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除去异端无忌惮(下) ...
康熙七年夏,山东河南等地雨水甚多,两地总督请求重修堤坝和请修坍塌城垣,山西蝗虫成灾,山西境内虽然不是颗粒无收,粮食却也只剩十之一二,灾民遍地,饿殍遍野;另一方面,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上书西南边疆流寇乱窜,前明余孽犹存,要求增加粮草和饷银,并请求扩建军队。
所有的地方都要银子,可是国库并不充足,当年的赋税还没有收上来,若要解决粮草银钱问题,则要去富庶的江南之地收取赋税,而不是在京城等待江南之地的官员上缴,但是去收赋税的人选又是个问题,康熙提出让班布尔善前去,却被鳌拜否决,康熙已经预料之中,也没说什么,最后划定让遏必隆前去,而在遏必隆去之前,被康熙好好的敲打了一番。
遏必隆乃是先帝托孤四辅政大臣之一,自索尼死后,遏必隆的态度就不甚明了,在苏克萨哈伏诛之时,遏必隆依旧不吭不哈,如今鳌拜势大,遏必隆依旧装糊涂,以明哲保身为要。如今康熙与鳌拜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明面化,遏必隆此时巴不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如今让他去江南收取赋税,远离京城的漩涡,遏必隆自然是巴不得的,本来想着圣旨下来就直接离开,一来可以避免见到两尊大佛,二来可以表示自己为大清殚精竭虑,只是他没想到传旨的太监传的的不是圣旨,而是皇上让其进宫见驾的口谕。遏必隆无法,只得换上官服,去紫金城见驾。
御书房中,康熙拿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看得入迷,还会抚掌大笑一番,好似完全没看到下面跪着请安的遏必隆,直到半个时辰之后,康熙才放下书,状似刚看到遏必隆一般,大大惊讶了一番:“原来遏必隆大人已经来了,瞧瞧朕,只顾着看书了,竟然没注意到已经过了这么久,快快起来。”说完,康熙还亲自走过去,搀扶起遏必隆,转头对李德全厉声道:“李德全,你怎么不通知朕,白白让遏必隆大人等了这么久,越来越不会办事了,是不是不想在朕身边待了?”
这边李德全赶紧跪下求饶。李德全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康熙此举何意,无非是晾一晾遏必隆,同时给遏必隆施威,让他知道大清皇帝不是任人宰割的,而李德全在这里自然要配合好皇上,演好这出戏。
“是微臣来的不是时候,扰了皇上的雅兴,只是不知道皇上宣微臣来此所谓何事?”遏必隆没料到康熙会晾着他,在他印象中,皇上不过是个孩童,没有什么威严,只是没想到如今的皇上竟有这般的威严。
“哦,遏必隆啊,朕正要跟你说呢,朕想让你去江南收取赋税,朕知道,让你一个辅政大臣前去,未免委屈了点,本来呢,朕是要班布尔善去的,可是鳌中堂不同意啊,还跟朕说班布尔善走不开,并且推荐你前去,朕没办法,只能同意了,你不要怪朕啊。”康熙说的缓慢,语气中颇为无奈,也颇为遏必隆打抱不平,但是也明确了,这不是朕的主意,是鳌拜的,是鳌拜想让你去的,所以,朕只能应允。
遏必隆听了,觉得刚刚跪的那半个时辰是皇上真的没有觉察到自己来了,而不是故意晾着自己,皇上毕竟还小,哪里有那么多算计,这不,开始倒苦水了,遏必隆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赶紧恭维道:“为皇上办事,微臣不觉得辛苦,微臣愿意前去收取赋税,并不觉得委屈,微臣愿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皇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哦——不觉得委屈?”康熙似是不太确认,又问了一遍。
“不觉得委屈。”
“当真不觉得委屈?”
“当真不觉得委屈。”遏必隆声音更加肯定,他想告诉皇上,为大清办事,自己心甘情愿,只要皇上吩咐,自己就是肝脑涂地也是甘愿。
康熙冷哼,声音也变得冰冷:“你当然不觉得委屈,其实,你巴不得赶紧离开京城的吧?”
虽然是问话,但是绝对是肯定的语气,让遏必隆刚刚放下的心立时有吊了起来,额头上冒出冷汗,他不知道皇上怎么突然变了态度,皇上这么说,自然是摸清了自己的意图,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皇上,没想到皇上把事情看得那么通透,刚刚明明是在给自己下套,还再三确认,只是现在绝对不能承认啊,索性装糊涂下去,立即做出战战兢兢的样子,恭敬道:“微臣一切听皇上吩咐,皇上让微臣去江南收取赋税,微臣义不容辞,想要尽快完成皇上交待下来的任务。”
康熙看着遏必隆,心想,果然是只老狐狸,竟然在这里与朕踢皮球,朕还真不怕和你挑明了。
“好你个遏必隆,你以为你现在不偏倚鳌拜,朕会感激你?你以为你不偏倚朕,鳌拜会感激你?你以为你明哲保身,朕就乐见其成?你以为你明哲保身,保持中立,就能有个好结果?”康熙一连几个问句,声音逐渐提高,也逐渐变得凌厉。
遏必隆听着这几句话,额头上冷汗连连,正想张口辩解一二,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皇上的话直戳他的心底,把他的小算盘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
康熙自然不会等遏必隆辩解什么,直接又说下去,声音又冷了不少:“朕告诉你,鳌拜如果篡位自立,他定会杀了你,他可不认为你是他鳌拜一党,反而会以为你是朕的人,自然不会留下你,更何况,如今先帝托孤的四大辅政大臣,就只剩下你和鳌拜了,你觉得,鳌拜能容得下你?还有,若是朕除贼成功,也会治你不忠之罪,你想避祸?朕告诉你,你还真避不了祸!朕再告诉您,此次鳌拜必败,朕必胜!”
遏必隆再也支撑不下去,两腿一软,跪倒在地,诚惶诚恐道:“皇上,奴才有罪,奴才有罪。”连微臣都不敢用了,直接声称奴才了。
“怎么?朕说错了?”康熙此时的声音已经不能用冷厉来形容了,听在遏必隆心中那是真真切切的寒冷。
“皇上,是奴才糊涂,奴才知罪。”
“呵呵,遏叔叔,你看你,怎么又跪下了?朕不是说不要跪了吗,快快起来。”康熙见遏必隆开了窍,立即又换上一个面孔,换脸的速度比好莱坞的演员都快,估计那些人在康熙面前连羡慕的份都没有,差距实在太大了。
“皇上如今长大了,不像是十六岁的少年,倒像是六十岁的老人啊,看事情看得如此通透,微臣誓死效忠皇上。”遏必隆哪里敢起来,还是跪着,态度更加恭谨。
康熙看着此时的遏必隆,才稍稍觉得满意,叹了口气道:“朕生于此时,内忧外患,一岁顶十岁啊。”康熙声音落寞,充满了无奈,然后甩甩头,抓住自己的辫尾,“瞧瞧,朕已经有白头发了。”
“皇上保重龙体啊!”遏必隆又拜了一拜,这是真的关心了。
“遏叔叔快快起来吧。”康熙伸手,扶起遏必隆。这次遏必隆也不再矫情,顺势而起,毕竟能得皇上称为“叔叔”的人不多,再加上康熙现在的态度,确实让遏必隆高兴了一把。
“皇上,有件事,微臣瞧着糊涂。”
“遏叔叔,现在可不是该糊涂的时候啊——”最后一个字拉着长长地音,让遏必隆又出了身冷汗,稳过神来之后,才又缓缓道:
“前几天微臣批复兵部的折子,照准了护军营和步军营的调防,微臣问过鳌中堂,鳌中堂说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此时若无是非,那是微臣猜忌了兵部,若有是非,皇上不可不防啊。”
所谓护军营,清廷驻京八旗军事组织之一,挑选精锐满洲、蒙古兵丁组成,担任宫廷禁卫,皇帝出巡,担任护从,驻跸则保护御营。
所谓步军营,是清廷京城的卫戍部队和治安机关,按地段,分驻防区下设中、南、北、左、右五个巡捕营。(来自度娘)
护军营中多是八旗子弟,听从皇上的命令者居多,而步军营则由穆里玛统领,完全是鳌拜的人,那么此次调防,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看来鳌拜快要出手了。
“还有吗?”康熙坐在御案前,喝了口茶,淡淡道。
“仅此一项,便知深浅,其他的,微臣愚钝,还没有发现。”
“这就对了。此去江南要如何办差啊?”康熙走下去,拍拍遏必隆的肩膀。
“额——精忠报国,定为朝廷筹满三百万石粮食。”遏必隆立即表忠心。
“筹完粮食之后呢?”
“两百万石运往云南,作为平西王的粮饷,一百万石运往灾区。”
“三百万石全部运往灾区,一粒粮食也不给吴三桂!”康熙重重放下刚刚拿起的茶杯,冷声道。
“这——皇上,微臣怕平西王不服啊。”遏必隆很是犹豫,现在若是不给吴三桂粮食,无疑是又给朝廷树敌,一个鳌拜就够头疼的了,若是再加个吴三桂,那后果……
“平西王又要粮饷吗?朕怎么不知道?”康熙疑惑道,声音淡淡。
“鳌中堂没有给皇上说过吗?”遏必隆现在真的摸不准皇上究竟知不知道吴三桂催要粮饷的事。
“鳌中堂可是没有给朕看过相关的奏折啊,朝中大事哪一件鳌中堂不知道,朕不给吴三桂粮饷,自然是鳌中堂没有告诉朕,遏叔叔难道忘了,鳌中堂可是把奏折看完才给朕看的,鳌中堂决定的事,朕都不能改变的,苏克萨哈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康熙说的模棱两可,可是聪明人知道康熙中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鳌拜有没有告诉康熙有关粮饷的事,只要康熙不给,那就是鳌拜没有告诉康熙,否则,康熙怎么可能不给吴三桂粮饷,唯一的原因就是鳌拜不想给吴三桂粮饷。
“哦?那是鳌中堂糊涂,微臣也不知道,既然没有要,那就尊皇上之命,全部送往灾区。”遏必隆此时开始装傻,这是皇上想让鳌拜和吴三桂生间隙。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当今的圣上太过下人,两只猛虎,还是两只聪明的猛虎,皇上竟然能让他们相斗。
话说现在很累啊,每天忙到晚上9点多十点,还没钱拿,纯粹干苦力啊!
终于赶出来一章,大家凑合着看~
明天值班,年初二还要值班,所以没时间更了,亲们懂的,下次更新可能在一周后~不过,说不定小年夜或大年夜有福利(不保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除去异端无忌惮(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