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最優的距離 ...
-
聖誕夜的歡騰過後,生活恢復了常態。週五的團契活動,陳暮遠因為一個臨時會議稍晚了些才到。他依舊是那身下班後換上的深色舒適運動服,悄無聲息地從後門進入活動室。
室內氣氛熱烈,年輕的弟兄姐妹正圍坐一圈玩著一個需要團隊協作的遊戲。他的目光習慣性地掃過全場,最後落在那個熟悉的身影上。沈知晴和方進年恰好分在同一組。遊戲中,他們配合默契,擊掌慶祝時的笑容真誠而耀眼,充滿了同齡人之間特有的輕鬆與活力。
陳暮遠靜靜地靠在牆邊的陰影裡,沒有上前打擾。他那雙慣常帶著溫和笑意的逗號眼,平靜地注視著這一幕。多年分析數據、評估風險的職業習慣,讓他的思維本能地開始運作,只不過這次分析的「項目」,是他自己的人生。
他看著沈知晴臉上毫無負擔的笑容,那是一種處於最適合自身成長環境中的鬆弛狀態。這就像一項優質的成長型股票,正處於高速增長期,任何外來的、不合時宜的干預,都像是在高波動階段強行加槓桿,只會擾亂節奏,增加不必要的風險暴露。
方進年這樣的同齡人,於她而言是最匹配的「增長催化劑」。他們能提供他所無法給予的東西:無需解釋的流行語、對未來天馬行空的憧憬、以及犯錯後也能被輕易原諒的寬容度。
強行將自己的軌跡嵌入她的生活,就像將一筆穩健但增長緩慢的長期債券,硬塞進一個需要高成長性股票的投資組合裡,只會造成結構性的失衡。
而他呢?他帶來的,很可能是她這個年紀還不需要、甚至會感到窒息的「穩健」——諸如對未來的過早規劃、對人際關係的利弊權衡,以及隨之而來的、那些打量她是否「高攀」的目光。
這不僅無法提升她的內在價值,反而可能讓她過早背負上不屬於她這個階段的隱性負債。
結論清晰得近乎冷靜:最負責任的做法,不是靠近,而是確保她所處的環境最有利於她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一時的情感滿足如同短線炒作,後患無窮;而長久的守護與成全,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長期持有。
遊戲環節結束,進入茶點時間。方進年和幾個年輕人簇擁著沈知晴去拿點心。陳暮遠這才從陰影中走出來,臉上掛起那副無可挑剔的、屬於「陳執事」的溫和笑容,與幾位年長的弟兄打招呼。他的應對從容得體,彷彿剛才那場關乎未來的戰略覆盤從未發生。
他甚至能一邊與人交談,一邊用職業習慣般的觀察力注意到,方進年細心地挑了一塊沈知晴喜歡的巧克力慕斯蛋糕給她。這個細節,在他看來,是對自己剛才那份「評估報告」的無聲印證。
「暮遠哥,你來啦!吃點東西嗎?」方進年看到他,熱情地招呼道。
沈知晴也跟著看過來,臉上還帶著未褪盡的笑意,禮貌地點頭:「陳執事。」
「不用了,你們吃就好。」陳暮遠笑著擺擺手,笑容自然而親切,「剛才的遊戲看來很有趣。」他的語氣帶著長輩式的溫和關懷,尺度拿捏得精準無比。
「是啊!特別好玩!」方進年搶著回答,沈知晴也在一旁微笑點頭。
陳暮遠又寒暄了兩句,便藉口要與牧師談事情,自然地轉身離開。轉身的那一刻,他臉上溫和的笑容依舊,只是那雙逗號眼底深處,掠過一絲如同完成一次複雜項目評估後的、極淡的疲憊與瞭然。
他走向二樓安靜的走廊,腳步沉穩。內心那份由理性構築的防線似乎更加堅固了,但代價是,某個角落也隨之變得更加空曠和寂靜。他選擇了在他看來最優的、對她最負責任的「投資策略」——保持距離,靜默守護。這份決策帶來的,是一種混合著深切關懷與絕對克制的、複雜而沉重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