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崇祯二年二月初四,在朱徽娓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周皇后在坤宁宫顺利诞下一子,取名朱慈烺。
因为只是在坤宁宫走动,朱徽娓在两个小宫女的陪同下就走到坤宁宫正殿去看她弟弟。朱慈烺在史书上说是“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上甚爱之”,而且“举止端凝,音亦亮”。
朱徽娓看着躺木床上睡得沉沉的,皱巴巴的小婴儿,感觉看不到有白皙漂亮的影子。但是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都相貌端正,特别是周皇后,皮肤白皙,朱慈烺应该长大后会好看些吧?
朱徽娓逗了会儿弟弟,便感觉无趣了,朱慈烺现在整天除了吃了睡、就是睡了吃,要不然就是醒后哭闹一阵子,确实没有什么好玩的。
今天的饭是留在皇后宫中吃的,虽然她现在只长出了几颗米粒牙,但已经可以吃些较为软糯的吃食了。
虽然因为西北灾荒,宫内分例已经削减过一遍了,但可能是为了皇后排场等原因,周皇后这里的膳食依旧很多。
可能是因为今天下雪了,大厅边上摆着如火的腊梅花。
上的菜肴也多是炙羊肉、笋鸡脯、肥鸡、羊肉包子、猪蹄筋等肉食。
内宦们口鼻围着绛布巾,防止说话的时候污物污染菜肴,走到大厅后,提着小金伞把手,拿开盖子,让皇后挑选今天的菜肴。
想吃的摆身前桌子上,不喜欢的摆旁边另一张不用的桌子上,用完膳后直接赏下去。
皇后挑选完今天的菜后,司膳监的太监们先一样舀一些在另外的碟子上,分食试毒完毕后,菜肴才一道道的摆上桌。
朱徽娓看着今天摆上桌的几道,各类米面,鸡鸭鱼都有。由于她最近才开始吃辅食,很多较为软烂的一看就知道是给她准备的。
由于明末铁锅已经普及开了,菜的花样也很多。
朱徽娓不理解只是两个人吃饭而已,怎么要上那么多道菜,而且她还是小孩,吃不了太多东西。
这还是因为国内灾荒频发,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下令削减了宫内成例后的结果了。
朱徽娓在心里吐槽着万恶的剥削阶级的浪费,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虽然吃不完的菜会分下去给宫人们,但是明知吃不完还弄那么多菜,真的是资源浪费,看得上辈子是普通人的朱徽娓一阵可惜。
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她这个一岁多的小孩现在还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在心里愤愤几句罢了。
今天为了照顾公主的口味,周皇后特地吩咐厨房多上些好嚼好消化的东西,伺菜宫女们替她把较远处的菜夹过来放她身前的盘子里。
朱徽娓把桌子上的菜一道道看了过去,其中有道菜引起了朱徽娓的注意力。
那道菜分量不多,放在小盅里,上面铺着切碎的木耳丝和肉丝,底下是黄色的泥。
心里有了些猜测,朱徽娓心跳加快了些,她压下情绪,不动声色的让伺立在旁的粉装宫女帮她把菜拿过来,让她细看。
等小盅被放到她面前后,朱徽娓装作好奇,不动声色的回头问伺立在旁边的宫女:“这是什么?”
“回公主,这是叫木耳的菜蔬。”宫女恭敬的回到。
朱徽娓没听到想要的回答,不由得有点急,她拿勺子勺起下面的黄泥,指着说:“这个,这个!”
倒是对面的周皇后听到女儿这样问,便直接说:“这东西可有好多名字呢,有人称它为土芋,还有叫地豆、土生、土豆的。”
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朱徽娓真的激动了起来,不过还不能确定,她一定要找机会去厨房看一下是不是前世的土豆,可别是比较相像的东西。
周皇后又说:“这东西吃起来没滋没味的,和芋头也差不多了,宫内人都不爱吃它。不过是跟随商船过来别国的新鲜玩意儿,吃个新奇罢了。你太爷爷那会儿有人进献到宫内的,近十几年才有的新奇玩意儿。吃起来没甚味道,不知为何别国的人要吃它。”
那是因为土豆在别国可是救命粮啊!朱徽娓在心里默默呐喊着,它亩产那么高!又好种!山地丘陵随便一个地方都能活!大明有那么多未开荒的山地丘陵种这个不香吗,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过几年都要被灾荒搞得人吃人了,这时候还不赶紧种土豆!
朱徽娓还奇怪怎么土豆玉米这种救命粮在万历年间就传入了,却直到清朝才推广开,原来是执政者不重视。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没下过地,也不知道土豆亩产的可怕,只把它当做别国流入国内的新鲜吃食罢了,可能现在都只能在北京城内的高官们的桌子上才能见到。
还和芋头差不多,芋头能有那么多的亩产还那么不挑地的长吗?
朱徽娓心内念头翻滚,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厨房确认一下现在的土豆到底长什么样子了。
她和平时一样,乖乖的吃完饭,乖乖的对周皇后行完礼,乖乖的带着自己的宫女们回到坤宁宫的西殿。
待在自己的地盘后,朱徽娓开始脑内风暴。
要让明末的人民吃饱饭,主要就要靠土豆这个东西了!
但她不能贸贸然跑去厨房看土豆,一岁多小孩的人设!一岁多小孩的人设不能崩!
她要把这句话刻在心里。
以后土豆这种高亩产的东西,一定会在她的引导下让很多人知道,她不能让天下人以后一提起土豆最初是怎么发现的就说‘啊是公主一岁多跑去厨房玩的时候发现的啊’。
这太可疑了,没有人怀疑的时候还好,但只要一有人仔细一想这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有点荒谬了。
她要让这个东西合理的出现在大家视野,而且最好还要隐去自己的存在。在西殿挑一个老实本分的宫人,引导他去发现这个秘密好了。
她完全不在乎‘发现高产土豆’这个虚名,只要让更多些百姓能吃上饭的目标能达成,她还是愿意隐在幕后闷声发大财的。
毕竟她的命现在那么重要,她活得久一点,就能利用脑袋里的东西让明末的百姓生活的好一点。
她现在还太弱小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在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被人发现不对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满盘皆输,她还是很爱惜自己的第二条生命的。
西殿静悄悄的,宫人不是出去了就是在东边坐墩上做针线。朱徽娓躺床上假装午休睡觉,其实在心里开始计算着西殿宫人人数。
现在坤宁宫有教导嬷嬷两人,奶妈三人,近身伺候的十六岁至十八岁大宫女四人,陪玩的小宫女四人,殿内洒扫看灯火的粗使宫女四人,没品级内宦四人。
她现在年纪还小,教导嬷嬷还没到正式授课的时候,只每天跟她说一会儿子宫规便罢了。等她六岁左右,会再派尚仪局的司籍女官和女史来正式教导规矩。
由于她现在积极吃辅食不怎么吃奶了,奶妈在西殿更多的是做做刺绣,打络子等清闲手工活。由于奶娘们比较会照顾小孩子,她们也经常会在朱徽娓睡着时陪在旁边。
四个近身伺候的大宫女感觉都是比较沉稳可靠的,相处时间还短,朱徽娓没有注意到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人。
四个内宦,两个年纪较大二十左右,两个年纪较小只十岁上下。只有西殿有需要体力活的时候,才会叫那两个年纪较大的过来帮忙,例如每个季节换屏风等大件装饰品的时候才会经常看到,平时没有经常呆在西殿里。
可能是坤宁宫有些事需要和二十四衙门的宦官们交接,才会在西殿放了四个内宦。
粗使宫女之前朱徽娓没特地去注意,因为她们经常低着头,有几个连长相都没什么印象。
四个陪玩的小丫头们看身高也才八岁左右,殿内没什么活计给她们做,整天迷迷糊糊的,现在主要都跟着女官们学习宫内规矩,可能是留给公主以后慢慢培养的。
这四个看起来都稚气未脱、娇憨可爱,年龄那么小还做不了什么事,不用怀疑应该都是纯纯的西殿人,没被其他势力拉拢过,忠心方面应该是可靠无疑的。
但朱徽娓跟这四个娃娃相处下来,感觉都有点迷糊,要把重要事情交给她们做,朱徽娓还真有点不放心。
这样可不行,用人之际身边竟然扒拉不出一个可以用的!
虽然现在要让一岁多的自己去笼络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也很可疑就是了。
她能想到现在身边的宫女,奶妈,嬷嬷等应该大部分应该都是周皇后的人,她可不想以后自己但凡做一点略微出格的事,就有人跑去周皇后那边打小报告。
虽然周皇后的本意可能只是担心其他不明来路的人照顾不好朱徽娓,要放几个自己人盯着西殿,给她汇报朱徽娓饮食起居罢了。
希望以后周皇后之生出朱慈烜和朱慈炯后,能多分散点注意力在别的孩子身上别一直盯着她这边了。
而且皇子女长大后身边近侍也会跟着增减,到时候她应该可以退一些眼线回坤宁宫主殿。
培养自己的人还是很重要的,近几年做不了什么,她最好能培养一些可以用的人出来。毕竟公主这个身份虽然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提供便利,但同时也是一种禁锢,她十五及笄前是别想出皇城了。
可能要等到出嫁后有自己的公主府之后行事才能自由些,但是崇祯朝只存在了十七年,等她十五岁的时候,很多事情其实已经尘埃落定,改变不了多少了。
但是她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些事情做了总好过不做。之后几天她要先好好观察西殿内众宫人。仔细观察下有没有比较聪明,或者比较老实,或者比较忠心的。
多多观察西殿众人闪光点,挑出别的地方放在西殿‘照顾’自己的人。剩下可以用的人不知道还剩几个。
有小天使们提出前几章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太多了,没有代入感。
我看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哈,这几天会把前6章大改下,删掉一些太冗长的。
崇祯的部分应该大多会留着,她老爹的朝代,这背景介绍还是蛮重要的。
袁崇焕和孙承宗部分会看着删改,但他们两个我觉得是崇祯初期在辽东地区对抗金兵比较重要的人物,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我有时候写文写嗨了就不管不顾,友友们觉得哪里还有不妥的地方尽管提出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