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运动会的暗流 ...

  •   十一月的天空像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阳光带着最后的暖意洒在教学楼前的操场上,却照不进李悦心底的疲惫。家委会组建失败的裂痕还没弥合,第一次月考考试后家长群里关于“补课性价比”的争论刚平息一半,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又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走了她仅存的喘息时间。校长晨会时特意拍了拍她的肩膀:“李老师,(3)班凝聚力一直弱,运动会是最好的契机,你得亲自盯紧,务必让家长和学生都动起来。”这话像一根浸了水的鞭子,重重抽在她早已紧绷的神经上。
      第一节:动员会上的“抢权”与家长的暗线博弈
      周一班会,李悦刚在黑板上写下“运动会报名”五个字,底下的骚动就让她心头一沉。赵阔第一个跳起来,脚上崭新的钉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手臂举得老高:“老师!我报一百米、两百米、四乘一百接力!这三个项目我小学拿过市级奖,肯定能拿第一给班级争光!”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优越感,眼神扫过全班时,特意在王磊身上停顿了两秒——那是胜利者对挑战者的示威。
      “老师,我报跳远。”王磊的声音紧随其后,不算响亮却透着股倔强。他攥着拳头,指甲嵌进掌心,上周体育课上两人比跳远,他以一厘米的优势赢了赵阔,这份憋屈他一直没忘。
      “好,体育委员王磊负责登记报名信息,统筹运动员训练和后勤。”李悦话音刚落,赵阔就“啪”地拍了桌子:“凭什么让他统筹?他懂什么专业训练计划?我妈都帮我联系了市体校的教练,要不我来负责,保证拿团体前三!”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李悦身上。她刚要解释“体育委员的职责是学校规定的,且王磊组织过班级大扫除,有经验”,手机就震动起来——是赵阔妈妈的微信,附带一张赵阔小学时的获奖证书:“李老师,阔阔在运动方面有天赋,我还能联系到运动品牌赞助班服,让他统筹既能锻炼能力,也能提升班级排面,您看行吗?”后面跟着个“拜托”的表情,字里行间都是上次家委会争夺主导权的余威。
      李悦压下心头的烦躁,尽量放缓语气:“每个岗位都有职责分工,王磊是体育委员,负责统筹是应该的。赵阔你有专业经验,可以当训练顾问,帮大家纠正动作,这样配合不是更好?”赵阔撇了撇嘴,坐回座位时故意把椅子拖得刺耳作响,桌角的铅笔盒“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像是对这个安排的无声抗议。
      接下来的动员更显苍白。“运动会是集体活动,长跑、铅球、跳高这些项目也需要人报名,后勤组和拉拉队也缺人……”李悦的话音落下,回应她的是一片稀稀拉拉的“哦”声。男生们凑在一起讨论游戏赛事,女生们低头刷着美妆视频,只有林晓雪缩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课本封面,连头都不敢抬——上次家委会争论时,赵阔妈妈那句“没能力的别占位置”还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午休时,李悦的微信提示音接连响起。第一条是李小斌妈妈发来的:“李老师,小斌有先天性哮喘,跑八百米都要喘半天,运动会就不参加了,麻烦您千万别让他报项目,要是出了事我们真承担不起。”第二条是王磊奶奶的语音,背景里满是工地的嘈杂声:“李老师,磊磊要是能把运动会组织好,也是个出息的事,您多盯着点,别让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欺负他。”第三条是赵阔妈妈的朋友圈,配着钉鞋照片写着“为集体荣誉冲刺,已联系专业教练指导”,下面点赞的家长里,有上次附和她退出家委会的刘琪妈妈。李悦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突然明白这场运动会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比赛,而是家长阶层和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暗中博弈。
      第二节:强迫报名与空白名单背后的无奈
      报名工作比想象中更艰难。王磊拿着报名表在课间穿梭,每到一个小组,都被男生们推搡着躲开。“男子一千五百米,谁报?报了有体育加分!”他喊了三遍,没人应答,几个男生甚至抱着篮球冲出教室:“加分有什么用?不如多练会儿游戏排位。”
      赵阔见状,一把抢过报名表,径直走到瘦小的李小斌面前,用笔敲着桌子:“李小斌,你报一千五百米!”
      李小斌的脸瞬间白了,缩着脖子往座位里躲:“我……我有哮喘,跑不动……”
      “哮喘怕什么?慢慢跑就行!全班都不报,你不报谁报?”赵阔的声音越来越大,周围的同学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人还吹起了口哨。李小斌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反驳——上次他没交作业,赵阔告了状,他被妈妈狠狠揍了一顿。最终,他在赵阔的注视下,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破了纸张。
      王磊冲过来把报名表抢回来:“你不能强迫他!他身体不好你不知道吗?”
      “不强迫没人报!到时候班级总分垫底,你负责?”赵阔瞪着他,“我妈说了,运动会成绩关系到班级评优,评优不好影响升学推荐,你懂不懂?”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赵阔甚至伸手推了王磊一把,周围的同学要么起哄喊“打起来”,要么转身去走廊买零食,没人愿意上前调解。
      女子项目更是一片刺眼的空白。李悦找到几个平时爱跳皮筋的女生,她们却连连摆手:“老师,我妈说运动会会晒黑,影响下周的舞蹈比赛;我要去补奥数,没时间训练。”林晓雪被李悦问到的时候,吓得差点把笔掉在地上:“我……我不会运动,跑不快也跳不高,会给班级拖后腿,赵阔妈妈会说我的。”
      放学前,李悦看着报名表上大片的空白和被强迫签下的名字,心里堵得发慌。她给李小斌妈妈发了条长微信解释,还承诺比赛时安排校医待命,对方却直接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委屈和愤怒:“李老师,您怎么能让小斌报一千五?上次学校体检医生还说让他避免剧烈运动!要是出了事,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根本付不起医药费!”李悦反复道歉,承诺自己全程陪同,电话那头才不情不愿地挂了,最后还补了句:“要是赵阔家孩子,您肯定不会这么安排吧?”
      第三节:溃散的观众与家长的双重问责
      运动会当天,阳光明媚,广播里的运动员进行曲激昂高亢,可初一(3)班的指定区域却像被遗忘的角落。李悦提前十分钟到达,那里只坐了五个同学,林晓雪抱着水壶缩在最角落,另外四个男生正偷偷分享着零食,包装纸的响声在安静的区域格外刺耳。
      “其他同学呢?”李悦强压着怒火问。刚说完,王磊跑了过来,满头大汗,校服外套都被扯歪了:“老师,赵阔带着几个人在小卖部买能量饮料,说等他比赛的时候再过来撑场面;刘浩他们去篮球场打球了,说看别人跑圈没意思;还有几个女生躲在教学楼后面自拍,说班级区域太破拍出来不好看……”
      李悦亲自去“抓人”。小卖部门口,赵阔正举着冰镇可乐,和几个男生谈笑风生,脚下扔着一堆零食包装袋,他妈妈刚发来的微信还亮在屏幕上:“儿子别紧张,妈妈带了摄像机,等你比赛全程录制。”篮球场上,刘浩他们打得热火朝天,班级区域的方向连看都没看一眼,李悦认出其中一个男生的球鞋——是上次家长群里讨论的限量款,要两千多块。教学楼后面,几个女生看到她,慌忙把手机藏在背后,屏幕上还停留在自拍界面,滤镜把背景里的班级区域模糊成了一片虚影。
      “都回自己班位置!给同学加油!”李悦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学生们不情不愿地跟着她往回走,嘴里还小声嘀咕:“看别人比赛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赵阔说等他比赛我们再喊加油就行,其他人不用管”。
      人好不容易凑齐了,可场面依旧混乱。没有统一的加油口号,赵阔妈妈送来的班级横幅被扔在地上,没人愿意帮忙挂;后勤组的同学把矿泉水扔在地上,瓶身滚得到处都是。赵阔百米比赛时,他的几个“跟班”象征性地喊了几声加油,其他人要么低头刷短视频,要么伸长脖子看隔壁班穿着统一班服的拉拉队表演。李悦刚想组织大家喊口号,手机就响了——是刘浩妈妈:“李老师,刘浩说在参加运动会,怎么我看他同学发的朋友圈,他在打篮球?您怎么不管管?我们花那么多钱给他买运动装备,不是让他瞎玩的!”
      挂了电话,李悦又接到林晓雪妈妈的私信:“李老师,晓雪说没人跟她说话,她坐在那里像个傻子,要不我接她回家吧?”李悦看着眼前一盘散沙的班级,突然想起家委会争论时赵阔妈妈那句“有能力的家长才能带好头”,只觉得一阵刺骨的无力——那些所谓的“能力”,从来没用来凝聚集体,只用来划分阵营。
      第四节:孤独的奔跑与无人问津的荣光
      男子一千五百米比赛开始了。李小斌夹在一群高大的选手中间,显得格外瘦小。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跑鞋,起跑时踉跄了一下,引得旁边几个观众席的学生发笑。发令枪响后,他很快就落在了最后面,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每跑一步都要大口喘气。
      李悦站在跑道边,拼命喊着“李小斌加油”,林晓雪也跟着小声喊,可她们的声音很快就被隔壁班整齐的“加油”声淹没了。跑过初一(3)班区域时,李小斌抬头望了一眼,那里依旧是一片混乱:赵阔正和几个男生炫耀自己的百米铜牌,刘浩低头看着手机里的篮球赛事回放,没人注意到跑道上那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同班同学。李小斌的眼神暗了下去,脚步也慢了下来,双手撑着膝盖,几乎要放弃。
      “李小斌,别停!我陪你跑!”王磊突然冲了过去,在跑道外跟着他一起跑,一边跑一边喊,“坚持住,马上到终点了!”李悦也跟着跑起来,林晓雪犹豫了一下,也抱着水壶跟在后面,小声喊着“加油”。
      最后一圈,李小斌几乎是被王磊推着往前挪,冲过终点线的瞬间,他直接瘫倒在地,剧烈地干呕起来。李悦赶紧递过温水,王磊脱下自己的校服外套,披在他身上。周围其他班级的同学都围过来看热闹,初一(3)班的区域却依旧冷清,只有几个同学探头看了一眼,又继续低头做自己的事。
      “谁让你报的?”李悦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又气又心疼。李小斌眼泪和汗水混在一起,虚弱地指向不远处的赵阔:“是……是赵阔让我报的,他说我不报名,就……就跟老师说我故意拖班级后腿。”
      李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赵阔正和几个男生把玩着他的百米铜牌,根本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她刚想过去质问赵阔,就听到跳远场地传来一阵欢呼——王磊以一米八五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她赶紧拉着李小斌过去,只见王磊兴奋地举起奖牌,转身想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看到的却是本班区域稀稀拉拉的人影和嘈杂的喧闹。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举起奖牌的手慢慢放下,默默把奖牌藏进了校服口袋,转身走到角落的台阶上坐下,背对着所有人。
      李悦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恭喜你啊,拿了冠军,这是我们班唯一的金牌。”王磊抬起头,眼里满是红血丝:“老师,没人在乎……我奶奶还说要跟工友炫耀,可现在连个分享的人都没有。”李悦的心猛地一沉,她突然明白,这场运动会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拿到团体名次,而是孩子们根本没有“集体”的概念——赵阔把它当成个人秀场,王磊想证明自己却无人喝彩,李小斌成了被迫的牺牲品,而更多人把它当成了放假的借口。家长们的阶层差异和教育理念,早已在孩子们心里刻下了裂痕,让他们连最简单的“同学”情谊,都变得无比稀薄。
      第五节:失败的总结与更深的困局
      运动会结束后,初一(3)班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精神文明奖”的倒数第一名。那张印着“倒数第一”的奖状被李悦放在讲台上,金色的字体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总结班会上,李悦试图引导大家反思:“为什么我们班项目报不满?为什么比赛时没人给李小斌加油?为什么王磊拿了金牌,却没人恭喜他?”
      下面一片寂静。赵阔不屑地撇了撇嘴:“本来就是自愿参加的,没人报也正常。王磊拿金牌是他自己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后排一个男生跟着附和:“就是,我妈说了,管好自己就行,别人的事少管。”林晓雪缩在角落,手指抠着课本,不敢抬头——她想起自己跟着喊加油时,被旁边女生嘲笑“假积极”。
      “运动会不是少数人的表演,是集体活动!”李悦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你们是一个班的同学,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就是集体荣誉!”
      “可是老师,集体荣誉能当饭吃吗?”赵阔突然站起来,把铜牌拍在桌子上,“我妈说了,只要我自己成绩好、比赛拿奖,以后就能进好学校,班级怎么样根本不重要!”他的话像一颗炸弹,瞬间点燃了班级的议论声:“对,我爸妈也说个人能力最重要”“跟差生走太近,还会被影响”“反正毕业就分开了,谁还记得谁”。
      李悦愣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些孩子,突然发现自己所有的“集体教育”,在家长们灌输的“功利主义”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她想反驳,想告诉他们同学情谊的珍贵,想解释集体荣誉对成长的意义,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沉重的沉默——她无法改变赵阔妈妈的精英教育理念,无法让王磊爸爸相信“集体认可”比“赚钱”重要,更无法让林晓雪妈妈摆脱“怕被嘲笑”的自卑。
      放学后,李悦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讲台上的那张倒数第一的奖状,像是一个无声的嘲笑。手机里,家长群的消息不断弹出:赵阔妈妈发了赵阔的百米铜牌照片,配文“儿子的努力从不白费”,下面跟着几个家长的点赞;李小斌妈妈私信李悦,要求赵阔公开道歉,并赔偿医药费;王磊奶奶则发来语音,小心翼翼地问“磊磊是不是没表现好,给您添麻烦了”。
      李悦关掉手机,趴在桌子上。她以为经历了家委会的分裂、期中考试的失利,自己已经足够坚韧了。可这场运动会,像一面残酷的镜子,照出了她教育工作中最无力的一面——她不仅要应对孩子们的问题,还要对抗家长们因阶层差异产生的偏见和隔阂;她不仅要管理班级,还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之间寻找平衡。
      征服“花果山”?她连让这群“猴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集体都做不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悦看着空荡荡的教室,第一次对自己的教育理想产生了怀疑。这条路,到底还要走多久?她到底能不能走通?没有人给她答案,只有无尽的迷茫和疲惫,在夜色中蔓延开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