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江州城内的商贸集市原本安置在外环一百零八坊更内一圈,但随着陛下的一纸圣谕,城内在每月的固定时间、时令节日开放沿街集市,只要保证不超过官府竖立的红杈、不得斗殴寻衅即可。
      城内乃至城外的大小商贩迅速觑得商机,个个大清早便拖家带口地占领摊位,一路摆到了内城门口。宫门守卫正在驱逐,摊贩们个个抱着自己的箩筐、货架不肯挪地。段岭正在向侍卫统领交代事宜并询问武独的去处,就听到不远处一个老伯扯着嗓子吼了句“万一太子喜欢呢!”
      侍卫统领和他不禁抻头看了看——一个老人,抱着一根稻草裹了一半的货架,稻草上插满了装饰用的艾虎、头须与时令水果发簪。
      侍卫统领嘴角抽搐,段岭哭笑不得,把整个货架买了下来,让那老伯早点回家,千万别再说太子喜欢这个了。
      委托侍卫统领将木架送回宫中,段岭便向最外围的民坊去了。

      段岭顺着通城长街往外走,喧嚣、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无分内外贵贱,响彻江州的每个角落。
      街边摆着一筐又一筐冰镇着的荔枝、李子和莲蓬,另一边则堆放着各种现成的时令果子。一些卖艾叶制品、玩具的摊位穿插其中,部分江州士族还支起义棚,免费供应酸梅汤、散暑药冰水和甘草凉水。整个街道两侧虽然往来嘈杂,却始终凉气悠悠,还没有大臣会突然跑出来规劝,倒比宫里更爽利几分。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段岭买了一筒酸梅汤、一包党梅和一把葵叶扇,准备给武独消消暑。
      长江从江州城外环流而过,连通了城外的六个码头。平日这里便是江州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遇上逢年过节,大江南北的商船更是络绎不绝。
      然而最外围多是一些勉强度日的佃户、劳力和工人,每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身体,一旦一人遇到难以治愈的病痛,再加上外城的排水、污垢处理混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疾病,因此,熟药所和和剂局每年都得拨出一批人随时待命。
      五月正是“恶月”,因天气炎热,害病人数剧增,早在重五之前官府便在这里支了义诊的摊子,只是没想到今天武独居然来这里了。
      官府支了四个义诊棚。哪怕隔着重重人群,段岭也一眼就看到了武独——其他三个棚子都挨在一起,就只有一个与它们中间一道空,被独了出来。想来要么是武独用药太猛还嘴上不饶人气坏了这些大夫,要么就是武独嫌他们烦,自己连着摊位端走了。
      段岭提着东西靠近,守在一旁的侍卫看见他正要出声行礼忙被叫停。段岭打了个嘘声,自己朝武独那边走去。
      老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个俊郎健壮的郎中为什么不和官府的其他大夫一起,不过想来都是官家派出来的,医术应当不会有大问题。但是他一直皱着眉头不多言语,似是非常不愿意,却又被什么咒语固定在那里不能走一样,看起来颇有几分诡异的逼人气势,抱着小孩儿的妇人和胆小些的人便自动地排到其他队伍去了。
      武独正在给一位老妇人写方子,下笔粗狂有力、潦草至极,旁边和剂局的派来添墨、加纸的学生看得欲言又止。
      武独把笔一搁,拿起方子吹了吹,又从桌下的竹兜里掏了个什么东西,一齐递给老妇。等到侍卫把人领走去临时药棚后才一瞥那人:“有事?”
      学生连忙摇头,想起黑甲军中的传言,吓得不敢说话。
      段岭看得好笑,待那学生再次出来给水注加水时便叫他回去休息,自己折返,站在武独旁边添水。
      武独几乎立刻察觉到段岭身上的味道,脸上的寒霜顿时化了大半,先是惊诧,马上换上了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微微仰头:“终于来了…”
      段岭心想你就装吧,尾巴……算了,回去再跟你算账。
      他点头道:“嗯,来了。你休息一下,我来替你。”
      武独休整了一刻便又回棚里站着,换他给段岭研墨。
      段岭包了附近的茶铺和点心摊,请医官、侍卫和百姓稍作休整,剩下还在排队的人便都集中到他这里。
      此时百姓多害暑热、痢疾,或是身有旧疾未根治,被热气一蒸并生复发。段岭对付这些绰绰有余,更何况武独在身边把关,号脉、看诊丝毫不惧。
      百姓们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再看看旁边医学生们脸色仿佛更好了些,再加上这少年待人彬彬有礼,和煦如春风一般,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他也学着武独,开了一张方子后往桌下掏了掏,捏住了个不及巴掌大的布包,递给病人后顺势闻了闻手指,是寻常驱蚊药草的味道。

      午时,上午的义诊结束,武独和医学生交接完听诊记录,带段岭去吃饭。段岭好不容易凉快了半晌,跟一些蛮不讲理的病人说了半天,心里又毛躁了起来。
      武独依旧摇着扇子,也很不耐烦:“早叫你直接给他下重药,都义诊了还挑来挑去的,就该让他长长记性。”
      怎么可能在官府的义诊棚里让人“长记性”!但像喝符水致病这种事确实不能一昧顺从百姓,如果不借助各个道观、寺庙的力量,那么或许可以以非官方的名义搭个义诊棚。但想要大夫素质可控就要找医学生,要找医学生就一定要通过太医院,那么中书门下的长官一定会知道……
      段岭简直头大,无精打采道:“你说得对,不能一直这样,我再想办法吧。”
      一看段岭这模样,武独什么火气也没了,正要牵段岭的手,身后蓦然响起一声呼喊。
      “武先生!是武先生吗?”
      一个有些跛脚的中年人急忙忙走来,身边的女子挽着一篮娇嫩欲滴的榴花。
      段岭好奇道:“武先生?”
      武独有些不自在,那人却已经走到跟前,对着武独又是感谢又是作揖。
      段岭这才知道是武独治好了这个砍柴人的腿痛,现如今他已经可以下地了,正要趁着节日,同发妻去街道上卖鲜花。
      砍柴人妻子从篮里选了两朵最大的榴花给他们,再次对武独千恩万谢。
      他们离去后,武独暗自松了一口气,问道:“这花干什么的?扔掉?”
      段岭忍不住大笑,武独一脸莫名其妙。段岭便让他低头,把榴花簪在他的发髻后。
      是时都人以簪花为美,在文人中更是盛行簪花之风,段岭平日去太学时总能遇到簪着花的学生。然而太学生学生尚文,讲究和乐之美,配色多以素色为主;偶有一二跳脱之色,也会被中和在其他淡雅之中。
      武独却是十足的武人气场,一身暗茶褐素纱短打配柏枝绿腰封,根本藏不住孔武有力的身体。全身的配饰只有一个香囊、一把剑和一双木屐,再加上他总是“生人莫近”的模样,活像个孤僻的天涯客;然而自发间探出一抹火红,一下将浪子带回了他在尘世的牵挂身旁。
      武独看懂了段岭眼中的笑意,把另一朵簪在段岭头上。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段岭问:“你什么时候出来给这些人看病的?”
      武独道不答,段岭便牵起武独的手,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拿出两条五彩长命缕,系在两人腕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