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蓝田日暖玉生烟 ...
-
第二天,大家不在叫我“红姑娘”,都改叫我“洛姑娘”。
公主赐名是无比荣耀的一件事。本来这几个月跟着公主,我已经成了宫里宫外大家眼中的红人,现在这帮人更是对我客气无比,连总管袁公公都一口一个“洛姑娘”的叫我。
作为公主的贴身侍婢,我也会在前朝跟着伺候。于是这几个月,前朝的元老大臣也有几个认得我。比如那个送男宠给公主的兵部尚书张晓大人就和我颇为投缘。
不过昨天送来的人也太“给力”了,公主今天疲累的很,怕是不能早朝了。于是叫我跟着皇上上朝,顺便把今天朝臣上的折子拿回来。
公主虽然有自己的府邸,但是除了时不时招幸一些男宠,公主总是住在宫中,当然也会有像昨天这样把男宠带回宫中不合规矩的事,所以那些个老学究才会喋喋不休吧。
我吩咐另一个小宫女熙儿好好伺候公主,自己来到小皇帝的寝宫。我看得出来,公主对小皇帝是疼爱的,只是有望子成龙之心,平时过于严厉了些。
这个小皇帝叫朱允孝,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子,也是先帝唯一的儿子。根据这个信息,我脑内了一个宫斗大戏:一定是皇后为了自己儿子将来做皇帝,各种谋害嫔妃,怀孕流产。哎呀,要是早点穿过来不就能看到一出《甄嬛传》了吗?
小皇帝已经起来了,穿戴整齐的等着上朝。这几个月我也算和他有过一些接触,朱允孝其实是有些腼腆的普通孩子,资质天分也属平常,平日里接受帝王教育很是辛苦。我很喜欢小孩子,所以有时候会偷着陪他玩,他也还算喜欢我。
小皇帝一见我,很欢喜的说:“洛姐姐,听说姑姑给你赐了好名字?”
消息都传到小皇帝这里了,伺候小皇帝的小德子也上来祝贺我。不过赐个名字,也不是多么好听,至于人见人贺么?
“皇上,公主今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今儿早朝就不能上殿了。”这上朝只有小皇帝不知道那些个文渊阁的大学士又要说些个什么。唉,就好像他们上的折子公主真的会听似的。
“姑姑病了么?”小皇帝听了露出非常忧心的表情。其实这对姑侄关系不错,想来这个小皇帝现在即无父亲,母亲也不知去向,在这偌大的皇宫只能和姑姑相依为命,也是很可怜的。
“公主只是昨天受了点风寒,并无大碍,皇上不必挂心。”小皇帝表情稍有放缓。小德子在一旁提醒到:“皇上,到上朝的时辰了。”
虽说是皇帝上朝,但是更像收作业。小德子高喊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那些个白毛老头一个接一个喊着“臣有本要奏”,然后一个个把奏折交给小德子。我站在小皇帝身边绷着一张严肃脸。
其实我已经忍笑忍的全身要哆嗦了。
退朝之后,我照例和小德子送各位大人出宫。张尚书待众位大人都走散后,悄悄跟到我身边,轻声说道:“恭喜洛姑娘获得赐名。”
“张大人客气了。”我谦卑一笑,这宫里和官场陪着笑脸总没错。
张尚书突然压低声音问,“公主大人近日可好?”
“公主近日偶感风寒,大人既然挂心公主玉体康健,洛晴一定转告公主。”张晓目前位列兵部尚书,按照朝廷排位是个大官,但是对我一直礼敬有加。我当然知道这是我是公主身边的红人的缘故,不过比起那些一看到我就一副盯着奸佞之徒面孔的文渊阁大学士好太多了。
“洛姑娘客气了。这昨天……不知公主……这……”长平公主招幸男宠的事人尽皆知,朝中那帮老学究有不怕死谏言的,当然也有这种献上“良人”谋求前程的。一个月前,公主十分宠爱的一个男宠被查出在朝中与一些大臣结交,朝中的老学究一齐上书要求严惩。公主不得已将他下了大狱,结果他居然死在狱中,公主也为此郁郁寡欢。张晓这时候就送来了昨天的那个崔相公。
“老大人,公主现下已好,不必担心,奴婢要回去伺候了。”我面含微笑,和政客说话就是累。
“姑娘慢走。”张尚书立刻很客气对我作揖行礼,本来这是非常不合礼数的,看来这个赐名的力量真大啊。
我先把小皇帝送回寝宫,然后自己拿着今天早朝的一堆奏折回了公主所在的“风雨阁”。
“风雨阁”其实在皇宫很偏僻的角落,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公主要住在这个又偏又小的地方。后来我寻思有可能是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让男宠进来。可是这位公主都让皇上下圣旨允许自己招幸男宠了,又何必掩人耳目?后来才听宫里一个老人说,公主和先皇虽然是皇后嫡出,当时受宠确实一位贵妃和她的孩子,公主就住在这“风雨阁”。后来的故事是非常老套的宫斗:公主嫁了朝中权贵,先皇也娶了这户权贵的女子为皇后,因此才能登基为帝。不过没想到居然会有后面的谋反,只是先皇后不知现在今在何方。
这位公主把自己囚在这里,是为了让自己不忘当年么?
回到“风雨阁”,公主已经起身用膳了。见我进来,便吩咐我把今天的奏折呈上来。
“公主要保重玉体,还是吃了饭再看奏折吧。”这是做奴婢的套话,不过这些王公贵族为什么一定要奴才说了才吃饭?为了显示自己敬业么?
伺候完公主用膳,还要伺候她看奏折。这个工作看起来是站在一旁闭嘴就行了,可是其实是伺候公主最困难的活。要时时刻刻盯着公主,观察她举动,保证在公主没有说出需要之前,端茶递水扇扇子。
“晴儿,过来看看这个。”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方才明白这声“晴儿”是叫我,慌忙应着:“奴婢怎么能够……”
“你来看看。”
要不是自己是考古专业的还真看不懂这些个繁体字呢。我拿过奏章一瞅,果然又是一封谏言。
写这封折子的叫刘正宗,人称“刘阁老”,听说是某年状元,现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每次见了我都吹胡子瞪眼。这封折子又是对公主招纳男宠一通批评,不过就是男盗女娼那么点子事,刘阁老也能写的文绉绉跟大学古文课本一般的古文,也真是令我拜服。
我看完折子没敢说话,我还没有摸透长平的脾气,也不知道公主是希望我斥责阁老还是说说圆场话。
“这折子后面还有不少翰林院官员的署名。”公主慢慢吐出一句。难不成公主怀疑刘正宗结党营私?
说刘正宗结党我是不信的。这个人什么情绪都张于表面,礼部的人都说他刚正不阿,不通人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结党营私呢?
“公主是认为,这刘大人私下里……”
“先帝之祸不就是起于此么?”
唉,这刘正宗也是的,你不喜欢公主养男宠,时不时上个折子一番批评,公主不搭理你也罢了,偏偏联系那么多人干什么?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公主你在朝中势力大么。真不知道这刘大人就没准备什么官场守则么。
“不过,公主,奴才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这刘大人素日里对奴婢可是没给过什么好脸色的,奴婢近日跟着公主读书,这书上不是说,这不谄媚的人都是正直的官员么?想来这样的人应该也不会有什么私底下的动作。”倒不是我多么心善,乐意帮这种老学究说好话,只是觉得若是公主真的要杀此人应该不会问我。以长平的智谋,大可给刘正宗列几条罪名杀了。所以这大约是要我来几句好话吧。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只是这老头整日的上折子,让人心烦。”
我脑筋一转,对公主说:“奴婢倒是有个主意。”
“说来听听。”
“这刘大人不就是觉得公主招纳男宠与礼不合嘛,可是这事情是皇上下旨的,若是收回了,皇上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岂不是有违承诺?不如公主就请皇上下旨说,表彰刘大人忠君爱国,令其没有功名的子弟都出家为先帝守丧,让他们守个几年就行了。”说道这里我不禁想笑,这刘氏子弟不能碰女人,在寺庙里保不齐能干出什么,到时候看刘正宗脸往哪里搁,还怎么写这谏言折子。
长平对我的主意似乎很满意。第二天果然让小皇帝下了圣旨,没几天我就听到有的刘氏子弟刚到了寺庙就去逛了窑子,被禁军逮了个正着,慌得刘正宗忙上了请罪的折子。其他联名的官员,平日里与刘正宗一个鼻孔出气的那些个大学士也都住了嘴。
“晴儿,你想得这个主意很不错,本公主要重重赏你。”这天长平看了刘正宗请罪折子,很是高兴。我一听这话,急忙跪地说道:“为主子解忧是奴婢分内事,况且这全是公主日日辛劳,满朝文武看在眼里的,奴婢没有功劳,不敢邀功。”我这几天算是把在《鹿鼎记》里看到“大内生存手册”都搬了过来。
“好了,说要赏你就是要赏你的。我想你在这宫里还没有什么品级,只是你年纪还小,若是一下子封的太高引人侧目,也难服众,反倒害了你。不如就先从四品女官开始吧。”这宫里等级名称甚多,我也不记得从四品是个什么等级,不过反正钱多位高,巴结的人也变多。
我忙谢了恩,只听长平又说:“按规矩宫女不能离宫,可是本公主觉得既然这宫里的太监都有外宅,本公主的掌事宫女怎么就不能有呢?所以本公主还会赐你一栋宅院。”
我一听,真是升官发财,怪不得古人要削尖了脑袋当官呢。
我谢了恩,便伺候公主午睡。等公主睡着,留着熙儿在屋里伺候,自己偷闲出来歇歇。刚出来,就看见小路子走上来向我道喜:“洛姐姐好福气,这才几天,公主又是赐名又是升了品级,现在又赐了宅邸。这以后还要洛姐姐多多提携。”
我摆摆手,一副好说好说的样子。
说老实话,不过三个月,长平就一副对我宠爱非常的样子,我还真是不理解。她明明是个疑心重的女子。这个之前叫“小红”,现在叫“洛晴”的小丫头是开了什么外挂么?不过想我穿越至此,回去无望,又不想死,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