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小琴友 ...
-
易瑶三两下扒完碗里剩下的牛肉面,最后放下了碗块,伸手拿了一张餐巾纸,在嘴边抹了抹。咋咋嘴,这家店的牛肉面,味道还是一点都没变啊。牛肉还是那么大块,任是她怎么咬都咬不动。
真是吃撑了啊,居然在公共场合这样拼吃,一点也不顾及形象。没办法,火车上的几天真的把她饿地晕头转向的。所以说啊,出远门如果不是以游山玩水的目的,那就是一个累字。好不容易到春节前几天居然这么折腾。如果在平时,老妈一定在旁边对自己白眼,瞧瞧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这副吃相,长大了怎么嫁的出去!
随即意识到老妈从进来以后就没唠叨几句,抬起头,发现她跟老爸正在谈事情,神色严肃,好象说回来火车票的事。
易瑶心一抖,啊啊啊——!回来不会又要在火车上站个两天两夜吧?
回去还有一大堆作业,要知道她自从放了寒假就没碰过它们。
苦命啊,早知道这样,当初听到他们有回来的打算,就应该极力阻止哇。
转头向窗外望去,天阴沉沉,路上还有些湿迹,人们来来往往,车辆川流不息。
通过窗上的透明玻璃,已隐约看到窗外自己的像,出神地凝望着自己。
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
“瑶瑶,快走了。”
突然听到老妈叫自己,易瑶回过神来。
“哦。”她轻轻应了声,站起身。
天色越来越暗了。
易瑶想,她这样,算不算是还乡呢?笑。
出来后,易瑶怏怏地跟在爸妈后面。
重庆的冬天,依旧是那样温暖而多雨。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易瑶发现,这路她是一点也认不出了。她可要好好跟紧爸妈啊,要知道她可是一大路痴。
“记得以前带瑶瑶来这,上完课后,就带她到这边吃牛肉面,然后她就到附近的新华书店看书,不过那书店倒是没发现。这么多年了,恐怕早就迁移了吧。”
“上课?弹琴的课?”
“是啊。”
老爸极度不满道,“学了这么多年琴,到现在居然全忘了。现在要那丫头弹个曲子都不会,整天就知道玩。”
“真是可惜了我的钱啊……”
……·#¥%·#¥%
易瑶恨了她爸一眼。小声嘀咕,钱钱钱,心痛死了吧?切……
学琴么?易瑶轻轻念道,恍惚记起以前的情景。
已经是很模糊的记忆了。
————————————————————————————————————————
那天妈妈带着她到老师的家里,正巧也遇到了她。
她也是由妈妈领来的,来学琴。
两个母亲很快聊起来,很熟络,就好象是街坊邻居,旧家亲戚似的。
易瑶俩差不多大的年纪,五六岁而已。都是粉雕玉啄的小娃娃。
她多话好动,一见易瑶便毫无顾忌地和易瑶说话。易瑶那时很安静,话不多,平常,人家问她几句,就回答几句,标准的乖女孩。因此易瑶几个邻家阿姨总喜欢跟她妈妈说,好福气啊,生了个乖巧的女儿。不像她们家那儿子,能把家闹翻天。没次易瑶妈妈总笑着搪塞,哪里啊,这孩子啊孤僻得很,别人跟她说话啊,都不怎么答话,你们那家孩子才好呢,伶俐可爱……
那女孩也不管易瑶理不理她,不听地跟她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啊?”
“你妈妈也带你来学琴的?”
“你喜欢弹琴吗?”
“我觉得学琴一定不好玩,我有个表姐就是弹钢琴的,整天被关在屋子里,都不能玩呢。”
“我可不想被关在屋子里。可我妈妈硬脱我来。”
“你呢?……”
“你下次什么时候来?我还能遇到你吧?”
“你……”
易瑶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的女孩,她也不觉的厌烦。她说起话来好好听,就像鸟儿,婉转动听。她安静地听她叽叽喳喳。
……
“喂,我们做朋友好不好?”
“好。”
易瑶轻答道。
……
终于,两个女孩玩开了。后来,她们一起学琴,一个老师来教。
教琴的老师是个年轻的阿姨,和蔼可亲,从不发脾气。
她俩坐在一起,在弹同一架琴。钢琴很旧了,黑白的琴键上依稀可见一些细细的刮痕。
两张小手在琴键上胡乱弹着。
你一只,我一只;你右手,我左手;你左边,我右边;你弹黑键,我按白键。嘻嘻。
后来妈妈不许易瑶胡闹,于是她停下,安静的听老师讲课。
回家的路上,两人嬉笑打闹,开心地跑在前面,两个母亲跟在身后,同样笑望着。
到了分别的地方,她俩相约,下星期再见。
有次易瑶抓到一只蜗牛,可是蜗牛总把头缩进去,不肯出来。于是她半唬道,你看啊,我要是对它唱歌,它就肯定出来。易瑶不信,“你骗人。”
她一副你一定要相信我的模样,“你才没骗你哩,你听我唱。”
“好。”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她五音不全,唱得特别“奇怪”。易瑶噗嗤笑出声来,“你都走调了拉。”
“你不要打岔拉,要不然这蜗牛就不会出来了。
她一副你坏了我好事的样子,无比严肃地盯着我。
“哦。那你继续唱。”
她继续唱起来。易瑶为了让蜗牛出来,极力忍受着耳畔的“魔音”,一边盯着她,一边看着手上的蜗牛。她用另一只手拖着下巴。
——蜗牛啊蜗牛,你怎么还不出来?
她俩一起去抓蜗牛。易瑶总找不着。她见了,得意地笑笑,一副小人得逞的模样。
“我告诉你哦,我能变出蜗牛来。”
“你胡扯,我才不信 。”
“我这次可说真的!不信,你看好了。”
易瑶又被她那副认真的样子唬道,望着她。
她闭上了眼睛,向前走了几步,正经道:“蜗牛蜗牛变变变…”接着指了指她身旁的一片叶子。
易瑶仔细一看,不看还好,看了,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真有一只蜗牛啊。
“嘿嘿……这只蜗牛就给你拉……”她拍拍易瑶肩膀
很久很久以后,易瑶回想起来,记得那时她在她身后不知道偷偷做什么,那蜗牛,恐怕是她偷偷放的吧。
那次她俩一起弹琴。易瑶认真按着琴键,而她弹错了好几个音。
老师叹了口气。下次你们还是轮流来弹吧。
老师说弹琴要用双手,两人弹一架琴总是不好的。刚开始因为初学的关系弹一架琴,现在还是分开吧。
易瑶有点失落,呃……她喜欢两人一起弹琴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
有天易瑶坐在她身后,她的脖子上面一些系着红红绿绿的细细的头绳。她一直带着黑色边框的眼镜,而眼镜太大所以用绳子栓着,以免头低下去时,眼镜松了也跟着着掉下去。易瑶坐在她后面,一动不动的盯着那些红绳。
“啪——”
“啪——”
是眼泪掉在琴键上的声音。
琴声断断续续。
这首练习曲老师上个月布置的作业。她弹得很生疏,已经错了好几个键。她的妈妈说了她几句,脸色有些阴沉,老师沉默,什么话也没说。
她哭了。
断断续续的琴声没有在继续,她把手从琴上拿开,站起身,低着头坐到一旁。易瑶没有看见她的脸
房间里一时安静起来,气氛有些尴尬。
许久,老师转过头对我道,“易瑶,你来吧。”
该易瑶去弹琴了。
完了以后,老师指出了易瑶的几个错误,要注意哪些地方等等。后来,老师要她和她妈妈留下。于是妈妈和易瑶先离开。
临走时易瑶望了她一眼,她依旧低着头,什么都没说,手指绞着裙角。
——那天她穿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
上课前易瑶跟她说很她很漂亮。她说她回去让妈妈也给她买件一摸一样的,下星期她俩穿一样的裙子来上课,好不好?
她笑着说好啊,到时候,说不定人家一定以为我们是姐妹呢!
……
妈妈扯了扯易瑶,拉她走出房间。
下星期,易瑶到了老师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她,不过一直没有等到她来。易瑶有些担心。难道她生病了?
后来老师出来了,让易瑶先上课。
她有事,这次不来了。
再下星期,易瑶依旧没见到她。
后来妈妈问起来,才知道,她已经不学琴了。
她的妈妈说她太好动了,静不下来弹琴,还是算了。
本来当初带她来学琴也是报着试试的心态。
既然她没那个天分,也就算了。
……
她再有不会出现了。
于是易瑶开始一个人学琴了。每周的周末,去老师家上课,风雨无阻。
几年以后,易瑶有天到新华书店,在那里蹲了一下午。出来的时候,夕阳斜照,远处是隐隐约约的青山,天边仍留着一抹绯红的晚霞。
妈妈告诉说,刚才好象看见她了。
易瑶楞住。她?是她么?
脑海依稀浮现起那个女孩的脸蛋。
儿时的那个伙伴,戴着黑边框的眼镜,一笑就露出一口白白的糯米牙的她?
她还会记得自己么?
易瑶往前跑了几步,停下,望向四周。
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擦肩而过。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易瑶嘲笑自己,就算真是她又怎么样,已经好几年了。就算现在她站在自己面前,她也未必认得出她。
毕竟那时候她才五六岁,而她俩也不过相处三个月而已。
“走吧,该回家了。”
妈妈在身后轻道。
后来易瑶搬家了,到了浙江。
爸妈这次回来处理一些事情,顺便看望几个多年未见的亲戚。易瑶自然也根着回来。
易瑶跟着爸妈走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几步跑到妈妈跟前。
“妈妈,你还记得以前跟我一起学琴的那个女孩吗?”
“你说成程啊?……”
“谁是成程?”老爸掺合进来。
“哦。就是当初和瑶瑶一起学琴的女娃子。蛮灵气的女娃娃,可好动了,过了几个月就没学了。”
说她叫“成程”,其实易瑶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只是听她妈妈叫她“成程”而已。易瑶曾经猜想,或许她爸爸姓成,她妈妈姓程,所以叫她成程。也或许那是她的小名,叫她“程程”、“晨晨”、“橙橙”……
“妈,你知道她名字怎么写的吗?”
“那哪知道啊。”
易瑶默然。
那个伙伴,朋友,一起玩耍相处的人,终究是连名字也不知道呢。
老爸催促,“你们快点准备好,车子要来了。”
豆大的雨点居然在这个时候下起来。汽车停下来,一家三口慌忙狼狈地挤上去。
易瑶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呼……幸亏啊。
雨点打在窗户上。
汽车缓缓向前驶去。
我的小琴友啊,愿你一切都好。
向窗外望去,天边,依稀可见淡墨色的山连绵不绝。整个城市在烟雨水雾中,渐渐褪去色彩。
宛如……淡漠的记忆。
有点累啊,易瑶打了个哈欠,靠在窗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