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栗琳璃闻言回过神来,睨了自家二妹一眼,“那天被人堵在巷子口叫仙女,直往我身后躲的人又是谁来着?我信守承诺没透露风声给阿爹阿娘,现下既是你不仁在先,便休怪我不义了。”
栗夫人又急又气,“好哇,你们两个连这么重要的事儿都胆敢瞒着家里,真真是翅膀硬了不成?下次绝不能放任你们不带丫鬟和护院出门了!”
晚膳后,栗夫人将二女儿的事和栗老爷也说了,仍是有些压不住火气。
栗老爷闻言颇有一种女儿们都有了小秘密的委屈,嘴上还是劝着栗夫人,又倒了一杯家中常备的果茶递到栗夫人手边,“璃璃素来是个主意大的,乖乖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你这样怒气冲冲的,气坏了身子不是招我心疼吗?两个女儿也要生愧的,何苦呢?”
看栗夫人一口气喝完了一整杯,栗老爷又自觉地给续上了半杯,“乖乖的事既然目前没听到有流言传出来,暂时倒是可以放一放,不过你还是要仔细问问乖乖,看看能不能有点眉目,我也好找找是谁家的小子这么不知礼数。”
栗夫人轻声应了,放下茶杯走到栗老爷身后示意他抬手脱下外袍,“女子闺誉兹事体大,只盼别招来口舌影响日后议亲。”
栗老爷任由栗夫人卸了自己的发冠,自己拿过儒巾包好头发,“这点倒是无碍,左右那等会听信留言的人家我们也不会考虑。”
“什么叫无碍?如何便无碍了?”栗夫人将本要递过去的毛巾扔在栗老爷脸上,“纵使家里的吓人不多嘴多舌,外头也难免没有长舌之人,怎可叫乖乖白白受了委屈,再说便是乖乖自己不在意这些,在这当娘的也听不得那些编排。”
栗老爷自知失言,麻利地又哄着栗夫人,“是为夫错了,等处理完璃璃的事为夫立刻着手打听乖乖的事。”
栗夫人在栗老爷腰间软肉上拧了一下,栗老爷连声痛呼,“哎哟哟,夫人手下留情呐!”
见夫人终于被自己逗得咯咯笑出声,栗老爷心下长出一口气,“新话本子给你备下了,你先去挑着看会儿,我还得再看会儿账簿。”
“可别又看到太晚,仔细眼睛,过会儿我来催你休息。”
同样的月色下,梅二少爷却挑灯呆坐在书案前,为未来泰山大人的态度发愁。
与此同时,侯府的主院内,二少爷的生母顾姨娘也在同定远侯商量此事。
“侯爷,您不在京中常住,自是不知那栗家爱女成性的做派。四小姐三岁了还未曾在外露过脸,前头三个哪个不是用金山银山堆出来的?唯一的儿子反而像是家里最不受宠的那个,听出去打听的管事说,栗少爷五六岁起除了上族学,就是被栗老爷带在身边教习铺子里的事。眼下这情形,也多半是栗家唯恐商户之女嫁入高门受了委屈又无计可施,应当不会是在摆那欲拒还迎的谱。”
顾姨娘不紧不慢地娓娓道出心中所思,定远侯听着感到有趣得紧,“若是独女便罢了,便是幼女自是当得这份腻害,可这竟是重女轻男吗?原先我也听闻过这栗家,岭南多条运输线路均是由栗家商行摸索出的,在浙闽两地也募有规模不小的船队,这两年甚至在渤海兴建了船厂和码头,也难怪十数年便坐上了首富之位,却不知其家风如此特独。”
顾姨娘闻言抿着唇笑起来,“侯爷可知这些商队船队一开始是为了什么吗?”
定远侯奇道:“按理说无为了拓展商业版图,可你会这么问,那必然不会是这么简单了,莫要卖关子了。”
“那栗夫人怀最后一胎时年岁有些大了,听闻寻常饭菜难以下咽,只偏好海味。临近生产时又是酷暑难当,没有新鲜蔬果便难解暑气带来的燥热,栗老爷不计投入开辟水陆运输,一开始当真只是为了夫人的口腹之欲,如今的规模都是这三年才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的。冬日里鲜果难得,妾得侯爷信赖有幸掌管府中庶务,也知那洞子货里的胡瓜都卖上了天价。可据说栗家的库房里堆满了林檎和水梨,按理天寒地冻正是日进斗金的好时机,可栗老爷这如此紧俏的货源却从不分享,无数人家想和他谈这笔生意,他只说家中夫人和女儿们每日都要吃新鲜蔬果,洞子货品种不全也不见得新鲜,还是自家商队弄来的放心。栗夫人一年四季怕是水喝的还不如果子烹的茶多,三十好几的人看起来不过双十年华,和大女儿穿着同色衣衫站在一处,说一句姐妹也不为过。”
顾姨娘的话更是让定远侯惊讶不已,思忖片刻才道:“如你所说,栗家倒是个好的,只是不知长女性情如何。这次回京大军得休整些时日,若能在我回边关之前定下这门亲事是最好不过。前线通讯不便,趁着我还在京中,也好替著儿筹划亲事。”
这顾姨娘是定远侯原配夫人常庆郡主的贴身大丫鬟。常庆郡主自幼身体羸弱,生产时也不顺当,还没出月子又逢前线战败,郡主替当时还是世子的侯爷忧心,加上本就因为生产元气大伤,这下更是郁结于心。郡主生母恭亲王妃本有意让郡主相看继室或侧室之人,但郡主和顾姨娘主仆情深,执意留了绝笔信给定远侯,信中写明给顾姨娘贵妾的身份,方便顾姨娘照顾长子。
恭亲王妃对自小看着长大的丫鬟自然是放心的,只是侯府毕竟不是小门小户,贵妾的身份怕是不好迎来送往,但也明白女儿为了儿子考虑的心思,加上女儿坚持如此,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定远侯到底赶在了常庆郡主病逝前回京,对夫人的要求自是无所不应,答应必然给足了顾姨娘体面,又十万火急地上书立长子为世子。
顾姨娘本不打算要孩子,可小世子逐渐大了,开蒙后见其他勋贵子弟家中都有兄弟姐妹,难免寂寞。顾姨娘生怕定远侯觉得自己对小世子有二心,等到小世子八岁进宫给太子伴读,才和定远侯生了二公子。世子无论在府中还是外人面前,从不喊顾氏姨娘,一声“顾姨”也让外人知道不能看轻了顾氏,故而兄弟二人虽差了八岁,却毫无猜忌感情甚笃。
顾姨娘听了定远侯的承诺,当即红了眼眶。自己对得起侯爷、常庆郡主、恭亲王府,唯独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亏欠了些。如今有侯爷这番话,著儿的亲事离敲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妾替著儿谢过侯爷。”顾姨娘起身福了一礼。
定远侯好笑道:“在家里还这么多虚礼做什么,更何况我是著儿的亲爹,连茁儿和长媳也对你礼敬有加,替儿子操心亲事难道不是男子为夫为父的本分?快别掉豆子了,坐下吧。”
第二日一早,梅著得知这个好消息高兴地就差原地蹦跶,哪还有人前那副温润公子的沉静作风,只把侯爷、顾氏和梅茁夫妇看得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