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10章问道而忘叶 ...
-
浩瀚竹林,无边无际。
挺拔的竹身翠如凝玉,锐利的竹叶边缘闪烁着金属寒光。
微风拂过,沙沙作响的竟是隐隐的金铁交击之声——整片竹林,分明就是一座藏锋蓄锐的剑之森林!
“左前方!三息后那片叶子将凝于第七株竹的第三节!”方明棋的意念带着急促在白景瑜识海中响起。
白景瑜足尖轻点竹竿,身形疾掠,精准地在紫韵灵叶光华流转、即将隐没的刹那,将其攫入手中。
这便是第二关“悟法”的试炼。众人被传入这片奇异空间,寻找散落各处的紫韵灵叶,以最终获取数量定成绩。
一入此地,方明棋便兴奋起来。
她虽不通剑道,却是实打实的阵法大师,一眼便看出此地乃一巨大剑阵。
自觉“大佬残魂”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她立刻担当起“人形导航”的重任,依据阵法流转规律推算灵叶凝现的方位与时机。
一个时辰下来,凭借着她的“速通攻略”,白景瑜竟也收获了五片灵叶。
方明棋决定乘“胜”追击,意念微动,庞大的仙君级阵法知识虽受限于当前状态无法尽数施展,但眼界与洞察力仍在。
“竹林看似无序,实则暗合九宫八卦之变……嗯,巽位风动,离火隐现,下一个能量波峰将在……乾位偏西三丈,那株略显枯黄的竹子顶端!”
她迅速将推演结果告知白景瑜:“下一片,西北方向,那株叶尖微黄的竹子,五息之后,竹梢第三枝!”
白景瑜毫不迟疑,立刻依言疾行。身形在竹竿间几个起落,便精准抵达那株略显特殊的竹子附近,目光紧紧锁定竹梢,心中默数。
四息、五息!
就在此时,那竹梢第三枝处,空气微微扭曲,一片紫韵灵叶果然如约般缓缓凝聚成形,光华流转!
“就是现在!”方明棋催促道。
白景瑜身形一展,便欲上前收取。
恰在此时,一道清风般的身影似无意、又似早有预料地从另一侧竹影中悠然转出,恰好也途经此地。
正是青阳剑族的那位方熙同。
她似乎根本没注意到那刚刚凝成的灵叶,或者说毫不在意,只是随意地一抬手,指尖仿佛无意间拂过那竹枝——那片新鲜的紫韵灵叶便已轻巧地落入她手中,与她早已握着的那厚厚一叠灵叶汇合。
而她另一只手里,甚至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精致糕点,神情懒洋洋的,仿佛只是路过顺手摘了片普通叶子。
白景瑜伸出的手僵在半空,愣在原地。
方明棋的推演意念也戛然而止:“……?”
方熙同这才像是刚看到白景瑜,目光在他那略显空荡的手上和他脸上错愕的表情扫过,又瞥了一眼自己刚“顺手”拿到的新叶子,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眨了眨眼,没什么表示,只是继续慢悠悠地吃着她的糕点,准备离开。
方明棋:“……?”
白景瑜亦是愕然,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他略一迟疑,鼓起勇气快步上前,恭谦请教:“方道友,请留步。冒昧请问,你是如何寻得这许多紫叶的?是否需参悟此间剑阵玄妙?”
他奔走间亦察觉到此地玄机,觉得此关既考悟性,关键或许在于理解剑阵本身。
方熙同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目光在他手中的五片叶子上略一停留,声音清淡却直白:“不必那般复杂。留意剑阵变动之规律,其间模拟了一套剑法。学会它,叶子自会寻你。”
言简意赅,却如惊雷炸响,瞬间点明了关窍所在!
白景瑜豁然开朗,由衷行礼:“多谢道友指点!”
方熙同随意挥了挥手,身影再次融入竹海深处。
白景瑜深吸一口气,眼神骤然变得沉静而专注。
“前辈,接下来,我想自行尝试。”他在心中对方明棋道。
方明棋此刻也觉讪讪,“嗯”了一声便沉寂下去。她意识到自己的“帮助”似乎南辕北辙,差点误了正事。
白景瑜彻底静心凝神,闭上双目,摒弃了所有杂念与焦躁。风声、竹影摇曳的轨迹、空气中流淌的无形剑意……之前被忽略的细微感知,此刻无比清晰地呈现于他的心眼之前。
那套蕴含于剑阵之中的《竹影剑法》,其招式、心法、意境,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一招一式,清晰地在他心间流淌、演化。
他不仅仅是在记忆,更是在理解、共鸣,乃至沉醉!
他的脚步开始无意识地移动,暗合剑法轨迹;手指于空中自然划动,指尖似有清风缠绕,竹影相随。
他彻底进入了物我两忘之境,完全沉浸于对剑法的感悟之中。时间、排名、收集灵叶的任务,皆被抛诸脑后。他的世界里,唯有那无尽的风、影、剑理交织成的玄妙世界。
他的悟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进展神速!从起手式到最终招,层层奥秘,豁然贯通!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终于将整套《清风竹影剑法》彻底悟透,甚至对这座剑阵的运转机理都生出一丝模糊感应之时——
“时辰到!”莫非言长老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将他从深沉的悟道境中猛然惊醒。
他下意识地遵循最后一丝感悟,朝身旁某处虚空一抓——凭借着对剑法圆满的领悟,那处恰好有五片灵叶因剑意共鸣而同时显现,被他一把捞住!
光芒闪烁,众人被移出青竹剑阵空间。
成绩公布,白景瑜手中灵叶总数变为十片,排名第九十三位。
虽经波折,仍处前列。
此番试题显然极难,空手而归者大有人在。
细看榜单,前五十名几乎被各大剑族子弟包揽,他们见识广博,对剑阵并不陌生,优势巨大。
许多平民子弟直至后期才恍然需参悟剑法,然为时已晚,所得寥寥。须知,欲入北灵境第一宗门蕴灵宗,最终排名需进入前八十。
然而,白景瑜脸上不见半分失落,反而双目湛然生辉,脸上洋溢着收获至宝的满足与兴奋,嘴角噙着笑意,心神显然仍徜徉于方才那浩瀚剑理之中,对外界排名浑不在意。
识海深处,方明棋默然无语。
她看着白景瑜那沉醉的模样,首次对自己的“指点”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同时亦对这小子的悟性有了全新的评估。
"这小子……悟性竟如此惊人?莫非实乃璞玉?本君方才……岂非真是误人子弟了?”
那巨大的光影蝉影,几不可察地瑟缩了一下,复眼中流转着惊疑不定、复杂难明的光芒。
与此同时,天青城上空,一座悬浮的云台仙阁内,数道强大的神念正关注着下方试炼场中的一举一动。
这里正是山河剑宫长老和执事们们观礼之处。
试炼的内容一般是由剑宫的春雨阁负责设计,阁中一共有七位执事,今天来了三位。
“哼!老夫早就说过,这‘悟法’一关的设计有失偏颇!”一位面容赤红、脾气显然有些火爆的执事不满地哼道,声如洪钟,“看看这结果!前五十几乎被剑族小子们包圆了!这哪里是考悟性?分明是考谁家底厚、见识广!这对平民子弟公平吗?”
另一位气质温和些的女执事微微颔首,接口道:“李执事所言不无道理。剑阵之道,非大宗大族难以接触。平民子弟首次见到,光是理解此为剑阵便需耗费时间,遑论在三个时辰内从中悟出剑法并寻得灵叶。此关确实无形中放大了出身带来的优势。”
“当初设计时,不就争论过此事吗?”另一位执事捋须道,“最终还是觉得,修行之路本就不公,资源、见识亦是实力一部分。剑宫遴选的是未来能走得更远的天才,些许不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是没想到……差距会如此明显。”
负责主持此次试炼、刚刚出关的四长老莫非言,安静地听着同僚们的争论。
他并未参与此前关于试炼内容的设计,此刻看着最终排名,尤其是看到那些明明后期似乎有所领悟、却因时间所获寥寥的平民子弟,以及那个名叫白景瑜、明明在最后时刻身上剑意勃发、圆融贯通,显然已尽得剑法三昧,却因前期“走错路”而仅列九十三名的少年,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他欣赏那份临阵悟道的专注与最终展现出的卓越悟性,但也仅止于欣赏。
规则既定,便不会为一人而改。
在他看来,能在不利条件下找到正确方法并展现潜力,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这白景瑜,悟性绝佳,但似乎……不太懂得“应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