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七十二、做生意 ...
-
七十二、做生意
颜若与慕岩商议起来。
“岩哥哥,前次卫宁拿来的三十多钱也快用完了。”
慕岩挠挠头:“可惜不能与洛阳联络,这却如何是好?”
颜若转了转腕上华美的镂空缠枝牡丹金镯,犹豫地:“这镯子当了也能应付数日,可如此下去亦非常事。”
慕岩满不在乎地:“那金镯非汝之物,即便当了也不值甚么,只是。。。。。。不如吾明日去打猎、砍柴贴补些罢。”
颜若笑了起来:“岩哥哥到底心直口快,只那砍柴打猎,恐这每日的膳宿费都应付不来的。”
慕岩苦恼地双手一摊:“吾却是无法,小雨有何妙策直说便是。”
颜若道:“吾左思右想,单指望卫宁寻人恐非良策,吾二人在此又人地两生的,不如开一食肆,既可兼顾食宿,又可借机寻人,可好?”
慕岩道:“此计甚善,每日里以汤饼果腹,为兄实在有些食不下咽了,不过此计虽好却无本钱啊。”
颜若摘下金镯:“这不是本钱么?”
慕岩接过,掂了掂份量道:“倒值不少钱呢,送入当铺么,”看那手镯花样繁复做工精美,又不安地:“这镯子恐非凡品,若有心人得了去,顺着查找定会招来麻烦。”
颜若大拇指一伸,赞道:“岩哥哥思虑周详多了,吾原本想留下手镯,日后有机会回报那翁主一家对吾之厚爱,现在既留不住了么,”她眼中闪过一丝算计:“那卫宁年纪虽小,也非善类,况其与此地驻军上层定有瓜葛,吾以此为质向其要些本钱,再将祭旗之事细细说与其听,哼哼。。。。。。”
慕岩装作害怕的样子指着颜若道:“小雨好可怕哦,奴家怕怕。”
两人相对无良大笑。
大计已定,但食肆经营什么呢,两人又是一番计议。
慕岩很信任颜若,大咧咧道:“小雨决定就好,只是现下雇不起厨子杂役,那火锅自涮自吃的倒合适。”
颜若却不同意:“现下自当与以往所做有所不同才是,还要简单易做,”她思量着前世的种种快餐:饺子、馄饨、烩面,若是都卖,只自己与慕岩,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可哪种更好些呢?她心念一转,已是有了计较:“吾试着做些吃食,找些人品尝评论了再做道理。”
当下二人出客栈准备一应物事。
这个集镇并不太大,东西也不全,两人走遍整个市集,竟未发现卖猪肉的,问过当地人才知道,一般人家也只在过年时到山中猎户处买些肉打打牙祭,大户人家都是整猪整羊地买,故此集上没有专门卖肉的。
两人失望地回到客栈,正遇到来访的卫宁,颜若将卖镯开食肆的想法说与他听,果不其然他对手镯及其手镯原主非常感兴趣,当下答应回去凑钱送来,当听说买不到肉时,他很仗义地表示日后采购可交予他办理。
次日巳时(上午9:00)刚过,卫宁就到了客栈,身后跟着的三四个兵士扛了一条猪腿,半只羊,两只野鸡并野葱、生姜若干,还有个兵士背着个葛布包袱。
卫宁接过包袱打开了,对颜若道:“吾在这里自己也做不得主,只凑得五百六十钱,省着些租赁个铺子也够使了,妹子权且收下,再莫提那手镯之事。”
颜若却不依:“原说好了的,那占人便宜之事吾却做不来。”
慕岩也很坚决:“卫公子若不收镯子,还请把带来的金钱、物事带了回去。”
卫宁看两人态度强硬,只得收下镯子,低低地对颜若道:“吾先暂时收着,此仇不报,誓不。。。。。。”
颜若忙摆摆手道:“言多必失,还请注意祸从口出。”
卫宁目光复杂地望着她,一拱手道:“受教了。”
颜若开着玩笑:“可不能白受教。”
卫宁又痞痞一笑:“那当如何?”
颜若狡黠地笑道:“自然是干活报答了。”
当下向客栈掌柜的借了厨房,快速安排着众人和面、剁肉、杀鸡等等事宜,这些体力活颜若可是一点儿都不想给自己留的。
人多干活就是快,不过一个时辰,猪肉馅、羊肉馅都拌好了,面也醒好了,野鸡汤也在炉灶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事实证明,不管时空如何转变,包饺子都是一项活跃气氛、聚拢人心的全民娱乐项目,看着一个个大小各异、形状不一的饺子煮熟了盛在碗里,大家都有一种成就感,吃起来自然也格外香。
而汤鲜馅美得馄饨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汉朝流行的烹饪方式为炙、脯、修、醢、菹、齑、脍等,所谓的炙指的就是烤肉,而羹是指肉汁或者肉菜制作成的浓汤,至于脯就是用盐腌的干肉片,修也是干肉的一种,用的是姜、桂等香料腌制的,而醢指的是肉酱,至于菹是腌制的蔬菜或者鱼等,而齑是切碎的腌菜,脍指的是生肉、生鱼切出来的片和丝。象这样吃法别说从未吃过,就连想都没想过,很快客栈掌柜与厨子都闻香而至,品尝后都大加赞赏。
颜若很虚心地征集意见、建议及可接受价钱。
一个兵士砸吧着嘴道:“食此美味后,军中饭食再不能下咽,食肆若能开在关内就好了。”
卫宁笑道:“这一碗定最少也要十钱,汝那军饷够食几碗?”
厨子点头道:“一碗汤饼也要三钱,这十钱一碗也算公道。”
掌柜的赔笑道:“小姐打算开食肆,可选好了地方?”
颜若摇头:“还未曾去选。”
掌柜的笑得越发甜蜜,皱纹如菊花般开了满脸:“小姐看在下这里可还合适?”
颜若看看客栈狭小的店堂,摇头否决:“这地方太小,恐周转不开。”
掌柜的也不生气,接着道:“镇北紧邻官道处在下还有一处宅院,房屋虽不多,但房前颇有空地,食肆生意一般也就罢了,若生意兴盛,便在屋前搭建个木屋草棚的也有余地。”
颜若看他说的恳切,也不好反对,与卫、郭二人随着他先去看房。
房屋位置还不错,正是近邻雁门关进出集镇、来往代郡的官道,果然象掌柜的所说房屋不多,院子极大,租金也不贵。
颜若反倒有些疑惑,偷偷问卫宁道:“因何如此便宜?”
卫宁猛敲她脑门:“便宜还不好?”随即释然道:“汝等住客栈许久,竟未发现其生意清冷么?”
颜若回忆确实如此。
卫宁耐心解释道:“此处集镇多为来往雁门关中人临时落脚之地。”
颜若恍然大悟,果然那掌柜的见他们窃窃私语,主动解释道:“现下客栈生意清淡,在下家中又只有老妻,索性空出宅院赁出去,也好贴补一二。”
颜若当场拍板租下此处,又好言求得卫宁供应肉馅,然后改建、粉刷房屋,搭建茅草屋,订制桌椅板凳、碗筷,足足忙乱了半个月才正式开业了。
颜若在定价上耍了些花招,饺子馄饨每碗十二钱,但付账时连说三遍“颜牧”即可只付十钱。
食肆生意很兴隆,颜若郭慕岩两人天天忙的晕头转向的也顾不过来,只得相继雇了三四个小工才维持了正常运转,而颜牧的名字也随着食肆的出名而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