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三卷考据及设定调整 ...
-
3-51:
1.原作的深渊探索时间线有两种可能:A.在博士成功从人偶身上研究出切片技术之前。博士本人跟随人偶进入深渊,提供治疗和改进;直到重返至冬,人偶认为自己配得上“散兵”这个名字。(可能性不大,因为队伍的首领是散,不是博,或者散有充足的身份地位担任领队。)B.参考沙漠地区记录的切片的活跃时间,在博士研究出切片之后。
本文有对应的变动。切片技术是研究风间华而来:切片不是“对某一时刻的复制体”而是“本体的碎片”。
2.切片:与原作不同,“本体”的概念更加强烈。
对于原作,博士将自身的各个片段分离,很可能没有“本体”的概念。切片之间具有更紧密的联系:每一个切片都是“本体”本人,而真正意义上、不涉及忒修斯之船问题的那个本体,不复存在。本作中将它调整为集群意识。
3.糖:博士让阿华对甜食产生负面联想。
这一段和原作散讨厌甜食完全无关,是单纯的报复手段。
阿华喜欢新鲜感和美好的联想,向往幸福温暖的日常生活;而甜味是生活中最容易触发也不可或缺的幸福开关之一。无论怎么推算,华在实验室的待遇都只会比散更差。
散讨厌甜食是出于:
A.不合他喜好清淡纯味的饮食习惯。B.甜食的轻浮黏腻让他有不好的联想(作为与苦味茶水相对的虚伪的意象存在)。
3-52:
本章伏笔解析:本章中对风间华的操纵也是切片技术研究的一部分,此外,他本身就是一个诱饵。风间华的意识和躯体被强行分离,但神之眼确保了意识离开实验室后,博士随时可以将他强行带回来。此外,博士还做了其他缜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伏笔相关的推测来源(考据内容):神之眼是天空岛的陷阱。
A.原作中不止一次地明示和暗示使用神之眼的代价和负面隐患。(主线丽莎、神里、那维等人的描述、渊下宫提及三界力与纳塔对元素力的定义等。)
B.神之眼能体现灵魂的状态,论证见2-38.4.C。
我如此推测——如本文中4-100、4-101所写,神之眼中是“剜下的一部分灵魂”。它是窃取人之力的媒介,天空岛提供了劣化的七元素力,从而将更强的力量悄悄夺走。
后文已经完全忘了写没写,但是在奉刀祭前夕,应有剧情与之呼应:阿华发现有部分碎片脱离掌控,且受到严重的未知力量侵蚀——是天空的力量,不是博士。风间华完全考虑到了博士手里还有碎片可能性,但是并不知道博士利用了天空岛的神之眼体系。伏笔的再启用应该是未归的熄星,命运会束缚所有人(同样忘记写没写了),再启用就是稻妻和须弥主线了。
3-53:
原作中第六席散兵负责机动调查,秘境调查是工作之一(第六席的部队散布各处,并不是全都只跟着散兵)。本文中随着执行官不管事,部下被提前拆成了3.3之前由愚人众管理调配的状态。(2.2后散兵叛逃,第六席附属队伍一直无人管理,但直到须弥主线,大约散兵跳树前的节点,各地的队伍被统一召回了。)
3-54:
1.如文中,倾听信众烦恼是巫女的工作之一。
2.倾奇者自身的锻造技艺十分精湛。
3.倾奇者与幕府/部分贵族对立,但对平民友好(如华馆套等)。比起原作的含蓄,更进一步地直白体现了原作中怒目金刚的一面。
4.原作中踏鞴砂归属于天领奉行,不仅是遭遇过博士和愚人众的危害,管理上也有诸多潜藏的隐患与冲突(如1-9.2),踏鞴砂的刀匠们烧命锻刀,工匠和管理者与天领奉行存在摩擦。
本作中踏鞴砂名义上归属于执刀人管理,锻造烧命的问题因丹羽等人的努力而被缓和,八酝岛与踏鞴砂存在更多往来,这些给了踏鞴砂繁荣的条件。
3-55:
伏笔:风间没有生出愿望,事实上是因为本体最大的愿望被博士存放在黑棺和神之眼里。
3-56:
1.散和芙是建模里最白的一档,两人一个暖白一个冷白,流浪者暖白皮看起来还更像普通人一点(……)。
2.流浪者建模乍一看是瘦弱小男孩,但是实际上拆模可以看见肌理纹路,很壮的咪(
题外话,还有!流浪者和散兵的建模真的建了猫铃铛的位置!建模必不会造人体但一定会造体积,他裤子好大一个空间呢,不要再传谣说他是cb咪了……
3-57:
论坛闪回大部分出自2.0前瞻。
关于小孩:参考了pv,也参考了罗莎琳,如果倾奇者的详细经历如前两卷,他现在应该是这种状态。他会因为一点交集而开始被小孩子缠着,变成孩子王。
3-58:
1.
奉刀祭:锻造御神刀留存于鸣神大社供奉,祈祷祸乱平息的仪式(出自珍说、容彩祭。雷电五传负责供奉御神刀与影打刀,神里家负责统领相关事宜)。
具体的原作详细考据放到后面。这里,锻造御神刀的刀匠比原作又提前了一代人。
2.
2.0版本的锁国令与眼狩令,同原作。
3.
奉刀祭的不安定因素:
如原作,奉刀祭最根本的幕后黑手是至冬的愚人众。
原作中:
愚人众需要稻妻的锻刀技术,故而在锻造御神刀时搞鬼,引渡锻不成刀畏罪潜逃的刀匠们逃往至冬。笼钓瓶一心也证实了此事。
容彩祭明确了:刀匠离开后,散兵拦截了追兵,击倒众人后因丹羽放弃寻仇(灭绝雷电五传),对枫原提供了脱罪保护——以“国崩”之名可以让雷电将军明白此事并非刀匠的问题,或者让她出于亏欠放过此事。但神里和枫原都没说,锻刀失败的五传受罚,神里家监管不力,而家主年事已高伤重后突然离世,加上有人作梗而陷入困境。
此后愚人众仍在继续促成五传没落,且可以明确全过程中动手的绝不止是散兵。2.6容彩祭+角色故事可知,散兵放弃复仇后仍有“奸人趁机作梗”。3.3中浮现了新的五传线索,百目家第一次参与剧情。历史变动后,无需守密倾奇者、拦到了一个犯罪者可以交差,则让神里枫原两家在历史上减轻了罪责和压力(尽管减轻的只是虚假历史中的名头)。
综上,因为本作中倾奇者不会听令干预奉刀祭,愚人众的做法会接近于原作3.3跳树后的虚假历史——五传内部的叛徒、受蒙蔽者、愚人众暗地干预,三者共同造成坏结局。
再具体,本作选了五传内的奸细、被迷惑的一心传的赤目、幕府内尤其社奉行内存在的恶人、因关注散兵而接下任务的博士。
3-60:
1.
182是风间华来自博士的、深渊里相互侵蚀污染的那一部分——有了目标就会坚定地、不计代价地立刻执行,会拿回性价比最高的、最“值得”的结果,但绝不受流言侵扰或他人摆布。博士如果是同伴,他的能力其实非常优秀和让人安心。
风间华没有急着收回他,因为深渊风间虽然也是风间华的一部分,但他此刻还不够坚固,他直觉不能收回他,否则自己要么裂要么疯。
2.
往生堂医葬不分家,在魔神战争时期一开始负责行医,后来转变为葬仪。后辈里也有不少医者(胡桃、白术传说,逐月节)。
3-61:
1.钟离和往生堂的契约:
是私设,基于如下原作内容:
胡桃:A.钟离是她“祖传的客卿”。B.胡桃与钟离平辈论交,直呼其名,并不把他当作与祖辈关联颇深的长者。
钟离:C.钟离是应往生堂邀请而来,且在主线前已经是璃月港颇有名气的、供职于往生堂的学者。D.钟离主线自己承认有诸多化身。E.有诸多化身在人间生活微服私访的传闻。F.角色语音中“度假期间称为钟离”,此名可能不止用了一次。
故而,设定“钟离”为“以钟离为称”的、世代继承的客卿,若往生堂缺人手,钟离就会赴约,援助往生堂。
在最初的大纲里,接触钟离的不是风间华,而是倾奇者;包括论坛,倾奇者是从第三卷开始突破次元壁,而不是现在的删除自己之后由风间华赋予能力。
2.“雷电影传下最初的锻造之法与武技……”:这是原作的说法。游戏内多次明确这一点,关于雷电五传具体的授业人见1-11.1,并不一定是影。
3.阴阳术是惟神在漆黑灾难时期,在璃月学习创造的术法。
3-62:
1.岩神在位与退位的区别:
我听的日配。钟离日配开服版本是刻意配成岩王帝君的,后续逐渐靠拢为现在的电波系沉稳退休仙人。和中配一开口就是众仙之祖不一样。
我认为这样的演化更合理,所以所有文里都会这么做设定。(但日配并不是故意以此表演,是缺乏沟通与本地化误解造成的配音定位差异,一开始对角色的理解不太对,配导甚至要求已经退休的钟离配出岩王帝君的感觉。)
2.
丹羽的死亡记忆:如3.3散兵所见。
这段记忆未必是真实存在的。它仓促且存在诸多疑点(如踏鞴砂字条、记忆中人物行为逻辑、记忆出现时机……)不过,考虑3.3间章整个剧情都做得无比粗糙,这段记忆也可能是真的。
但本文做了私设:见4-123真相章,制作组构思了丹羽可能存在,那么它就是故事中的一部分;以星轨王城举例,丹羽是“构思”的故事,而此刻风间华所在的是“最终定下”的故事。一经设想,故事便已经留下痕迹,便可以被选用进终稿。
3.温柔的倾奇者:他会向老人礼貌地打招呼(形骸之笠)。
4.
关于实验:
原作里的散没有风间华这么被动。
原作中散兵与博士合作。
A.以台词进行推敲,可以猜测:是因为散兵允许,博士才能对他做实验,即使是有超出预定范围的实验内容,散兵也会在事后拿回充足的补偿。(苍白套、pv、3.3间章)
B.他的性格没那么忍气吞声,合作的前提是对等。散兵眼里,多托雷是可利用的工具人,两人各取所需。(pv、角色故事、须弥主线任务、3.3)
5.
伏笔:命运、引来目光、无法重铸。风间华散落在许多个时间与空间。风间华没那么容易改变原有的故事。
3-63:
1.对食物没什么偏好:
并不是完全没有偏好。但可以看出他能吃的非常多,对甜食也不是完全不接受。
流浪者的饮食倾向:
讨厌甜食。偏好清爽、苦。喜欢清新、鲜爽、轻盈的鲜蔬。
可以吃(不会特别青睐)厚重/微刺激的辛/辛甜、浓/淡奶香、清爽为主的微甜、厚重的浓香浓鲜、脆嫩/黏稠的口感、腥鲜、口感好/味道有层次、冷食。
例如茶泡饭:
特殊料理:原版(基础版)。茶+酱油(微苦,清爽)。
旅行者制作的鳗肉茶泡饭:现代改良版。茶+日式高汤(更鲜浓)。
(3.6有香自西来,原神公众号官方图文,游戏内文本描述)
喜欢吃点心的是风间华。
2.
常理上气候越冷,食物的油盐糖含量越夸张。推测:至冬的糖甜味浓郁。
3-64:
倾奇者的情感:
人偶不受磨损,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痛苦。
此外,如原作,倾奇者、散兵与流浪者其实在塑造中一般无二。将他面临的每个选择与有限的条件交给任何一个他,他做出的决定都会是完全一致的。
例如,若倾奇者认为人性狡诈、短视,他不是傻子,他不会加入踏鞴砂(原作加入踏鞴砂后也依然会做隐藏),而是离群索居,像散兵一样竖起尖刺、保持疏远。若散兵知道自己并未被丹羽等人背叛,他对稻妻的管理阶层还会抱有希望,对五传也不会有咎由自取的态度。若流浪者不知道踏鞴砂的真相,他仍会将丹羽视为背叛者;失忆的流浪者也与倾奇者一般无二,对不涉及根本的劳动报酬无所谓,对危及自身的人偶身份极度紧张。(3.3、2.6,华馆套)
流浪者的成长并非人性的增长,而是对自我的认可;无论自己变成了什么样,都不去否认自己、将其视为错误。散兵做的则正相反——因为他交付的信任只得到了无尽的背叛,他的努力也总在落空,所以人偶才变成散兵,散兵才会否认人偶。
流浪者其实是水到渠成、一点即通的顿悟,而非受到教习、有极大的改变。正如经典的俄狄浦斯悲剧。
3-67:
1.影的设想:如1-2.2。这个概率其实很高。
2.世界的边界:按照“方舟论”,边界就是隔离世界与深渊的蛋壳,边界之外即为深渊的灾难,而灾难中仍存在着诸多文明或遗迹。结合艾莉丝与芭芭拉、多莉等人的交集,可以知道世界之外存在诸多不同于提瓦特的概念。
(从丝柯克传说任务可以直接证实这点,目前比较可靠的推测是,边界指丝柯克进入提瓦特时的那层屏障。但是写的时候丝柯克还没实装,考据是借道艾莉丝实现的。)
具有不属于提瓦特的思维逻辑、措辞习惯与生活态度,那么明显风间华不属于提瓦特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不属于比倾奇者想得更远,也更近。
按照流浪者实机的待机动画与一些细节,以及meta成份,原作流浪者很可能知道星海,甚至知道第四面墙。但是这一点不好处理,所以本作中直接删了(。
3-68:
1.来自过去的狂人:是基于原作的猜测。超越者是未来而非过去,超越者是倾奇者本人注定达到的状态。(周本介绍、3.3过场动画、角色pv、五传由来的散传论、雷二、温迪语音。)
关于“超越者是他在过去丢下的记忆”:因为我无法脱离三维物理进行创作,所以只能基于花神诞祭这样的线性重复而非真实的轮回重置做设定。不过,考虑纳西妲的比喻、4.8支线、温迪的话,原作的逻辑也可能是单纯的线性重复。
2.人偶会越来越像人,甚至与人一般无二(散、将军角色故事),所以散大概率也能感知温度,只是温度无法对他轻易造成伤害(很抗冻)。
3.奉刀祭的三处变动:
A.首先,这不是与民同乐的祭典,而是奉神的仪式。本文中找了“借机与民同乐”的由头,来解释为什么影响极大——刀匠锻不出刀从渎职变成了公然打幕府的脸,会严重动摇公信力与统治稳定,是比原作更进一步的违逆神意。相对的,原作的刀匠叛逃、诸多变故被倾奇者按下。
B.执刀人在本作中只是个引子,用于提前原作奉刀祭的时间(不想考据枫原义庆等一系列人的性格、家世、措辞等设定)。将军下令锻刀,背后有无影的授意、初始刀谱是不是真或他人的作品,都不重要。可以兼容。
奉刀祭其他内容在后文再解释。
C.赤目家:
原作:赤目家因锻刀远逃,笼钓瓶一心造于此后,锻成时赤目兼长病入膏肓。五传锻刀时锻造的不是笼钓瓶一心。(武器故事、容彩祭。)
这里调整了故事:a.踏鞴砂赤目被栽赃陷害,代替原作的丹羽背负部分恶名;b.有倾奇者在,刀匠们有人引导;c.受倾奇者影响,御神刀的锻造也提前了一代。故事发生早了一辈,角色、家族关系不同于原作出现的众人。
3-69:
1.倾奇者不够擅长伪装:如3.3开篇、结尾,3.6、4.8、角色语音、尘歌壶对话……我熟悉的散厨都把他的表现吃得很透——
想交朋友,你不同意那我离你远点,别以为我在讨好你;想得到你的祝福。在边缘反复试探外界是否足够安全;依靠捉弄人来表达内心与获得安全感与幸福感……有很多人迟钝得离谱,但是真爱党应该都能听出他伪装状态下话里的真心是什么意思。
他在早期活动与剧情里的表现则是另一回事:未归的熄星里,他的伪装并不充分(也可能是制作组当时技术力有限的缘故)。稻妻主线,他的言行目的是刻意激怒旅行者,这完全展露在明面上,基本没有伪装。
2.本章使用了双重隐喻,一开始是纯支配式打架,感觉太血腥了过不了审,决定把场面删去、和下一章同样可能过不了审的融在一起重写。
目前这版终稿可以理解为边打边做(……),或者纯打(……),或者纯做(……)。很成功地连高审都没进。
算上做实验,他俩在实验室里待了七个小时,想干什么都够了。
3-70:
1.倾奇者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嘴硬逞强,不会示弱。
2.人偶会像普通人一样受伤流血。
3-71:
隐于幕后的拨动一切的手:指执刀人。放在原作中指黑主。
首先需要区分:奉刀祭上,五传锻刀失败,神里家管理不善,将军降罪;这与愚人众引渡刀匠是两件事。后续论证中,表象和实质也不冲突,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兼具两个角色。
原作奉刀祭梳理如下:
A.首先是原作明说的部分,包括容彩祭剧情、传说任务、武器文本、角色故事等:
a.百年前五传因刀谱被篡改而锻刀失败,大量刀匠叛逃,包括赤目;b.枫原和神里去拦截一部分刀匠,却只见到倾奇者。c.倾奇者因见到丹羽后人而放弃复仇,并以自己国崩的名号试图让雷电将军明白是自己在复仇,d.枫原与神里隐瞒国崩的存在,将军因调查无果与锻刀失败正常降罪。
e.枫原忧心倾奇者再次出现,放弃锻刀,与孩子于锻刀一事意见相左,因不锻刀而逐渐家道没落;神里家则在老家主死后,因奸人作恶,神里家名声大落,境况糟糕,直到绫人父辈仍未恢复。f.雷电五传陆续没落,“数十年间,就有三家遭遇不幸,彻底消失。”
总结一下:
愚人众为了引渡刀匠与扰乱稻妻秩序,派出散兵;散兵见到枫原后,私人复仇终止,而神里和枫原也调查出了一个真正存在的凶手,可以交差,但忧心声名与局势而放弃调查结果。五传仍因愚人众的后续干预迅速陆续没落。
后续干预的执行人可能是散兵,也可能是仆人或其他与刀匠对接的技术官。
B.其次是原作诗歌隐喻:
五歌仙的故事:
赤人的诗中被夹杂了多余的东西,以为是自己犯错,认罪流放;墨染知晓并证实了真相,而葵之翁以诗叙事记下真相。翠光献上葵之翁的诗集,会让将军得知赤人无辜,这一页却被葵之翁因黑主胁迫而再度撕去。
表象事件a:
奉刀祭上,五传受将军之命,依照图谱锻刀,然而图谱被改锻刀失败,惶恐的五传有家族获罪没落,有人远逃至冬,都没有好的结果。赤目是赤人的代表。
神里与丹羽后人枫原见到倾奇者,证实幕后黑手的存在,是墨染。葵之翁受到压力阻止澄清,不敢上告将军,也是神里与枫原。
考虑枫原义庆的双重身份、容彩祭集中于一心传的叙述、原型的六歌仙与和歌古语,可以做如下对应:
翠光-枫原,葵之翁-丹羽(枫原义庆),赤人-赤目,墨染-神里,黑主-散兵。
深层含义b:
但是反过来思考,国崩如果不止代指散兵,还暗示愚人众呢?
雷神与神子知道国崩这一名字,也知道人偶最终的去向。如果她们得知了国崩一事,再留意五传叛逃的去向,不难想到五传事件可能是愚人众主动干预的手笔。
愚人众对稻妻的侵蚀不是一两天了。神里家遇到的奸人即使不是愚人众,也肯定让愚人众乐见其成。五传的没落耗时很短,但也消耗了几十年。
如此一来:赤人是五传没落的整体,墨染是传出真相却不直接禀报将军的散兵,黑主是包括执行者散兵在内的愚人众整体。翠光未能澄清,因办事不力而获罪,是负责监管五传事宜的神里家。得知真相又最终不敢禀报、隐瞒秘密的葵之翁是枫原与神里二人。
c.关于上一点的一些猜测性根据:
ⅰ.原型洗诗的故事发生在小野小町和大友黑主之间,被诬陷的人是小野本人。若以五歌仙形容:墨染和赤人的故事是一体的,御前,墨染是为了自证而澄清一切。
ⅱ.五歌仙故事中,墨染是侍神的巫女,若她得知真相,作为歌仙,她直接告诉将军比翠光替葵之翁献上写有她查出的真相的诗更方便,除非她有不告知的缘由。
ⅲ.回归奉刀祭,神里老家主是先决定隐瞒才逝世,而不是逝世后不得不“隐瞒”,如果视为枫原阻止他上报,然后呢?决定隐瞒真相的枫原自己又试图揭穿真相,还找了一个翠光来替他传达真相?而不知晓内情的翠光又因失职未能传达而受牵连?这和事实不符。
故而神里和枫原义庆一样,更像葵之翁。
ⅳ.他们迫于外界误解“他们与坏人合谋”的压力而隐瞒,这压力是稻妻内部的名声与局势——胁迫葵之翁的黑主指的是潜藏的奸人,而不是篡改刀谱、掩护刀匠逃离的倾奇者的直接威胁。
反而,他们隐藏真相,是做了与散兵期待相悖的事,散兵想让将军知道自己的名号(“告诉她……”),只是不在乎枫原是否如他所愿去做。但,如果散兵是黑主,就成了黑主胁迫他们违背黑主的想法。
再者,黑主有多种形象,所以真的是许多个人,这比散兵自己伪装成各种样子更可靠。散兵的伪装在剧情内表现得并没有那么丰富。
ⅴ.葵色在日式语境中是灰紫色,如果跑题联想到葵与德川家,它可以暗指权力/幕府/贵族。翠光知晓所有的故事与真相,在做常规的工作,却因为“失察”、呈交了不完整的真相,遭到牵连——与神里家一致。
C.赤目的部分见3-68.3.C。
3-73/74:
1.一心传各有所长:丹羽一脉宅心仁厚,擅长锻刃,枫原家有自然之道,赤目家习惯造斩人刀。(笼钓瓶一心文案)
2.御神刀的锻造是一心传接下的任务,刀匠们一起处理。锻造流程如珍说:刀匠锻刀,成品中最优者为真打御神刀,其余为影打。而奉刀祭的问题是,连一把影打都拿不出来。
3.图纸:原作最初的图纸是否存在问题不重要,原图纸被篡改了,而刀匠不知情。没有提及影是否对图纸核查。
本作中,没有会锻造的倾奇者,所以被改后的图纸是简单粗暴的不完整,而不是原作那样看起来没问题,实际上却无从锻造——而这一点,以风间华文中的想法为解释也完全说得通。
3-76:
1.倾奇者的工作风格:见2-27.7。
2.祟神刀:见1-14.B。
3-79:
1.奉刀祭剧情与原作完全无关。
2.博士对散的态度不止是看作实验品,原作的博和散有相同的意志:会为了目的不惜一切,会嗤笑神的固步自封与人的惺惺作态愚昧无知。所以此刻,博士切片会为散兵的“堕落”与风间华的存在而不悦——散兵的行为打破了博士认知中的真理,多余的情感不只会阻碍技术,也会带来他无法理解的力量。
3.散兵的考验人性的实验与华馆套无关。如前述,我认为那是未来而非过去。
4.神之眼:见3-52.1。
3-80:
1.读取记忆/思想:类似罐装知识与燃素的表达方式,是原作实际存在的技术。
2.博士爆炸:切片可以被远程操控抹除(原作),让他爆炸是观感最爽的一种(私设)。
3.将军认可的永恒:将军与影意志相同,但将军的永恒有个错误的大方向。影否认民众的意志,是认为这能让民众更好;将军意志中被固化的影的观念却只是影做出的决策,而非影自身的想法——丰富的感情会带来磨损,影在将军身上摒弃了这一点。(传说任务、角色语音、角色故事、倾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