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晋江文学城首发 ...

  •   无论前一个夜晚曾发生过什么,
      太阳,
      总是照样——升起!

      华夏大汉帝国的首都长安城,
      无以计数高墙深院和街道小巷间,参差着数十万人家。

      每天,
      这座城市里都有无数婴儿出生;
      同时,也有数不清的人撒手人寰。

      绝大多数时候,这些消失的生命不会激起旁人哪怕一丝一毫的在意——比如那个从堂邑侯后宅的边墙小门抬出去的年轻女人。

      然而,
      另一些人—则——完全╭(╯^╰)╮不同!

      ======:====== ======:====== ======:====== ======:====== ======:======
      ====:::::==== ====:::::==== ====:::::==== ====:::::==== ====:::::====

      当带着特定节奏的钟鼓声在京都皇城的四角城楼上敲响,大汉子民明白有重大事件发生了!

      很快,悲伤的消息传来:
      四月壬午日夜,当今天子的祖母,先帝的母亲,帝国的太皇太后薄氏在长乐宫中无疾而终。

      太皇太后薄氏,是华夏历史上一个真正的传奇。

      从身逢乱世的民女、到王妾、再到亡国妾妇;
      再经历从汉宫无宠嫔御,代国王太后,大汉太后,直至帝国的太皇太后——成就了一名汉帝国女子所能达到的最荣耀最尊贵地位。

      但在垂暮之年遭受丧子的沉重打击后,年迈的薄后到底心力衰竭了。

      终于,
      在一个宁静的雨夜,尊贵的国母悄然辞世。

      =:= =:= =:= =:= =:= =:= =:= =:= =:= =:= =:= =:= =:=

      薄后的逝去,虽事出意外,却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联系到前些日子先帝托梦和随后举行的太庙祭祀,人们很顺理成章地认为:事母至孝的文皇帝此番是特地来迎接母亲薄后共登天界的,顺便在梦中寄语中关照关照自己的长子和女孙。

      华夏族是一个坚守孝道的民族,大汉更是以‘孝’治天下;于是,汉国依照礼制进入‘国丧期’。

      只一夜之间,帝都长安就变了颜色。

      城中所有的衙署、官邸、士民宅院都按规定悬挂起白色的麻料。
      贵族子弟和官宦中人脱下纹饰华美的衣冠,女眷们卸去发上瑰丽异彩的簪钗,将原本悬垂于腰际的美玉环佩统统锁进箱笼,再不敢涂粉弄朱,人人素面白衣。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所有城门全部开启。

      一队队骑兵带着天家的符信飞出关隘,奔向四面八方——向整个帝国传递国母的噩耗。
      可以想见,在不多久的将来,各地的藩王、列侯和地方高官们将跋山涉水,远程赶赴京城参加孝文太后的葬礼。

      =:= =:= =:= =:= =:= =:= =:= =:= =:= =:= =:= =:= =:=

      国之大礼,外朝早早组成了以丞相和九卿为首的大礼班底,可以说一切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而本该最讲规矩的后宫,却在此时呈现出种种纷乱交错的乱相,其不成体统的程度简直有严重损害皇家威严之虞。

      内宫问题的症结在于:唯二两位能做主的人,竟同时无法理事!

      本来,随着婆婆的离世,窦太后顺理成章成了大汉帝国最崇高的女性,皇族与后宫无可争议的第一当家人。
      薄太皇太后的大礼,原该由儿媳窦皇太后亲自主持。

      可皇太后前阵子为阿娇翁主的事费心耗神过度,虚弱了身子,实在是不堪国丧大仪的繁琐和操劳。

      而当今皇帝刘启是个大孝子。
      两年不到的时间相继失去父亲和祖母,已使皇帝陛下内心充满了草木皆兵级别的恐惧感。当此时节,说什么都不敢让母亲有丝毫闪失——哪怕是一点点的风险都不成!

      既然皇太后有恙,
      那,就让皇后上吧——皇后,不管怎么说,都是名义上的后宫之主嘛!

      可谁料到,
      素来贤惠的皇后薄氏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因哀痛过度而一病不起了。

      薄皇后,
      恐怕是帝国内对太皇太后的逝世最感伤心的一人了。

      对椒房殿的现任主人,孝文太后非但是贴心贴肺的娘家人,更是现实中唯一的靠山;如今一方撒手人寰,只留膝下空空的薄皇后,在这人丁兴旺的后宫中更显得形只影单前景惨淡。

      心结深重、哀思郁郁,薄皇后卧病在床难起身——是半点都指望不上。

      =:= =:= =:= =:= =:= =:= =:= =:= =:= =:= =:= =:= =:=

      国家大典,是不能耽搁的,
      孝文薄太后的国丧典礼更不能有差池。

      诸王列侯等人眼看着就要进京了,到时候各位王后、王太后和命妇也会随行入宫拜谒。内廷没有主事之人,是万万不能的。

      天子%>_<%头痛了。

      掖庭倒是人头济济嫔御多多,某些人的位分还很高。
      但后宫女人无论拥有多高爵位,依然只是‘帝妾’;得宠也罢,有子也罢,在家国大事上没任何发言权;而且按华夏的传统,各位宗亲、大臣和贵族更不会予以理睬。

      思来想去,刘启皇帝最后只得抓了亲姐姐的差——熟知礼仪的馆陶长公主作为与天子一母同胞的帝国嫡公主,身份和爵位都够,足可以压住那帮麻烦的外臣和外命妇了。

      长公主不能拒绝弟弟和母亲;
      由此正式滞留皇宫,长居内廷,帮着窦皇太后忙里忙外!

      当然,
      身负重责大任的刘嫖长公主虽百忙之中,
      仍记得将襁褓里的阿娇一同带进帝国皇城——事到如今,馆陶长公主已彻底不信任堂邑侯家族了,宝贝女儿自然要托付给亲生母亲照应着才放心呢!

      自此,
      皇宫有了主事之人,
      堂邑侯官邸却再不见了当家主母——和小小的翁主娇:-D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