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波三折 ...

  •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功夫便又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武旭的生活同过去并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是多绣一件嫁衣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一件嫁衣,武旭却绣得很不容易。不是说嫁衣难绣。而是身边的人总有许多的意见。
      “……苏州镇湖的刺绣最有名,老奴年轻的时候倒是学过一些,三小姐若是不嫌弃,老奴可以跟三小姐说一说。”
      “绣线一定要挑好,否则就是再出众的绣技绣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鲜活生动。”
      ……
      这样的话一般都是周妈妈说的。从前武顺出嫁时,周妈妈虽然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那时候武士彟还在世,武顺身边围了一大帮子人,其中好几个人都是针线班子出身,周妈妈说的并不多。但是如今,周妈妈自觉自己的才艺有了用武之地。
      杨氏虽然不管绣嫁衣的进度,但是经常会说一些持家的道理。
      武旭看上去都一一地听着,然而神情却一如既往地冷淡。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有听进去没听进去。不过周妈妈在查看嫁衣的时候却发现三小姐的确是听进了自己的话。因此便有些满意了。
      ******
      这一年下来,武旭和杨氏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稳的。然而最近这段日子却又有了些变化。
      如今已经入了冬,天气渐渐地冷下来。周妈妈几次上前院去催冬衣,都被挡了回来。说什么府里如今花销大,要节省开支,又说什么连大老爷二老爷那里的冬衣都还没做,总之就是不给。
      周妈妈生闷气,却又不敢和杨氏说。杨氏问起,便推说自己忙忘记了,如此忘记了两三次,杨氏当然品出味来,便不再问了。
      天气冷,床上的被子又不厚,屋里冷得像冰窟窿,周妈妈上前院要炭,郑妈妈笑嘻嘻递过来一篓子炭。
      周妈妈接过一看便皱了眉:“怎么是柴炭,难道没有银骨炭吗?”
      郑妈妈笑呵呵道:“银骨炭今年涨价涨得厉害,府里今年只进了这个柴炭,大家都凑合着使吧。”
      说是只进了柴炭,但是周妈妈分明看见大少奶奶房里使着银骨炭,就连郑妈妈房间里用的也是上等的红罗炭。
      忿忿地回到院子,周妈妈把炭放在火盆里点了,却是点了半天烧不起来,满屋里还冒着黑烟,原来那柴炭竟是潮的。周妈妈这一气非同小可,躺在床上五六天还起不来,反倒杨氏劝她:“我都没气,你倒气得病了。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却还这么大气性!这么点事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周妈妈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道:“老奴也不想生气,是两位少爷实在太过分了。不管怎么说,夫人是他们的嫡母,哪有儿子如此欺负嫡母的?这根本就是不孝!他们也不怕传出去遭人耻笑!……”
      “什么耻笑不耻笑的。”杨氏的笑容发苦,“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若怕遭人耻笑便不会再老爷刚刚过世便霸占了武家所有产业。武氏宗族也站在他们一边。自古男尊女卑,怪只怪我没生下一个儿子。”
      周妈妈听了杨氏的话,心中忧闷,不必细说。
      其实周妈妈并没有说真话,她不敢告诉杨氏最近从前院听来的一些消息。二小姐进宫一年多了,到如今却没有一点动静,和她一同进宫的徐慧原本也只是个才人,如今都已经升到二品充容了,可是二小姐却还只是个五品才人。府里的人都传二小姐不得圣上欢心。甚至还有人说二小姐前些日子触怒了圣上,遭了圣上贬黜。
      否则前院的人怎么敢这么欺侮她们,还不是因为两位少爷的纵容。
      周妈妈越想越是忧虑,不仅担心宫里的二小姐武照,也担心杨氏知道真相。
      这一天周妈妈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突然感觉身边坐的有人,睁开眼,不由大吃一惊。
      “三小姐,你怎么来了?”
      武旭坐在床边的绣墩上,定定望着她道:“周妈妈,我不是武旭。”
      不是三小姐?周妈妈定睛再仔细一看。呀!竟然是二小姐!二小姐眉毛里面有一颗小小的红痣,不仔细看不出来。
      周妈妈心头顿时七上八下:“二小姐,您不是在宫里吗?怎么回来了”
      武照一脸地沮丧,眼睛还是红的:“周妈妈,我从宫里出来了。”
      ******
      武照是昨天回来的,回来的时候很狼狈,是由宫里的一个老内监遣送回来的。那内监宣了圣上口谕。口谕说:才人武照不修妇德,冒犯天威,念其父亲武士彟有功于朝廷,特遣其返家面壁思过,非诏不得入宫。
      杨氏虽然想念女儿,但是女儿这样回来,她的心里怎么会好过得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就被赶出来了?你表姐怎么不为你说话?”
      武照一面哭一面述说自己在宫里的悲惨遭遇:“……女儿在宫里,每日天不亮就得起床,虽然时常随侍在陛下身边,但是并没有什么亲近的机会。每天都站着做活,听候差遣,虽然苦了点,女儿想着路是女儿自己选的,并不敢抱怨什么。可是眼看着和我一同进宫,才貌还不如我的徐慧都能得宠,女儿心里不服,也想找机会赢得陛下注意。我就向常跟在陛下身边的女官打听陛下的喜好。”
      “那女官同我说陛下喜欢勇敢刚烈的女子,我以为是真的。便想找机会让陛下认识到女儿的勇敢。”
      “陛下有一匹西域进献的良马叫狮子骢,陛下不能驯服,有一次问我们这些跟在身边的人谁有办法,我想力求表现,便说我有办法。陛下问我是什么办法,我就对陛下说给我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匕首。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接着锤;还不服,则用匕首杀了它。陛下先还笑着说:‘照你这么说,朕的良驹不被你刺死了?’谁知道不一会就变了脸,斥我狠毒,说我这样的女子若留在宫中,只会令得后宫不安。我才知道自己被人骗了。”
      杨氏听完女儿的叙述长叹一声道:“宫里的险恶何止这些?进宫前我同你说,你心高气傲,不肯听劝。当初不让你进宫,你不愿意,既然进了宫,就应该想方设法跻身而上,不该再出来,你这样出来,以后要怎么办?”
      被皇上赶出来的女人,还有哪一家会要?想到这里,杨氏感到很无力。她这一生最骄傲的便是生下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其中以武照和武旭这对双生姐妹的容貌最为出色。武旭自小性情冷漠,让她寒心。这个二女儿却性情活泼,又孝顺她,最得她宠爱,如今这个女儿被这样从皇宫里赶了出来,她觉得跟要她的命也差不多了。
      杨氏正伤心处,一直平静地坐在旁边的武旭这时候淡淡道:“宫里从来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云娘能够全身而退已属不易。夫人应当庆幸。”
      杨氏心头一动。不由望了望七情不动的小女儿。可不是这么说的?依云娘志大才疏,天真烂漫的秉性,在皇宫里的确很难存活。除非她永远安安分分当一个五品女官,否则只要她想露头,就必定遭人打压,性命恐怕难保,如今虽然这样不光彩地被送回来,也没有了前途,可总算是保得了一条命在啊。
      杨氏这样想一想,先前那想死的心反而淡了几分,只是二女儿的将来要怎么办,难道真的就这样一直跟在她身边,变成一个老姑娘吗?
      ******
      周妈妈一场大病虽然好了,但是却落下个咳嗽的毛病。杨氏想请个好大夫来给周妈妈瞧瞧,但是前院却多有敷衍。
      周妈妈劝道:“夫人,老奴自来身子骨硬朗,这点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何必跟她们生那些闲气。”
      杨氏不依,私下拿了自己的私房钱给一个外院小厮,打发了他出去,总算找得一个好大夫来。大夫看后开了个方子,抓了几帖药吃下,才见好。
      武照自从宫里回来安静了许多,以前的嬉笑怒骂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郁郁寡欢的脸,整日唉声叹气。杨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完全无法可想。而且现在杨府里关于二女儿的流言蜚语甚嚣尘土。元庆,元爽两兄弟原本就和她们母女不对付,趁此机会恨不得将她们往泥里踩。
      周妈妈也跟着着急:“夫人,二小姐今后怎么办,还是要想想法子,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杨氏做着针线活的手就是一顿:“我当然晓得,可是我也没有法子。如果她开始没有进宫,如今怕和郭家定亲的就是她,我再给华姑找个殷实人家,她们姐妹都去过自己的小日子该多好。可她偏偏争强好胜,这样下场,怨得了谁?”说着说着杨氏的眼圈又红了起来。她真是为这个女儿操碎了心。拿帕子揩了揩眼角,一抬头,却看见武照正站在门口,怔怔看着自己。
      母女二人一时相顾无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还是周妈妈笑着道:“二小姐站在门槛做什么,快快进来,夫人正在给您做衣服呢。”
      武照这才缓缓地踱步进来,眼圈也红了,叫了一声:“母亲,是女儿让您担心了。”
      杨氏叹得一口气:“为娘的为子女担心,理所当然,只是为娘的没用,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若是你父亲还在,肯定会有……”话说到这里,杨氏才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若是你父亲在,你也就不会进宫,也就没有这许多事了。”
      武照一时也哀伤不已:“是女儿没用,原本想入宫给母亲长脸,却不想让母亲丢尽了脸面,如今还累母亲为女儿担心。女儿已经没有脸面活在世上了!倒不如跑到前院去,一头撞死在那两个混蛋面前!”到了最后,声音竟带上些凄厉。
      杨氏听女儿竟然萌生死志,一时之间手足冰凉,好一会只听“啪”地一声,竟然是杨氏一个巴掌呼了过去,杨氏大声道:“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死就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你以前跟娘说的话都忘记了吗!你的志气都跑到哪里去了!”
      “母亲……”武照怔怔地,这还是杨氏第一次打她。在她的印象中,杨氏素来是个慈母,从小到大,连一根手指头都没有动过她。
      “为娘的含辛茹苦把你带大,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去寻短吗!你不想着怎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想着怎么去死!”杨氏越说越伤心,已经是泪如雨下。
      “你死了倒容易,却让为娘一个孤老太婆留在世上给你立碑扫墓。”
      “你要死也成,什么时候要死,先跟为娘的说一声,为娘的在你死之前先一根白练把自己吊死了,到那时也就管不得你了。”
      “母亲!”武照一头扑在杨氏怀里,“娘这样说,不是折煞女儿吗?”
      杨氏的手颤抖地拍了拍武照的背,可能是因为情绪还没有缓和过去,声音依然有些发颤:“你去时,母亲说过,不求你平步青云,只愿你平平安安。你都忘记了吗?”
      武照喃喃地道:“女儿没忘,可是女儿已经没有活路了……女儿留在世上一日,便只会给母亲和家门蒙羞……”
      一直站在旁边的周妈妈这时候偷偷擦了脸上的眼泪,走了出去,把房间留给母女二人。却在掀帘子出去的时候看到站在门边的武旭,不由诧异。
      “三小姐。”周妈妈叫了一声。
      武旭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便转身去了。
      周妈妈看着武旭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房内,不由叹了一口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