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种谷种类 ...

  •   大丫喂完了鸡鸭和牛骡袍子,就已经日落了。
      干活儿的人也都回来了。这时候大家围在堂屋里说话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土地上。
      三郎也不知道大郎和家仆们开了多少亩荒田,有些好奇便问阿大:“现在四倾地开完了吗?”
      “原先用的是犁,一天只能开二十五亩荒田,后来我发现太慢,有些耽误农时,就找大郎去向族长家借了三辅农具,只需要一头牛,拉三辅农具,一天就能开一倾地,只四天就开完了四倾地。三辅农具也早还回去了。”
      “今年田里都要种什么?”
      “有谷(稷:二月份播种,五月份收获、
      粟:二月份播种,五月份收获)、
      黍(糜子:五月份播种,八月份收获)、
      粱(三月份播种,六月份收获)、
      大豆(四月份播种,八月份收获)、
      小豆(二月份播种,八月份收获)、
      大麻(三月份播种,七月份收获)、
      大麦(二月份播种,八月份收获)、
      小麦(春小麦三月份播种,八月份收获,冬小麦九月份播种,次年四月份收获)、
      水稻(四月份播种,九月份收获)、
      早稻(四月份播种,七月份收获)。
      棉花(三月份播种,九月份收获)”
      “嗯!今年种了这么多,恐怕会很忙,你们四个种不过来吧?”三郎问阿大。
      “种倒是种的过来,可是收割的时候就得请城里的短工了。短工还得提前请,一到农忙时,短工也是请不到的,大家都在忙。”
      “这件事我改天去县城里看看,早点去找牙行,总能请到的!”
      “到时候收割以后还要在田里弄五亩地的晒场,要提前用石滚压实了,用来晒粮食,堆秸秆垛。石滚邻长家就有,不过他们家也借的人多,要早点去借!”
      这时候二丫来喊:“洗脚水已经烧好了,大家到草芦下去洗脚吧。”
      众人纷纷起身,趁着天色将黑未黑,一起去洗脚。草芦下洗衣服的大盆里已经倒好了热水,周围四个小凳,每次四个人一起洗,不一会儿大家就都洗好了。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众人离开后院,各回各房,都回去睡觉了。
      寅(yin)时五更天(即黎明3点到5点),鸡鸣三遍,
      勤劳的人们这时已经起床。从五郎到七郎,年龄较小,比较贪睡,其他人都已经醒过来。
      家里事情比较多:要起床烧水煮猪食,喂三头猪并打扫猪圈;大郎二郎铡了青草,先打扫圈舍再喂牛,骡子和狍子;三郎四郎拌了鸡食鸭食喂了鸡鸭并打扫鸡鸭舍;柳爷爷洒了鱼食喂池塘里的鱼。阿大阿二阿三先打扫干净蚕虫吃剩的叶梗,重新铺上新鲜的桑叶喂蚕,也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大丫二丫则开始蒸煮饭食。
      寅时七刻,饭食齐备,老五麦子,老六玢子,老七谷子三只小懒虫也被叫了起来,洗脸刷牙等待吃饭。
      朝食简简单单:栗米饼子配灰灰菜汤。家里不缺钱,栗米饼子还是管够的,只是青黄不接,菜汤也只有野菜了。
      家里的钱里面大郎手上有五百二十文,这笔钱柳三爷和大朗共同掌管,用于日常开销。其余五两黄金加四十两银子被埋在地下箱子里,这部分钱除了三郎和柳三爷知道,其他人都不知。剩余十贯铜钱在三郎(木娃子)手里,用于生活中的大开支,这部分钱大朗和柳三爷也是知道的。
      至于月钱,别人家俾仆或许有月钱发,可柳三爷家是没有的,主人家里的儿郎们都还没有月厉,更何况于下仆了。不过暂时还是不需要担心月厉钱的,听说那种都是世家豪门的规矩现象,普通的地主人家还是没这种规矩的,做的好的下仆也就高兴了发发赏钱其他的就不用担心了。三郎听同窗好友们科普一下以后也就和大朗和柳三爷一起商量过下仆们月钱的问题,但是为防不患寡而患不均,干脆就全都没有赏钱和月钱。至于兄弟之间也同样没有,这些钱全部都是用于公中开支,需要用钱时也是告知长辈和兄弟,大家一起商量好买哪些东西,为什么要买,都是通知到位的。
      朝食后,七兄弟之间除了大朗,其余六个都拿着午食饭盒和装书本笔墨纸砚的小背篓,一起出发去乡塾。除了小背篓之外,六个人还要背三个一人高的大背篓,里面另放三把镰刀,等散馆时回来的路上去割猪草。
      六兄弟打了声招呼,便出发了。
      一路上方向一直向南走,路过石牧羊家,绕过后土丘,穿过后柳村,再往前柳乡,到达目的地丁字街最南头乡塾,旁边就是护乡河,距离西方的护寨门仅半里路。
      到达乡塾后,天上的启明星高高在上,东方苍穹之上没有任何光亮。
      进堂屋向孔夫子画像辑礼后,才转到书屋放书篓。屋里是没人的,大家都在东南方的场地上练武,三郎几个也跟上去了。
      先向武夫子抱拳,然后就自动去后面列队。动作都是平时学过的,但是要求却很严格,但凡做不到位的就要招来戒尺。武夫子挥舞着戒尺全场走动。所有人,一招一式都在戒尺中用尽全力。
      半个时辰的练习,众人练的满头大汗,收功时不免抬头看看时辰——天边是一片深蓝色的鱼鳞霞,今天又是个大晴天。
      一行人向武夫子抱拳致敬以致别,才一起去书屋。屋里现在已经能看出来字了,便都开始自觉地背诵。
      文夫子姓李,进书屋后就被全体学生起立作揖以致敬,口称“见过夫子”,以示尊重。夫子同时也作揖以示回礼。夫子和众人依次落座。
      由前往后,夫子开始先抽查背诵情况,然后根据个人进度讲解新的课文的字词释义,并要求背诵新段落。等所有学生背完讲完学完,课中已经到了,此时可以短暂的出去舆洗——作为一所乡塾,厕所还是有的,里面用的也不是厕纸而是厕筹。厕筹是用竹片劈成的薄片,厕所离的也远,建在校场的东南角,远离乡塾。
      放完风以后继续读书,下半堂课就是习字练习了。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此六人刚入学时是十分让夫子劳累的。因为刚刚入学,笔也没拿过,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扶手润字,学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用笔方法,好在现在已经开始描红了。
      学堂里有几个和三郎他们的进度一样,描红,剩下的都是摹写,只有五六个是临帖。
      描红还是比较废纸的,因为是在空心的描红本上写。为了提高描红本的利用率,便先用淡墨去写,然后再用浓墨描摹一遍。也就是一本描红本可以写两遍。
      等描红半本书,午休时间就到了。三郎几人和其他同窗一样,课中时就已经把自己的饭盒拿到乡塾的厨房,等午休时间之前一刻热好,正好到午休时间用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种谷种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