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树和教育》第三章 新《鹿鼎记》观后感(3) ...

  •   [二玄桂情深]

      我不知道,是否有没被这俩孩子的感情所打动的。或许有吧,但那其中一定不会有我。

      从他们的第一次相遇(--``这句感觉咋像写情人捏?)、相斗,我一直是笑着的。有时笑得兴发了,还大声“哈哈”。吸引了座旁他人的目光。然后,他们也被屏幕上的俩个小孩吸引,虽没有耳机,听不见声音,却一样看得津津有味。我分明见到,他们的脸上也带着笑。

      可不知为什么,我笑着小着,就笑出了泪来。在《神雕》之前,俺本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呐。(鉴于内容即将离题,俺特意花了九匹马力将话题拉回来)。我分析了一下,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初识破身份,俩个人的无奈:小桂子的无奈,小玄子的无奈。另一处是康熙将小宝宣上殿后的对白,也是俩个人的无奈:皇帝的无奈,奴才的无奈。

      “小桂子”,糊糊涂涂闯进了金銮殿,后果:被捉;“小玄子”,西西惶惶欲救下小宝命,喊道:退朝。

      有谁见,皇帝落泪,也只为一个假冒太监?第一次的无奈,是因为那些个大臣侍卫与螯拜。

      “小桂子”磕磕叩叩却口称皇上自言奴才;“小玄子”烦烦恼恼解下龙袍也只为伙伴。

      有谁知,皇帝风采,却真情难觅知己难寻?第二次的无奈,是恐身份被识破后真情难相继。

      小宝:皇上,皇上……

      康熙:不要叫我皇上,你才是皇上……

      还记得小时候与人争执,对方一语骂来“你是XX”,我回骂过去“你才是XX”……呵呵,这样的经历,几人没有?皇上,是天下的君主,有无限的风光,权势滔天,万人之上。但些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却只是一把枷锁,一只牢笼。锁住了自由,不能飞翔。小宝说:“你是皇上。”,康熙听在耳里,怕是与说“你是牢犯”也相去不远吧。

      小宝:“你看……”

      康熙:“……我都没来过这里……”

      皇宫是小玄子的家,小玄子却不能像小桂子一样的自由。自由,对康熙而言,概念或者清楚或者模糊。但这却是他所向往和追求。“小桂子”于“小玄子”而言,已不仅仅是朋友伙伴,他甚至已将“小桂子”当作另一个自己无法去做的自己。

      而这分情谊是始于“玩”的。对这时的他们而言,玩便是最大的快乐,最大的自由。

      原著里,小宝与康熙玩的并没有电视里所表现的那么厉害。却仍是以玩建立的友谊与关系。电视中更增了爬树、上瓦房、偷食、打泥巴仗等情节,更丰富了他们“玩”的内容,也更厚实了他们间的友谊。

      无论今后如何,这一刻他们是快乐的。

      无论快乐是否能到最后,他们的友谊是长存的。

      无论友情还将遭受怎样的波折,“小玄子”永远是“小桂子”的朋友。

      [三一些琐碎]

      此节或者多余,算是补充。有一点需要提出的,就是小宝见到皇帝的方式变了。原著中,他是随温氏哥俩出书房后,又再偷偷溜回去,恰巧碰见康熙与螯拜回书房商议,因而见到。电视里,却是变成了小宝见康熙未来赴约,便到处乱逛,无意中闯到了金銮殿,因而见到康熙。虽说方式变了,但都是缘于意外,主要的矛盾与冲突也都还在。

      这便够了。

      对于这版的螯拜,我不是特别满意。螯拜此人虽恃功自傲,行为粗鲁,也不怎么将小康熙放在眼里。但君臣之念仍在且无篡位之心。这或许是因为徐锦江出演了星爷电影版与王晶《小宝与康熙》电视剧的缘故吧。(这两版对一些人物的定位与改编相当大。)我觉得他若再将螯拜身为臣子对君王敬畏的一面表现出来,人物恐怕会更加立体点。

      但我仍是一直认为此人生来就该演螯拜的,现在也不曾变。

      电视里海老公的表现,我在第一集印象里已说过了。现在再重复一次,多加了四个字:忠,狠,阴,险,好!(前四字是分述,第五字是总结。)仔细对照一下,他教小宝武功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皆与原著相仿。我……佩服……(由此也可看出剧组的用心与态度。)

      关于剧中,将螯拜“满清第一勇士”改为“朝中第一勇士”和“清廷第一勇士”的问题,我也小谈一下。

      起初我以为广电是奉“和谐”政策把守的关口。现在俺终于明白了!其实广电从根本上就在搞种族歧视——歧视满族同胞!什么“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也只是口号而已!吹得倒响亮。“满足”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么?满足难道不是正常的民族叫法么?既是如此,为何要改?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对着一个太监你不以正常的称呼太监去叫,却叫他阴阳人,这不是绕着弯骂人么?欲“和谐”却不敢承认历史,要“团结”却变相地民族歧视,这大抵便是广电所奉行的“口号”政策了吧。

      昨天看到了剧情介绍(共五十集,我只看了前五集)。与我在线收看的江苏综艺频道所播的内容对照了一下,大致不错。介绍上写道,小小宝与小康熙是在第五集长大的。我本希望小小宝有八集的内容(虽然我非常期待黄小宝),这是按原著回数的内容来算。但我好象忽略了原著第一回“楔子”不算进前几集中去的。这样看来,第五集出来也大体符合我意,不算晚了(个人还有些儿嫌早。具体原因暂不表述。)。

      有人怀疑,若是小小宝抄螯拜的家,获得了宝甲,长大的小宝如何穿?俺只说一句,那宝甲本是螯拜的,不是专门为小小宝量身订做。原著里,小宝穿上还显宝甲大了呢!那么长大后又怎么穿不得?

      首先,俺要向徐锦江扮演的鳌少保道歉。在上篇中,我说他的鳌拜过于蛮横,未将身为臣子对君王的敬畏表现出来。是我太过于武断了。昨天看了他的表演,真是精彩。便像是打书中走出来的一般。方方面面俱到,几乎无可挑剔。

      昨日我认为,电视剧里将小宝识破康熙身份的方式换了,那么鳌拜请求灭苏克萨哈、小宝助康熙喝退鳌拜的剧情也该省了。谁知还保留着。这样看来,那么就不是将戏换了,而是另增了一场小宝识破康熙身份的戏。

      这样改行么?行。通么?通。好么?有好也有不好。好处在于更细腻地刻画了玄桂之间的感情与小宝的义气。那场增加的戏看下来,感人肺腑(虽然有些罗嗦有些过了)。然而却也错失了一处表现小宝机智果决的机会。倪匡在评《鹿鼎记》中说,(鹿鼎)里面各式的人物都再以各样的方法赌着自己的命运(大意如此)。其中康熙做庄,是最大赢家;小宝帮庄,见好就收,也赢得不少。在故事里,小宝的确是“赌”过不少次的,而这里就正是其中一处。小宝见到皇上便是小玄子,惊呼出声,以至露了行藏,便铤而走险,冲出来喝退鳌拜(书中原文便有“赌上一赌”一说)。

      小宝知道,一旦露了行藏,那便是杀身之祸。待得知康熙便是小玄子后,又忍不住惊呼出了声。无奈之下,便只好将自己的姓名押上,赌的是“小玄子”与“小桂子”的友情。而喝退了鳌拜,对玄桂而人而言,也算是“意外之喜”。虽然鳌拜并无不轨之心,但康熙好象却并不这样想。康熙对鳌拜做了让步。这场赌局,小宝保本,康熙暂输,鳌拜暂赢。

      在电视剧里,具体情节与原著都相符合。惟有小宝早一日已与康熙与原著不同。那么,小宝出来喝退鳌拜,可看做是护主之心,也可当作是出于义气,却不是押赌了。忠义是有了,但小宝铤而走险的决心和机智却没有表现。

      小宝一生有过无数次大赌小赌,赢过也输过。输得最惨的一次就是输在康熙的手里。(还记得小宝初到皇帝书房时说的“皇帝屋里摆了这许多书,整天见的都是书,朝也书,晚也书,还能赌钱么?”现在想想此句,真是别有意味啊。)但二人义气却从未变过,实在难得。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一家之言。从中也不难看出,这版《鹿鼎》的感情戏中,兄弟情义将占很大的比重。有人分析说《鹿鼎记》中无爱情。此言未免太过,但相对于爱情之外的其他感情而言,爱情一环,确实薄弱。

      第四、五集的剧情,对原著忠实程度非常之高。这两集中,最重要也是最出彩的环节有两处:擒拿鳌拜;海老公破脸。
      而擒拿鳌拜之所以成功以及小宝被海老公重极之所以未死,又都有侥幸的成分在里边。
      皇帝擒鳌拜,靠了小宝下三滥手段;小宝受掌击,靠了鳌拜护身宝背心。每每看到这(从前是书),我都不由感慨:运气啊!辣块妈妈的鳌拜被擒的可真是时候。

      抄鳌拜家时,索额图与小宝的对话有些莫名其妙。其中应该有一段文戏被和谐了。除了觉得索额图的世故表现得很好,暂时还没有其他的什么感觉。

      身上穿着宝甲,鞋里放着宝剑。小宝倒真是名副其实了。谁知就在当晚就靠了这两件宝贝救了性命。倪匡曾评说,这两样宝贝是《鹿鼎记》中最大的败笔。却又偏偏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虽说有了这两件宝贝,使得小宝对这外力的凭借加大了,但却将今后或有侥幸的成分降低了。若无此二物,实在难以想象今后为难小宝如何安度,总不能次次都有那般好运大难不死,那这人物便显得假了。说这两件宝贝是两大败笔,却是最精彩的败笔:先把这里败了,今后便可通行无阻。何乐而不为?正是小宝个性:细节上有缺陷,大关节不含糊。

      海老公的表现,是两集中最精彩的部分。那阴森森、凉幽幽的腔调,说出来的话直让人不寒而栗。佛前,当他回忆起顺治帝出家并委自己以重任的往事时,那一份忠诚,那一行老泪,也让人唏嘘不已。那份心计、那份智慧、那份决心、那份毅力、那份坚韧,再带上几丝的阴狠……俺不禁要叹:顺治同志你好眼力啊(可惜没计算到韦小宝……)!

      皇太后很美,高贵端庄,脸上却时不时透露着带着一丝丝的阴气的坏笑。她与海老公一对决时,却处处被对方牵着走,稳落下风。就是小宝的机灵聪明,在海老公的面前也逊之极已。

      好了。表扬完海老公,继续夸小小宝。这小家伙,将小宝演得活灵活现,真让我越看越爱。我是既期待黄小宝的登场,又难舍小小宝的离开。矛盾啊!这可让俺如何是好?
      我实在不相信这小家伙是新人。那一双眼睛,那一脸神情……简直比老戏骨还老戏骨啊!
      今天黄小宝就要出场了。珍惜吧,珍惜最后欣赏这可爱得无以复加的小小宝的机会……

      《鹿鼎记》一书中。一些主要角色的年龄普遍偏低。而小小宝的成长时间又是比较琐碎的。几乎没有像什么“忽忽几年十几年”之类的大跨越。唯一有一次跨越时间比较长的(年复一年),就是在通吃岛上。而这里已经临近《鹿鼎》尾声了。剧中大小演员转换,就显得特别为难。如果这部戏一拍十来年,倒是可以让一个演员把角色的各个阶段都演出来。可惜这不大现实。所以大小演员的转换,只是一个概念的转换。表现的一点就是小宝在成长。而这个成长的过度又是必须的,它在书中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