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唔~还不错!  ...
            
                
                
                    - 
                          男人慢慢的坐下,盛了一碗粥放在晓昭面前的桌上,好像不知该从何说起。
  晓昭把碗向外推推,等着男人的回答。
  男人紧绷的脸慢慢浮起温和的笑,安慰道“你叫安阳,是两个月之前到这里的,买了我家边上的这个宅子,平时给附近的孩子们讲讲学。”说话间男人盯着晓昭的眼睛,却没看出一丝装假的痕迹。
  晓昭像听着别人的事情一样,没有惊讶也没有表现出怀疑,点点头接着问道“我一个人?这是哪?我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地方?”
  “恩,你一个人,也没说过要投什么亲戚,虽然性子冷了点儿,对孩子们还是很好的。”李常青迟疑一下,“这里是南岳都城。小安真不记得了?”
  晓昭摇摇头,默不作声,消化着这些第一听到的信息。我应该是死了……在另一个时空另一具身体里复活……,这个身体的主人也是死了吧……。诡异是诡异了些,不过心里却有种轻松的感觉,过去三十多年的人生实在是太累了,回头想想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学习,工作,再学习,又工作,像一只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套用一句烂俗的话,长大了却发现,自己成了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整日的奔波,失去了自我。
  李常青轻咳了一声,拉回晓昭飘远的思绪,“小安你也别难过,你发了几日的高烧,人能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我先回去了,还得跟你婶子去市集。你再歇些日子,等着全好了,再给孩子们开课也不迟。”起身拎着空篮子走了。
  肚子一阵咕噜噜的叫声,晓昭释然的一笑,端起碗两口吃完了早饭。伸个懒腰,扭扭胳膊腿,迈步出了屋子。屋前十几平的院场,一人高的围墙,墙角一个水井。屋子左面的小间应该是厨房,没什么做饭的器具,右面还有个空着的耳房。
  提了半桶井水,倒进屋中矮架上的木盆,晓昭深吸一口气,探头打量水中的“自己”。
  早上稍微清醒了些的时候便知道自己是个女子,却穿着男子的衣服,看来是女扮男装的,不然也当不了教书先生。水中映出一张十五六岁略显病弱却清秀白皙的脸,清亮的一对眸子也在好奇的盯着自己,小巧的鼻子下面是没什么血色的唇,微弯着冲晓昭笑起来。
  唔~还不错!
  简单洗漱一番,开始大搜查!衣柜里清一色的粗布衣服,而且都是一个颜色—淡青色。柜角一个小包袱,装着几串铜钱和一些碎银子。书柜里的书倒是五花八门,医史典集,启蒙读物,杂谈小说……书页多已泛黄,有些卷了边儿,看来是经常被翻阅的,这小姑娘小小年纪,还真是个有学问的。
  字基本都认得,教小孩子应该不成问题。等着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把这小身板调理的健康些,还可以出去游历一番。晓昭寻思着未来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整理屋子,把能洗的都换洗一遍,自己煮了清粥焖在锅里。揣了几个铜钱美美的上街去。
  原来自己住在一个挺深的巷子里,有那么十多户人家,门挨门的,还数她的院子大一些,没什么红墙绿瓦,高门匾额,可能就是普通的住宅区吧。
  晓昭绕了半天来到大街上,左右店铺高矮错落,茶楼酒肆,小贩行人,熙熙攘攘倒是跟古装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
  记住正对巷子口的一间茶馆,牌匾上写着“有道”二字。沿着街走走看看,买了一些必要的日用品,中午找了间干净的小面馆,听着周围人们谈论国家大事,家长里短。晓昭觉得这不真实的生活反而是那么的真实。
  ………………
  暗红色的窗棂微启,一只灰白的鸽子扑棱着翅膀落在窗台上,发出咕咕的叫声。
  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抓住鸽子,取下系在鸽子腿上的细竹筒,手一松鸽子又扑棱着飞走了。取出竹筒里的纸签,展开—“病危”。将纸签攥在手里,再展开已经只剩纸屑。男人的样貌隐在阴影里,唇边一丝嘲弄的冷笑,真是父女连心啊,连死也要一起吗?
  “来人。”声音冰冷低沉。
  一道黑色的人影无声的闪出,单膝跪地,恭敬道“上将军。”
  “备马,进宫。”男人迈步出来,挺拔的身影暴露在日光下,目若辰星,长眉斜飞入鬓,薄而性感的嘴唇给刀削一般的脸庞带来些许玩世不恭的戏谑,墨发仅用一根锦绳扎在脑后,宽肩窄腰,黑色劲装妥贴的包裹着傲人的身驱,烫金的紫玉缎带束在腰间,一柄长剑斜挎腰侧,散发着与傲视天下的王者之气。
  ………………
  修整了一日,晓昭托李叔通知各家的家长,明日开课。
  一大清早,胖墩推开晓昭的院门,十几个孩子,每人抱着一个小板凳拥进晓昭的院子。昨天已经跟胖墩对过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讲了一部分弟子规和百家姓之类的内容,顺带着认了些简单的字。孩子们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四岁,胖墩虽然才七岁,却是这帮孩子的头头,因为特别喜欢这个“先生”,所以也管着这帮孩子不给安先生捣蛋,俨然一个小班长。
  晓昭看着这帮半小不大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像“先生”,倒像是幼稚园的幼教老师。一个上午学学玩玩,时间过得飞快。
  孩子们觉得安先生比以前爱笑了,还给他们讲了个小猴子学艺的故事,一个眼睛晶晶亮的不爱回家。
  这十几家一些是做小生意的,一些是出卖体力的,还有一些是在富贵人家帮佣的,都是比较本分的小市民,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识文断字,又不用花大价钱,对“安先生”都很感激。
  晓昭隐隐的觉得这身体的原主人应该是个书香门第之家的女儿。她上午给孩子们上课,下午看书架上的书,扉页上娟秀的字迹,即工整又有力,一停一顿皆有章法,就是她从小练习书法,也及不上这等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