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巫蛊(下) ...
-
凤漪沉着脸抓过顾大夫的手腕,把了脉后低着嗓子道:“他在茶中下蛊了。”
“什么?”顾大夫突然提高了音量叫道。
“回医馆再说。”凤漪往四下扫了一眼,和顾大夫离开了此地。
秋风中,顾大夫在听完凤漪说的更是觉得这风冷冽了许多。“他竟是如此丧心病狂?”顾大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八|九不离十,而且城主应该也是被他下了蛊。”凤漪神色不定,之前在城主府时若非她对巫大师疑心甚重,在喝茶前不经意地看了眼茶水,发觉似是有透明水纹微动,而且水儿在那时不安地扭动着,她才未将茶水喝下,而是悄然倒在外袍的广袖上。现在回医馆,果然发现了衣袖上有条细小几近无色的蛊虫。
顾大夫躬着身细看果然看见了衣裳上的蛊虫,脸色霎时间苍白了不少。“他当真要让全城百姓中蛊……”亲眼见着这条蛊虫,顾大夫是完全相信了凤漪之前所说的巫邕的计划,身子也有些颤巍巍的。“那明日如何解决?”
听着顾大夫略颤抖的问话,凤漪只是无奈地摇头,对于这蛊虫她仍是半分法子也没有,这时候,她又想到了刘管家说的那番话,只要交出清水龙就能知道巫邕的底细,自然也能清楚蛊虫的种类与解蛊之法。其实交出清水龙对于她来说也不算什么勉强的事情,毕竟她手中有两条,只是对方是容杞这点始终令她心头不舒服,而且那两条清水龙似乎还是一对,拆散人,不,拆散蛇的姻缘也让她感到不太地道,因此之前才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管家的交易。现下要救治的已经不再只是千余名病患了,而是接下来全城百姓的性命,虽然她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职责去救这些人,只不过有能力却不去做让她心中很是过意不去。心思百转千回,终于还是开口对顾大夫说道:“顾大夫,凤漪出去一趟,您……就当做今日什么也未发生。”
顾大夫虽则不知道凤漪的打算,但作为个医者,自然深知自己的情绪对于病患有多大的影响,当即平复了情绪颔首道:“凤大夫有要事便去吧,医馆里的一切老夫会打理好的。”
而后,凤漪换上了另一件外袍,戴上面具出门了。
刘管家之前临离开之际,给了凤漪一张写着他在荣城住址的纸条。凤漪本打算把它团了扔了,可就在那一瞬间还是将它留了下来,现在就正好派上了用场。凤漪照着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城外一座不大却布置极为精致的小楼。就在她走到楼前要敲屋门时,刘管家将门打开了,而后扬袖请凤漪入内。
凤漪心内一惊,这下明白自己的举动全都在这刘管家的监控之下,想必从她与顾大夫去城主府再到她独自一人出门这些统统都有人汇报给他。
“凤大夫,请坐。”刘管家很是温和地笑道,做了个请的动作。
“刘管家,我也不多绕弯子了,我愿意以清水龙与您交换下蛊人的消息。”凤漪落座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刘管家了然地笑了笑,自己也在客位上坐下,缓缓道:“巫邕乃是岭南巫族前任族长之子,他的母亲在他幼时丧命、而父亲即前任族长离开巫族失去踪迹,巫邕在族内的地位一落千丈。据说,他母亲是被荣城城主宋良之杀害的,而他父亲是去各个无人之境找寻复活妻子的方法。”刘管家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向凤漪。
“那么巫邕是来报仇的。”凤漪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以作回应。
刘管家点点头,接着说:“岭南巫族向来以其蛊术的毒辣在江湖占有一席之地,族人所习蛊术按各自在族内地位决定,巫邕年幼时尚是族长继承人,所以他所习的蛊术是较为狠厉的一色蛊,而他因对蛊术有着高于常人的天赋,在二十出头时便成功养出了白蛊,巫族现任族长妒其实力,于是暗中动了些手脚给他安上了个叛族的罪名,给他下了蛊后逐出族。不过巫邕却是活了下来,还将自己体内的蛊给引了出来,多年后育成了无色蛊。”
凤漪若有所悟地点头,并未出声。
刘管家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后又道:“离开巫族的巫邕又有了无色蛊做为依仗,他便来到了荣城,他的计划或许就是亲手毁了宋良之的城池,让宋良之生不如死。”
“巫邕已下令全城百姓明日聚在南场,然后饮下他所谓的向天借药的蛊水。”凤漪说出了这个大概刘管家还未打听到的消息。
“哦?他倒是过急了些,不过也无妨,少主说了只要将培育蛊虫的办法告诉凤大夫您或顾大夫,这蛊虫便不难解决。”刘管家虽然对这个消息也有些诧异,不过神色却是未变,仍旧是一派悠然。
凤漪忽然觉得与他谈话有些累,说话老是一半一半的。“刘管家还是快些说吧。”
“这倒也是,凤大夫还是早些知道解法回医馆炼制解药的好。”他还是习惯地说了句不打紧的话,而后才说到正题,“无色蛊的无色虫本体是采自雪莲上的附莲玉,这虫本是良药,不过用来炼蛊也是极佳的。当年巫邕引出体内的白蛊附莲玉后,又机缘巧合捉到了炽焰虫,附莲玉与炽焰虫互相食啖,最终是附莲玉独存下来,于是这附莲玉也就成了无色蛊的母本。”
“附莲玉与炽焰虫?”若说先前刘仪提到白蛊无色蛊这些她只是粗粗了解的名词时她是诧异的话,那现在则是到了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附莲玉本就不常见,性寒,是不可多得的入药虫,而炽焰虫则是性热,生于炽焰草丛之中,也是一味良药,这药虫食药虫成了蛊,且又是药性相反的,她可是从未听说过,哪里知道如何解?“刘管家,破蛊之法您知道吧?”凤漪抱着希望问道。
刘管家惊疑地看看凤漪,道:“刘某一介管家哪里会知道这破蛊之法?凤大夫既然已知育蛊的法子,那刘某就不多留客了,凤大夫还是快些回医馆炼制解药吧。”
“……”凤漪几欲跳脚,“刘管家,我方才细想了想,对于这蛊我并无解法。”
“……”这回沉默的是刘管家了,他一向认为少主的话不会有半分的错,可是,凤漪居然说不会破巫邕的这个无色蛊?“不然,凤大夫回医馆与顾大夫探讨探讨?”
凤漪也只得这般做了。
医馆中,顾大夫在听了无色蛊的育法后也是许久默不作声,半晌后才捋着胡子犹豫地说道:“这附莲玉与炽焰虫育出的无色蛊不是初次现世,在十余年前凤家早年出走的一个子弟曾对这种蛊有所研究,还为此写了《玉蛊》一篇,老夫当年有幸见过一面,只是对于用药并不是十分拿得准。”
凤漪对他所说的凤家子弟很是好奇,甚至心中隐隐有个答案,脱口问:“那出走的凤家子弟可是叫凤逸?”
顾大夫没想到凤漪的年纪对这也知道,点点头:“正是,凤大夫初次来到医馆时,老夫还以为你与凤逸大夫有何关系。”
凤漪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心中也雀跃起来了,师父给她的医书中有一本她从未翻看过,因为那本医书是要交给凤家中人的,现在看来那篇《玉蛊》就是记载在那部书中了。“凤逸正是家师。”她敛眉道。
“可凤大夫不是说自己并非凤家人?”
“凤漪幼时有幸遇上师父,师父收我为徒并为我改名易姓。”凤漪想到往日与凤逸相处的一些片段而现在物是人非了不由得还是有些感伤。“凤漪这就去查阅师父留下的典籍,顾大夫稍等片刻。”她垂着首行了个礼后便回屋了。
从包袱中取出那本尚未题名的医书,凤漪抬指拂过书页,书中的一笔一划都是凤逸亲自写下的,透过这些娟秀的字迹,她仿佛又看见了凤逸坐在竹林木屋的桌旁提笔仔细写下每一个字,时而笔尖略顿,而她思索一会儿又继续下笔,日暮的斜晖懒洋洋地洒入屋内,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
敛了敛心神,凤逸在书录上一眼便看见了第十一篇《玉蛊》,随即翻到了记载玉蛊的那一页。视线扫过右侧几行,书中所记的玉蛊与刘管家所说的无色蛊完全一致,凤逸当即往下细细看。
“桔梗、犀角适量研细,菖蒲适量,雪莲莲心适量,莲心菖蒲加水熬汤,桔梗、犀角粉末以汤药送服,即可解蛊。”
书中记载的法子很是简单,不过药材中的犀角与雪莲莲心却不太好找。凤漪反复确认师父只写了这么一个解蛊的方法,于是收好医书找到顾大夫一同去药房清点药材。
药房中的桔梗与菖蒲存量不少,不过在全城上万的人数前又显得完全不够看了,而犀角与雪莲莲心更是极少,数量仅为个位数。
凤漪与顾大夫面面相觑,虽然这个情况早已料到,只不过没想竟到比预料的还更为严峻。
“先将就着用这些吧,老夫待会儿去找找其他同行问问,只是这药方……”没有经过凤漪的同意,顾大夫也不敢将这方子给透露出去。
凤漪轻笑道:“眼下都这情况了,师父若是在此也一定会毅然决定将药方公诸于众的,顾大夫不必有顾虑。”
“凤逸大夫实真是个好人啊。”顾大夫感叹道,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自己所见过的、熟识的、包括自己也不是能轻易做到将百般艰辛所得的药方告知他人的,于他口中,这句“好人”也就只有凤逸能无愧地接受。
“顾大夫您的夸赞师父会听到的,您还是快去其他医馆吧,否则时间要来不及了。”
“哎哎,老夫这就去。”
“师父,您若是在天有灵的话,便保佑荣城百姓能够平安渡过这场浩劫吧。”空荡的药房中,凤逸低声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