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岩井俊二情节 ...
-
我一直认为是郭四娘和萌芽将岩井俊二在中国抄火的。
那是个看书必看安妮宝贝萌芽郭四娘,写字必写青春忧郁疼痛,仰望天空必用45°角的寂寞姿势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少男少女以小资为高雅,以别人听不懂看不懂为荣:不懂尼采黑格尔福柯萨德莱布尼茨萨特波伏娃兰波,不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百舸争流,不知道李宗吾,没看全过几大名著,分不清后现代中的解构建构——但偏偏喜欢讲这些名字,证明自己了不起,凭此认为除我之外的周边的人都他妈俗。
那个年代的人包括我在内,以为这样便是和别人不一样,不知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不一样使得我们都一样。
岩井俊二就是在那样的年代进入我的视野。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好吧。就是郭四娘大爱的酵母级别青春忧郁疼痛蛋疼牙疼各种疼的一个故事。也是我当年极爱(更爱的是居然爱看这个电影的我。)的电影。不是因为我看懂了,而是因为光名字就觉得很牛逼。以至于我到处炫耀:看过莉莉周没?没有?(要的就是你没看过,你都看过了我就没炫耀的了)哎呀,可好看了。谁的?岩井俊二的,岩井俊二知道不?不知道?(啊哈,要的就是你不知道。)我可喜欢他了,推荐你去看啊。以下省略一百四十七个字。
由此可见我从一开始接触岩井俊二的电影就居心不良用心叵测。
到后来看《爱的捆绑》。还记得《爱》这个电影在没看的时候,朋友给我讲过,说这是他早期的实验电影,讲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怎么将所有她在意的,怕丢失的东西用绳子绑住。我当时就想:靠,这么变态,我喜欢。对,当年就爱这种调调,变态的,阴暗的,按照我的话说叫挖掘人性的。那时候还没接触过心理学,不明白自我本我超我,不懂病态心理是怎么回事,由什么造成,不知道变态这个词,这句评语其实表现了自己最大的无知。
接着是看《情书》。这可是赚足了所有还拥有少女心的不管男性女性的眼泪,包括我在内的电影。我爱屋及乌的大爱柏原崇,的那张脸。以至于后来看过不少他演的电视剧。这部电影的画面有个特点,很干净,很朦胧的一种干净,开篇就是白茫茫的雪。女人参加完男人的葬礼后,发现男人少年时候旧地址,女人给那个地址寄出一封信,由此引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当年看完《情书》还挺耿耿于怀,总想着结局:藤井树发现,那本书里,原来还藏了藤井树的心事。原来。原来还有什么意义,人都死了,才发现,才原来。后来才渐渐明白,正因为没有得到过,不完整,发生在记忆里的一切才那么美。美地残忍。
所谓怀旧,不是怀恋一些我们失去的美好的事物,而是怀念一些根本从来就不存在的东西。
再后来就是看《烟花》《花与爱丽丝》。到《花》时,才算正式记住苍井优。没办法,结局那段芭蕾独舞跳得太另人惊艳,甚至有种看见蝴蝶破茧而出震翅的美。在现今苍井空在中国大放异彩的年代,作为岩井俊二御用美女的苍井优,每次要说出她的名字我都要在脑海里转一转,咦,是哪个谁来着,大波波美女是叫苍井空吧,那就是苍井优了。话说那个苍井优啊,用豆瓣的语言来讲就是小清新啊,以下省略七十八个字。
到《式日》。怎么说呢,首先,岩井俊二自己出演了本电影,你可以看见一个有点忧郁的男人,一看就像个艺术家。其次,没怎么看懂。可能也跟我只粗略看过一遍有关。看完只记得一把红雨伞,女主角不停说明天是我生日。影片大概讲的是对童年的创伤的记忆。最后在母亲那里,彼此得到救赎。
因为我只是个外行,只懂欣赏电影讲了什么故事,故事里有什么想法,讲不出剪辑色彩或是神马几条线索蒙太奇。评价一个电影只知道说它好看不好看,和不和我胃口。从这个意义上,以前对岩井俊二褒太多太高,更看重的是观看岩井俊二的电影这一行为,而不是他的电影本身。后来了长大点了对待他的电影则会更客观些。于此,此文说是怀恋岩井俊二的电影,倒不如说是在怀恋那个过去了的时代。
就算是从未存在,就怀恋这个动作本身,也具有怀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