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中考那三天,天气好得近乎刻板。天空是那种毫无杂质的湛蓝,阳光炽烈而均匀地洒满大地,连风都似乎被这严肃的氛围震慑,变得轻缓而小心翼翼。考场外,是黑压压的、比考生更显焦灼的家长人群,手中握着扇子、矿泉水,目光紧紧锁定着那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陆予婷坐在窗明几净的陌生考场里,心境却出奇地平静。没有想象中的心脏狂跳,也没有思维空白的恐慌。当开考铃声响起,她拿起笔,感觉像是过去无数个日夜模拟训练的又一次重复,只是这一次,落笔的痕迹将被赋予决定性的重量。

      笔尖在答题卡上沙沙移动,像是春蚕食叶,平静而专注。遇到熟悉的题型,她沉稳应对;碰到略微生僻的考点,她调动所有储备,冷静分析。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得飞快,每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她放下笔,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有一种尽力之后的坦然。她没有去和同学对答案,也没有反复咀嚼可能存在的失误,只是按照既定计划,回家,吃饭,休息,准备下一场。

      仿佛只是倏忽之间,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清脆地划破了夏日午后的沉闷。陆予婷随着人流走出考场,刺眼的阳光让她微微眯起了眼睛。周围瞬间爆发出各种声音——如释重负的欢呼、激动不已的讨论、压抑已久的哭泣……声浪混杂,冲击着耳膜。

      她却感觉像是刚从一场漫长而深沉的梦中醒来,外界的一切喧嚣都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有些不真实。她没有停留,背着比来时轻了许多的书包,穿过熙攘的人群,找到了人群中翘首以盼的父母。母亲一把抱住她,声音有些哽咽:“考完了就好,考完了就好!”父亲用力拍着她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眼底的红血丝和那份释然,说明了一切。

      回家的路上,她看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街景,心中一片空白。没有狂喜,没有失落,也没有彻底的放松,只是一种巨大的、近乎虚脱的平静。持续了近一年的高强度压力骤然消失,留下的不是预期的轻盈,而是一种不知该去往何方的茫然。

      接下来的日子,是长达半个多月的等待。时间仿佛突然变得奢侈而冗长。她睡了很久以来第一个无人打扰的懒觉,看完了之前囤积的几本闲书,陪着妈妈去逛了久违的街,甚至开始重新拾起画笔,在速写本上涂抹一些简单的线条。她刻意不去想考试,不去估算分数,努力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无所事事的真空状态里,仿佛要将过去一年透支的轻松,一次性补偿回来。

      然而,心底深处,总有一根弦还若有似无地绷着,提醒着她,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结果,在未来的某个节点等待着她。

      终于,到了成绩公布的日子。

      那天清晨,陆予婷醒得格外早。窗外天色熹微,鸟儿在枝头啁啾。她躺在床上,听着自己清晰的心跳声,等待着那个决定性的时刻。父母似乎比她更紧张,早早起床,在客厅里踱步,连早餐都吃得心不在焉。

      时间一到,她深吸一口气,登录查询系统。输入准考证号,密码,点击确认。页面缓冲的那几秒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成绩跳出来的那一刻,她屏住了呼吸。

      总分:501。
      语文:115,数学:108,英语:98,物理:73,化学:67。

      这个分数,稳稳地超过了江市一中往年的录取线,甚至触碰到了重点班的边缘。

      一直紧绷的那根弦,倏然松开了。没有尖叫,没有跳跃,只是一股温热的、踏实的热流,从心脏的位置缓缓蔓延至四肢百骸。她抬起头,看向门口紧张注视着她的父母,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点疲惫的灿烂笑容。

      “爸,妈,501。应该能上一中了。”

      瞬间,客厅被巨大的喜悦淹没。母亲冲过来紧紧抱住她,眼泪夺眶而出;父亲激动得眼眶发红,连声说“好!好!我就知道我闺女行!”

      喜悦是真实的,如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等待的阴霾。她如愿以偿,为自己这一年的拼搏,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点。

      填报志愿那天,学校礼堂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而嘈杂。同学们拿着志愿表,兴奋地讨论着,比较着,空气中弥漫着梦想初步实现的躁动与对未来的憧憬。陆予婷在自己的第一志愿栏里,郑重地填上了“江市第一中学”。落笔的瞬间,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开启的高中生活的期待。

      就在她核对完信息,准备离开时,耳边不经意地飘来前排几个同学的议论声。

      “哎,你们听说了吗?林曦好像不留在江市读高中了。”
      “啊?真的假的?他考得那么好,不去一中实验班太可惜了吧?”
      “听李哲说的,好像家里安排他去B市上学,那边教育资源更好……”

      “轰!”

      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脑海中炸开!陆予婷整个人僵在原地,手里的志愿表边缘被下意识地捏得皱了起来。林曦……要走了?去B市?

      这个消息来得如此猝不及防,毫无征兆。像是一曲激昂的乐章在最高潮时,突然被掐断了最后一个音符,留下了一片突兀的、令人心慌的寂静。

      她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很快,她在礼堂的角落看到了他。他正和班主任老徐站在一起,似乎是在确认什么事情,侧脸依旧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李哲站在他旁边,表情倒是有些显而易见的沮丧和不舍。

      所以……是真的。

      一股复杂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瞬间攫住了陆予婷。那不仅仅是惊讶,更像是一种……失落?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尚未明晰的、细微的疼痛,像被针尖轻轻扎了一下。

      她忽然想起,这一年里,那个总是沉默清冷的同桌。想起他递来草稿纸盖住她羞耻分数时漠然的侧脸;想起他在夕阳下帮她找到电池盖时修长的手指;想起他在超市里护着妹妹、对她说着“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时认真的神情;更想起无数个午自习,他用最简洁精准的语言,点破她思维迷雾时的专注模样……

      他像她晦涩青春里一道沉默而稳定的坐标,一座遥远却始终存在的冰山。她从未想过,这座冰山,会有一天突然移动,消失在视野之外。

      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分辨这种陌生的不舍究竟源于何处,身体已经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她深吸一口气,攥了攥微微出汗的手心,朝着那个角落走了过去。

      老徐看到她,笑着点了点头,又拍了拍林曦的肩膀,便转身去忙别的事了。李哲看到她,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立刻苦着脸说:“陆予婷你知道了没?林曦这家伙要抛弃我们去B市了!太不够意思了!”

      林曦的目光转向她,依旧是那双平静无波的深潭。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并没有对李哲的抱怨做出回应。

      陆予婷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却还是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林曦……你要去B市了?”

      “嗯。”他应了一声,算是确认,没有多余的解释。

      空气有瞬间的凝滞。李哲还在旁边喋喋不休地表达着不满和惋惜。

      陆予婷看着林曦那双看不出情绪的眼睛,心里那股莫名的勇气又涌了上来。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微提高:“那……那我们能加个微信吗?以后……也好联系。”

      说完这句话,她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跳如擂鼓。她不敢看他的眼睛,迅速低下头,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

      李哲在一旁发出了“哦——”的一声怪叫,挤眉弄眼,被林曦淡淡地瞥了一眼后,才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林曦看着她递到面前的手机二维码,沉默了两秒。那两秒钟,对陆予婷来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她几乎要以为他会拒绝,会用他那惯有的冷漠,将这微弱联系的请求也一并冻结。

      然而,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也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熟练地扫了她的二维码。

      “滴”的一声轻响,好友添加成功。

      看着手机上那个新增的、头像是一片纯粹漆黑、昵称只有一个简单句号的联系人,陆予婷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才“咚”地一声落了地。仿佛完成了一件极其重要却又意义不明的事情。

      “那……祝你,在B市一切顺利。”她收起手机,小声地说了一句,不敢再多停留,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地转身离开了。

      走出喧闹的礼堂,外面阳光正好,刺得她眼睛有些发酸。她握着手机,感受着金属外壳冰凉的触感,心里却乱糟糟的,像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

      她考上了想上的高中,为这段拼搏的岁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可这个句点之后,却紧跟着一个关于离别的、猝不及防的逗号。那个沉默的、像冰山一样的少年,就要带着她尚未想明白的、那点朦胧的在意与不舍,去往另一个城市了。

      她还不懂这种情绪叫什么,只是本能地,想要抓住一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安静的、躺在好友列表里的,黑色的头像和一个句号。

      盛夏的篇章,在这一刻,似乎写完了结局,又似乎,才刚刚揭开序幕的一角。而那个未完的逗号,悬停在心间,带着微涩的怅惘,与一丝对未知远方的、模糊的期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