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临渊自救 ...
-
在学习时,我容易被一些知识点困住,绕不出来,但更根本的是我已经很久没有专注地思考。从前底子好,知识点理解透彻、语感强,我毫不费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绩,我竟因此大意,放松了警惕。
而现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由得游离在题目之外,思忖着江涛有没有生气、心情有没有好一些、他一个人学习是否能明白。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着我的大脑,吸食着我的精力。
上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似一道红色的闪电,猛地劈开混沌的现实。
我幡然醒悟,看着镜中自己那憔悴的脸、涣散的眼神,之后毫无生气和希望的颓废。我都要看不起自己。
如果再不自救,我的人生就真的完了。
我回顾这段时间自己的状态,从被江涛温柔的关注所“看见”,到被他失控的占有欲所“锁链”,再到如今被他极端的情绪和自残行为所“捆绑”。我对江涛的“爱”或“责任感”,在无尽的消耗中已被磨灭殆尽,只剩下深深的恐惧和逃离的渴望。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看看那样的模考成绩,考一本都已成问题。这“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将我压垮。
我下定决心,要和江涛彻底分开,并且要离开学校这个让我窒息的环境,回家复习,为高考做最后一搏。这是我能给自己、也给父母的唯一交代。
我握紧了拳头,挺起了腰杆,绝不能让这“最后一根稻草”将我打垮。我的心里有一团乌云,让我浑身沉重,无法畅快呼吸,但是也有一团火,要把这一切都烧光。我猛地深吸一口气,放佛要将这团希望之火吸进肺腑,紧握拳头,做好了所有的决定。
我没有去找江涛摊牌。他最近又和我冷战,多日不理睬。我无力应对这种无休止的消耗,内心的绝望和解脱感日渐滋生。
我也没有直接告诉老师和姑妈我与江涛的有毒关系,以及我逃离的真实原因。我给班主任和姑妈的理由是:学校老师讲得没有我自己理解的清楚,我知道自己应该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效率更高,回家复习效果会更好。这些话语,若非被逼到绝境,我绝不会说出口。
因为我一直以来成绩很好,班主任对我能力很信任,家长也一直相信我,所以他们都同意了。那份出乎意料的顺利让我心头一松。
白天家里没人,我在姑妈的房间支起一个小桌,安静地学习。我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的大树,眼神重新燃起了坚定的光芒。
我每天在家看着课本和练习册复习,翻到了夏林高一时候送我的那两本练习册。它们像神奇的盒子,还承载着那个夏天独有的墨香和悸动。看着它们,我感慨万千,果然物是人非。
这两年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从前的他意气风发、自信从容,眼神缱绻、真诚守护,可惜那个阳光少年,如今变得如此沉默寡言。
与世隔绝,使我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我不再参加学校统一上课、作业、答疑、测试,而是彻底回归了一个人的自学模式。我还买了往年高考题,回家自己做。
其实高中一开始,我就是这样学明白的——老师讲不明白,同学也不会,我只能靠自己看练习册解题步骤悟出来。
高考在即,只剩下四周了,时间对我而言无比宝贵。
我经常做噩梦,不断梦到自己没有复习就上了考场,从前熟悉的题目想不起相关公式,题目总是做不完,在考场上汗如雨下、一阵慌乱......睡梦中,我猛地睁大眼睛,一身冷汗,心跳剧烈,惊醒后庆幸那只是梦,我还有时间.....各个科目轮轮流在梦中惊扰。
我把所有能省下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我不再关心张佳是否会介意我过分刻苦努力,只为守住底线。我甚至请求姑妈姑父最后一个月晚上去单位值班,让我在他们房间学习和休息。他们答应了。
我像一个拼命的战士,通宵达旦的学习,废寝忘食,只为追回那被浪费的几个月。
三周之后,我终于把各科历年高考题都搞明白了,不会的题目就看答案分析,反复推敲。忐忑焦虑的感觉少了不少,知识盲点消弭无踪,我终于又把那些失散数月的珠子串了起来。
但我也知道,与江涛相处的三个月里我错失了很多,这一个月又没有参加早读,没有背课文、背单词、加强语感,没有练习写作,没有积累论点,字迹也因急于求成变得龙飞凤舞。我明白,我的英语和语文,恐怕会受到影响。
我怀着尽力而为的心态走进高考考场。
高考期间,我发现一切还算顺利,考场上的感觉确实不如从前轻松自如,但是比一两个月前低谷时期进步显著。我告诉自己,倘若考不上理想大学,便去复读,来年定全力以赴上清华,绝不放弃。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了全校第二名。最终时间果然是公平的,我投入最多的理综和数学分数很高,而英语语文成绩大不如前,单词拼写生疏了,擅长的作文分却考得最低。
这成绩考不上清华北大,但是其他大学基本没问题。我最终选择去上海,到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城市看一看,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
我去学校领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碰到了夏林。一抬眼,夏林和我的眼神相交之时,他没有说任何话。他从一年前开始,就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低着头,很少参与同学间的讨论。
他礼貌地对我点了下头,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在竭力隐藏什么。我看不出来他的心情。我本想问他会去哪里,但他的眼神很快就避开了,空气在我们之间凝滞。我心里明白他自从来了实验班,学习状态一直不理想,估计成绩不会太好,于是作罢。
那时的我,所有的一切,都被大学的未知和与江涛的纠葛所占据,再也没能关心他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