里的钱还剩下六百零一两,柳爷爷那大概还有一百五十四文。
      木娃子和冲子他们下午下学了,一人背着满满一背篓猪草野菜,喂鸡喂猪。
      大丫做好晚饭,端到堂屋里八仙桌上。有杂粮煎饼,芋头汤,野菜炒鸭蛋,红烧鲫鱼,煎豆腐,农家小炒肉及杂粮饭。每样一份阿大他们也是这样。区别在于阿大他们回西厢上房里八仙桌上吃,大丫二丫在厨房里吃。
      饭桌上。星子问柳爷爷:“家里还有多少钱,今天夫子说如果一直用树枝沙盘练字是练不出来好字的,必须得用笔墨纸砚才行!还有有一次夫子听我叫了一声谷子,很疑惑,问我说咱家里不序齿的吗,叫自己家兄弟还要叫名字。我就说家里平常都是互相叫名字的,夫子就说这是不对的,说长幼有序,不序齿就是不互相尊重,叫我回家和大家商量一下,以后还是叫排序的好。爷爷,你怎么看?”
      柳爷爷沉思了一会:“这倒不是什么问题,现在改一下就是了,也确实别人家里都是这样的,咱家不这么做反倒让人看笑话了。你们几个现在就改口吧,这样也才像是一家人!”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我先来吧,我是老大,以后你们就叫我大哥吧!”溜子率先一锤定音。
      “那我老二,小的们就叫我二哥”,星子急忙道。
      接下来,木娃子老三,冲子老四,麦子老五,玢子老六,谷子老七,柳爷爷替他们一一点出来,这时候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各收拾各的碗筷盆碟,一起到井边打水拿丝瓜瓤洗了,然后一一放到厨房的橱柜里,这是家里除了柳爷爷,不分大小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这间事情除外,还有每天的衣服等也是各洗各的,哪怕是四个小的也已经七八九岁了,已经能干很多事情了。
      吃完饭以后才到夕时时分,即申时(下午三点到四点五十九分)。
      大郎溜子仍然是和阿大阿二阿三三人一起去田里干活。
      二郎到七郎依然在家里温习功课。
      大丫二丫打扫了蚕虫身下吃剩的桑叶,小心地重新铺上新鲜的桑叶在上面,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接下来还要去北院草芦下的灶台上,用铁桶煮猪食,猪食就是每天二郎到七郎每人割的一背篓的猪草,这东西去学堂的路上长的到处都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太爷重生记第五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