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宫廷沉浮6 ...
-
春去秋来,五年过去了。昔日的男孩长得越发出挑,成为了惹人眼目的翩翩美少年。按照皇族规矩,成年的皇子取封号受王位,被分封到地方为国家看管门户。秦少玉身份特殊,加之高贵妃作梗,受封靖西王,被远远发配到南方一带。如今的南方一带,与后世区别很大,不单指华夏境内的云南,还包括与泰国,缅甸,老挝一带,面积不小,而有相当多的无人区,却极难治理。由于与中央政府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当地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不通,再加之环境酷热,蚊虫众多,瘴气多发,生存困难,虽然皇帝也曾派遣官员来此管理调研,但官员派遣的速度显然赶不上官员死亡的速度,是以常缺不补,所以中央政府管辖极为困难,基本上是将这片地方作为穷凶极恶的罪犯的流放之地,说上一句穷山恶水,并不为过。当地汉族人除了罪犯就是无处可逃的亡命之徒,所谓的普通百姓更是不要去想。少数民族尚未开化,民风彪悍,敬蛇如神,因为双方了解不深,语言风俗等方面不尽相同,所以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把一直都是当朝皇帝的心头刺,官员死亡高发区的西南一带赐给秦少玉作为封地,一方面是一块遮掩住皇家颜面的遮羞布,这些年过去了,曾经皇后秽乱宫闱的罪名已经洗清,安家谋逆案饱受质疑,秦少玉重新复宠,地位不同以往,为堵住悠悠众口,皇帝不得不选择一块说的起嘴的封地给自己儿子,这块地从面积上来说,已经能抵得上其他皇子封地的两倍了;另一方面,皇帝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光儿子就有十个,怎么可能个个都去操心?他即便对秦少玉曾经有过父子之情,因为秦少玉身上的一半安家血脉,他也绝对不会给这个儿子多么大的宠信。留下秦少玉,一则可以彰显他对安家的宽宏大度,不寒了底下臣子的心;二则可以打压高家气焰,告诫他们谨守臣子的本分,不至于成为第二个安家;三则可以避免在史书上留下暴虐无情的恶名,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身为天下人君父的皇帝呢?
因此,他不过就是给秦少玉交代几句,说上一些表面上鼓励劝勉的话,赐了一些名字上好听的东西,远远打发这个儿子走了。
秦少玉并没有对自己父亲的举动有什么不满的表示,从当年一事他就清楚这不过就是帝王权术,没有安家,也会有刘家,陆家,无论是谁阻挡了皇帝的道路,挑战了他的权威,撼动了他的地位,都会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既然如此,在羽翼未丰之际,皇帝给予他的一切,他除了接受,还有别的选择么?
虽说众人连连摇头,秦少玉出发之前在李奉牧的指点下做了万全的准备,他放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带足了中原常见,南方少有的东西。适合南方种植的谷物粮食种子与耕作技术,药材作物,茶叶,炼铁技术,史书古籍等等,命人秘密招募一批能工巧匠,儒家大能,耕作能手,乔装改扮成护卫随行。
秦少玉太清楚了,这的确是一片不毛之地,但是,他必须把这里开发成自己的王国。
尽管他已经尽可能地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设工作,他也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会面临的是一个就目前王朝所言,史无前例的困局。
很多年后,已经成为皇帝的秦少玉给后代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其中一样就来自于此后的藩王经历,而这就是由秦少玉本人任总监,李奉牧主编,各大学士任编辑的《云南省开发建设调研报告》。
其中的序言之中,十分清楚地罗列出了他目前困难的冰山一角。
一,交通闭塞。
但凡有些生活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社会发展的血脉,经济增长的关键,人民生活的必需,国家政权稳定的奠基石。正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大修驰道是为了满足巩固国家政权的需要,一个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对其的控制力度。而放下以上深远发展,秦少玉所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是:没有路。
南方一带温度较高,天气酷热,生物自然更新,新陈代谢速度快,由于当地官员更新调换速度慢,不注意道路的修建和维护工作,所以大部分道路都被植物掩埋遮挡,换言之,人类所能通过的道路上布满了生长旺盛亚热带,热带雨林。
如此说来,就没有人能过的路了吗?严格意义上来说,有的。
森林小道。
不仅漫长崎岖,人畜难行,往往要走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充满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危险,既来自自然,也来自当地土著。
这就很尴尬了。
作为朝廷派来的藩王,秦少玉拥有设置官员,征派徭役,建立武装等权利,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他的人能到达的基础之上。
不出意外的话,他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封地众多并无米下锅的藩王。
二,环境恶劣。
平静的丛林沼泽是死亡的温床,水汽升腾之中孕育了来自几千万年前的杀机 。无数水生动物在此称王称霸,嚣张跋扈,生生不息,发达兴盛,从水中池塘到繁茂绿树,它们无处不藏,无处不钻。虽是无风之晨,可你仍能看见树上细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而并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儒家境界,而是数以千计,成群结队的旱蚂蟥在耀武扬威,它们格外敏感的嗅觉就如同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发现空气中有人或者是牲畜的气味,立刻争先恐后地聚拢而来,张开可怕的吸盘,马上就能将人或者是牲畜吸成空壳。
最值得注意留神的是丛林瘴气。每逢大雨前后,总会有表面上呈灰色的浓雾在沼泽洼地上游游荡荡,它似烟似雾,却也非烟非雾,其实质是亿万只循声而来,凶悍可怖的毒蚊纠结聚集在一起,它们无孔不入,可怕至极,一旦将人畜包围,往往九死一生。
至于毒虫毒蛇毒蜘蛛那就是随处可见,不胜枚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句话,没房子。
扩充一点,没王府,没办事衙门。
这就太不合情理了,堂堂一个云南省,如此之大,居然没有供人住的房子?是的,真没有。当地土著大多搭建树楼,竹楼供人居住,汉人是没有这个技术的,所以汉人多住的是用砖瓦,石头建的小平房,但这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好了,如今的秦少玉和李奉牧就这样带着一行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驿站,在他们的前方,就是秦少玉的封地,穷山僻壤,荆棘丛生,不过如是。
远在万里之外的高贵妃可能也没想到,她只是想给秦少玉穿个小鞋,这个碍眼的小子到底还是活着,跟她呼吸着同一片空气,没得给她添堵。如果她真的知道秦少玉的现状,她估计会连做梦都要笑醒。
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沉默的意味很复杂,他们大多数是跟在秦少玉身边多年侍奉的亲卫,家里有老有小,各种牵挂。他们还有一部分是专门招募而来的各行能手,主要用来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他们更有一部分是秦少玉的追随者,抱着飞黄腾达,从龙之功,剑走偏锋的想法,从繁华的京都来到了偏僻的云南。
极少一部分,是准备拥立秦少玉为皇的死忠。
秦少玉的死忠不多,除了必须镇守京城打探消息的探子和大臣,所有能用的人几乎都带了出来。
然而此时,这些或满腹谋略,或纵横捭阖的谋士们在这贫寒破烂的小平房里,一边用手擦拭着脸上从四面透出来滴下的雨水,一边互看了一眼,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如此山穷水尽之境,连活命都是奢望,又哪里来什么念头去想那泼天的富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