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归途 ...
-
中央空调的冷风从头顶吹落,沈栖迟站在报告厅侧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边缘。
云淮市四月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泼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白色衬衫袖口的银扣在光线中偶尔闪过细碎的光。
"紧张?"许昭年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凝结的水珠滚落到地板上。
沈栖迟摇头,接过水瓶时腕上的红绳微微晃动。
他看了眼手表——13:58,距离答辩还有两分钟。
报告厅里已经坐满了人,评委席上那位白发教授正在翻阅他的论文摘要。
钢笔在纸上勾画的沙沙声通过麦克风隐约传来。
"第七位参赛选手,南江一中,沈栖迟。"
广播里的女声刚落,掌声便如潮水般涌来。
沈栖迟调整了下领口,迈步走向讲台。
皮鞋踩在地毯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像是心跳被放大了数倍。
灯光聚焦在讲台中央。
他插入U盘,全息投影仪嗡嗡启动,量子纠缠态的模拟图像在空气中缓缓旋转——
两个光点彼此环绕,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同步震动。
这个画面立刻引起评委席一阵低声讨论。
"各位评委们下午好。"
他的声音比预想的要稳,"我的课题是《量子纠缠态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激光笔的红点落在投影上。
沈栖迟开始讲解实验设计,那些熬了无数个夜晚的数据和公式此刻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讲到第三分钟时,他突然注意到第三排有个评委在打哈欠——正是林衔月提醒过要小心的"秃顶教授"。
"传统蒙特卡洛算法在这里存在0.3%的系统误差。"
他不动声色地提高音量,同时点击遥控器切换到下一页,"我通过引入天体物理学参数..."
屏幕上的数据图表突然变成一段星体运行模拟。
天鹅座β星和天琴座α星在虚拟宇宙中缓缓旋转,两者之间连着一条若隐若现的红线。
沈栖迟的讲解顿了一秒——这个画面他昨晚修改到凌晨,原本应该只是枯燥的坐标图。
"这个双星系统..."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可以类比量子纠缠中的粒子对。"
评委席最中间的白发教授突然坐直身体:"你如何证明这种类比的有效性?"
沈栖迟点击遥控器。
画面切换到一组复杂的数据对比表,右下角有个小小的雪花标记——只有坐在特定角度才能看见。
"这是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我对β星进行的246次观测数据。"
他指向表格中的一列,"每次观测时,都有人在云棠同步记录α星状态。"
许昭年在观众席上猛地咳嗽起来。
沈栖迟知道他在惊讶什么——那些"云棠观测记录"的署名全是"LXY"。
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明显是某人特意为他整理的资料。
"有趣。"白发教授推了推眼镜,"所以你是用天文观测验证量子理论?"
"不完全是。"
沈栖迟切换到最后一张PPT,画面突然变成实时星图,"我想证明的是..."
报告厅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全息投影中的星辰开始放大,β星和α星之间浮现出一行小字:「246光年≈0.3%误差」。
这个巧合般的数字让评委席传来一阵惊叹。
"量子纠缠和天体运行,或许遵循同样的数学之美。"
最后一句话落下,整个报告厅安静了几秒。
然后掌声如雷般响起,有几个评委甚至站了起来。
白发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对旁边的人说了句什么,沈栖迟从口型判断应该是"星寰的好苗子"。
答辩环节结束,沈栖迟收拾材料时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许昭年冲过来捶他肩膀:"牛逼啊!那个星图什么时候加的?"
"昨晚。"沈栖迟把U盘拔下来,指尖碰到口袋里那颗银杏果——
已经有些皱了,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苦香。
回到座位后,手机震动起来。
是林衔月发来的消息:「陈爷爷说你的论文引用了他1987年的研究?」
沈栖迟唇角微扬。
他点开加密文件夹,里面除了β星数据,果然还有一份扫描文件——
《量子力学与古典天文学交叉研究》,作者陈砚舟,发表年份1987。
文件扉页上有个铅笔写的批注:「参见第24页,沈同学可与我学生讨论」,字迹清秀工整,明显是林衔月的手笔。
"下面公布决赛成绩。"
主持人的声音让喧闹的报告厅瞬间安静。
沈栖迟抬头,看见大屏幕上开始滚动排名。
当「云棠一中沈栖迟特等奖」几个字出现时,许昭年直接跳起来撞翻了椅子。
颁奖环节像一场梦。
沈栖迟站在聚光灯下,金牌挂在脖子上沉甸甸的。
合影时,白发教授特意走过来握手:"期待九月在星寰见到你。"
"谢谢教授。"
"对了,"教授突然压低声音,"那个‘LXY’是你女朋友吧?观测记录写得很专业。"
沈栖迟的耳根瞬间发烫。
他还没想好怎么回答,许昭年已经挤过来揽住他肩膀:"教授您不知道,他俩可是我们学校著名的——"
"量子纠缠案例。"沈栖迟迅速截住话头,同时狠狠踩了许昭年一脚。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想起今早飞机上的云海,想起林衔月塞给他的牛皮纸袋,想起她站在安检口外被晨光镀上金边的发梢。
金牌在胸前微微晃动,反射的光斑正好落在演讲稿的某个角落——
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铅笔画的雪花,很小,但清晰可见。
走出报告厅时,云淮的夕阳正将科学岛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
沈栖迟摸出手机,对着金牌拍了张照片。
光线太强,他试了三次才拍清楚。
发送前,他犹豫了一下,又补拍了下口袋里的银杏果。
配文只有两个字:「赢了」。
但照片里,金牌反射的光斑中,隐约可见报告厅墙上「星寰大学联合实验室」的铜牌。
暮春的风裹挟着樱花残瓣扫过校门前的柏油路。
林衔月抱着厚厚一摞《高考冲刺模拟卷》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正把银杏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有人用金粉在地上泼墨挥毫。
树下的身影让她脚步一顿。
沈栖迟斜靠在树干上,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那根褪色了些的红绳。
他脚边的黑色行李箱还贴着天文台贴纸,箱体上多了道新鲜的划痕——大概是机场行李传送带的"杰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拎着的透明文件袋,里面的金牌在夕阳下折射出晃眼的光芒。
"提前回来了?"林衔月小跑过去,怀里的试卷差点滑落。
沈栖迟伸手扶住试卷,顺势接过最上面那本《文综必刷题》。"嗯,"他的声音带着长途旅行后的微哑,"比完就改签了。"
风突然变大,卷起试卷的一角。
林衔月慌忙按住纸张,却看见沈栖迟从文件袋里抽出个牛皮纸信封递过来——
比出发时厚了三倍不止。
"β星数据?"她接过信封,沉甸甸的触感让指尖微微下陷。
"还有这个。"沈栖迟解开文件袋,金牌滑入掌心。
奖牌背面刻着「全国青少年物理学术创新竞赛特等奖」,日期是今天。
林衔月刚要道贺,突然注意到金牌挂绳上别着张登机牌——正是昨天那班CZ6743,座位号36A。
翻到背面,多了行新鲜的字迹:「万米高空,未见β星,但知你在看。」
暮色渐浓,路灯"啪"地亮起来。
光斑透过银杏叶的缝隙,在两人之间洒下跳动的光点。
林衔月翻开怀里的《中国法制史纲》,将登机牌夹在第246页——记载《唐律疏议》天文立法的那章。
书页合拢时,她忽然发现沈栖迟的行李箱上贴着张新便签:
「云淮-云棠高铁G1432 靠窗座位」
"不是坐飞机回来的?"
"高铁不晕。"
沈栖迟拎起行李箱,腕骨上的银珠擦过林衔月的袖扣,"而且能看见β星。"
他们沿着樱花道慢慢往前走。
高三教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晚自习的预备铃在远处回荡。
林衔月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侧袋掏出个小纸包:"差点忘了,你的'战利品'。"
油纸包里是两块桂花糖蒸栗粉糕,还带着体温的暖意。
沈栖迟咬了一口,甜腻的桂花香立刻在唇齿间漫开。
他低头看了眼糕点,突然发现其中一块被刻意捏成了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形状。
"β星。"林衔月指着那个丑萌的造型,眼睛弯成月牙,"我捏的。"
沈栖迟的喉结动了动。
他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东西——
是那颗已经干瘪的银杏果,表面被摩挲得发亮。"换这个。"
"这算什么交——"
话音未落,银杏果已经被塞进她掌心。
沈栖迟的手指擦过她的手腕,红绳上的银珠微微发烫,像是吸收了整天的阳光。
路灯下,两个影子渐渐拉长。
林衔月摩挲着银杏果粗糙的表面,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呼喊——
林枫妍站在教学楼拐角,手里挥舞着手机:"月月!老陈找你改竞赛心得!"
沈栖迟接过她怀里的试卷:"去吧。"
"那你..."
"明天见。"他晃了晃装着金牌的文件袋,转身走向男生宿舍的方向。
背影融进暮色前,左手在身后比了个手势——
三根手指收起,拇指和小指伸展,是他们小时候约定的"打电话"暗号。
林衔月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樱花道的尽头。
掌心的银杏果不知何时裂了条缝,露出里面青涩的果仁。
她突然想起今早课间收到的短信,那个简短的「赢了」后面,其实还有张模糊的铜牌照片——
「星寰大学联合实验室」的字样在反光中若隐若现。
晚风拂过,最后的几片樱花从枝头坠落。
高三教室里的灯光透过窗户,将银杏叶的影子投在她摊开的《中国法制史纲》上,正好盖住了那张登机牌上的字迹。
而246光年外的天鹅座β星,此刻正穿过地球大气层,即将在夜幕中亮起蓝白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