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Chapter6·听约定 ...

  •   六月的梨市,暑气初显。期末考试的压力像一层无形的薄雾,笼罩在高一年级的每个角落。教室里,翻书声和写字声取代了平日的喧闹,就连最活泼的学生也多了几分严肃神情。
      宋沅坐在窗边,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已经茂密成荫,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再过两周就是期末考,然后是漫长的暑假。时间过得真快,她心想,仿佛昨天才刚踏入这个校园,忐忑不安地寻找自己的座位。

      “走神了?”旁边传来江旭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
      宋沅回过神,微微脸红:“只是在想...时间过得好快。马上就是高一结束了。”
      江旭放下笔,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是啊。然后就是高二,一眨眼就该考虑大学了。”

      大学。这个词让宋沅心中轻轻一动。在她频繁转学的岁月里,大学似乎是个遥远而不真切的概念。她总是忙于适应新环境,无暇展望那么远的未来。
      “你有想过要考哪里吗?”她轻声问,假装只是随口一提。
      江旭思考了一下:“梨大吧。离家近,理工科也不错。而且...”他顿了顿,“校园很漂亮,有很多老建筑和梧桐树。你去过吗?”
      宋沅摇头。梨大作为梨市最好的大学,她早有耳闻,但从未有机会参观。
      “期末考后带你去看看?”江旭提议,语气随意得像在说明天天气如何,“反正暑假那么长,总得有个开始的方式。”
      宋沅的心跳莫名加速。她低头假装整理笔记,掩饰突然的紧张:“好啊,如果考得还不错的话。”
      “那就这么说定了,”江旭微笑,“作为考后的庆祝。”

      这个简单的约定,却在宋沅心中种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接下来的复习日子里,每当感到疲惫或压力山大时,她就会想象漫步在大学校园里的场景,顿时又有了动力。
      期末考试终于来临又结束。最后一场考试交卷后,教室里爆发出集体的舒气声和欢呼声。课本和笔记被抛向空中,同学们互相拥抱,庆祝暑假的开始。
      宋沅静静地收拾文具,心中既有解脱感,又有一丝莫名的空虚。持续数周的紧张备考突然结束,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江旭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宋沅抬头,撞上他带笑的眼睛。那一刻,空虚感突然被一种温暖的期待取代。“梨大之行?”她确认道。
      “明天怎么样?上午九点,校门口见。”江旭提议。

      宋沅点头同意,心里已经开始思考该穿什么,带什么,以及...该如何度过这看似像约会的一天。
      当晚,宋沅在衣柜前犹豫不决。太正式?太随意?太刻意?最终她选择了一条简单的连衣裙,既不会过于隆重,也不会太过随便。
      母亲注意到她的异常,好奇地问:“明天有特别安排?”
      “只是和同学去梨大看看,”宋沅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常,“提前感受大学氛围。”
      母亲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有多问,但眼神中的了解让宋沅脸颊发热。

      第二天早晨,宋沅提前十分钟到达校门口,却发现江旭已经等在那里。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比平时在学校里看起来稍微正式一些。
      “你很准时。”江旭笑着打招呼。
      “你更早。”宋沅回应,心里暗自庆幸没有迟到。

      梨大距离学校只有三站地铁。车厢里,两人并排坐着,偶尔交谈,更多的是舒适地沉默。宋沅注意到江旭今天似乎也有些不同——更安静,更若有所思。
      走出地铁站,梨大的正门映入眼帘。古老而气派的校门上爬满了藤蔓,门前是两排高大的梧桐树,形成一条绿色的长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仿佛踏入另一个世界。
      “比想象中还要漂亮。”宋沅由衷赞叹。
      江旭点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像是...时间和知识沉淀的地方。”

      他们沿着主路漫步,两旁是各具特色的学院建筑。有的现代玻璃幕墙,有的红砖老楼,有的则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周末的校园比想象中热闹,有匆匆走过的学生,有悠闲游览的访客,还有在草坪上看书或讨论的人群。
      “那是图书馆,”江旭指着一栋宏伟的老建筑,“藏书量全省前三。据说地下还有三层珍本库。”
      宋沅仰望那座知识的殿堂,想象着自己未来某天也能自由出入其中,借阅那些承载着智慧和思想的书籍。

      他们继续漫步,经过教学楼、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江旭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栋建筑的特色和历史,显然对这里做过不少了解。
      “你好像很熟悉这里。”宋沅评论道。
      江旭笑了笑:“来过几次。每次来都更确定这是我想来的地方。”
      这句话让宋沅心中微微一动。她看着身旁的江旭,突然意识到他不仅是个随和幽默的同桌,更是个有明确目标和规划的人。这种认知让她既欣赏又有些自愧不如——她至今对未来还没有如此清晰的设想。

      走到一片草坪区时,他们注意到有个小型的暑期活动正在进行。几个学生模样的志愿者正在向参观者介绍梨大的特色专业和校园生活。
      “要去听听吗?”江旭问。
      宋沅点头。他们找了个位置坐下,听一位大三学长介绍梨大的理工科优势。令宋沅惊讶的是,江旭不仅认真聆听,还提出了几个颇有见地的问题,与学长交流自如。

      那一刻,宋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江旭——自信、从容、在属于他的领域里游刃有余。她不禁想象,两年后的他们,会是什么样子?还会保持联系吗?还会像这样一起漫步在大学校园里吗?
      活动结束后,他们继续探索校园。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相对安静的湖区。湖不大,但景色雅致,湖边有亭台和小桥,几对天鹅悠闲地游弋。

      他们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享受着片刻宁静。微风拂过湖面,带来丝丝凉意,吹散了夏日的燥热。
      “感觉怎么样?”江旭问,“喜欢这里吗?”
      宋沅认真思考后回答:“比想象中更喜欢。不只是校园漂亮,更是一种...氛围。像是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和成长的地方。”
      江旭点头表示同意:“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那时候我刚初中毕业,对未来还很迷茫。但坐在这里,看着那些匆匆走过的学生,突然就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宋沅侧头看他:“所以你早就决定要考梨大了?”
      “算是吧。但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努力又是另一回事。”江旭的语气变得稍微严肃,“高一这一年,其实我也有过迷茫和懈怠的时候。直到...”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直到什么?”宋沅轻声问。
      江旭转头看她,眼神里有种宋沅看不懂的情绪:“直到某个转学生出现,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努力和坚持。”
      宋沅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低下头,假装被湖面的波纹吸引:“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习惯了不断重新开始而已。”
      “那就是最特别的地方,”江旭的声音很轻,“大多数人害怕改变,你却一次次主动适应。就像演讲比赛,明明那么害怕,还是完成了。就像运动会,脚踝受伤也不放弃。这种勇气...很让人敬佩。”

      宋沅感到脸颊发热。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别人眼中是这样的形象,更没想到江旭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其实我很害怕,”她诚实地说,“每次都是。只是...习惯了假装不害怕而已。”
      江旭笑了:“那不就是勇敢的真正定义吗?明明害怕,还是选择面对。”
      谈话间,一只天鹅游近岸边,好奇地看着他们。宋沅从包里找出早上准备的一点面包,小心地掰成小块投喂。
      “你连天鹅的零食都准备了?”江旭调侃道,“真是考虑周全。”
      宋沅微微脸红:“只是早上多带了一点早餐。”
      看着天鹅优雅地啄食,宋沅突然问:“你觉得...我们两年后还会像这样聊天吗?”

      江旭没有立即回答。他凝视着湖面,表情变得认真:“我希望会。不过可能不是在梨大的长椅上,而是在某个大学的校园里——也许是这里,也许是别的地方。”
      他转向宋沅,眼神诚挚:“无论在哪里,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比你想象中还要好。”
      这句话像一股暖流,涌入宋沅的心中。在她频繁转学的岁月里,很少有人如此肯定她的未来。大多数人只是同情她的“遭遇”,或者赞扬她的“适应能力”,却很少人真正相信她有能力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谢谢,”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有时候我真的不确定...不确定自己能否在一个地方停留足够久,能否建立足够深的关系,能否...”
      “能否像其他人一样有可预测的未来?”江旭接完她的话。
      宋沅点头,惊讶于他再次准确理解了自己的担忧。
      江旭思考了片刻,然后说:“知道吗?我小时候经常观察候鸟。它们每年迁徙,跨越千山万水,却总能找到方向。不是因为它熟悉每一段路程,而是因为它内在的导航系统——那种本能告诉它该往哪里飞。”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宋沅:“你就像候鸟。可能经常移动,但你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无论飞到哪里,都知道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这个比喻莫名触动了宋沅。她从未这样看待过自己的经历——不是被动的漂泊,而是主动的迁徙。不是失去根基,而是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也许吧,”她轻声说,“只是有时候会羡慕那些一直在一个地方的人。”
      “我倒是羡慕你,”江旭出乎意料地说,“见过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这种经历本身就是财富。”
      谈话间,天色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渐渐聚集起云层,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
      “看起来要下雨了,”江旭观察着天空,“我们最好找个地方避雨。”

      话音刚落,雨点就开始落下,起初稀疏,很快变得密集。他们匆忙起身,向最近的建筑物跑去——那是一栋看起来颇有年月的红砖楼,门厅宽敞,有着拱形窗户和木质长椅。
      刚跑进门厅,暴雨就倾盆而下。雨帘密集得几乎看不清外面的景象,雷声在头顶隆隆作响。
      “幸好跑得快,”江旭喘着气说,“否则就成落汤鸡了。”

      宋沅点头,整理着被雨打湿的头发。她站在拱形窗前,看着暴雨中的校园——树木在风中摇曳,雨滴在水面上激起无数涟漪,远处的建筑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其实挺美的,”她轻声说,“另一种意义上的美。”
      江旭站到她身边,一同欣赏雨景:“是啊。没想到意外的雨反而给了我们另一种体验。”
      他们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暴雨中的校园。雷声渐远,雨势稍缓,但依然持续着。门厅里偶尔有学生或访客跑来避雨,然后又匆匆离开。唯独他们二人,似乎并不着急,享受着这意外的停留。
      “看来要等一会儿了,”江旭说,“不如探索一下这栋楼?看起来像是老建筑。”
      楼内果然别有洞天。走廊两侧挂满了老照片,记录着梨大不同时期的面貌。他们慢慢走着,仿佛穿越时光,看着一所大学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成长。
      在一张1950年代的照片前,宋沅驻足。照片上是几个年轻学生,站在一棵刚刚栽下的小树苗旁,脸上洋溢着希望和朝气。
      “不知道这棵树现在怎么样了。”她喃喃自语。
      江旭查看照片说明:“是行政楼前的那棵老梧桐。去年校庆时特别提到过,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
      宋沅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感——跨越时空,与那些曾经的年轻人共享同一片校园,仰望同一棵树。大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精神和梦想的延续。
      雨渐渐小了,阳光重新穿透云层,在水汽中形成淡淡的光晕。他们走出建筑,发现雨后校园格外清新——树叶洗得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青草气息。
      “彩虹。”江旭突然指向东方。

      果然,一道淡淡的彩虹横跨天际,色彩柔和却清晰可见。宋沅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瞬间的美景。
      “今天虽然有计划,但意外的部分反而最难忘。”她感慨道。
      江旭点头:“最好的经历往往如此。有计划,但不完全按计划。”

      回程的地铁上,两人都有些疲惫,但心情轻松愉快。宋沅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景观,思绪却还停留在梨大的校园里。
      “今天谢谢你,”下车时,宋沅真诚地说,“不只是因为导游,更是因为...你说的那些话。”
      江旭微笑:“我只是说了事实。你真的比你自己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分别前,江旭突然说:“对了,下学期开学就是高二了。文理分科,你有什么想法吗?”
      宋沅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她确实考虑过,但尚未决定。“还在思考。你呢?”
      “我肯定会选理科,”江旭说,“但无论你选什么,希望我们还能保持联系。不像有些人,一分科就仿佛消失了一样。”
      这句话听起来随意,但宋沅能听出其中的诚意。“当然,”她承诺,“不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宋沅回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期待和紧张,到校园漫步的惬意,湖边的深入交谈,意外的暴雨,以及最后的彩虹。每一个瞬间都像一幅画面,刻在她的记忆中。
      她想起江旭关于候鸟的比喻,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确定感。或许她确实像候鸟,经常迁徙,但每一次迁徙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而不是被动的流离。她有内在的导航系统,指引她飞向属于自己的方向。

      而梨大,这个美丽的校园,或许会成为她未来某个阶段的栖息地。即使不是,今天的经历也已经给了她足够的启示和力量。
      到家后,宋沅打开日记本,记录下这一天的经历。在结尾处,她写道:“有时候,一个约定不仅仅是一次出行,更是一个承诺——对他人,也是对自己。承诺要保持联系,要共同努力,要相信未来。”

      她合上日记,望向窗外。雨后的夕阳格外绚烂,将天空染成金红色。
      宋沅心中充满了对高二学年的期待。无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她知道有些连接已经建立,有些成长已经开始。
      而这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约定,一次梨大之行。
      在那个夏日的雨后,宋沅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轮廓——不再模糊不定,而是逐渐清晰。她可能还会面临变化和挑战,但已经拥有了面对它们的勇气和智慧。
      梨大之约,不仅是一次校园参观,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和承诺。
      而最好的部分在于,她不是独自展望,而是与一个懂得她恐惧和梦想的人一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止于盛夏》全文已完结 下一本写《絮落不见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