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灵魂从三十二岁女人的壳子换到不足周岁的婴儿身上,对于这个常人难以接受甚至会深觉惶恐不安的事实,罗婵大概花了不到半秒便接受了,也许换一个说法,用无动于衷来形容罗婵此刻的心境倒还更加恰当。

      现代高楼的钢筋水泥和夜晚的灯红酒绿已经成为罗婵上辈子的事,她小小的身子躺在充满奶香的摇床里,细薄的眼皮盖在脆弱的眼球上,呈现一种好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绝不会睁开的固执状态,喜秋稚嫩的嗓音还在她耳朵边儿颤,是靖国人都会的简单曲子。

      “打花枝,枝上雀儿喳喳叫,但问童儿何往来,童不语,却笑。折花枝……”

      忽而,喜秋闭了嘴,手上也不轻轻的推摇床了,女孩儿浅浅的呼吸拂在婴儿身上,检视片刻方离,她大概以为罗婵睡着了,于是手指提着裙摆,悄悄的出了内室。

      内室出来,屋子的外间还有石棱在做针线,她见喜秋径直推开屋门去了外头不远的廊下,透过虚掩的屋门,细瞧喜秋是在和夫人房里的张嬷嬷说话,这才丢开不管。

      廊下,张嬷嬷正问喜秋:“姑娘今日哭闹不曾?”

      喜秋摇摇头,低眉敛目的样子,叫张嬷嬷看不见她眼底的少许忐忑。不过,饶是喜秋表现如此乖顺晓事,她依旧听张嬷嬷细细叮嘱了她几句,还是那些照顾婴孩儿须得注意的琐碎,一个是日日不忘几番提点,一个是牢牢谨记在心,彼此都怕疏忽了什么。

      二姑娘可真是得宠,喜秋一边听一边想,她自小连父母双亲都识不得,心里不禁羡慕。

      张嬷嬷训完话就打发了喜秋,罗婵屋里还有石棱看着,她就没进去,免得动静大了扰了小主子反而不好,于是转头去院儿里正房找到罗夫人。

      “姑娘乖巧得很,不哭不闹的。”张嬷嬷字字斟酌着说,犹豫了一二,还是道,“就是过于安静了些,您瞧着大姑娘小时候的脾气,老奴有些担心……”

      罗夫人知道张嬷嬷没说完的话大抵是个什么意思,但罗婵的早产也不全都是别人的责任。

      “不能都怪在她身上,当初我怀婵儿时本就有几分艰难,乍闻长兄出事,心里就先惊慌起来,一时竟自乱了阵脚,这才让那起子小人钻了空子。唉!只能说这人呐,心大了,就什么都敢干了,但她也是好本事,看准了我的弱点,知道我那时没工夫去查探消息呢!”

      罗夫人嘴里说着不怪,神情平静,甚至还似毫无芥蒂般的点出了自己的责任,但依着张嬷嬷对罗夫人的了解,这根本就是决不会放过那个“她”的意思了。

      当然,做母亲的,都有人想害了自己的孩子了,任谁都是不能忍的,何况罗夫人了,所以张嬷嬷心里非常赞同罗夫人的想法,不过嘴上还是宽慰了罗夫人两句,而此事就此打住,主仆两人撇开不谈,又说起了大姑娘罗妱。

      “我记得妱姐儿屋里的冯氏来府上快半年了吧!好像就一眨眼,我的妱姐儿便五岁了。”罗妱是罗夫人头生的女儿,而罗婵则是她的幺女,罗夫人并没有偏疼谁,一样的宝爱,所以即便是她最近都操心着罗婵,却也没忘要梳理梳理罗妱屋里的下人。

      “冯氏的架子端得愈发的高,品笙也不敢太拦,大姑娘的性子倒真是被压了些下去,剩下的就看夫人如何拿主意了。”品笙和石棱俱是罗夫人亲自挑选的丫头,两人分别在罗妱、罗婵屋里掌事儿,虽然年纪轻,姑娘们身边的一切事宜不能皆交由此二人打理,但她们只要有那份儿心思本领,今后成为二位主子的心腹几乎是板上钉钉,不过就算这样,张嬷嬷依旧说连品笙都不敢拦冯氏。

      听到这话,罗夫人不觉得奇怪,只是脸上露了点思索的神情。

      品笙制不住冯氏当然在情理之中,她是个聪明孩子,一是看罗夫人没表现出那个意思,二就是顾及了冯氏的来历。张嬷嬷对此心知肚明,她瞧着罗夫人的样子应当也是心里有数,于是静悄悄的立在旁边,半个字不多说了。

      罗夫人生罗妱之前已经站住了两个儿子,那时罗老爷除了这两个嫡子,还有两个庶子,府上倒是一个女儿都没有,这才显得后来罗妱的出生十分金贵,是以罗妱刚刚会走时便时常被罗老爷带在身边。这是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跟在罗老爷身边把罗妱的脾气养得太大,性子也要强了些,因为这个,罗夫人在冯氏来了才想着用这人磨一磨罗妱的性子。

      “半年也够了。”罗夫人突然说,她是希望冯氏立起来能让罗妱好好儿学些规矩或者懂得收敛脾气,但并不愿意一个奴才用规矩把自己女儿困住,所以半年时间大约也够了,毕竟她又不是真的要捧着冯氏,即便……

      沉吟片刻,罗夫人又对张嬷嬷道,“正好我这身子也将养得差不多了,这两日你便着人收拾收拾行囊,我带妱儿、婵儿去建州见见她们大舅舅吧!”至于给罗老爷提去建州的理由罗夫人都是现成的,她生产前夕不是刚听说长兄不好么?眼下养好了身子岂能不去探望一二?

      罗夫人嘴角浮现出淡淡的微笑,她可还记得当年父兄在她出嫁前对她说的一句话——姚家出来的姑娘还没有受了气就咽下去的!

      很快,几日后,罗夫人并罗妱、罗婵母女三人带着一众家仆从水路便往建州去了,与此同时,罗府上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位叫吴烟的姨娘因为犯了罗老爷的忌讳被罗老爷亲自吩咐人给药哑了卖了。

      和罗婵住在罗夫人正院西厢的情况不一样,罗妱满三岁后就被分去独住了一间小院儿,冯氏自然跟着罗妱住一个院子,原本罗夫人去建州带了罗妱,这院子虽然品笙没跟着去,但她也不敢拿她如何,冯氏的日子过得该是更加自在才对。但事实相反,自从知道吴烟吴姨娘被罗老爷亲自弄去卖了后,冯氏的心里就不由有些惶惶不安。

      她之前收过吴姨娘身边丫鬟递来的好处,丫鬟说是吴姨娘感念她照料大姑娘辛苦,当时冯氏便心想了,这大姑娘又不是你家姨娘亲生的,操的什么闲心呢!可到手的好处,冯氏也没道理放过,她收了也就收了,何况,吴姨娘那样受罗老爷的宠,就当卖个面子给对方,若是将来她在府里犯了哪个主子的忌讳,到时也有根线可以攀过去问问道儿。只是这一次,吴姨娘莫名其妙就被罗老爷卖了,自此,冯氏的心就一直悬着,落不到实处。

      冯氏在下人中间拐着弯的打听吴姨娘究竟为什么被撵出府,但这次因为罗老爷的雷霆手段,谁也没敢私底下议论,不出个把时辰,倒让品笙知道了。

      “姐姐让咱们闭紧嘴巴,院子里就没一个乱说的,她是趁中午去大厨房吃饭回来拦着我偷偷问的。”叶儿当时还纳闷儿冯氏找她做什么,原来是向她打听吴姨娘的事情,吓得她连冯氏塞过来给她甜嘴儿的糕点都没要,挣开人就跑走了。

      “她可真是胆子大!”品笙冷笑一声,心想冯氏无非瞧着叶儿在院子里总往外头跑,消息灵,只她没想到的是叶儿年纪小,又怎么敢沾罗老爷的事儿,倒吓得人巴巴儿的跑她这里拿主意来了。

      “你别理她。”品笙说,“下回堵着你你还来告诉我,不过那时候你也不用跑,给她讲,主子们的事不该咱们下人多嘴。”说完,品笙还开了自己的箱子取了一小包糖给叶儿,叶儿当然听她的,捧着糖连连点头,最后松了口气,高高兴兴的走了,留品笙一个人待屋里琢磨。

      建州和朔阳的风光完全不一样,这里地处靖国西北中部,要比在通江以南的朔阳更冷,虽然在路途中,身处罗家大船上的三位女主子一点儿没感受到建州的寒气,但甫一下船,众人皆是冻了个哆嗦,罗夫人忙去看奶娘怀里的罗婵,见她闭着眼睛小脸儿通红,也不知是睡得还是冻得。

      “妹妹睡得可真香啊!”罗妱一只手被一个体态圆润的妇人牵着,另一只手倒伸出来扒开包着罗婵的小被子努力往里瞧。

      “别闹!当心冻着妹妹!”罗夫人让那妇人把罗妱拉住,又转头过来细细察看罗婵,半是疑惑半是担忧道,“婵儿这是睡着了?”

      “夫人别担心,大姑娘是说对了,二姑娘睡得正香呢!”抱着罗婵的孙氏和牵着罗妱的张氏一样都是罗家精挑细选来的奶口,所以这人自然清楚怎么看孩子,连口气里都带着一丝笃定。

      罗夫人显然也相信孙氏的话,只是说:“我也没想到今年建州冷得这样快,我记得我尚在闺中时,往年这时候还能和裴、周两家的姑娘一起去游园子呢!”

      同行的下人里没一个敢接罗夫人的话儿,此刻仅是张嬷嬷一起和罗夫人回忆了两句,她有伺候罗夫人十几年的情分,和别的下人自然是不一样的,而正在这时,罗夫人娘家派来接她们的人到了。

      一队车马还有护卫走在黛色的石板路上蜿蜒而来,路上的行人纷纷避退,有眼力劲儿的很快便瞧出马车上的徽记是余城姚家的,打头的好像就是姚家儿郎里的老大姚禀宪。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