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六章 山河图箓(修改中) ...

  •   “耶律光狼子野心,这次真是便宜他了!”杜钰衡拍案怒道。

      于荣摇首:“正如南禅寺大师所言,若中原能有十年安定,必然不惧辽国威胁。说来,义父和韩世伯已至汴梁,不知杜世伯何时入京?”

      “一则,河中还有些要事需要处理,二则我伯母身怀六甲,不日便要生产,待母子平安后,伯父便会入京,届时必是不会错过皇上的登基大典。”杜钰衡道。

      于荣点头,又回头对宋胤道:“宋兄弟恐有不知,玉衡的伯父便是河中节度使杜元崇。”

      宋胤见众人都自报家门,也不再隐瞒,道:“其实,于兄所猜不错,骁勇将军宋弘义正是家父。我出门游历,不想借祖辈威名,所以才一直匿名行事。”

      众人皆是名将之后,这一聊甚是投契,至通宵达旦才结束。

      汴城月明,宋胤偷偷摸摸地翻自家后院的围墙,刚跳下地,就被一根藤条打了个屁股蹲。

      “啊呦!”宋胤痛叫一声,又一脸谄媚地回头笑:“老爹!”

      宋弘义手持藤条一脸正气,训斥道:“这些日子你又跑到哪里去鬼混了!难不成是个猢狲投胎不成!”

      “老爹,这你可就冤枉我了,儿子我可真的行侠仗义去了。”宋胤连连后退。

      “行侠仗义?”宋弘义提起藤条就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之前挑了军营的事儿?要不是你运气好,新皇大赦不追究,就凭你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迟早给家里惹出祸事!”

      宋胤左闪右闪,但宋弘义的藤条就是能正正好好打到他的屁股上,宋胤一面惨叫,一面出招抵挡,宋弘义也想考教考教他的武功长进,宋胤自小和老爹拆招,早就知道老爹的套路,他一个云里翻,躲过藤条,抬手双掌平推,不自觉使出了老和尚教的龙象功。

      龙象呼啸而过,宋弘义没想到这小子不知哪里竟学得那么高深的掌法,一时不防,勉强侧身一避,“噼啪”几声脆响,那掌风将身后的花坛劈碎一地。

      “糟糕!砸了娘的十八头月下美人!”宋胤当即头颈一缩。

      “谁啊?怎么回事?老宋,外面什么声音?”杜氏的声音从里间传出来,眼见就要出来,父子俩如临大敌。宋弘义忙藏了藤条,又甩袖让宋胤赶紧躲起来,而后一脸宠溺迎上去,谄媚笑道:“夫人,夜里风凉,你怎么出来了?赶紧进屋里吧。”

      杜氏狐疑道:“我刚明明听到声响……”

      “是隔壁老王家的野狸奴又乱跑,被我赶了去。你不是怕么,就别出去看了……”

      屋檐上,宋胤看着老爹哄老婆的本事,叹为观止,只是,他这是又得出去避一避风头了?

      汴梁古城,粉色玉兰花树似开未开。屋内,于荣一身白色缁衣,坐在案前,桌上的一盏油灯朦胧。半晌,于荣算好这一季的钱粮账簿,将小巧的翡翠算盘放到一边,便吹灭了蜡油。月色入窗,满地是霜,于荣上前正要合上窗户,一个矫健的身影倒挂下窗沿,嘴里还叼着一支玉兰花,正是宋胤。

      “于兄,可否借住贵府几日啊?”宋胤翻身落地,趴着窗台,灿然一笑。

      于荣笑道:“宋兄弟来得正好,荣正想明日登门造访,有事相商!”

      “《山河图箓》?”宋胤入屋坐定,奇道。

      “传闻,当年梁贼朱搵挟大唐昭宗迁都洛阳,就是欲逼其交出大唐遗宝,昭宗不从,惨遭杀害。没想到四十年后,这份记录了大唐遗宝的藏宝图重新现世,便是这《山河图箓》。一时间,武林人士趋之若鹜,不约而同,将于五月初五集会于少林寺,欲以比武分胜负,夺得藏宝图。

      洛阳虽在中原境内,后汉又和南方十国隔江而治,但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等南方诸王未尝不蠢蠢欲动;而辽王耶律光虽于数月前受南禅寺大师重创,契丹又经诸弟之乱,短期内不能再发兵中原,但以辽国做派,必然也会派大辽高手伺机抢夺。

      这山河图若是落入有心人之手,只怕中原战祸又起。”于荣叹气。

      “所以,于兄便想以青客帮之力赢下山海图!”宋胤道。

      于荣点头:“不错!不知宋兄弟可愿助荣一臂之力?”

      “这等逞英雄的好事,怎么能少得了我?”

      青客帮,侠客行。

      于荣、宋胤、韩彦、杜钰衡从东京汴梁出发,前往河中洛阳。

      于荣早年曾随于氏宗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故而青客帮每行一处,必以救助平民百姓为先,时辽人北逃,后汉定都中原,百姓稍得安定,但民生多艰,于荣善掌钱粮,青客帮在中原各地设点施粥赠药,十年之久,未有中断,这一路从汴京到洛阳,更是每至一处,必义诊救人,宋胤倒是不得不佩服这位中原第一公子了。

      如此走走停停,四人待到洛阳时,已是五月初二。

      “既然已到洛阳,不妨先上我伯父处暂住,明日再上少林。”杜钰衡提议道,众人点头。洛阳城经唐末五代兵火之后,城邑残破,户不满百,唐代的繁华已在战祸中消散。河中节度使的宅邸在洛阳城东南隅,临近周公祠,梁柱朱漆历经兴衰褪色,沐浴黄昏,略显落寞。

      三镇叛乱时,宋胤也听闻河中节度使杜元崇名将威名,没想到杜元崇长相儒雅,是一方儒将,对于子侄辈很是包容慈爱。众人见礼各自坐定,杜元崇道:“山河图事关中原安危,几日后的少林比武,本就有朝廷默许,但若是河中军直接参与未免落人口实。玉衡,过两日,你爹和华山六侠也会前来洛阳,助阵青客帮赢下山河图。阿荣,届时这山河图由河中兵马暗中与青客帮一同护送入京,想来辽人也不敢造次。”

      杜玉衡道:“是,伯父。”

      “多谢杜世伯。”于荣道,“各藩镇已陆续进京,杜世伯也早些入京,免得受到新皇猜忌。”

      “这山河图一事,既然在河中,总要有人镇守此地,否则山河图丢失事小,若又掀起中原战火,便是天下百姓之大不幸了。”杜元崇道,“何况还有你们伯母身子一直不好,这次好容易有了身孕,再急也不急这几日。”

      且说杜夫人姿容秀丽,眉目柔婉,因中年受孕,身子显怀八九月样子,出来稍坐不久便被杜元崇亲自搀扶回屋,两人鹣鲽情深,也不逊宋胤父母。(未完)

      洛阳龙门东侧,七十二座山峰耸立,夕阳西下,中岳嵩山,赶在太阳落山前登上嵩山少室峰北麓,晚霞之中的“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传说当年少林寺十三武僧曾助唐太宗李世明太原起兵,夺得天下,有开国之功,故少林自唐一朝起便受封“国寺”,佛教也成为大唐第一国教,后历代唐王增建少林,寺中塔寺林立,不下百千余座,远而望之,甚为壮观。

      山门处,已有不少武林人士聚集,十数名少林棍僧在此接引,听闻是中原于荣,其中一人将众人引至寺中厢房。宋胤见这棍僧太阳穴微突,手臂精壮,步履沉稳,心道这少林不愧为中原武林翘楚,一个接引僧都是内外兼修的高手。

      “三日后就是比武大会,诸位施主可在寺内厢房先行休息,须注意,本寺亥时有宵禁,后山塔林乃少林禁地,切莫误闯。明日寅时斋堂用饭,日间三大殿附近可随意走动。”

      眼见天色不早,众人各自歇下,岂料半夜寺中警钟大作,有人夜闯少林,盗取山河图!

      宋胤单脚一翘,奇道:“今晚好生热闹啊,倒不知是哪位好汉,竟敢在少林寺中造次?”

      于荣披衣坐起:“寺中高手如云,山上山下还有那么多武林人士,此人既然敢出手,必然武功不低,但如此武功为何不在三日后正大光明地赢下山河图?”

      “看来此人,必不是中原人!”于荣宋胤异口同声。

      于荣道:“这山河图若是落入异族手中,必然后患无穷!”

      宋胤开窗闪身而出,几个起落便向寺内火光之处而去。

      暗中窥伺山河图的江湖势力不在少数,宋胤、韩杜几人伏身一处屋瓦之间,只见少林寺藏经阁房顶裂开,六道黑影冲天而起,紧接着三道金身身披袈裟,手持一人高金刚法杵跃上屋脊,正是看管藏金阁的圆摩、圆澄、圆亮。三僧之首圆摩出掌,虚空大手印如一座大山将几道黑影的去路封住,那六道黑影倒不慌乱,手持双头金刚杵法器,呈六字真言向上“吽”开大手印,使的也是佛门心法。

      少林寺夜空,少林三武僧与六道黑衣人空中对峙。六道黑衣人手持双头降魔杵,内功呈赤、黄、绿、蓝、紫、白六色,分别对应一字咒决。藏经阁三僧内功深厚,并不受音波功扰。

      三僧之首圆摩双手合十,身后法相立现,金刚威严道:“阿弥陀佛,诸位难道便是西域法王宗[注1]六圣。”那六道黑衣人身着带帽黑袍,但黑袍下,着西域袈裟,制式沿袭敦煌壁画式样。

      六圣最中间靠右一僧,显是六圣之首,道:“少林武僧果然名不虚传。”说着便揭开黑袍连帽,露出番僧模样,正是六圣中的日轮法圣。

      圆摩道:“阿弥陀佛,法王宗若要与少林比武辩经,何不从正山大门而入?少林必开明堂以待。诸位深夜入我少林藏经阁,是否有违出家人品行?”

      日轮法圣冷笑道:“只不知少林可还记得八十七年前,我法王宗大宝和尚受唐昭宗之邀入少林辩经,却不想身陨中原,火化舍利尚埋在贵寺后山塔林[注2],而所辩《法王经》正藏于贵寺藏经阁,至今不与归还,敢问少林又该如何解释?”

      圆摩一时语塞,圆澄合十道:“诸位远道而来,还请在寺中禅房稍住,贫僧几人这就禀明方丈,大宝和尚之事,我少林定会给法王宗一个交代。”

      宋胤本以为这些异域番僧是来强抢山河图,如今却听得云里雾里,心道于荣对中原之事了如指掌,不知是否知道些前因后果?

      “啧啧,中原武林,尽是些宵小之辈!”日轮法圣陡然出手,抡起降魔杵砸向檐上宋胤。宋胤大惊,没想到这么多蛰伏之人,这老番僧竟拿自己开刀,一个倒空翻,急忙后撤,日轮法圣身边的月轮法圣身形抖变,如月相变换,一招龙爪功一爪抓到宋胤青衣后领!两人武功级别相差悬殊,宋胤被提着后领定在半空,急中只能使出看家本领,双掌倒推,龙象相交,在夜空中法相一闪。

      宋胤本意是逼对方撤手,没想到月轮法圣连退数步,惊道:“法王龙象功!”

      藏经阁三僧震惊,六圣震怒!

      六圣出手,当即便要擒拿宋胤!赤、黄、绿、蓝、紫、白六道内功织成一个巨型咒纹从高空压下,宋胤心中电光火石,倒不知道老和尚传授的龙象功竟然是法王宗武学!同时一招滚地锦,堪堪滚出咒法法阵。

      而这时藏经阁三僧赶紧出手,将咒纹抵挡在金杖之前,而宋胤的去路也被金刚堂、罗汉堂僧众堵住,向前冲上来的韩杜等青客帮少侠纷纷拔剑。

      金刚堂一僧怒道:“你是何人?是何时偷学了我少林藏经阁秘籍?”

      日轮法圣怒极反笑:“还说少林寺没有偷藏我西域法王宗武功!敢问一个中原后生如何竟能练成法王龙象功?为何此人偏巧出现在少林?”

      ……

      于荣凭窗而立,向窗外望去,古寺雕檐,鳞次栉比,夜里不平靖,就如这暂时安稳的中原。

      “咯咯——”一声促狭的轻笑声轻轻响起。于荣转身,只见房梁上侧卧着一个轻纱蒙面的白衣少女,衣服制式有唐代遗风,如敦煌飞天,手腕脚腕带着黄金璎珞,夜风一吹,微微掀起一些面纱,看不清脸,却有一双极美的眼。

      “哥哥,我见你年纪不大,却总是唉声叹气,当真有趣。”白衣少女笑道。

      于荣说话毫无烟火气:“见姑娘打扮不像是中原人,莫非姑娘就是夜闯少林之人?”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白衣少女笑问。

      于荣叹气:“这千年以来,少林寺不许女流擅入。姑娘还是快些下山去吧。”

      “哥哥倒是好心,少林寺的和尚,我还不放在眼里。”白衣少女玉腿翻飞,软缎轻飞落地,弯腰靠近于荣调笑道,“倒是哥哥,明明不会武功,却如此镇定,可知道我是谁?”

      “鲜卑史上曾有一位传奇英雄,名叫檀石槐,他曾一统鲜卑,北抗高车,东击扶余,西进乌孙,向南劫掠东汉边郡,但在他死后,鲜卑分裂为十三支,其中六支在五胡乱华时进入中原,盘踞北方。西晋灭亡后,王室南迁,北方出现权力真空。这六支鲜卑族又在中原先后共建十三国。到前朝大唐时,开国君主唐高祖便有四分之一鲜卑血统,而与大唐王室联姻的鲜卑族便叫做王族鲜卑。唐灭后,王族鲜卑流散中原,势力大减。而原先未入中原的七支鲜卑后裔之一更名契丹,建立辽国,大有侵吞中原之势。”于荣坐怀不乱,“我见姑娘武功飘逸,轻功极绝,想来就是王族鲜卑这一代的圣女。”

      鲜卑圣女檀白璎见被叫破,反笑道:“哥哥果然博学多闻,难道就没听闻,这山河图所录大唐遗宝有部分本就是我鲜卑王族所有?何来将山河图归还中原一说?便是如今称皇的后汉刘之远,也是高车分支回鹘血脉,这中原不也早已是异族人的天下了?”

      于荣皱眉,一时倒也无法辩驳,檀白璎见于荣哑然,银铃般偷笑起来:“哥哥倒也不必如此为难,我听你亲信快要回来了,便先告辞了。”檀白璎声未至,笑声已去远了。下一刻,禅房的门被推开,是两个罗汉堂棍僧和韩彦。

      “于施主,掌门方丈请于施主前往直指堂。”

      一路上韩彦大略说了经过,且说西域六圣出手,欲擒拿宋胤,为少林藏经阁三僧所阻,此事牵扯西域法王宗和少林寺的一场旧事,而宋胤所施展的龙象功,师承成谜,其中颇有些误会,若被定为偷学少林武功,便要挑断手筋脚筋,受少林重罚。

      待到直指堂,六圣未着黑袍,露出本来所着西域僧衣,怒目而视,宋胤大咧咧盘腿坐在地上,像个没事儿人。少林方丈、藏金阁三僧双手合十。

      于荣向几位高僧大德见礼道:“中原于荣,见过诸位大师。荣虽不知法王寺与少林寺的前情,但宋胤兄弟绝无偷学少林龙象功。三个月前,荣与义父一路追击辽王耶律光至河东,青客帮众高手将辽国余孽围困五台山南禅寺,未料辽王佛魔无相禅已臻巅峰,无人可以压制,南禅寺中一位老僧出手相助,使得便是龙象功,此人正是六十年前义军统领黄巢,宋胤兄弟所施展的龙象功也是师从南禅寺前辈。”

      众人知其所言不假,能克制佛门顶级魔功佛魔无相禅的功法,可谓屈指可数,少林方丈的金刚大手印,禅宗一脉六祖大师的坛经和密宗的密功都是极上乘的佛门功法。但大乘佛法中失传多年的龙象功却能克制一切佛门心法,能让耶律光重伤,龙象功可能性极高。而传闻当年中原练成龙象功的正是黄巢。

      “阿弥陀佛。”少林方丈慧顶道,“此事确实是一段少林密辛,且说当年法王宗大宝和尚受唐昭宗入召,来中土辩经传教,所传正是失传已久的龙象功,中原各佛门皆不能出其右,而当时大宝和尚年方弱冠,龙象功能再入中原,也是一场佛门盛事。”

      “老方丈也太过伪善。”月轮法圣阴恻恻道,“后鄙派大宝和尚被污偷学少林武功,少林按寺规将其挑断手筋脚筋,锁于后山塔林,秘而不宣,实则是为逼大宝和尚说出龙象功法门。直到多年后消息才传入法王宗,大宝和尚乃法王宗千年难遇的人才,是将来要继承大宝之人,听此噩耗,师父苦蘵禅师深知大宝和尚为人,多次让少林归还大宝和尚和《龙象功》未果,最终悲愤而亡。”

      “阿弥陀佛,不是少林不愿归还大宝和尚遗体,而是七十多年前,大宝和尚被一少年背在身上逃出少林,大宝和尚将龙象功法门传授给了这位少年,少林也是在多年之后才知道,此人便是后来的义军首领黄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六章 山河图箓(修改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