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安石在吴兴 ...
吴兴这个地方,最早王羲之在这儿做过父母官,王胡之在这里也逗留过一段时日,谢万也曾在这里留下不甚很好的名声,如今轮到谢安来承他们的衣钵了。他们这些人,或为谢安所钟爱,或为他所推崇的,因而司马昱便以为吴兴对谢安意义重大。但即便这意义再深重,却也不是他真心想要的官职。就连家中的妇人小儿们都知道,吴兴太守只不过是他谢安石从东山通向朝廷的一块踏脚石,踩上了它才能到达更高处,再没有别的用处了。
深明了这个道理之后,踏脚石的地位就变得尤其尴尬了。它虽不起眼,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既非人心中真正所图,人们自然也不会将过多的心思寄托在它之上,但却又不可弃之不管。很快谢安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其中的棘手之处,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这促使他开始就前几任吴兴太守的政绩作为开始思量了起来。
他审时度势了一番,最终选择了步王胡之的老路。那些年王胡之在吴兴,同样也是坐着这吴兴太守的位置,几年过去了,吴兴的老百姓都看清了,王太守在吴兴,是不会有任何建树的。然而也挑不出他什么错处来。人们的日子不见得有多大的起色,却也不曾变得更糟。
王羲之王右军在时,吴兴郡的景象蒸蒸日上,一日比一日更见兴盛,这样的日子很难不让人怀念。然而吴兴百姓们很快地对王胡之表示了谅解。他们深知旧时光已经一去不回,也许明日的景象不一定能够比得过昨日,但新的一天总是会有新的希望出现的,只要平和安逸的生活能够如这般延续下去,即使不能更上一层楼,能够停留在原处不至于向下滑,那也是好的。他们就这样宽容地接受了不作为的王修龄(即王胡之),然后在十数年后,也以着同样的心态接受了又一个选择不作为的谢安石。
有一天王献之去看谢朗,同他说:东山这人,可真是狡黠啊。我父亲之所以能在吴兴留有那样好的名声,是因为他将他的才能确确实实地发挥到了实处,从未有半点保留;我的叔叔王修龄,之所以在任上毫无作为,是因为他确实缺乏治世的才能,实在难以勉强他能有所建树。
而东山却是不同的,他的才干不逊于我的父亲,却不愿意把这才干和心思完完全全地交托给吴兴一处,而是纵情于青山绿水之间,尤其地风流快活。这要是让我父亲知道了,他该多嫉恨东山呀!
王献之的这番话经由谢朗的书信传到了谢安处,谢安回信对谢朗说:你告诉王子敬,他所说的确有他自己的道理,但其中有一些却是我不能认同的——修龄此人,并非是真正缺乏治世的才能,实在是因为他这人颇有几分散漫,又不热衷于为官,这才无心于公事,以致被人扣上了不作为的帽子;而我也确确实实把我的心思完完全全地交予吴兴此处了——难道杼山上的美景还不够把我的心尽数掳去吗?他是见过这里的景色的,就理应当明白,像我这样喜好风雅的人,到了此处又怎能不为之迷醉呢?
他想他这样说,也不完全是虚假的。谢朗把他的话告诉了王献之,王献之笑着说:阿胡啊,以后你这叔父再写这些敷衍人的话过来,你可千万不要再把它告诉给我听了,我怕我会因此而厌恶他哩,和素有盛名的谢安石交恶,那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对于王子敬的讥讽,谢安一笑置之。他想,子敬或许还太年轻了,也许他是真的聪慧,却还不够世故,有些事情是不该戳破的,而他却总喜欢给人难堪。他有点像郗嘉宾,好在他还不如郗嘉宾刻薄,或者说好在他总算是与自己交好的,倘若是郗嘉宾其人,若是能与他成为好友,那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尽管如此,谢安还是决意要小心维护自己与王献之的友好关系,便在之后的回信中闭口不提为官的事,转而说起王羲之与王胡之在吴兴的轶事来。
来到不久,谢安就发现,在吴兴此处,想要避开王羲之、王胡之兄弟所留下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听说那一带山峰奇秀,怪石嵯峨,于是顺道在山间绕行了一番。途中路过一处小茅舍,随行的侍从忽然指着它说,那是从前的王太守留下的,这么些年过去了,原以为早被风吹破了,没想到如今竟还在的啊。听说是王胡之住过的,谢安忽然感慨万千,执意要到那里面坐一坐。回来时他特地写了封书信给谢朗,说道:
修龄故去已经有十逾年了,那年他还不到五十岁,正是人生之中最能有作为的时候,一想到此处我就不禁感到叹惋。这些天我闲着无事可做,就经常到吴兴邻近的各处走走,每到一处风景胜地,总有人对我说:这处地方,从前的王太守是经常来的,如今已经十逾年过去了,这地方竟没有分毫改变,真是物是人非啊。修龄和我一同住在东山的时候,你的年纪还小,恐怕对他并没有很深的印象,然而他却是很怜爱你的,有一次他来拜访,见到我的面就问:胡儿近来的身体可好些了?上回我见到他的时候似有些翕弱,我家那位有个土方子,这回我特地跟她要了来给你试一试,也不知有用处否……真是难得细心的人啊。这时想起来,我们确确实实是承了他不少恩惠的……
信很快就到了建康谢朗的手中。夜深更重,他伏在案下看信,读到了此处,随即就让侍去把王藉请来。一会王藉到了,她是在睡梦中被叫醒的,此刻还微睁着眼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谢朗让她坐在自己身旁,就着烛光把谢安写王胡之的部分对她念了起来。
王藉把脑袋倚在他肩上,忽然听见王胡之的名字从谢朗口中说出,不禁拿手绢开始拭眼泪。等谢朗把信念完了,她也早成了个泪人,许久才哽咽着说,父亲走时,我年纪还小,如今就连他的模样都记不很清楚了。母亲与大哥也不常说起父亲的事,叔父说的这些,我都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父亲他是这样的为人啊。
谢朗少见到她这样动情,一时心有不忍,遂将信折好了放在她手里。王藉揣着信笺缓缓站起身,红着眼眶谢过他,就此退出了屋门。
有一次王坦之路过吴兴,就顺便去拜访了谢安,闲谈间王坦之对谢安说,你家的阿胡啊,如今也都二十了罢?我听说近来王子敬、张玄之等人经常出入他那儿,和他一起清谈论事,就连我家的小儿国宝也时常期望着能与他交好。那真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啊。你的子侄众多,有许多都是我所记不得的,然而阿胡倒是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每次一见到你都能想见他,这可真是奇妙啊。
谢安疼爱谢朗,这是为众人所周知的事情。果然谢安听到王坦之这样说,显得很高兴,拉着王坦之说了许多从未说过的话,其中尤以谢朗的轶事居多。
文度还记得那年你和支公①一起到建康府中拜访我的事情吗?那时候阿胡只有十二三岁,才刚看过了支公的《即色游玄论》,阿胡以为支公对于色义的看法似有些狭隘,听说支公要来,非要我引他见一面不可。
那一日阿胡坐在堂中,支公述理,阿胡劫难,他们两人互相质疑对答、往返难休的情形,时到今日依旧让我难以忘怀。支公岁长,阅历、知识都远在阿胡之上,清谈时往往都能够往辄破的,然而即便如此,阿胡的韵音令辞却不在他之下,他那时还年少,说话还留有些稚子之音,但却抑扬顿挫,和畅悦耳,在座的人光听他说话,都能感到十分愉悦,就连支公也忍不住赞叹说:谢安石养了个仙儿啊。
王文度随即附和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那一日的情形来了。当时孙安国也在旁听着,正当他们两个正辨得难解难分时,孙安国对我说,安石这小侄儿啊,即便他那观点与理据都远不如支公,但他却能够淡定自若、毫不畏惧地与支公驳斥相对,三言两语间倒让我想起了他们谢家的“小安丰”谢尚的风采来,实在是很不简单啊。
哦,孙安国拿阿胡和仁祖(谢尚)相比了么?阿胡要是听到这话,那该有多高兴啊。
王文度接着说,我还记得那一日他们两人从正午时分一直相谈到了日落,接连好几个时辰不曾间断过,阿胡自小体弱,他的母亲王夫人很为他的身体感到担忧,于是慌慌张张地冲到了席上,径自将阿胡带走了。支公正谈到了兴头上,忽然硬生生被人打断,独自在旁叹惋了许久,连茶水都没有沾过就匆匆离开了。
说起这事,谢安不禁称赞起嫂嫂王绥来,我那嫂嫂,可真是一个真性情的女子啊,能够像那样不顾礼节毫不畏惧地冲到席上把阿胡带走,这种事情又有几个女子能够做得出来呢?我看如今在建康城里,大概也只有令姜才敢做这样的事情吧。
于是话题骤然间转向了谢道韫的公公、已故的王右军王羲之身上去了。王坦之在谢安处逗留了一个下午,到日落时分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谢安独自一人坐在房中,因为王坦之的关系从谢朗想到了支遁,从支遁想到了王绥,最后又从王绥想到了王藉。当王藉的脸从他脑海中浮现出来时,谢安心里抽搐了一下。他想,他有多久没有留意过这侄媳妇了?这原本不该是他所应挂心的事情,因为这是刘夫人应该留心的事,不该由他来理会的。
然而王藉却是不同的。谢安对自己说,阿庄不仅仅只有谢朗的妻子这一重身份,她更是王修龄的女儿,是他已故的知交好友留在这世上的不多得的宝物。他想自己平日总是把王修龄放在嘴边,逢人总说他是如何如何地思念着他,然而却连他唯一女儿的境况都不曾真正关心过。想到这里,谢安忽然有些惭愧。为了使心中的这份愧意有所消减,他慌忙写信给谢朗说:
今天王文度到我这里来,和我说起了从前你和支公的往事,继而又提起了你的母亲王夫人,王文度和我都对她十分赞赏,认为像她那样有真性情的女子实在是不多了。有真性情的女子固然是讨人喜欢的,但像你的妻子那样温柔贤淑的人,也是不能不让人敬重的。许久未见,不知道阿庄近来可还好?你待她,又如何呢?修龄在病重的时候曾经给我写过信,信中嘱咐我说,安石啊,我的小女儿阿庄就这样交托给你了,等到她年纪大了,你和阿胡可一定要对她好才行啊。王修龄是这世上难得潇洒的人,走的时候只一心挂念着阿庄。他该是对我多么地信任,才愿意把阿庄交托给我照顾啊,一想到此处,我就不禁为之感到惭愧……
谢安的言下之意,大抵就是要谢朗好好对待王藉,不要辜负了王修龄对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从不曾过问谢朗夫妻的生活,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自信,以为阿胡是会待阿庄好的。阿胡不是阿封,他天性柔和,待人也素来周到,像阿庄那样的女子,应当是会得他真心喜爱的,就像夫人与我一样。
说到刘夫人,谢安才想起有许久没有写过信给她了。夫人此刻,又在做些什么呢?他想着刘夫人时常露出的小女儿情态,还有她戏弄自己时嘴边的谑笑,忽然间对她无比怀念起来。他心想,真是奇怪了,年轻时与她常在一起,也不见得她有多讨人喜爱,如今时间一长,竟觉得越发地离不开她来。
这就是那所谓的夫妻之道吗?
注释:
①支遁,即支道林,东晋名僧,与谢安等人交好。
今天忽然有些话想说,但刚好待会要出去,嘛还是等我晚些回来再补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安石在吴兴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