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韩沐言倚在门边,听着妹妹“咚咚咚”下楼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脸上挂着欣慰的浅笑。她在门口又站了一会儿,才锁好门,慢慢走下楼梯。
刚走到楼道口,一股浓郁醇厚的奶香便扑鼻而来。一个骑着小电车的送奶工正挨家挨户往门前的奶箱里放置装着牛奶的玻璃瓶。电车后座两侧挂着特制的木架,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瓶瓶冒着热气的鲜奶。
这熟悉的香味瞬间勾起了韩沐言的回忆。在老家那个灰暗的院子里,邻居家的孩子每天清晨都会坐在门槛上,“咕咚咕咚”地喝着牛奶。
时恩总会假装不在意地瞥上一眼,然后飞快地移开视线,自己问她想不想喝的时候,却说不喜欢。可那双大眼睛里一闪而过的渴望,韩沐言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她偷偷用捡废品攒下的零钱买了一盒,时恩看到时,眼睛瞬间亮得像星星。她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随即眼睛弯成了月牙,却固执地把盒子推到韩沐言面前:“姐姐先喝!”
回忆让韩沐言心里软成一片。她快步上前,拦住了正要骑车离开的送奶工:“大叔,请问这牛奶怎么订?”
送奶工是个皮肤黝黑、笑容朴实的中年人,他停下脚步,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
“小姑娘,这是咱们附近奶牛场现挤现送的,保证新鲜!每天早上五点半送到门口,还是热乎的,直接就能喝。一个月八十,喝完的空瓶子放门口,我第二天来收走。”
韩沐言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八十块,不算贵。“大叔您稍等一下!”她说完,转身小跑着冲上楼,从那个藏钱的铁盒里数出八十元,又飞快地跑下来,气息微喘地将钱递过去,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去往餐馆的路上,清晨的风拂过面颊,韩沐言却觉得这风里都带着丝丝甜意。
她几乎能想象出明天早上,时恩打开门看到那瓶温热的牛奶时,会是怎样惊喜的表情,那小虎牙一定藏都藏不住。
来到“好再来”餐馆,还没进门,就听见赵姐对着电风扇发愁的叹息声。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风扇徒劳地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闷热的。
“这鬼天气,人都懒得出门了。”赵姐擦着额头上的汗,眉头紧锁,“一天到晚开着空调,这电费蹭蹭往上涨,谁受得了啊!”
韩沐言看着空荡荡的餐桌和赵姐愁苦的脸,又想起早上那个灵活穿梭在巷弄里的送奶工,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建议:“赵姐,我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把饭菜送到客人家里呢?这样天气再热,他们也不用出门了。我们可以在店里贴个告示,或者让我用手机在附近的群里发发消息,搞个线上订餐。就在原来堂食的价格上,加两块钱跑腿费。”
赵姐一听,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去:“送餐?这主意听起来是不错,可谁去送呢?这大热天的……”
“我可以送。”韩沐言立刻自荐,语气坚定,“赵姐,我不怕热,也不怕累。说实话,我……我也想多赚点跑腿费。”她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部分想法,眼神恳切而认真。
赵姐打量着韩沐言单薄却挺直的身板,还是有些犹豫:“你一个小姑娘,顶着大太阳在外面跑,中暑了怎么办?晒黑了也不好……”
“没关系的,赵姐!”韩沐言急忙保证,“我会注意安全,戴上帽子。而且,不是有句话叫‘黑里俏’嘛!”
看着她急切又充满干劲的样子,赵姐最终松了口,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行!就按你说的试试。不过,这两块钱跑腿费都归你,另外,每送一单,店里再补贴你一块钱,不能让你白辛苦。”
她顿了顿,拍了拍柜台,“正好,我家里有辆闲置的小电动自行车,送餐也方便点!”
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韩沐言立刻行动起来,她找来纸笔,工工整整地写下“好再来餐馆,开通外送服务!免您奔波之苦,美味直送到家!订餐电话:xxx”的字样,准备张贴在店门口和附近的公告栏。
接着,她开始笨拙地操作那部新手机,尝试着在赵姐推荐的几个本地生活群组里发送广告信息。每一个字她都斟酌再三,生怕措辞不当。起初有些生疏,但很快便掌握了要领。
消息发出后,起初如同石沉大海。韩沐言一边做着店里的准备工作,一边忍不住频频看向那部安静的手机,心里有些忐忑。
直到临近午市,一阵清脆的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等待的寂静。韩沐言几乎是扑过去接起电话,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紧:“您好,好再来餐馆。”
第一单!地址就在邻近的小区。
韩沐言仔细记下顾客点的菜,复述确认后,利落地转身钻进厨房,系上围裙,动作麻利地开始配合赵姐炒菜、打包。
她用保鲜膜仔细封好餐盒,又套上一层保温袋,最后整齐地放进赵姐带来的那个粉色小电动车的前置篮子里。
“路上小心,看着点车,别着急!”赵姐追到门口,不放心地叮嘱。
“知道啦,赵姐!”韩沐言戴上遮阳帽,跨上电动车。正午的阳光有些毒辣,但迎面的风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干劲。她按照地址,顺利地找到了那个小区和门牌号。
“您好,您点的餐到了。”她轻轻敲门,声音还带着点奔跑后的微喘。
开门的是一位带着小孩的年轻妈妈,她接过袋子,看了看里面完好无损、甚至还冒着热气的餐盒,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速度挺快嘛,谢谢啊!”
“不客气,祝您用餐愉快!”韩沐言微微鞠躬,转身下楼时,脚步轻快。这顺利的第一单,像一剂强心针,让她对这份新业务充满了信心。
整个下午,手机又断断续续地响了几次。韩沐言在餐馆和后厨之间灵活地切换着角色。
有订单时,她是雷厉风行的送餐员,骑着粉色小车穿梭在巷弄之间;没有订单时,她就是勤快的服务员,擦桌、洗碗、招呼堂食的客人,一刻不停。
赵姐看着韩沐言忙碌却充满干劲儿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发现,开通线上送餐后,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连带着店里也因为这份变革而显得生机勃勃。
暮色四合,路边的路灯依次亮起,在地面上晕开一圈圈昏黄的光晕。
时恩背着略显沉重的书包,随着颠簸的公交车缓缓靠近站台。她习惯性地透过车窗向外张望,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刻抓住了她的视线。
姐姐正站在站牌旁,微微踮着脚,向公交车驶来的方向眺望。
公交车“嗤”的一声刹停,车门打开。时恩像只归巢的燕子,立刻从车上跳了下来,小跑到姐姐面前。
离得近了,她才看清韩沐言通红的脸颊上还挂着未干的汗珠,几缕湿透的发丝黏在额角和鬓边,身上的衣服也带着明显的汗渍,整个人像是刚从蒸笼里出来。
时恩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伸出手指,轻轻地将那几缕黏在姐姐皮肤上的湿发拨开,指尖触碰到那片温热的潮湿时,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心疼和埋怨:
“姐姐!你怎么在这里等我?你都累了一天了,不是说好了直接回家休息吗?”
韩沐言看着妹妹写满担忧的小脸,有些疲惫的眼睛里漾开温柔的笑意,她抬手,想用袖子随意地擦一下额头的汗,却被时恩轻轻拦住。
她转而伸手要去接时恩肩上的书包:“没事,我不累。书包给我吧,看着挺沉的。”
就在韩沐言的手即将触碰到书包带子时,时恩却敏捷地侧身避开,然后,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手塞进了韩沐言的掌心。她的手指坚定地穿过韩沐言的指缝,直至十指紧紧相扣,掌心严密地贴合在一起。
“我自己背得动,”时恩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一点点,“姐姐牵好我的手就行了。”
她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比以往任何一次牵手都更清晰、更紧密的触感,自己的心跳似乎也漏了一拍。
韩沐言似乎怔了一下,低头看了一眼她们紧紧交握的手,又抬眼看了看时恩。
时恩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甚至微微偏过头看向路的前方,装作这只是个无意识的动作,只有她自己知道,耳根正在悄悄发热。
韩沐言并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了一下,仿佛默认了这种新的牵手方式。
时恩紧紧牵着姐姐的手,一边小心地引导她避开人行道上松动的砖块,一边组织着语言,声音比平时轻软些:
“姐姐,我们学校好大,”她抬起空着的那只手,大致比划了一下,“从教学楼到实验楼,要走好长一段路,两边都种着梧桐树,叶子还没怎么黄。”她描述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姐姐被晚风吹动的发梢。
韩沐言侧过头,专注地听着,昏黄的路灯在她柔和的侧脸上投下浅浅的光晕。
时恩看着那光影,忽然觉得新学校那些模糊的建筑和面孔,都远不及姐姐这个专注的侧影来得清晰。
“班主任是个女老师,教语文的,”时恩继续说着,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些,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戴着一副细边眼镜,说话挺温和的。”她的指尖在姐姐的掌心里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一下,
“她让我们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轮到我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你要是能坐在下面听着就好了。”这句话她说得极轻,几乎要散在风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依恋和遗憾。
韩沐言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温和带着询问。时恩却立刻低下头,假装去踢脚边一颗不存在的石子,耳根悄悄漫上一点绯红,心跳也漏了一拍。
“我看了课程表,明天就有数学课。姐姐,要是我以后有不会的题,晚上回来你还能教我吗?”她仰起脸,眼神里带着希冀,那光芒比路灯更亮,紧紧锁在韩沐言脸上。
她似乎开始担心,新的生活、新的圈子,会悄悄分走她们共享的时间。
“当然能。”韩沐言毫不犹豫地回答,空着的那只手伸过来,一如既往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走了一段,时恩忽然放缓了脚步。
“怎么了?”韩沐言疑惑地转头。
“没什么,”时恩摇摇头,视线飘向路边的霓虹灯,“就是觉得……这样和姐姐慢慢走回去,挺好的。”
她其实是想让疲惫的姐姐能走慢一点,多休息一下,但这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换成了更模糊的表达。她感觉到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烫,幸好夜色渐浓,应该看不清楚。
韩沐言没有察觉妹妹微妙的心思,只是顺着她的话说:“是啊,晚上风吹着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