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谁是良配 ...
-
既然确定了女儿将来的夫家人选,便宜早不宜迟。杨氏第二日便带了周妈妈坐了一乘小轿去造访郭家。虽然有些唐突,但如今非常时期,杨氏也就顾不得那些无谓的矜持了。
杨氏傍晚才回到武家,回来的时候一脸笑意,显是心情很好。
周妈妈关了院门,和杨氏躲在屋子里说话。
“……我今天在郭家院子里转悠半天,可算是让我瞅着那郭家公子了!”周妈妈语气兴奋,“夫人不晓得,那郭家公子长得真是好一表人物,看上去又和气又尊贵。三小姐若是见了,也必定欢喜得紧。”
杨氏听周妈妈这样说,心情更加好了。
“今天我探郭夫人的口气,也很满意这桩婚事。说晚上就会跟郭老爷提起,如果没有问题,两天后上门来把这件事情定下来。”杨氏说到这里十分欣慰,“等到华姑出了门,我这一辈子的责任就算了了,剩下的路怎么走,走不走得好,我也管不了了。”说着说着又辛酸起来,“这些孩子一个个就这样都走了,以后就剩我这么个孤老太婆了。”话中不无凄凉。
周妈妈给杨氏除了簪戴,轻轻梳着杨氏的一头银发,语气真诚地道:“不论如何,老奴我总是陪在夫人身边的。”
杨氏从铜镜中看着自己的斑白的两鬓,脸上的凄苦之意更甚:“孩子大了,做娘的就该老了。”
周妈妈想逗杨氏开怀,便打趣道:“夫人就算老了,也是风流美人,不比老奴。”
杨氏微微一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我如今这样,说年轻时候是个美人,只怕无人相信呢。”
周妈妈见杨氏语气松泛,便又笑着道:“夫人若不好看,怎么生得出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来?谁若是不信,让他来瞧瞧三位小姐就知道了。”
杨氏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自从武士彟死后,她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笑过了。今日小女儿的终身有了着落,她总是绷着的心弦才松散一些。
****************
如此过了两日,到了第三日,杨氏一大早起来便催着周妈妈到前院打听。周妈妈笑着道:“夫人不用焦急,该是的,跑不掉。”
杨氏虽然焦急,但心情显然也很好。
“你这个老货,让你打听,哪那么多说头?”
周妈妈便笑着出了院。
杨氏在房中等候,这一等,却直等到太阳下山,周妈妈才从前院回来,佝偻着腰,一脸的颓丧。
杨氏一看周妈妈这样,便知道不好。
“究竟怎么样了?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周妈妈不忘安抚杨夫人:“夫人别担心,不是有什么变故,是郭家没有来人,兴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或者一时忘记了,也是有的。”
杨氏颓然地跌坐在黄花梨拐子纹交椅上,半边脸阴沉着。
“不是耽搁,也不是忘记,怕是根本不愿意了……”
周妈妈安慰:“如果真不愿意,一开始就不会答应夫人。夫人不要想多了。”
杨氏笑得有些冷:“如今老爷不在,咱们也不比从前了,人人都拜高踩低。我原以为郭家不一样……”说着,杨氏不禁掩面道,“老爷若是能再多活个几年,哪怕就两年,等她们姐妹都成了亲,如今也不至于这样儿。”
周妈妈的鼻子也有些酸:“夫人,您千万不要这样想。就算老爷多活两年,咱们小姐嫁过去,老爷不在了,他们若真捧高踩低,还能对咱们小姐好吗?还好是没嫁过去,不然咱们小姐埋在他们院子里,可不是有苦说不出了。”
杨氏听了这话,深以为然,抬了头道:“可不是,倒是我眼皮子浅了。”
****************
郭家那边既然不中用,杨氏便又筹谋起了其他人家。其实来求亲的人家也不算少,但无论哪一家却都有不如人意之处。比如拿刘家来说,刘家老爷在朝廷里任着个五品官,品级不算小了,但是他们家那位公子据说模样上有些缺陷,有一只跛脚。这自然是不能考虑的。另外还有一户卢家,卢家在本朝是五姓之一的世家大族。虽然求亲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但是和这样的人家结亲,说出去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可是这个卢家实在是太贫寒了一点,不指望女儿嫁到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也不能让女儿嫁过去受苦啊。再说大族人家总有些大规矩,女儿那个性子,弄得不好,还不知成什么样呢。除了这两家外,其他多是一些小门小户,要么公子人品低下,要么家世不好。挑来拣去,展眼一个月过去,杨氏还是定不下来。
周妈妈有一次道:“夫人是不是再到郭家去问问。兴许就成了呢。”
杨氏从一大堆求亲帖里抬起了头,语气十分冷淡:“咱们如今虽然落魄,但也不做拿样没脸没皮的事情。”
周妈妈便讪笑着不说话了。
杨氏那边整日为女儿的事情愁眉不展,而武旭这边却还同过去一样,每日吃吃睡睡,看看书,有空的时候再遛一遛她养的大白猫。
杨氏一看她那副无事人的模样,便叹息不已。
这个女儿,果然是没有心的呀……她想到身在宫中的二女儿和远嫁外地的大女儿,一时感伤不已,簌簌落下泪来。
周妈妈瞧瞧杨氏,再瞧瞧没心没肺的三小姐,也是一脸的无奈。她是下人,这些事情不是她能插嘴的,但是她也实在心疼这个她服侍了多年的女主人。但她更知道,三小姐那样冷清的性子只怕一辈子就那样了。夫人虽然整天说着看开看开,但其实总也看不开,如今大小姐二小姐都不在了,只有三小姐在身边,夫人天天看着,自然更添了一层忧闷,怕只怕要闷出病来。
时间过得很快,展眼又过了一个月,就在杨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尽快把三女儿的事情定下来后,郭家却上门了。
这日杨氏刚吃了晌午饭,前院贾氏身边的郑妈妈便过来请杨氏出去见客,客人就是郭家的夫人。郑妈妈满面笑容:“……除了郭夫人,还有郭家老爷和公子,咱们大少爷正在大堂招待,大少奶奶请夫人到前院陪郭夫人说话儿。”又悄悄走到杨氏身边,在杨氏的耳朵边咕唧了一会,杨氏脸上虽然还是淡淡地,但是眼睛里的笑意却是藏不住的。
周妈妈一边看了,便知道肯定有什么好消息,心里也替自家主子高兴。那边武旭抱着大白猫从屋里走出来。周妈妈便笑着望住了她。郑妈妈也发现了抱着大白猫的武旭,殷勤地道:“三小姐大喜了。”
嗓门有点大,杨氏不由皱了眉头。周妈妈看了杨夫人,又瞅了瞅郑妈妈。
事情都还没拍板呢,这郑妈妈说话也太轻狂了些。真是跟她的主子一个样!周妈妈这样想着,眼神里便露出些鄙夷来。
武旭抱着大白猫,不像是听不懂郑妈妈的话,倒好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一样,木着脸,轻轻地从郑妈妈身边走了过去。郑妈妈的老脸便有些挂不住了。自从武家老爷去世,武府的当家主人换了大少爷,跟在大少奶奶贾氏身边的她便也跟着在府里拽起来,还从来没有人敢给她没脸的。就连昔日里高高在上的杨氏现今在她跟前也不敢大小声。不过她想起府里人对这个三小姐“木头人”的评价,便觉得自己和一个木头人生气委实不必。
周妈妈从来不觉得三小姐的冷脸好看,今天却不这样认为了,忍不住冲自家主子打了一个眼色。
杨氏却是好气又好笑。
**********
杨氏同周妈妈、郑妈妈一起离开小院,大约在前院坐了两个时辰便回来了。
周妈妈给杨氏倒茶,杨氏捧着甜白官窑茶碗在手,脸上笑呵呵地:“我看这门亲事是结对了,老爷眼光的确不错,那郭家公子论人品,论模样,都是一等一的。郭夫人,人又和气,华姑过了门,肯定不会受气。”
周妈妈也附和:“是啊,我看咱们小姐和那郭公子真是郎才女貌。难为大少爷有心,特特地带了郭家公子来给夫人相看。”
杨氏听到这句却敛了笑道:“不是大少爷有心,是郭家老爷有心,否则也不会把他们公子一并带过府来。”
周妈妈这时候也品出味来,可不是,这个父母上门议亲天经地义,可很少有带着儿子上门的。
“先前我还以为他们家拜高踩低,如今瞧着倒是我小人之心了。今天郭夫人也和我说了,前些日子他们老爷公务繁忙,抽不得身。”杨氏说着不知怎地又想起起了过去的武士彟,“从前老爷在时,也是那样,一忙起公务,连家也不回,这些男人都一个样。难得郭夫人贤惠得很。”
周妈妈插话道:“夫人说郭夫人贤惠,老奴看夫人比郭夫人还贤惠呢。以前老爷不着家,夫人天天担心老爷的身体,却是一句抱怨都没有的。”
杨氏苦苦一笑:“有什么用,我虽然担心他的身体,可他自己不注意保养,要不然也不会因为一时悲痛,吐血而死。”说到这里杨氏不免又洒了几点眼泪。
周妈妈不想杨氏沉浸在过去的伤痛里,便找着话道:“郭家虽然来说了婚事,但是为什么要再等上两年,这也忒久了些。”
杨氏摆摆手道:“这倒没什么,郭夫人也同我解释过,那郭公子是个有志气的,再过两年是三年一次的大考之期,郭公子想下场试试,在此之前若是成亲,恐怕他荒废了学业,倒不如到时候功成名就,再把婚事办了,来个双喜临门。”
周妈妈道:“这也罢了,只是郭公子要是考不上,那……”说到这里周妈妈突然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杨氏却没有太在意。
“依我今日看,那郭公子眉宇疏朗,举止雍容,绝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日若真能金榜题名,华姑过去岂不更好看些。”
周妈妈便笑着说了声:“夫人说的是。”
两个人正说着话,杨氏一抬头,突然看见自己的女儿站在东屋的帘子前,好像在听她们说话似的,也不知道站了多久——知道关心就好,虽然表情还是木木的。
杨氏向她招了招手,那武旭便走了过来。
杨氏笑着问她道:“母亲刚才说的话,你可都听到了。”
武旭点了点头,表情却还是淡淡地。
杨氏此下心情正好,也不计较这些,又问她:“你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周妈妈生恐武旭的冷淡惹恼了杨氏,便赶在前头说:“夫人问三小姐这个,让三小姐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好回答的。”
杨氏想想也是,便对武旭道:“这个郭家的人都很和善,郭家公子也是一个俊才,你以后见了就知道。你能到他们家去,为娘的很放心。你从今后也把心收一收,有些眉眼高低也都学起来,到了别人家便不能像现今这样了。尤其你的嫁衣要正经做起来了……”
杨氏越说越多,几乎收不住口。
武旭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听着,没有不耐烦,但也没有附和。还是周妈妈提醒道:“夫人,离三小姐出嫁的日子还远着呢,有些话以后说也来得及。”
杨氏想想也是,有些话的确说得太早了一些。今天小女儿的婚事有了结果,她真是一时高兴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