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本校外校 ...

  •   我们班从本校直升高中的同学和外校考进来的同学基本是对半分,这个数量上的不相上下直接导致后来那些明争暗斗的不分胜负。
      其实这一切从开学第一天就已经开始。
      有些本校同学是互相认识的,即使不太熟悉,也能够三言两语从对学校的熟稔中辨别出来。比如我和李瑞珠。
      “居然又是‘李圆规’带初一的数学,这下小孩子们有得受了。”第一天,听见前桌同学的议论,我嘟囔一句。
      “他教得不错的,就是脾气差了点。”同桌的女生也嘟哝着。
      “你也是一中初中部的啊,我叫孟帆,船帆的帆。”
      “孟帆,二班没变过的第一名啊,鼎鼎大名,如雷贯耳。我叫李瑞珠,就是那个最俗气的瑞珠两个字,自行想象吧。”
      你们看,我们套近乎是有多么快。
      所以本校派就是这么迅速找到了共同的组织——一中初中部直升。
      而那些外校的同学在发现自己听不太懂我们话题里那些老师的绰号,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会为一件往事会心一笑之后,终于短暂沉默下来。
      对环境的适应期未满,于是外校的同学在最初的一两天里,上课也沉默,下课更沉默。而那时的我们,哪里懂得收敛。然后就不可避免得搞出一点事来。
      起因很简单,一个本校生,一个外校生,两个人因为一道题的答案参考书和做出来的不一样有了争执,两个人当中那个外校的同学自然而然的去问现任数学老师,而本校的同学竟然去找了初中部当初带过他的那个相熟的老师。这件事,本来那个本校的同学就做得有点别扭。而更别扭的事情还在后面,现任数学老师和初中部的老师竟然也做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下本校同学有了老师的答案撑腰,彻底和那个外校同学杠上了。
      本校的同学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说,大家自然是支持他的。而外校的同学也会和周围人提起这件事,于是当中的其他外校生普遍认为,跑去找初中部的老师这件事本身就做得不合适。刚开学能有什么很大的矛盾呢,一时这件小事闹出了两大阵营,闹得我们整个三班气氛有点僵。
      学习上的事,作为学委,我觉得我有点责任,就去找班长合计,而合计了半天,也没找出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一番正义凛然的讨论后,觉得那个本校同学是不太妥当,可是两人也身为本校生,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大浪潮里,在开学才几天大家相互并不是很熟的大条件下,没有什么号召力更不好说自己阵营的不是。
      于是这样僵了几天,我们几乎都淡忘了那道题,而两派的分歧早已从题目的答案本身延伸到方方面面,包括比较中考成绩谁更厉害,包括比较谁的特长更多,包括比较谁课堂习题做得更快。
      崭新的一周开始了。周一早晨同学们进门的时候,都发现黑板上贴了几张纸。围观后,真相终于大白。
      纸上的大意是说,那道题没有谁对谁错,自然数最新的规定不包括0,而因为这个小规定的不同,集合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改变,于是两个老师做出了不同的答案,并给出了两种解法。两个同学光顾着比较答案的不同,又仗着老师这样的权威,忽视了过程步骤的检查,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矛盾。
      第一回合从谁不服谁,变成了不得不承认的平手,而平心而论,本校同学的找以前老师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有那么一点仗势欺人——那是位特级教师,而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只是个普通的中级职称而已。所以其实,外校派略胜了一筹。
      外校的同学有心寻找那个把答案贴在黑板上的同学。一圈询问之后得知,周一那天来得早的人有几个,都说来了之后门就开了,纸也已经贴上了,而那天拿钥匙值日的只有一个同学——张亦之。
      于是外校派第一次发现了他们的精神领袖,而本校生第一次发现这个话不多的男生的厉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本校外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