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四卷考据及设定调整 ...

  •   4-81:

      1.原作中消失的村落:须弥北有一个雨林村落没做出来,是莱依拉的家乡。

      卡萨扎莱宫是多莉的私人住宅,不是小村落和聚居地;在卡萨扎莱宫西南侧有小驿站,莱依拉的老家可能是那里;考虑精灵耳,也可能是一个类似缄默之殿的隐藏秘境一类的村子。也可能像北斗凝光一样直接没做。

      再考虑白术传说任务带来的地图变动,莱依拉的家乡、启蒙老师等方面可能存在诸多如迪奥娜一样的伏笔。(邀约任务)

      这些和风间鸣建立的村落无关。

      2.魔鳞病人经常会受排挤和疏远,会被称为“不洁之人”,而且人们并不知道它的传播机制是纯随机还是有接触传播途径。不被疏远的情况才是特例。

      须弥对魔鳞病的研究陷入困境,治疗只能控制发展而无法治愈。医生排斥患者的情况应该很少,但治疗依然无能为力。

      魔鳞病不止作用于身体,也影响灵魂。

      关于博士治疗了魔鳞病的谣言见后文。

      (漫画、主线、大世界文本)

      3.“一号”这类称呼是ooc,倾奇者不会这样称呼自己的患者。因为起名废不想起名……而且数字在文中有助于提升叙事流畅度。

      4.修验者的打扮:是风间华为他裁制的新衣,如正文封面,不过封面对两人做了大量简化。真不会画画……所有的经验都是以前学解剖和服设学的。

      5.柯莱的遭遇:

      A.原作中,柯莱先后遭遇了以下情况:

      a.柯莱在儿童时期遭遇了诸多同龄人的霸凌与排挤。b.博士名下的实验室伪装传教士从柯莱父母手中拐骗柯莱,进行魔神残渣的实验。c.柯莱父母大概率被愚人众杀死,实验没有允许探视与保护知情权。

      d.柯莱等实验品逃离实验室,大部分人在逃亡途中死于相互利用或魔神残渣。e.柯莱成功逃到了某个城市,遇到了愚人众,并在抗拒中被再次注射魔神残渣的试剂,病情严重恶化,极度不稳定。f.柯莱依照被注射药剂时看到的标记,知道了残害自己的人的归属组织,四处寻仇。

      g.蒙德城门口,柯莱看到愚人众标识,引发黑火案。h.柯莱被安柏感化,赛诺救下柯莱将她带回须弥。

      (回须弥前,柯莱和安柏曾与博士在蒙德展开魔神残渣实验的实验品正面交锋——可证博士对魔神残渣的研究并不是为了治疗魔鳞病。博士不是在救人。若他对魔鳞病展开治疗研究,以他的才华,不可能只做这么单一和粗糙的实验,更不需要在蒙德一个没有魔鳞病的地方做相同测试;相反,他对魔神残渣的研究才是全面的。

      (此外,蒙德的邪眼,我推测与稻妻邪眼一致,是以魔神残渣为力量源的速成品,而非愚人众制式武器那样更安全稳定——邪眼明显不是几年内新出现的东西,而这种邪眼是博士在主线开始的半年前才研究完成,如果是为了稻妻做准备,时间上非常合适。)

      B.本作:柯莱在被拐到实验室时,刚被骗走,没来得及深入实验就遇到了来剿灭实验室的倾奇者。柯莱的父母没死,但柯莱同样没有太多深交的朋友。病患们与她一样沉默自闭,或多或少会不亲近她。这是一种无解的冷暴力,所以柯莱过得很不高兴,但也不怨恨。

      C.本作柯莱依然在以魔神残渣治疗。

      不是博士以消耗人来激发力量而对她实验、顺带激发了无差别的压制效果;而是倾奇者在使用赤目锻刀方法中留下的遗产,让力量成为她手中的一柄刀。

      而从原作对比可知,柯莱确实是最能忍受魔神残渣存在的实验体——同实验室没有人比她活得更久,蒙德的实验体也是完全失去了理智。

      所以说“柯莱是最特殊的病患,只有她能用特效药。”

      6.教令院封存了魔鳞病研究:活力之家事件后的事。

      4-82:

      1.流浪者很擅长厨艺。特殊料理提到“如此高超的厨艺”。生日信里最讨厌的甜食,做出来却是美味品质。(特殊料理、生日信等)

      2.关于魔神残渣与“拒绝受控”:见前传漫画。

      3.魔鳞病对人体的影响:肢体麻木脱力、外观改变等(主线支线、角色故事)。原型应该是参考了渐冻症和麻风,也有人说是一些稀有病症,但是不符合剧情中社会关系的塑造方式。

      4.原作时间:

      A.a.漫画明确是蒙德主线半年前,b.蒙德主线序章和璃月主线加起来是一个大版本(但是偏小),c.参考花神诞祭从3.0到5.1,所以旅行者约是一年两个大版本。须弥3.0应该是主线开始后的第二年(序章-璃月-稻妻)。d.现在游戏内风花节分别是1.4、3.5、5.6,风花节一年一度,同样可证。

      B.目前是主线半年前,主线开始三个月后进入稻妻。

      1.6大版本末期不是一年一度的羽球节,“可莉很喜欢羽球节,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考虑到“反抗”、“选举角色”,如果原型确实是现实11月的科隆狂欢节,反推,差不多在2.2版本是新一期羽球节。这支持一年约为两个大版本的推算:蒙德璃月的开服地图、任务、剧情都非常有限,且蒙德主线是序章。

      5.信使是绮良良,但是正文不写。

      4-83:

      1.地图:

      首先是结论:荆夫港应该在蒙德北部/东部的某个位置。

      A.蒙德地图可见北部存在水道。生日信提及蒙德城与荆夫港不算太远。琴的母亲在去往挪德卡莱的途中回到荆夫港驻防,荆夫港应该属于国界线/高危地区。

      B.时与风任务提及,荆夫港可以租到(出海的)船,但离得太远。

      C.遗珑埠的茶叶是运到璃月港再运往荆夫港,考虑地形,两地之间存在不便于运输的情况。但实际上轻策庄存在安全水道与商道,直连石门。

      地图上的璃月水道被两座烂桥截断,剧情里也提到只能顺流而下到望舒客栈,再走商路到璃月港。

      D.柔灯港承接的货物是“从南而来”,是须弥和璃月的香料和茶,蒙德没有提及,很可能不连着荆夫港。看挪德卡莱的位置,柔灯港东北应该是蒙德而非至冬,荆夫港应该在那附近。

      E.根据地图上多种自相矛盾的地理信息,这些也可能是设计组纯瞎写。这也不是头一次了。很多地形都只复刻了个壳子,用幻想冒险来解释所有的不合常理,至少拜达港怎么都看不出能和奥摩斯港比,柔灯港也完全不符合航运设计。

      总之综上,从拜达港到荆夫港有路可走,但多半不是正路,只是纯好走:须弥城到拜达港有商路(土路),拜达港到沉玉谷也是商路(航船到遗珑埠西南方向小码头转山路)。到这里之后不管去哪都很方便。

      拜达港是比奥摩斯港更繁盛的港口,但是地图上它无法与任何一处大型港口水路通航……好想改地图啊。

      2.愚人众在很多地方都留有据点,明里的如主线提及的北国银行、壁炉之家,暗里的如稻妻、须弥的多城市渗透与野外据点(隐藏任务)。

      3.散散是个很敏感很细心的好孩子!文中的“伪装”如形骸之笠,不是作假,但是会隐瞒和疏离。

      4-84:

      1.房产是第三卷提过的,后来倾奇者会偶尔回来。元素力的微操作没有原作支持,但是有物理学支持。

      2.好心情:魔神残渣可以依靠神之眼压制,恶业可以用意念抵抗,魔鳞病可以通过接触自然来拖延缓解。(白术传说任务、连理镇心散考据、角色故事)

      3.对知识的教导:弥补柯莱因故事变动而造成的野外知识相对不足。柯莱在有人关爱的状态下,不会像原作那样高强度荒野求生。

      4.骑士团诞生于反抗高塔孤王、蒙德初建。

      5.丽莎是教令院的高材生,但她很年轻,显然不可能超过七十岁。本文倾奇者在七十年前以流浪者一名在因论派活跃,偶尔回蒙德也基本只调查深渊相关;故而此处他们初次见面,但流浪者与骑士团更早时就有合作。

      6.蒙德童话绘本在提瓦特知名,是原作提及,出处不详。

      7.琴是骑士团副团长,羽球节后主线前,大团长远征,琴担任代理团长。

      4-85:

      1.博士“开头弄的鬼东西”:漫画某一话开头,博士/切片将蒙德追随他的某个下属用魔神残渣改造成了巨怪。

      2.博士的实验与药物临床试验是不同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医生救人都会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与人文关怀,和博士截然不同。

      现代部分,可以参考赫尔辛基宣言、GCP规范、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等内容;古典中医可见《侍疾要术》等,古典西医可见宗教信仰、历史案件的家属知情同意记载。

      不要把博士和现实存在划等号。具体案例参考二战审判,他:研究出的结论可以用于医学,但他开始研究的目的、手段都毋庸置疑与治疗患者截然不同。

      他专注于研究但不顾人性伦常。他是天才,不是智障。这点罪在二次元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不进入三次元就和我无关;粉丝能不能别瞎洗了,洗得他左右脑互搏像个智障一样,有完没完。

      如果没有安柏、丽莎、赛诺,柯莱更可能早就死了。主线支线里一堆强调那不是治疗的文本,还在那说博士救了她,呸。

      3.草之神的全听全信:纳西妲不够自信,所以一开始放任了阿扎尔等诸多隐患的存在。

      4.虽然是切片,但并不是每个切片都愿意被牺牲(主线)。

      4-86:

      1.原作蒙德事件结构很清晰,晨曦酒庄宴会愚人众要人、魔神残渣黑火案、城外的魔物躁动,三线结合使试验品邪眼浮出水面。柯莱的魔神残渣被封印,而崖上安柏对战改造体、柯莱抵制住内心的疯狂。虽然讲了很多人,但这是清晰的一条线。

      本作故事更紧迫。博士对蒙德的下手更隐蔽,发现散兵之后,切片在压力下创造了分身乏术的局面,以此报复本体和散兵。丽莎见到流浪者后立刻察觉了他和柯莱的危险,为了柯莱而去信教令院,让赛诺来得更早。

      2.少年:常理上的12-18岁。

      少男参考万叶、公子、赛诺和提纳里的角色故事与大世界文本,参考达达利亚的19岁初设;再参考少女们,以及漫画柯莱和安柏的一头的身高差、柯莱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身体发育迟缓。

      如果继续考虑艾梅莉埃、丝柯克,少年体型实际还包括青年体(16-20),赛诺、提纳里、万叶应该都是这个年纪。

      例外是纳西妲被称作少女,这是考虑了年龄和身份。参考传二,她体型应该是最年轻的一档,约6-10岁。

      4-88:

      游戏设定:主城没有恶劣天气,非必要不会下雨。

      4-90:

      锁国令与眼狩令:

      A.二者并非同时,锁国令比眼狩令更早。原文本忘了在哪。

      B.推算结果:羽球节时,眼狩令刚开始三个月,锁国令比眼狩令提前半年。

      参考千织角色故事,锁国的消息与眼狩令、雷暴一起传来,相距应当不远。(稻妻与枫丹距离数月路程)

      考虑到久岐忍的研学(幼时成为巫女,几年后去璃月时约12-14岁,现年16-18),锁国令最长不会超过五年。2.7:“毕业前回家遇上锁国令,证书晚拿了好几年。”她应该迟了至少三年毕业。反推,在柯莱与安柏初识时,锁国令至少已经开始一年。

      主线:“稻妻局势最近非常紧张,但去年还没有像现在一样紧张……锁国是为了神之眼……去年起,雷电将军颁布了眼狩令。”大世界:“一年内与珊瑚宫有关联者须留居离岛观察……”“近来受到战争影响……”

      故而推测,羽球节时眼狩令刚刚开始,锁国令再早一年。

      本文中时间延后:由副官阿华代替普通愚人众做更优质的前期准备,而阿华需要先在须弥处理好教令院的问题。

      C.此外:

      雷系神之眼是停发一段时间,并不是一年,且和眼狩令无关。

      五郎多年作战,战斗也不止是和幕府战斗,也有常规的珊瑚宫事务。

      4-91:

      1.层岩巨渊的异状:世界任务。

      2.青墟浦的魔神:日志记载。应该是魈的前主。

      4-92:

      1.锁国令时间见4-90.1。

      2.剧情变动:有执刀人负责,神里家没有名声大损的过往。锁国令前,神里父母离开稻妻,因为局势不稳,绫人建议身体不好的他们以外交官的身份留在国外休养,不要回国。此后,神里试探执刀人的意见,执刀人反而向他暗示放手去做。

      3.多莉:和后文的万叶一样,采用了干预与否都可以兼容的写法。可以是姐姐还活着,单纯喜欢经商的她确实直接减免了一部分死域账务,也可以同原作,卡维要求对外隐瞒。

      4.被关起来的纳西妲:那是造神计划结束阶段的事;一开始纳西妲是被软禁,她也自认为不该离开;后来教令院使用了博士的技术,才真正把她关起来。

      5.顾命大臣阿扎尔:是二创。有张不少人见过的场照,爸爸带着大概五岁的女儿一起出cos逛展。小孩儿挺高兴的。

      6.须弥城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戴着虚空终端,放开限制让所有外地人也戴终端是最近(须弥主线)的事(主线初入须弥城)。

      和原作不同,更早做了准备。

      7.如4-123。这一个阿扎尔并不像原作中一样小看纳西妲,而是在记恨她不会被利用。教令院里对纳西妲也更尊重,因为他们比不过的、似乎对谁都有几分看不起的流浪者会格外尊重草之神。

      8.黑华的装束和后来风间华最终的装束有相似之处,但细节不同。黑华的神之眼是嵌入体内,起心脏和大脑的作用,而非后来那样用晶片包裹挂在体外(像一枚护心镜);长发没剪过,双眼严重掉色;身体是一个空壳,内脏被清空换成了各种机械装置。

      黑华的衣服比起风间华最终封面上的那套,更接近正经的装甲,而不是阿华那样的局部晶石甲片+皮带(黑棺)+布衣(实验服改良)。

      4-93:

      1.佩露薇利和克雷薇约好在至冬看极光。此处克雷薇的死活可以参考前述的多莉。我比较喜欢让克雷薇活着,但是正文结构里插入一个几年前,不好处理时间跳跃。

      如原作,仆人就是在追思克雷薇;如果克雷薇还在,仆人就是在想过几天回家时该给她带什么礼物。

      2.库嘉维娜与博士有合作,而佩露薇利拒绝了。

      3.

      A.公子会近乎不惜一切地渴求战斗与变强。文中出招参考周本,以弱处战斗出自他用弓的理由。

      (话说公子拿弓的动作时隔数年突然改成对的了……他的旧动作能拉开纯属他劲儿大。还有普攻,最后一段是把箭扔出去,结果伤害最高……)

      B.公子的神之眼与邪眼并不兼容,同时使用二者是魔王武装的武技能力,借助了深渊力量。

      同样,考虑魔王武装,所以风间华选用了更轻盈敏捷、节省力量的形态。

      (出自角色故事、周本材料)

      4.依靠神之眼使用力量:见考据2-28.4。

      4-94:

      1.元素力:同上一条,见考据2-28.4。

      基本已死的空壳躯体(黑华)已经成功融合黑棺离开实验室。神之眼紧贴着“风间华”的“尸体”,不再被彻底隔离。

      所以,只要风间华接触同一性质的邪眼(含有失活晶尘,即风间华的另一类“尸体”),并通过他人的神之眼被天空岛再次“看到”,就能借此被“注视”,重获元素力。

      没有原作支持,类比了信号定位。

      2.原作获取神之心的任务事实上只给了一部分人,蒙德、璃月和稻妻都主要交给女士,在前三国,公子、博士、散兵的出场都是协助,甚至参与度很一般。

      如果参照冬夜愚戏国际象棋的考据,派女士出场别有深意:女士行动,天理方第一优解温迪不动,再行动,第二优解钟离不动;等到第三轮棋盘上雷神吃兵(解决女士),棋局上天理一方却为此陷入劣势,试探结束。

      可见,早期只放出女士是一种布局。

      4-95:

      1.部下:

      A.

      原作中成为散兵的下属是最差的一档(教堂愚人众),福利差、工作累、危险多,上司阴晴不定/十分恐怖/总见不到都是理由,但散兵不是唯一一个。其次的可能就是常年奔波与深渊了。

      同时,散兵的下属质量很一般,没有正规军,也可以无需领导。(2.x公子评价叛变之后)

      散兵确实常年调查深渊相关,但不确定愚人众调查深渊的原因,我觉得愚人众没必要一直留守。但倾奇者经历不同,他会监视和调查深渊相关的事,散兵的部下有一部分仍在深渊战斗。

      B.散兵的下属不认识他:经常有愚人众底层士兵不认识执行官的情况(),此外,调查虚假之天时,先后有两个足以和长官做汇报的士兵是和上司完全不熟,概率有点偏高。(1.1、华馆套)

      C.“兵士”是更贴合日语习惯的汉语词,和士兵没区别,只是一个氛围词。

      2.博士在璃月有一处实验室。(原文应该是公子传说任务)

      3.愚人众的计划:打破不幸,现实、天理与深渊。

      4.势必失败的造神计划:

      A.愚人众对计划失败早有预料。愚人众的打算,至少也是让散兵成为人造的超越者。

      故意安排的记忆,精心准备的仇恨。放任散兵部下大半年,在主线结束时、跳树前才忽然统一调回(原话是3.2的“最近”,而散兵叛逃是他们2.2就知道的)。流浪者要向博士复仇,而博士明显可能记得他。散兵“并非适格者”的登神结果。

      B.第二版大纲中,我安排的如6-141,风间华会以自己为代价让倾奇者重新诞生,让他先于命运死去,由此挣脱枷锁,而不是删除自己。但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于是第四版大纲里直接沿用了前述的设定,让风间华更简单直白地成为替代品……唉,不管怎么说都像个工具人,惨。

      4-96:

      1.散兵对下属:见2-27.7、2-37.1。

      2.和风间华说的不同,1.1版本岩王帝君已经砸过玉京台了(

      4-98:

      1.倾奇者对荧的抵触源自上一次空的算计与风间华对她的过度友好。见4-100,进度约16%的地方(

      2.莫娜无法占卜一些特殊存在。有风间华作为替代者,倾奇者获得了更强的力量和更特殊的命运,他被藏起来了。

      4-100:

      1.海祇岛的问题不止是幕府,自身的圣土化才是关键。圣土化起因是渊下宫光界力导致的环境异变,故而土地难以供给作物生长。(三界路飨祭、世界任务)

      2.锁国令和眼狩令是将军和影一致同意的,原作中,以易懂的方式类比一下:将军就是影的切片。目的是守护稻妻,但她意识不到稻妻真正需要什么。(主线、角色故事、传一传二)

      3.北斗的船队与海祇岛有往来(邀约任务)。

      4.万叶的经历比原作要好。友人是死是活都可以,依然用了兼容的写法。

      5.与珊瑚宫开战,事实上神子和心海有共识,不止是对保护平民的共识。珊瑚宫打过来是她计划的一部分。(主线细节考据)

      6.不同于原作。踏鞴砂没有经历危机、疾病、战乱和天领奉行的利用,现在是一个真正发展起来了的城镇。

      4-101:

      1.传送锚点的机制是借助地脉进行快速移动。

      2.如4-94.2。原作获取神之心是女士的任务,博士、公子、散兵都只是辅助者。

      3.A.神之眼是灵魂的一部分——至少是愿望的一部分。如稻妻主线,失去神之眼确实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自我。风间华特殊的生命形式让他被剜下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新的自己。

      B.推测神之眼的逻辑是这样的:天空岛将原神作为消耗品与守护者,天理的计划中,通过神之眼获得人之力,让世界尽可能慢地向深渊陷落。愿望是人界力,而神之眼的力量是向此劣化/转化的,低浓度光界力。天空岛用更少的力量,夺取了更强大的力量。既能安内,也能攘外。

      4-103:

      1.绫人在暗中操控局势,原作中,他和神子都是潜藏的操盘手。

      2.重写了原作绫华把人当傻子的粗糙剧情。比起须弥枫丹的逻辑合理笔力不足,稻妻主线连逻辑都是不合理的。大部分新剧情逻辑都在文中侧面介绍了。

      4-107:如前述,关于缘石,抽卡机制,以及旅行者获得同伴,是根据原作演绎补全了设定剧情。

      4-108:

      1.风间华身心完整,还有充足的力量、黑棺,以及钟离印记的协助。加上一些碎片记忆让他做了心理准备,所以他这次没有崩溃。

      2.

      A.关于哲平,如果正向的解释他的行为与思想,可以阐述为行至末路,只能求神拜佛。在邪眼出现之前,反抗军的力量正在被不断消耗,即使战局上还能维持,但拖下去,人力物力都会越来越少,只能速战速决。

      哲平本身是一个负面人物,没有完成自己职责真正该做的事,也没有为了在前线战斗认真锻炼谋略和武艺。

      但我认为不能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在战场上以常态的思想考虑,所以最后给他选用了一个相对正面的塑造:

      a.反抗军的起义,本就源于巴尔泽布抛弃了海祇岛,不顾海祇民的死活颁布锁国令;如果他们不反抗,甚至只能在海祇岛等死。

      神明从一开始就没有注视海祇岛的任何人。神在乎的是永恒的稻妻中虚假存在的她的子民,而不是真实的稻妻。

      b.哲平的感叹也就有了合理的理由:人的愿望与神的愿望相比,要付出多少才能企及?力量的鸿沟要用多少生命来填平?

      他面临的情况其实和散类似,不同的是,散的选择无论原作还是本作都比他更积极。给他写结局的时候也很纠结:这么个人死了算了,正好还没怎么写过死人……但是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综上,最后决定把他们这些自作自受的弄去帮须弥挖矿。

      B.神之眼对世人而言,它的降临便是神的恩赐。

      见4-101.3.B:天理通过神之眼获得人之力,用更少的力量,夺取了更强大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的强烈愿望就是获得神之眼,愿望便会在获得神之眼时立刻达成,他的意志便不再有力量,相当于直接从天空岛用空头支票骗取力量。所以如果像哲平和志琼的剧情表现一样,仅以神之眼作为第一渴求,或者愿望中混杂神之眼,肯定达不到条件。

      丽莎想要获得神之眼,根源的愿望在于研究;剧情内展现获得神之眼一幕的散散和芙宁娜,神之眼是在他们看破迷障,找到自我的瞬间降临。

      3.邪眼:见4-86.1,博士在须弥与蒙德展开魔神残渣实验,在璃月研究坎瑞亚机械,可能分别是为稻妻的祟神力邪眼与须弥的造神计划做准备。

      4.邪眼工厂里充斥着高浓度的魔神怨念,剧烈的情绪波动会使它们侵蚀意识,例如主线中散兵刻意激怒旅行者致其昏迷。散其实也会玩弄人心,只不过他比较的对象通常是博士和纳西妲,所以看着显得小猫憨憨的(

      5.原作邪眼工厂中散兵的话是为了激怒,但是同时他的话是肺腑之言,不止是说反抗军和旅行者,也是在说自己。

      4-110:

      1.世界树和深渊侵蚀:基本源自原作主线。

      2.风间华的预感:伏笔。世界线收束与有限的改变机会。

      3.原作纳西妲是统合须弥的智慧,再以两颗神之心加持才完成了最后的解读。她不会贸然行动。

      4-111:

      切片、读取记忆等,见考据前述。

      1.原作流浪者虽然四五百岁了,但能看见兰纳罗(h5活动)。

      2.流浪者擅长察觉他人的情感(间章失忆后、踏鞴砂)。

      3.镀金旅团是十分笼统的总称,一部分镀金旅团是以打劫为生(须弥主线)。

      4-112:

      1.阿扎尔与博士的合作并不稳定,教令院并不尽信愚人众。在这里,由于风间华袭击的举动,这份不信任变本加厉,导致了114-119的事态失控(原作没出现)。

      2.意识投放:如纳西妲、主线博士。

      3.倾奇者提前谋划脱身:是主线剧情的相关猜测之一:工坊中,正机之神以某种方式与草神进行了合谋。

      我不太认同,散没有忽略博士的不稳定性,但是也明显不知道多托雷那么大胆。

      4.风间华的话:他本该是一个工具人,到来是为了让倾奇者过得更好。他的挣扎带给了倾奇者和自己诸多痛苦,倾奇者却以为有他是一件好事。这些在原文4-120、4-124解释了。

      4-113:

      1.虚空终端技术:

      虚空终端将人脑集成作为处理器,以此“统合须弥人的智慧”。或者说,这个就是很多人嚷嚷的“人脑挖矿”。

      须弥的挖矿是从几百年前开始。主线说,从那时起,须弥的大人便很少会做梦,即使做梦也不会说,于是不做梦成为长大的标准,梦境是专属于小孩子的现象。虚空终端技术晚于虚空,相当于一种军转民技术。

      同时,森林书中,兰罗摩说的“最近”并不可靠。兰纳罗缺乏时间的概念,在这方面的描述始终非常模糊,这与主线不冲突。由此可证。

      本文中,风间华作为双面间谍没有限制小草,在风间华在场的所有时候,纳西妲都是自由的。

      2.见考据3-64,可以知晓,倾奇者对于爱情也是从一而终的态度。只要对方不会改变,他就永远不会变心。

      3.赤诚而高尚:这一评价符合本文的倾奇者,也符合原文的流浪者甚至散兵。包括4.8评价的“高洁”,尽管文案更可能是特意把散捞出去了(高洁的人后面又放了个“其他人”的称呼),他同样是当得起这个词的。

      散兵的行事风格算不上干净(1.1、华馆套),但倾奇者和流浪者不是这样。即使是散兵,也不止一次地敢做敢当,或者去克制恨意避免伤害他人(3.3、2.6、华馆)。

      而到4.8,他能不受感染迷失,反而行有余力地去棒喝小杜林,已经是一位合格的修行者;5.4,他的行动更进一步地回答了自己重返踏鞴砂时留下的三问。他是非常具有佛性的一个角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在他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4.大巡林官提纳里。他本人会因为想起了大风机关的笑话而拒绝这个称呼。这个称呼体现了人们对提纳里的尊敬和喜爱,文中纳西妲提起这个,是为了佐证柯莱得到很好的照顾。后文失忆的流浪者如此称呼提纳里是与之呼应——那是他第一次与“老熟人”信件交流,却犯了和他不熟才会犯的小错误。

      4-114:

      1.挑选记忆:源自对散3.3记忆混乱的推测,前文说过,不再说了。

      2.造神工程的位置:剧情副本位置入口是净善宫,正机之神和纳西妲是紧挨着的狱友;剧情外的净琉璃工坊位置更偏僻,但是符合剧情里复杂通路的长度和实验安全性的考量。

      推测中,剧情里是从净善宫进入教令院的实验场地,而实验场地被愚人众改造,最后,他们在离须弥城足够远的安全区域造神——如主线梦境轮回旅行者推断:他们不会让自己涉险。

      3.倾奇者常理而言,他即使着急也不会慌乱,他不会表露脆弱。但此处,风间华消失对应的是3.3倾奇者在世界树中看到丹羽的真相。

      他是个比起逻辑更顺从情感的人,他表露出的所有理性都服务于他的情感与愿望,所以这里他会略显慌张,又迅速平静。

      4.净善宫的封印是还没得到博士加强的第一版,纳西妲还可以附身外人。

      5.博士自己也会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手段,但他看不起教令院,也厌恶低效率的科研组织结构。

      6.根据虚空机制,文中纳西妲下线的此时,风间华作为最高权限的管理员有能力发起数据海啸,给博士切片强行戴上虚空终端,然后用数据攻击让他崩溃。安排切片以融化的方式死,是因为这样写起来比较爽。

      4-115:

      1.梦境:不同于原作,所有人都在现实里梦游,继续推进工程。

      倾奇者极少做梦(华馆套),所以他没被直接拉进梦里。

      2.悬空平台与限制装置:周本场所与机制的介绍。

      3.正机之神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可开启的驾驶舱(头颅),散兵链接的地方。另一个是胸腔,机械躯体的护心镜位置,里面是封装的神之心。

      文里的操作舱是笔误……供能区没什么操作的。不过,按图纸风间华作为整合骨架和钢缆的中枢,原本该被关在这里,说操作舱也没问题。

      4.来自本能的渴求:人偶最初预设的、与他最为契合的能源——神之心。

      5.无尽的花神诞祭:

      原作中,教令院为了解读雷神之心而操纵虚空终端收割梦境。此时散已经被封装。

      散兵在愚人众公开行程的最后一站是稻妻,2.2公子剧情提及带着雷神之心失踪(从此时开始存在封装的可能性)。

      教令院邀请生论派贤者加入计划,纳菲斯拒绝。教令院退一步,屡次邀请试图让提纳里加入计划(第三章开头)。

      提纳里和赛诺在纳菲斯拒绝后,因假信意识到异常,屡次拒绝邀请(第五幕)。后来知道生论派贤者纳菲斯拒绝了教令院的合作要求并被软禁。

      最终由另外的学者执行封装(间章)。

      散被封装的时间大约就是在这时——提纳里无论如何都不加入,教令院只能再求其次。即,封装的最晚时间是:须弥主线第一幕。

      考虑到“越早越好”,只会是让愿意合作的学者提前开始着手,而非等提纳里彻底拒绝才找新的学者——所以封装时间最早是“一段时间之前”(第三幕赛诺语)。

      (结合第五幕和第一幕,这个“一段时间”不是最近的事,前后至少有一个月。中间包括:A.赛诺私下调查、撞见阿扎尔要求艾尔海森调查旅行者。B.艾尔海森糊弄完教令院,然后把拦着旅行者的事抛在脑后去查知识,查到“前一阵子”的丢失。C.之后艾尔海森与旅行者遇上,经历了数日调查,查清罐装知识一事。)

      6.原作散封装之后与正机之神相连,不具备行动力与草神权柄,由此可知梦境轮回也不是他做的。

      贤者们是造梦的凶手,这是原文所写——梦中的须弥城没有愚人众,但有贤者,他们操纵梦境又不愿以身涉险,所以妮露面前的大贤者才是个假人。

      7.本作中阿华能造梦是因为他与虚空相连,草神和教令院一人给了一个端口。纳西妲是为了让他把稻妻矩阵接过来,教令院是让他帮忙处理造神的准备工作。

      4-116:

      1.和原作不同,这里不是某一个人醒来就够,而是必须让足够多的人醒来。

      2.深渊抗性:见2-31.2。

      3.深渊的力量转换:同上。天空与深渊力量存在一体两面的可能;深渊本身也是可用的力量(如魔王武装)。

      4.同2-41.2,是吸收,是容纳储存,不是真的净化。

      5.雷樱树不止是鸣神大社的那一棵神樱树,医樱任务里还有很多。

      4-117:

      1.倾奇者重视“众生”。原作设定。

      A.踏鞴砂给了他充分的社会化环境,他建立了对人的完整认知。

      a.倾奇者作为外来者,没有任何义务救踏鞴砂,但他不仅去鸣神岛求援,还宁可烧毁十指也要关闭炉心。他还收养了失去父母的患病小孩。

      b.他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善恶观,他对人的态度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面伪善背后捅刀的人,另一类是表里如一的无辜者。可以参考散兵对同僚与陌生平民的态度(3.3、华馆)。

      他会对敌人/同僚/恶人展露带着尖刺的一面,即便如此,他也会劝诫他人,只是不强求;对陌生人,他会使用更礼貌但足够疏离的一面,减少麻烦。

      B.虽然有各种合理的理由和暴力手段:

      a.惩罚下属擅自行动——散兵作为大多数时间都在执行深渊任务的执行官,下属擅自行动会比常规任务带来更大的危险(1.1、华馆)。

      b.作为他的信徒,他会出手解决威胁信徒海芭夏的愚人众,他提供了保护(但他不分敌我)。

      c.正机之神本身的介绍也可以看见,散兵成神的目的之一,是改变这个世界的现状,为他所见的一切不公复仇,改变“不得门路”的现状。(参考踏鞴砂平民、海芭夏、散兵自身的“问答”习惯。)更具体的可以看4-118、119、120。

      此外,这里可以参考一些理念:正机学说、不动明王、民主信长假设等。他的相关设计原型参考非常复杂,列举出来能列一百多项,就不列了。

      2.性格:

      表象平和华美,实际上狂妄不羁、自尊自傲,不会因他人而回头。

      前半句是原话,后半句是推断:流浪者具备条件性的脆弱高自尊。论证一千多字太长了,以后再放,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自卑会变本加厉地表现为高傲与狂妄。

      3.最近重新做了细节考据,人偶的胸腔的确是能打开的(踏鞴砂时,盛放着心脏的装置被放在他的胸腔里,而不是拿着过去)。前文从建模/七神等做的猜测基本正确,就是不知道是哪一种了。

      4-118:

      1.世界树:表层(载体)是主线开头的巨树,核心是数据流组成的树形图。世界树是地脉的汇聚,存放了提瓦特所有的故事,包括每一个轮回。

      2.倾奇者做好了更充足的准备才接入正机之神,所以他比原作察觉了更多:世间的一切都是错的,被操纵的命运应该被打破,所以,“这世界应该纷争,应该痛苦。”

      3.本作中,倾奇者还遭遇了一部分污染,只是不严重。这是和原作剧情的偏差之一。

      三度背叛与原作的塑造手法不同——过场动画和禅那园里粗糙的、自我感动的表现方式和3.3一个德行,太劣质了。

      当谜语人的下场就是90%的人第一次看时看不懂,除了中二病啥也看不明白。除了少数考据党,谁会看个过场动画还提前去抠明白犄角旮旯小碎文本啊;除了喜欢他,谁会一遍遍看啊。

      这些剧情大体上还是原文框架,但是用词用句、剧情演变的内在逻辑都改了。

      还有提纳里,原作受伤比文里重一点,但也没有非常重。原作里也是被波及到。

      4-119:

      1.阿华协助纳西妲提前制造了虚空终端:是为了剧情流畅,剧情里那个等待时间太多余了。阿华是借口(

      2.噩梦同样是借口,主要原因是原作文案根本不懂调动玩家情绪,阿扎尔的轻易退场和大慈树王“夺舍”纳西妲都让我看着添堵。好好的交接,后续剧情写得还不如写成夺舍呢。

      当然论起最添堵还得是4.2主线。3.3还只是文笔巨水看着犯困,4.2那个破笔法,真有生吃文案的冲动。大剧情放这种文笔,一看就是打工人糊弄了事……

      3.伏笔启用:“学者是为了拿一样东西……有人保护。”

      倾奇者和纳西妲提前有过交流,确保倾奇者能保护须弥,阻止更深的危机。

      风间华和纳西妲也提前交流过,所以“有人保护”。虽然阿华已经下线并且还会持续下线一段时间,但是他做过的准备(树)还在。

      4.基本还原了原作散兵战,但正机之神的招式更诡异。

      5.原作正机之神的战斗力:

      A.派蒙提出“神明极的压迫感”,草神不置可否,只补充她认为散兵的精神没有达到神的高度。

      B.他会蔑视仅靠实力具备神级战力的博士(第三章第五幕)。但这一点逻辑不严密,博士对散兵并非畏惧,散兵对博士也是从他实力不足时就这个态度(间章)。

      C.a.神级战力不必是七神级别的战力,但散兵明显要比草神、盐神、比夫笼这些严重缺乏直接战力的神更能打。

      b.剧情内明确用神级战力形容的是愚人众前三席,作为参照系,可知“神级”是与火神一样的战斗系的魔神比较,哪怕胜负未知,至少是可以对打的同一级别。

      D.正机之神毋庸置疑是神,从剧情、成就、介绍文本看,都很明显是真正具备神的资格。此外,角色语音,流浪者仍是将正机之神时的自己称为神的。

      E.工坊提到“超越的种子一度萌芽”。虽然不能成证,只能算瞎猜,但是目前的超越者,五大罪人的实力都极其离谱。

      6.

      原作散兵挣脱了他本应无力挣脱的傀儡丝,然后在坠落途中昏迷。

      A.昏迷机制推测如下:

      a.正机之神由雷神之心供能,神之心是电池,散是CPU。失去电源时设备仍在运作,所以CPU自身还没用完的一点点电量被整个机体迅速耗干。

      b.散坠落下来不是直接昏迷,眼里的元素力光芒有明确的从亮转暗的过程;紫色的,可以确定是元素力而不是他自己的瞳色。

      c.在这二者之后,才是因为与正机之神连接导致肢体行动力严重下降的痛苦,和失去神之心的打击。如果他醒着,他就算爬过去也一定会去争取把它夺回来。

      B.本文:

      是倾奇者主动先停止机体运作、挣脱机体,再带着神之心一起坠落。所以他没有耗空电量,只是单纯的因为与正机之神连接而躯体过载,行动力不足。

      所以他可以骄傲地去为了自己的意志行动。散散不需要有人接住,他会接住自己。

      写了不止一版,选用了最满意的一版。“他双拳紧握,脊背挺直;堇色的双眼亮得吓人。即使身形摇晃,步伐缓慢,他就这样一步步从中走了出来。”前后文可能缺乏打磨,但这一段话水到渠成。

      这是开文时最想写的场面,没有之一:救赎他的正是他自己。这才配得上“超越者”。

      7.阻止净化:原作里荧不去尝试净化,大概率还有更深的原因;纳塔主线深渊剧情说了旅行者的特殊。

      8.遮覆命运:是和童话、诗歌一样的做法,用虚假的幻梦来留住真实的历史。游戏里基本随便一本童话书拿出来都在隐喻一段历史真相。

      4-120:

      1.时机不对:来自成就名称。“适格者”来自eva,但是我记得在eva里是专有名词?成就翻译却整一句话老长。

      而且,Ineligible是缺少资格/权限,是因为规则不允许,而非不能胜任,通常用于法律、规定、申请等。与之相对,unqualified是缺乏资质技能,能力不够所以没有资格,unfit是贬义的不合格,自身客观上条件有缺不能胜任,例如体质差、道德有缺、状态不适宜。

      延伸去看了一下,正机之神的能源是雷神之心,他取代的对象是草之神(世界树化身),他本人当时也还没有脱离七之秩序,所以很有可能这个无资格是时机不到,是一种“这里满员了”.jpg。如果假设没有旅行者,散会成为新的草神吗?还是说超越者会由果及因?

      所以这里直接做了延伸私设:结合博士烧树(好像是去年?米哈游校招时小道消息说还没写到,不是没有)、荣花之期、水仙书等等,把他真正成神的事放到了大纲之外的以后:散兵是愚人众计划的“决定者”,最后很可能会由他来决定毁灭与诞生;他可以选择“无”,但他会选择缺憾的现实。

      2.倾奇者如原作,提前屏蔽了小草神。修改了镜头机位。

      3.倾奇者投入历史时没着急。他力量比原作更充裕,他也没有任何罪孽催促他连一瞬都等不了。

      4.沉重的未来:私设。见4-123。

      5.如原作一样试图付出自己,换一个好结局。

      6.回忆起影是neta了eva。影是他脆弱的最根源,心理学上,也必然是他最想要向其自证价值,让她看到“我成长得出乎意料”的一个人——“创造者,你看走眼了,我很了不起。我超越了你的设想,将你抛在身后。”

      7.伏笔(?):章末风间华是真的打算彻底消散。为什么最终没有:4-124、5-139。

      4-121:

      1.修改了派蒙的话,原作有几个措辞写得像个智障。

      2.原作流浪者的待机、发言、细节互动含有meta元素,这里将时机提前:在虚假的新历史中,他提前“得知”了一些事,从而提前开始打破第四面墙。

      3.“将外在的见识……自我。”这两段话是伏笔启用,在3-72。

      4-122:

      1:大慈树王被抹去,导致了纳西妲的性格发生了诸多细节变化。她会认为自己应当更成熟,哪怕她现在知道自己是“失忆”的。

      2.新历史中,散没有被抛弃。

      3.间章过场动画里,散选择竭力尝试、去抓住某个自己的手,但同时他也被另一个自己抓住。他成了三者的中心。可能的隐喻太多,比如三位一体、轮回、自我塑造等等,不列举了。

      4-123:

      真相章。完全的私设,基于原作考据与制作组创作理念构造了与原作暂时兼容的世界观。截至现在还是能兼容,但是它是完全的私设。

      4-124:

      1.倾奇者对心的渴望:不止是渴求能源和被遗弃的伤口,那对倾奇者而言也是“人”必须的一部分。他没有心,所以会渴求心的存在。

      破解方法可以如原作,让他在漫长的故事中知道无心不代表无情,人不必拘泥于形体。再有就是如本作:给他一颗心,让他自己领会。与之呼应的是第五卷结尾。

      2.旅行者对流浪者而言是特殊的。至少是:恩人、朋友、可信任的人、化敌为友欠着人情、憧憬和期待的对象。此外,流浪者也借此误导玩家视线。

      以上……

      截至这里是正文完结的所有大致考据结果,相关文本尽量都带了出处,一些简单的、应该不会有人没发现的原作设定没写。比较烦的是,晋江把所有的分段空格都吞掉了,观感不好。

      本文的世界观框架除了4-123,事实上是与原作一致的,保留了原文故事框架,只有剧情逻辑大不相同。同时,角色的所有高光、性格都尽可能保留——包括博士,虽然出场变得很少,但他依然具备压迫感。

      如果不考虑其他,我自己想额外看到的,是所有非自愿死亡都被及时救下。

      之后还有番外第五卷的考据,第六卷的if线番外基本没有新考据内容了。后面看看落下了哪些,也补一下。流浪者性格研究肯定是会补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