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第十三章:高三序曲与无声的战场
A大附中的高三,空气里永远弥漫着一种看不见的硝烟味。对于S班的尖子生们而言,这种竞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无情地缩减,卷子雪片般飞来,每个人桌角的习题册都堆得快要比人高。
在这片压抑而紧张的战场上,楚墨的存在,依然是一个异类。
他依旧独来独往,沉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焦虑、拼搏都与他无关。老师发的卷子,他总会按时完成,成绩单上的名字也永远悬在最顶端,分数高得让第二名绝望。但他从不参与讨论,不请教问题,甚至很少抬头看黑板。他的世界,似乎依旧紧缩在那方寸之间。
然而,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庄维越。
庄维越的物理竞赛辅导课,成了楚墨高三灰色调生活中唯一一抹亮色,或者说,唯一一个能让他“活”过来的时刻。庄维越似乎彻底放弃了在普通课堂上唤醒楚墨的尝试,他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竞赛辅导上。
他的课天马行空,从不拘泥于大纲。 often 抛出一道极其刁钻、甚至超纲的难题,然后引导着台下这群最聪明的大脑们碰撞思维。他会观察楚墨,捕捉他无意识在草稿纸上写下的只言片语或一个细微的蹙眉,然后精准地点名:“楚墨,你对第三小问的边界条件有什么想法?”
起初,楚墨毫无反应。
但庄维越极有耐心,他会拿着楚墨那张写满简洁到极致却直指核心的演算过程的卷子,投影出来,用赞叹的语气分析:“大家看,楚墨同学这种方法,跳过了七个常规步骤,直接利用了场论中的诺特定理,漂亮地解决了这个动力学对称性问题。”
他不会强迫楚墨开口,而是将他的思维展示出来,赋予其极高的价值认可。
渐渐地,楚墨开始有了极细微的反应。当庄维越提到他的思路时,他低垂的眼睫会轻微颤动。当庄维越提出的问题恰好戳中他思考的盲点时,他会无意识地停下转笔的动作。
他们的交流,更多发生在课后,在那间独立的辅导教室或庄维越的办公室。庄维越会“故意”留下一些难题的尾巴,或者“无意”中放下一两份更前沿的论文复印件。楚墨则会沉默地带走,下一次课间,会沉默地将写满更深入思考和问题的纸条塞回庄维越的办公桌抽屉。
这是一种无声的、只属于他们两人的智力交锋与共鸣。庄维越是那个不断抛出挑战、点燃火种的人,而楚墨,则用他惊人的天赋给予一次又一次惊艳的回应。
除了学术上的牵引,庄维越的关怀也润物细无声地侵入楚墨的生活。
他会注意到楚墨忘了带伞,在下雨时“恰好”有多余的一把塞给他。
他会发现楚墨午餐又是随便对付,便以“讨论题目”为由,强行带他去教师食堂,点的菜总是清淡又营养。
他甚至会记得楚墨容易手冷,在天气转凉时,递给他一个暖手宝,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说“实验室多余的”。
这些点滴的照顾,楚墨从未开口说过谢谢,但他会用行动回应——接过伞,吃掉那些饭菜,握紧那个暖手宝。
江澜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又是欣慰又是好奇。他几次试图从楚墨嘴里撬出点关于庄维越的评价,最终只得到楚墨极其短暂的沉默后,一个极轻的“嗯”字,或者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点头。但这对江澜来说,已经足够了。他知道,那个叫庄维越的老师,真的不一样。
高三的生活就像一场漫长而疲惫的马拉松。对于楚墨而言,这场马拉松更加孤独和艰难。但庄维越的存在,像是一个始终跑在他前方不远处的领跑者,不仅为他破开风阻,更时不时回头,投来鼓励的目光,递上一瓶清水,让他知道,这条路上,他并非孑然一身。
竞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压力也与日俱增。一个晚自习后,教学楼几乎空了大半。楚墨却被一道组合数学与物理极限结合的大题困住了,思路卡在一个关键点上,烦躁感像藤蔓一样悄悄滋生。
他无意识地用笔尖狠狠戳着草稿纸,发出沙沙的噪音。
忽然,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了他的手边。
楚墨猛地抬头,看见庄维越不知何时站在了他桌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别钻牛角尖。”庄维越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试试把拓扑不变量的概念引入,代替你现在的枚举法。”
一句话,如同闪电劈开迷雾。楚墨怔住,随即眼中爆发出豁然开朗的光芒,立刻低头奋笔疾书。
庄维越没有离开,而是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安静地陪着他。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
直到楚墨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庄维越才笑着问:“通了?”
楚墨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将演算纸往庄维越的方向推过去一点点。
庄维越接过,仔细看了一遍,眼中赞赏更浓:“完美。甚至比我想的方法更简洁。”他放下纸,看着楚墨,“累了就回去休息,大脑需要放松。”
楚墨看着庄维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的眉眼,又看了看手边那杯还在散发着热气的牛奶。一种陌生的、酸涩却又温暖的情绪堵在胸口。
他低下头,极轻极快地说了一声:“……谢谢。”
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却清晰地落入了庄维越的耳中。
庄维越愣住了,随即,一种巨大的欣慰和喜悦如同暖流般涌遍全身。他看着少年发顶可爱的发旋,努力压下想揉一揉的冲动,声音愈发柔和:
“不客气。走吧,很晚了,我送你回宿舍。”
窗外,星河低垂,夜色温柔。高三的征途依然漫长,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某些冰冻的东西,似乎正发出细微的、破碎的声响,悄然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