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第二天,姐妹俩特意起了个大早。韩沐言向赵姐请了半天假,时恩则换上了自己最整洁的衣服,将那摞成绩单和社区开具的情况说明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最里层。
两人来到安华中学,索性学校位置不算很远,坐公交大概也就半小时左右。
政教处的李主任听完了她们磕磕绊绊的叙述,翻看了材料,推了推眼镜,语气是惯常的审慎:“你们的情况我了解了,也很同情。但借读费这个问题,学校有规定,我个人做不了主。需要向上面汇报一下你们这个特殊情况,成不成,最终还得看学校的决定。你们先回去等通知吧。”
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相较于之前直截了当的拒绝,这对她们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希望了。
她们连声道谢,正准备离开。
“等一下,”李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留个手机号吧,有结果了好通知你们。”
韩沐言的身体瞬间僵住,局促地站在原地,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起来。她没有手机,自然也没有手机号码。
但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情急之下,她把手伸进口袋,摸出那张总是随身携带的小纸条,上面是赵姐为了方便联系而写给她的号码。她深吸一口气,清晰地将那串数字报给了李主任。
牵着妹妹的手走出校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时恩摇了摇姐姐的手臂,“姐姐,我们买个手机吧。”她开始低头掰着手指计算,“我们做完手工攒下的钱,加上之前省下来的,已经有四百多了,应该够买个最便宜的了。”
韩沐言沉默地走着,思绪翻腾。是的,在现在这个逐步走向智能化的时代,没有手机,她们就像被困在孤岛上,寸步难行。
她停下脚步,看向时恩充满期盼的眼睛,终于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好!”
做出了决定,行动便变得明确。回到家里,韩沐言径直走到床边,蹲下身,从床板底下摸索出一个旧铁盒。
她打开盒盖,里面是她们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全部家当。她仔细地数出几百元钱,又将铁盒小心翼翼地推回原处。时恩则快速地将散落在桌上的零钱收集起来,一张张抚平,叠放整齐。
姐妹俩再次出门,汇入街上的人流,朝着最近的一家手机卖场走去。
在营业厅里,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上来。听完姐妹俩主要需求,营业员拿出一款特价促销的国产智能手机,耐心地解释着各种套餐资费。
姐妹俩小声商量了几句,又鼓起勇气跟营业员软磨硬泡地争取了一点优惠。
最终,她们选定了一款续航能力超强、价格也十分实惠的智能机,并办理了一张每月只需15元,还赠送5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的套餐,这对她们来说,是当下最划算的选择。
当那部崭新的手机真正交到韩沐言手上时,冰凉的金属外壳触感让她有片刻的恍惚。
她小心翼翼地开机,点亮屏幕,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页写着赵姐号码的、边缘磨损的纸条展开,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极其郑重地将号码存入通讯录,备注为“赵姐”。
接着,她又将李主任办公室的号码也存了进去,备注打上“安华中学李主任”。
办完手机卡,她们又循着指示找到了附近的银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填写表格、设置密码,顺利办理了一张属于她们自己的银行卡。
看着那张薄薄的卡片,韩沐言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她们辛苦攒下的钱,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归宿,不必再东藏西藏,提心吊胆了。
她们正在一步步地学习独立,尝试着挣脱过去的枷锁与局限,笨拙却又坚定地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崭新的生活秩序。
一切手续办妥,韩沐言抬腕看眼时间,发现时间竟然还来得及。她将装着手机盒的袋子和那部至关重要的新手机,一并交到时恩手里,仔细叮嘱:“小恩,你先回家,把东西放好。姐姐得去上班了。”
时恩伸出双手,像接过一件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紧紧抱在胸前,用力地点了点头:“嗯!姐姐你快去吧,路上小心。”
来到小餐馆,换上那身熟悉的围裙,韩沐言便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凑到正在柜台后核对账目的赵姐身边,语气里带着一丝雀跃:“赵姐,我和小恩今天上午去买了个手机,办了个手机号。”
“哦?好事啊!”赵姐从账本上抬起头,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早该有个手机了,联系起来方便。”
韩沐言顿了顿,脸上浮现一丝歉意,将今天在学校,李主任要求留联系方式,她情急之下报了赵姐号码的事情原委说了一遍。“赵姐,对不起,当时没经过您同意就……”
“嗐,我当什么事呢!”赵姐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打断她的道歉,“这有什么,留就留了,能帮上忙就好。”
她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叹了口气,“说起来,我家里孩子,跟你们家时恩年纪应该差不多大,今年初三,眼看着要中考了,就她那不上不下的成绩,能不能考上高中我都愁得慌,天天在家跟她爸大眼瞪小眼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姐这句关于中考的抱怨,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韩沐言心中的迷雾。
对啊!时恩如果要上高中,肯定也会有入学考试或者需要考察之前的成绩!
这半个月光顾着找学校、忙生计,妹妹的学习都被耽搁了,万一之前学过的知识都生疏了,怎么办?
这个念头让她心里一紧,瞬间有了紧迫感。
下午,当时恩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餐馆窗外时,韩沐言几乎是掐着点收拾好东西走了出去。
她一把牵起妹妹的手,不容分说地就拉着她朝与回家相反的方向走。
时恩被姐姐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懵,小跑着跟上韩沐言的步伐,疑惑地歪着头问:“姐,我们不回家吗?手工活还没做完呢。”
韩沐言脚步不停,目光在街道两旁搜寻着,语气却异常坚定:“手工活先放一放。小恩,你得开始看书了。”
两人来到新华书店,店员得知是初升高时,推荐了几本书,她们经过对比,选了基本教辅资料。
三天后,正在擦桌子的韩沐言被赵姐叫住。赵姐握着手机,脸上带着笑意:“沐言,刚李主任来电话了,学校那边同意了!”
韩沐言的心猛地一跳,攥紧了手中的抹布。
“不过有个要求,”赵姐继续说道,语气认真了些,“学校说要看时恩的入学考试成绩,如果能排进全校前五十名,就能特批她入学。”
希望就在眼前,但门槛也清晰可见。韩沐言用力点头,眼神无比坚定:“谢谢赵姐!我们一定努力!”
从那天起,韩沐言默默地将所有家务和手工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每当夜幕降临,她便独自坐在灯下,飞快地分装着那些似乎永无止境的细小元件,只为让隔壁房间的灯光能亮得更久一些。
时恩起初不同意,但是拗不过姐姐,就只能更加拼命的读书,不愿辜负姐姐的心愿。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时恩被安排在教务处旁边一间独立的小教室里。这套试卷是学校自主命题,难度甚至会比中考试卷高一点。
九月一日,天高云淡,是新学年的开始。
时恩换上了那身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她们小小的出租屋门口,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光辉。校服还有些宽松,却衬得她身姿挺拔,充满了朝气。
韩沐言走到她面前,眼眶微微发热。她伸出手,细致地帮妹妹抚平衣领的每一丝褶皱,又将有些歪斜的拉链缓缓拉正,指尖轻轻拂过别在左胸的校徽,最后,理了理时恩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
“我们小恩,真好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带着满满的笑意和骄傲。
时恩看着姐姐,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明亮的光。她知道,这身校服,承载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未来,更是姐姐用无数个不眠之夜和辛勤汗水为她铺就的道路。
“姐,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