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起回家吧 ...

  •   和班长的第一次合作不那么成功,不过我是很无所谓的,毕竟刚开学,同学之间相互不熟悉,这个自荐的班长王力此时也没有了开学伊始的自信。
      说来这个王力倒是有充分的理由自荐——初中部的时候,他就是班长,而且带领全班在全校初高中部的大合唱比赛上拿过名次,还拿过初中部的优秀班级体。一米八几的一个大男生,小时候学过一点架子鼓,在当时全班前面当指挥,十分像模像样。因为这些历史,这位不一般自信的同学甚至在自荐的时候说,其实他可以身兼班里的文艺委员和班长两个职位,并且他相信能够做得很好,因为很多时候文艺委员就是组织活动的。
      不过这个有资本自信的家伙还是没有当上文艺委员。理由很简单,因为一周后那些跳起《半糖主义》的女生中的领舞——林然。林然也是本校直升,初中部时候就是出了名的会编舞会跳舞会穿衣服,眼光和审美都很有一套。她的文艺委员,自己没有举手,是老师钦点,可见她的名声早已超越初中部。当时同学们是颇有微词的,觉得这位同学的后台是不是大了点,刚开学还什么没见什么,就被老师指名任命进了班委。不过军训那次热情大方青春洋溢的舞蹈之后,尤其是再后来大家传出编舞就是林然的时候,再没有人表现出不满和猜疑。实力是需要一个舞台和一个机会来证明的。
      军训回来几天,学校宣传部发下通知,高一年级各班办板报,主题自然是高中新生活和捎带提一下军训感受。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室里都要有一块后黑板。不可以像大学那样一片白墙干干净净吗?这是怎样延续下来的一种传统?是给能写会画的同学展示的平台,还是给无所事事的班委找活干?总之,后黑板是成年以前的教育生涯里,一个神奇的存在。
      撇开后黑板的意义不说,办板报的事毫无疑问是林然的份内活,不过她这回犯了愁。审美归审美,眼光归眼光,问题是林然的字很一般,更不会画画,要她组织一下别人办板报还可以,可是现在是她一个光杆司令,必须要找人帮忙。
      林然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四个班委里两个男生两个女生,我们两个自然是要互相帮助的,况且我们军训住一个宿舍,已然是亲密的室友关系。
      很巧,我小学办过六年的板报。清晰记得那时家离得远,中午办板报不能回家时,爸爸就会骑着自行车,过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从城南到城北,给我送来午饭。午饭通常是用大浴巾包着的一个铁饭盒盛着,还温热,我总是吃得特别香,爸爸少不了在旁边唠叨说慢点吃,那种心情真是满足又奇妙。初中三年没有为班里做过什么明显的贡献,办板报另有同学承担。而高中一进校,这样看起来,我又要操起老本行了。
      林然拉上了我,我拉上了王力,都是班委嘛,第一次板报大家就一起加油吧。况且王力本人热情高涨精力旺盛,为班里做事,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结果下午放学的时候留下了四个人。我,林然,王力,以及,张亦之。我和林然好奇看着张亦之,而他一脸无辜指指王力。
      “哈哈,张亦之字写得很好的,我就把他拉来了。”王力挠头咧嘴笑,脸上的几颗青春痘就随着腮帮子鼓了起来。
      “孟帆的字写得也不赖的。”林然为我打抱不平。
      “孟帆一个人又写又画的话不会很累么,我又不会写不会画的,我就是来出主意,林然你不也是的嘛,啊?”王力倒是很能替我想。
      “张亦之不是班委,你这样拉人家进来,人家就甘愿白干活吗?”我现在真是懊悔自己当时的不知感恩,脱口就问住了王力。他张了张嘴,求助地看向张亦之。
      “就当练字吧,没怎么写过粉笔字,再说,班长大人发话了,当然要为班里的事出力。”张亦之还是那一脸微微的笑,慢慢地说。
      四个人就这么开始办板报。四个脑袋凑在一起,纸上画布局,填内容,约好今晚各自回家找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图片,放学大概两个小时以后,这才各自回家。
      林然离家近走回去,王力去坐公交。我和张亦之走向存车棚。
      “孟帆,我们能同路一段,一起骑回家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