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今天,是我和父亲自母亲生病后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往日的不幸与痛苦,仿佛都已烟消云散了。
送走了朱副厂长,我和父亲一前一后回到屋里。我切了一盘咸菜,放了一点酱油绊了一下。给每人盛了一碗大米粥。我们吃着粥,我问父亲:“爸爸,刚才来的那位朱伯伯,应该就是我刚认识的同学朱灵君的父亲吧?”“嗯。你刚才不是告诉我,你的那位同学住在咱们东院吗?刚才,我看见朱副厂长从咱们这里出去进了东院。”
我匆匆地吃了一碗粥,放下碗筷,用手抹了一下嘴,对父亲说:“爸爸,我去朱灵君家了。”说着,起身往屋外走。
父亲叮嘱我说:“外面黑,小心点儿!”“爸,我知道啦!”我回答着,人已经到了外间房门口外了。
朱灵君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朱灵琴。比妹妹秦瑶小一岁。她长得瘦瘦的。脸型、眉眼,虽然和她的姐姐朱灵君长得很像,但看上去并不像她姐姐那么漂亮。
因为我们住的都是公房,所以,房子的格局都是一样的。她家的外间也是隔出一小间做卧室,朱灵君和她的妹妹朱灵琴,晚上就睡在她家的小房间里。
她家的里间,南面窗下也是一条大炕,炕东头地下靠墙边,放着一个橘黄色带三个抽屉的桌子。与我家不同的是,她家北墙边放着一个,和北墙一样长的大木板柜。
我到朱灵君家的时候,她家也是刚吃过晚饭,碗、筷子、餐盘,还都在餐桌上放着。
朱灵君的父亲没有在家里。朱灵君还在餐桌前坐着。她妹妹朱灵琴,坐在抽屉桌前看着一本书。她的母亲则是坐在炕边,用竹签剔着牙齿。
朱灵君的母亲见我进来,忙停下来,笑着说:“来来来,快过来坐!”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拍着炕沿。
我走过去坐下,笑着问:“伯母,伯父没在家吗?”“哦。他有事,撂下饭碗就走了。”
我微笑着点头。
朱灵君把饭桌上的饭碗摞在一起,准备拿到外面去洗。她母亲见了,连忙说:“灵君呐!你别收拾了,让灵琴收拾,你陪……”她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我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着?灵君告诉我了,我给忘了。”
我刚想告诉她我的名字,朱灵君却先开了口:“妈!我吃饭前刚告诉你的,她叫秦琳。这么一会儿就忘了。”朱灵君的母亲笑着说:“人老啦,健忘。那什么,你别收了让灵琴收,你陪着秦琳坐着说会儿话。”
我说:“伯母,不用。”我站起来,看了一眼又说:“来,灵君,我们一起收拾,洗了碗我们再坐着说话。”
朱灵君我们三个人,把餐具收拾到外面。我挽起袖子要洗碗。朱灵琴倒是个懂事的,她拉了我一把说:“姐,我来洗吧!”朱灵君拉着我的胳膊说:“走,咱们里屋去!”
我被朱灵君拉着进了里间,坐在了炕边。朱灵君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她的母亲笑容满面,左一眼,右一眼地打量着我。她说:“看你这丫头,长得真招人喜欢!你看这秀气的鸭蛋脸儿,大眼睛,双眼皮。高高鼻梁。再看这大耳朵,一看就是个有福的人。”
我被朱灵君母亲的这番夸赞,弄得有点飘飘然地不知所措。我不自然地笑笑说:“伯母,我哪有您说得那么好啊!”
坐在椅子上的朱灵君,佯装生气地看着她母亲说:“妈!看看您,见到秦琳就夸个没完。我长得这么好看,您从来就没有夸过我一次。我都有点怀疑了,您是不是我的亲妈。”她说着把头扭到了一边。
她母亲看着她笑着说:“你这孩子真是矫情!那我来夸夸你。秦琳,你我们家灵君多好看,简直和天仙一样!这样你满意了?”
朱灵君看了她母亲一眼说:“敷衍我。”
我告诉朱灵君,下午父亲已为我办好了转学手续,明天一早,我就和她一起上学去。她听了高兴得了不得。她告诉我明天早晨六点半就走。然后,我说回去还要收拾一下东西,整理一下书包,就告辞出来了。
我回到家,妹妹已经把碗洗了。
里间和外间的小卧室,我早已弄好了。父亲和弟弟睡在里间,我和妹妹睡在外面的小房间。
我和父亲打了招呼,说我回来了。然后,转身从里间出来,进了外面的小房间。
小房间里,妹妹已经把我和她的被子铺好了,她正趴在被子上,看着一本小人书 。我笑着看了看这房间说:“这小房间,以后就是你我学习和休息的地方啦!”
妹妹全神贯注地看着小人书,好像没有听见我说话似的,一句话不说,埋头看她的小人书。我问她:“什么小人书啊?看得这么入神,我和你说话,都顾不上回我一句 。”“哦。好像是《地道战》挺好看的。”妹妹头也沒抬一下地回答。
我又问妹妹:“明天就要上学了,你的书包不整理一下吗?”妹妹随口答道:“不用。我的书和作业本都在书包里呢。”这次,妹妹回答着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又专心看她的小人书去了。
我不再理她,从父亲房间拿来一个方凳,放在床对面的书桌前。
我的书包拿来拿去的,里面的书和作业本早已混在一起了。我坐下来,准备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重新放一下。
我打开书包,先拿出来的,却是我们来农场前一晚,杜承宇兄妹送给我的那两个塑料皮的笔记本。
上面是粉红色塑料皮的。这正是承秀送我的那一本。我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九七八年四月杜承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我们那个时候同学或朋友之间,毕业或分别时,最普通的一句祝愿。而如今在我看来,却是字字千金。我仿佛看到了承秀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她脸上那种庄重的表情,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对我的美好祝愿和眷恋。
我怀着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合上笔记本,把它放在一边。紧接着,我又拿起另外一本。
这本天蓝色塑料皮的,是承宇送我的那一本。我翻开第一页,见上面用钢劲有力的笔体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也有一行小字:一九七八年四月杜承宇。
他的这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是在告诉我,若像攀登知识的高峰,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勤奋苦读,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感觉我手里捧着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而是我们十几年一起长大的,沉甸甸的情意。想起他以前对我的帮助和爱护,我有一点舍不得放下他送我的这个笔记本。我左手拿着笔记本装订的这一边,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另一边,然后。右手拇指慢慢地向后移动。纸页一片片地翻过,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然后,我把两个笔记本摞在一起,回过头去,看床上的妹妹,她依然十分专注地看着小人书。
我轻轻地打开书桌上左手边的,母亲生前用的那个红色长方形梳妆盒,把手中的笔记本放进去。然后,又将承秀送我的那个笔记本放在上面,盖上了盖子。
在这一天里,我不仅有了一个新的家,而且,父亲明天就要在这里正式上班了。而我们姐弟三人明天也要入校读书了。我兴奋得竟难以入眠。
那一晚,我一直辗转反侧。后来,听着里间传出的父亲那均匀的鼾声,慢慢地不知何时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钟我便醒了。一遍,一遍地,看着舅妈给的那个带有夜光闹钟,直看到闹钟的时针对准五点,我才迅速起身穿好衣服,下了床。
我先烧了一暖水瓶开水。然后,炒菜,做饭。六点钟,饭菜做好了,我匆匆吃了一碗饭,就去找朱灵君和李大瑞上学去了。
我没有自行车,是朱灵君骑着自行车拖我去的学校。
到了学校以后,老师把我安排在了初一二班上课。也就是朱灵君和李大瑞所在的那个班。班主任老师是个高个子的女老师。她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厉!不过,我想,老师严厉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父亲说过,严师出高徒嘛!
一个星期过后,我家的屋里、院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了。所有的东西也都安排妥当。我和妹妹小房间的书桌,和父亲他们房间的抽屉桌,都分别用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刷了一遍 。父亲把从家乡带过来的那一捆,他最珍爱的书,整齐地摆放在了书桌里面靠墙的地方。父亲又将刷书桌剩下的黄色油漆,把吃饭的小方桌和四个小板凳刷了一遍。屋里屋外都焕然一新了。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父亲虽说会做饭,却不轻易下厨。所以,我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要起床,做一家四口人的饭。因为,父亲的胃不好,我做早饭前要先烧一暖水瓶开水。然后,炒菜,做饭。匆忙吃了饭就上学去了。弟弟妹妹起来后,父亲再和他俩一起用早饭。
养殖场小学,设一、二、三、四,四个年级,分两个教室。一、二年级在第一教室,三、四年级在第二教室。学校里也只有两名教师。
妹妹读小学四年级,分在了第二教室。弟弟跟着妹妹也在第二教室。教他们的老师,是一个二十几岁,长得面目清秀,姓宋的女老师。宋老师给学生们讲完课之后,会教弟弟写汉语拼音,和十个阿拉伯数字。有时,也让弟弟自己到学校院里去玩儿。
我每天午饭都在学校里吃。为了省钱,午饭都是我早晨从家里带去的。下午放学回家后,或是收拾房间,或是洗洗衣服,然后,再做晚饭。晚饭后再做作业。
在母亲生病期间,因照顾母亲,落下很多功课。各科知识都是连贯性的,上一节学不好,下面的就难以听懂。因此,我的学习感觉很吃力。很多的时候,我的作业都是和朱灵君一起做的,以便我不会的时候问她。连她也不会的,只能到学校问老师了。
各科老师都非常敬业,我问到他们的时候,都会耐心地为我解答。还说,老师不怕你们问,怕的是你们不问。老师夸我,同学们若都像你一样就好了。
我一面学习新的知识,一面课下补习以前落下的功课。放学回家还要做家务。最初时,感觉有些忙乱不堪,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
在这种紧张的生活中,失母之痛渐渐地淡去。但在我的内心,始终觉得早年丧母是我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农场已经一个月了。舅妈和表姐两天前来过一次。说养殖场没有商店、粮站,买东西不方便。给我们买来的大米、面粉,和应季蔬菜。还给弟弟买了玩具火车。另外,给我们姐弟三人每人买了一套夏装。最让我高兴的是,还带来了一台收音机。以前,我常羡慕别人家里有收音机,现在,我家里也有了,我由衷地感激大舅一家。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自己将来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他们。
一个周日的下午,妹妹用过午饭之后,就自己出去玩儿去了,家里只有我和弟弟。我在小房间写作业,弟弟在父亲房间的地上玩儿着玩具火车。
我做完作业后,本想着带弟弟到外面去玩儿一会儿,但忽然想到,我们来农场这么久,还没有给承宇和承秀写过信。我心想,早就应该给他们写信了,告诉他们这里的一切。
于是,我起身去了父亲的房间,从抽屉桌中间的那个抽屉里,拿出信纸和钢笔,坐下来开始写信。
当我提起笔来写的时候,立刻想到了承宇,不由得心里有些激动,还有那莫名的脸红。我双手捂着有些发烫的脸,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才提笔开始写信。
若是在以前我给承宇写信,那一定是心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可如今我却想,该怎样写才显得自己成熟和优秀呢?
我这样想着,脸再一次的红了。心里暗暗叫自己的名字,秦琳啊,秦琳,你这是怎么了?
我心里问着自己,还在想着,明天是周一,承宇哥每个周末都回家来,我明天把信寄出去,那样的话,承宇哥下个周末回来,就能够看到我写的信了。
想到这里,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提起笔开始写。
承宇哥、承秀你们好!
近来你们的学习紧张吗?我想,你们的学习成绩一定比以前更好了。大伯和大妈都好吧!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有点好笑,似和他们分别了太久了似的。我和他们分开左右不过一个月零几天。
一抹笑意从我的脸上闪过之后,心想,既然这样写了,那就这样吧!然后,我接着写道:
我刚到农场,生活、学习,事情特别多,已经使我应接不暇了,几乎都要把你们给忘了。我这样说你们不会生我的气吧?
我写到这里停了下来。想到自己下面要写的内容,心里变得有一点沉重了。我继续写道:
你们知道的,我母亲病重的那段日子,我为照顾母亲,有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去学校上课。我现在是新旧知识都要学,我又不想留级,再给父亲增加额外的负担。或许你们还不知道,我父亲每月的工资是四十元,不仅要维持我们四个人的生活,还要供我们三个人读书。计划着用钱,都有一点不够用。所以,我想快一些毕业,早一点上班,好减轻一点父亲的负担。为此,我只能努力地学习。还没有告诉你们,弟弟也上学了。
我每天要学习,还要做家务,开始时,我都有点不堪重负了。不过,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现在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我非常怀念我们以前的那些日子。我们一起拾柴,一起打猪草,一起玩耍。那时我们真好,多快乐呀!
还有我要告诉你们的,我在这里有了新同学。我们一起上学,放学后一起回家。然后,一起做作业。我们相处的很好。但是,总比不上我和你们之间的友谊深厚。
这里一切都好。这里有水,有鱼,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虽然如此,我依然爱我们的家乡,爱你们!
好啦,就写到这儿吧!代我向大伯大妈问好!
秦琳:一九七八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