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回忆 ...
-
屋外的雪下得越来越大了,便利店的玻璃门变得模糊不清。韩国的夜晚霓虹闪烁,映在祝明安眼前的景象斑驳破碎,光怪陆离得像是梦境。
窗外,男人高大的轮廓此刻就溶在这一片“梦境”中。
屋内开了暖气,风衣的布料硬挺,穿着不方便,祝明安便将其脱下放到腿上。
她坐在高脚凳上喝了口热水,温热的液体暖过肠胃,胃里的不适被缓解了许多,原本苍白的面色也被热气熏的有了点血色。
只是下腹部的位置还是隐隐作痛。
祝明安被折腾了一天,耳边吵吵嚷嚷的噪音摧残了许久。
这会儿突然跳转到温暖舒适的环境里,疲惫一下子涌上脑门,困意如同潮水将她包裹。
手边是男人脱下来的大衣,上面还残留着室外的寒意,
心里明白独自一人在外面睡着很危险。但不知怎的,她还是纵容意识沉沦,就这么枕着手臂打起盹来。
“好,后续维修方案我今天带给你。”
“不用这么赶。听说你马上就要回国了,金教授说要和你聚一聚,时间在明天…不是、今天晚上。”
陈昼应下,电话挂断,他便转身走进室内
视线无意瞥到玻璃窗后的那一小团身影,陈昼顿了顿,眼前的一切倏地把他从工作疲惫的状态拉出。
或者说,在反应过来遇见她的那一瞬,陈昼浑身上下的紧迫感就一扫而空了。
手搭上把手,推开,抬脚走进便利店内。
两三步走到她身边,驻足停下。
陈昼没有叫醒她,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几秒。
眼前的人和记忆里的差别甚远。她瘦了很多,白色修身毛衣下,皮紧紧贴着骨,人看起来单单一片。
刚刚把她扶进和便利店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薄薄一片,清晰感受到她肩膀骨架的形状
他知道部分模特对于体重有严格的要求,但如果是设计师的话也需要如此吗?他不太了解服装设计这一行。
很难言明陈昼此刻的情绪。看着她陌生纤弱的身躯,只是觉得胸口发闷,但沉闷中又有点隐隐的畅快,恍惚到感觉周身的一切都发虚。
不受控制的,脑海中尘封了许久的画面此刻接连浮现,连带着那些心口深处的那些隐晦情感也一并冒出。
陈昼垂眸,明白此刻不是思忖这些的时候,敛起这些无名情绪,食指弯曲准备叩向桌面叫醒她。
清脆的声响还没发出,她身下的那一团衣服率先发出了闷闷的声音。
陈昼急刹车收回手,指节插进裤兜里。
而女人在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颤抖了下。脸庞的发丝还没捋顺,人还没清醒过来,手就已经带着肌肉记忆开始朝着声源摸索过去。
将衣服翻来覆去找了又找,她的动作急切,但又有点漫无目的的迟钝。
几秒的时间里,陈昼听出来了是哪首歌。
十几年前的老歌了,歌手这段时间因为身体原因退到幕后工作了。
祝明安找了半天兜才把手机翻出来,她努力将视线注焦,看清备注后按下了绿色按钮。
“喂?”
那头背景音嘈杂,时不时传来几声女生的痛吟。
两三秒过后传来年轻男人无措的求助:“安姐,emma现在在肠胃炎犯了,我和Jessica刚刚打了救护车,你方便过来一趟吗?”
“你们现在在哪?”说这话时祝明安站起,动作过快,大脑供血不足,身型猛地晃了一晃。
幸好这时候一只宽厚的大手扶住了她的肩膀。祝明安稳住了之后,顺着那只手看去。
“呃…”电话那头的年轻男声顿了顿,“酒馆对面差不多…三四百米的距离。”
“好…我现在过去,你电话先别挂。”
她关了麦克风,将手机拿在手里,肩膀上的那只手也跟着落下。
“抱歉,现在我有点急事,你这件衣服——”祝明安想问他在韩国的住址。
“回国后再还给我吧。”
祝明安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话中的另一层含义,但这会儿也没时间思考这些。
见对方态度和缓,言语间也没有要强留下人的意思。
便转身拿起桌上的黑色大衣,跟他道了声别后推门而去。
——
s市的雪越下越大,从医院出来时凌晨三点,路面已经铺上了层银白。
这个点,路上依然有人通行。
出租车司机开的很稳。emma坐在后座已经睡着了,ivan低头看着手机,有一搭没一搭和祝明安谈论工作的内容。
聊了没一会,他察觉到祝明安语气中的虚弱,便没再说话了。
祝明安坐在副驾驶上,目光看向窗外倒退的景色,胃里隐隐不适,思绪如同缠绕在一团的毛线。
没过多久,出租车在酒店门口停下。
ivan先一步将emma扶进酒店大厅。
祝明安用简单的韩语付完车钱,刚准备关上车门,司机突然出声喝止住她。
祝明安关门的手一顿,目光看去。
司机抬手伸向她刚刚坐过的副驾驶的位置,随后抓着一团黑色衣服递到她面前。
祝明安怔愣了下想起先前发生的事,先前那种因巧合产生的惊讶又回涌上心头,道完谢,将衣服接过来搭在臂弯上。
终于关上车门,祝明安转身朝酒店走去。
这次出差主要是为了谈拢和韩国娱乐公司ziag的合作,内容是让其旗下艺人朱伊参加birar明年春季秀场。
这几年,birar凭借贵气张扬个性的品牌调性成为时尚品牌新秀。现如今正是拓宽韩国市场,巩固国内市场的关键节点。为把握时机,这次的春季秀场格外重要。
ziag娱乐公司旗下艺人朱伊在韩国的人气极高并且还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她的气质和秀场开场的银色亮片斑点连衣裙及其贴合。
慵懒厌世、同时耀眼得轻而易举。
而这件裙子的设计师正好是祝明安,因此这次的跨国应酬她是必定要参加的。
将emma扶回她的房间时天都快要亮了,大家都很累,ivan询问完没什么事后就先一步走了。
困意越来越重,祝明安将躺在床上不省人的女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短短几小时经历了太多事,大脑超负荷运转过后,祝明安累的只想睡大觉。
强忍合上眼皮的欲望,她拖着沉重的躯体简略清理了一下自己满身难闻的酒味。
在趿拉着酒店拖鞋走出洗手间后,视线不经意扫过沙发,又缓缓后退到那一团黑色上。
她将那件衣服沾上的污渍用湿巾仔细擦拭了几下,随即挂在了屋内,打算回国后在送到干洗店内清洗一番。
终于躺在床上的时候,脑海中突然产生了几分很没有良心的庆幸。
从韩国飞北京也就约莫两小时。公司给他们安排的是经济舱,祝明安是靠窗的位置。
旁边坐的是emma,金发碧眼的混血儿,也是昨天晚上喝得不省人事又突发肠胃炎的倒霉蛋。
宿醉后又要匆匆上飞机,神智恍惚,上飞机后几乎是倒头就睡。
祝明安就不一样了,虽然一整晚都没什么睡觉,但因为早晨的那两杯咖啡,此刻大脑亢奋得厉害。
睡不着便打开手机检查了下昨天晚上的合同是否有纰漏。因为电子设备开了飞行模式,功能不多,她检查完后闲来无事便又翻了翻手机相册。
她点开相册图标,许多小图弹出占满屏幕。祝明安扫过一遍,最后目光停留在屏幕右下角的一隅
她点进去,是昨天晚上站在首尔街头拍的雪景。照片有点模糊,摄像头也摆的歪斜,是张废片无疑。
可就正是那一下的歪斜,让马路对面那一个打电话的高大背影入了镜。
祝明安看了会,最后松开了摁在删除键的那只手。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缘分真的很奇妙,有时候两个人两三年住在对门都碰不见几次,又有时候两个人能在异国他乡相遇。
祝明安先前在长辈口中听说过陈昼的状况。据说是考上了国内T大的建筑系,毕业前保了研,又读了博士云云…总之是很厉害的说。
祝明安对于别人的学历不感兴趣,听了个七七八八后也不震惊,只觉得都在情理之中,毕竟陈昼小时候成绩就好的变态。
是的,她用了“变态”这一词。
小学时大家的水平都大差不差,陈昼的满分淹没在许多人的满分中,并不算惹眼。
可上了初中后,事情开始不对劲了。他的数学就没有低于过149分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更是次次满分。
更别说文科了,除去要写作文的语文,历史、政治和地理完全就是参考答案级别的,甚至比参考答案给出的干瘪文字还更具有文采。
总而言之,初中时,陈昼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物理竞赛保送重高后更是成为那一片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
高中后…祝明安着就不知道了。只知道陈昼高三的时候被保送了,但后面又因为出了什么事,折腾了许久,最终还是以高考考入的T大。
关于陈昼的少年时期回忆到此结束。祝明安倏地想起凌晨时他对自己说的那一句模糊不清的话。
“回国后再还给我吧。”
祝明安很快围绕出这一句话品出了他的话外之音:他们回国后必定还会再见面,并且极大可能是长辈安排的。
后者是祝明安猜测的,但这样猜测的并不无道理。
他们确实只有依靠长辈这条线才能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