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同游  ...
            
                 
                
                    - 
                          潼关历来是南朝与北国交兵之地。
 当今皇上登基之前就曾驻守在此,登基之后为了防范北国犯境,更是加强了潼关的战备。
 潼关守军一面练兵备战,一边开辟土地以战养战,几年过来倒成了边塞重镇。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是一片青青的麦田。
 时近小满,正是稻麦灌浆之时。
 晋阳公主扶了扶纱帽,悠悠开口。
 十日之内再无雨水,这战事定然是不会结束了。
 裴三少茫然的正不知何意,就听她又接下去。
 
 当年父皇驾崩之时,将母后与江山都托付于先皇,外公一族本就不赞成。
 外公本打算接母后回北国居住,但碍于母后身孕一直没有成行。
 后来母后病故,让外公一族的人已经怀了颇多不满。
 何况当今皇上又是那样子登上了皇位,这多少也是会招来外族的笑话。
 十六国下战书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吧?
 
 虽然惊讶于她的直白,但也不得不点头。
 这话要是当众说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裴三少抬手抹了把额角的冷汗。
 
 其实北方十六番国联合来犯,为先朝寻仇是明面上的说辞。
 仿佛没看见裴三少讶异的表情,晋阳公主转身向前缓缓而行。
 去年大旱,北地颗粒无收,牧民除了南下抢掠,可能也是没有别的出路的。
 
 虽为一介女流,但如此见识当真让裴三少大开眼界。
 寥寥数语,已将几万兵马调动的战事说清,与以往所见的兵书战册全不是一般模样。
 如果晋阳公主生为男子,哪有轮到林家人坐江山的道理。
 当市集之上,看公主流连于首饰布料中间,裴三少又觉好笑。
 到底是女孩子,还是喜欢打扮多过喜欢江山吧。
 
 潼关城是兵家要塞,却也是南北通商之地。
 尤其近年皇上下令,让许多守军在此安家,潼关城比早些年已经热闹许多。
 虽然城外不远就有番邦人马,但城内依旧繁华如初。
 逢了这样市集的日子,街市上更是摩肩接踵,错不开脚步。
 裴三少护着晋阳公主在人群里艰难跋涉。
 
 北国风情的钗环摊子。
 毛呢兽皮的衣料铺子。
 晋阳公主看起来都是新奇事物。
 一路挑挑拣拣,逛的格外开心。
 公主此行并无太多人知道,城中百姓自然也不认识这个纱帽遮掩的姑娘。
 倒是裴三少自幼在潼关长大,市集之上,倒有多半人认识他,逢人问起三少怎么数日不曾上街,聊到尽兴才想起公主,急慌慌回头去寻,才见公主正站在身后不远。
 正要穿过行人走去公主身边,不想却看见公主身边站定两人。
 
 汝南王与那阿依慕王子。
 
 晋阳公主似是看中一条红玉手串,拿在手中反复端详。
 裴三少走近之时,却见阿依慕拿过一条绿松石递到公主手中。
 我喜欢这条红的,不如你要这蓝的吧。
 公主闻言就拿手中红玉换了阿依慕的绿松石。
 
 多日来心中的郁闷,忽然就涨的心口难受。
 替晋阳公主憋屈。
 再如何的深明大义,也不可如此委曲求全!
 念头至此,裴三少已经劈手夺了那条红玉,将银子甩在了店家怀里。
 转身不看阿依慕惊讶的脸色,将手串递到晋阳公主手中。
 一直受公主赏赐,无以为报,微薄小礼,不成敬意,请公主笑纳。
 晋阳公主也被他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
 又见他拿了红玉送给自己,竟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裴三少也不等她答话,径自将红玉塞进她手中,转身出店去了。
 公主见他离去,也顾不得还在惊讶的王兄和北国太子,忙撇了刚才拿在手中的绿松石,追着三少的步子去了。
 留下两人站在店里,一个捧腹大笑,一个莫名其妙。
 
 时近晌午,野风吹进城内,让人口干舌燥。
 裴三少闷头走不很久才发现公主还跟在身后。
 在人群中挤的纱帽歪斜,气喘吁吁。
 勉强追上自己的脚步。
 手里还紧攥着那串红玉。
 
 拣个干净的茶馆落座之后,裴三少懊恼地发现,自己最近越来越多的口不应心。
 告诫过自己不要去理他们皇室纠葛的。
 但是看晋阳公主落人下风的时候,就是忍不住挺身而出。
 见不得她寂寞。
 见不得她担心。
 见不得她忧国忧民。
 更见不得她此时掩藏在面纱之下的欲言又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