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成王败寇 ...
-
宁王军坚持半月有余,死的死,伤的伤,余者被朝廷招降大半,身边只剩精锐亲兵,大势已去,再难挽回。宁王军号称三十万,如今却只剩眼前千余人,他们血战沙场多日,拼杀到这最后一刻,满身血污,早已认不出原本模样。宁王见此情形,心痛不已,喟然而叹:“此乃天要亡我!”
皇上见宁王困兽之斗、垂死挣扎,倒也不急,安然住下。这日,京中来人报说“皇后娘娘有喜”,并送来沐斓一封信,信上只八个字“母子俱安,待君归来”。
皇上看到这八个字,欣喜若狂似小孩子,骑马绕着军营飞奔了十多圈。皇上自出征以来,常派人给沐斓送信,行军途中,不过“安好想念”之类寥寥数语;沐斓也偶有回信,大多是“保重小心”之语,从未提及自身。今日此信,虽三言两语,却是和往日大不相同,加之沐斓有孕,皇上恨不能立即飞驰回京,遂决定速战速决,将宁王一党拿下。
皇上带军至宁王帐前,只身而入,宁王整装坐于大帐中央,不起身也不说话,皇上道:“皇叔可安好?”宁王鼻子里冷哼一声,仍旧不开口。
皇上又道:“皇叔意效成祖,可无成祖之德;欲仿景帝,可无景帝之运。”
“成王败寇,无话可说。”
“难道皇叔心中就无疑问,鞑靼何以不出兵南侵,杨笠为何没有反叛于朕?”
宁王冷笑:“还用问吗?本王精心布局,却唯独小看了你。”
“这便是你的弱点——太过轻敌。”皇上道,“朕还是太子之时,杨笠就一直是朕的人,假意投靠于你,不过是我们的计策罢了。鞑靼来朝进贡之时,你以为杨笠私下与之协定的盟约是同时攻打京都,实际上却是鞑靼与大明百年睦邻、互通有无。朕想你应该也曾对杨笠存有戒心,可在朱有庭刺杀太子妃一事和杨傲珊远嫁鞑靼一事上,杨笠的态度和作为彻底消解了你的疑虑。可你却不知道,太子妃一事不过是杨笠取信于你的计谋,杨傲珊远嫁则是出于自愿,为的就是巩固大明与鞑靼的盟约。况且,鞑靼一向政局不稳,皇叔以为就凭你许下的条件,就足以令鞑靼出兵吗?巴图孟克登上汗位不过两年,巩固自身还不及,又怎会贪图眼前利益而贸然与我大明开战,置大局于不顾!”
所以,当日皇上和沐博衍、杨笠定下的计策是:皇上率军出征,鼓舞士气,将来也好凭此稳定朝局;杨笠镇守京都,一来麻痹叛军,二来趁此机会将宁王所派之人及京中反贼一举拿下;鞑靼可汗于北部边境虚张声势,造成假象,而沐博衍则表面对外宣称率军北上,抵抗鞑靼,实际上却是乔装迂回南下,直捣江南,杀叛军个措手不及。此计三管齐下,缺一不可,如若不是对沐博衍、杨笠的忠心肯定有加,结果怕也是凶险。
宁王听罢,仰天长叹:“输了,输了——是本王输了!”
皇上出帐下令:“宁王已降,其亲信朱有庭、林钰等人为虎作伥,叛国谋逆,一律诛杀,余者皆流放海疆,宁王押解回京,终身监禁!”
皇上回到大营,沐将军裨将沈懋篱匆忙来报:“陛下,沐将军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