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二章 真我 ...
-
“哈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默归从棺中拿出一支碧玉发簪如释重负地瘫坐于地,一个劲地盯着玉簪笑。
“怎么回事?表姐不会是接受不了打击傻了吧!”
习淳没有理宁碧箫,凝眉快速走到了默归身边。宁碧箫也就不再多话,跟了上去。他们二人往棺中一望,竟是空的。习淳大惊道:“不可能!我亲眼看到先帝将霖纾埋进了这里,怎么会这样?”
宁碧箫眼珠一转幽幽道:“会不会是,律霖纾诈尸啦!”似乎是为了配合她一样,一阵阴风吹过,发出呼呼之声还吓她身子抖了一下。
“别胡说!”习淳别过眼来责备了宁碧箫一句,就又转向默归道:“默归,你发现什么了?”
默归好像本来就知道他们跟来似的,缓缓站了起来将发簪收拢在手中,自言自语道:
“也许,我早就该来了。不过,现在还不迟,我一定会找到你的,霖纾。”
宁碧箫像看怪物似得看着默归,嘴巴微张,用手摇了摇默归的肩。
默归瞬间抬头,狡猾一笑,抬脚踢向习淳,习淳早有准备一个闪身躲离了默归一丈远的距离。
“默归,下次我不敢了,真的。”
“好吧,看在这次是非常时期,我原谅你了。不过,从今天开始,一切恢复如初,不准再跟着我。”默归两手叉腰得意道。
宁碧箫在一边看的是一愣一愣的,拍拍默归肩膀机械道:“表姐,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这是唱哪出啊?”
“哦,碧箫你不知道,我这大哥呀,有个独特的癖好就是偷看女子洗澡。以前被我发现一次以后呀,我就以准太子妃的名义给他下了死令,不准他跟着我,否则我就让霖纾挖了他那双贼眼睛。”默归说着还两手握拳朝习淳做了做手势,之后又微笑道:“当然这太子妃是我自封的。”
“表姐,你还是不是我认识的表姐了?”宁碧箫看着默归这一连串动作再度机械。
“我当然是啊,只是这样子的我才是真我。碧箫你可要慢慢适应哦!”
宁碧箫这才恍然大悟道:“律霖纾没死,对不对?”是什么才会让一个十六岁花季年华的活泼少女变得这么沉郁,唯有失去挚爱那般的痛彻心扉才会如此。如今,墓中无人,这是死计。宣武帝到底还是不忍心杀自己的儿子。律霖纾没死,默归的生命再见曙光,于是就又变回了原来的默归。
“到底怎么回事,我还不清楚。等我找到他,我一定要让他把这么多我为他流的眼泪还我!”默归说着轻快地朝郢都方向走去。
习淳看着默归的背影,暗暗道:“默归,你戳我老底啊,你把我这玉树凌风、英俊潇洒的形象可是彻底破坏了!”
宁碧箫当没听见习淳抱怨似地,自顾自道:“律霖纾的影响力可真非同一般啊,失了双亲,又失了孩子。这会儿得知律霖纾没死,心情竟能好成这样,我可真想见一见这位表姐夫。”
“唉你们两在唠叨什么那,还不快和我一起回去。”默归回头看着他们二人一动不动,远远地催促着。
清龙殿
默归换了身夜行衣,把随身用品打了个包,背起就要出殿。习淳正好赶到,把一卷圣旨举在默归面前问道:“这位皇上,你这是什么意思?”
默归嘿嘿一笑道:“大哥,你就帮帮忙,我出去一阵,你帮我看着这大汉朝哈!”
习淳道:“哼——就凭这让我监国的诏书想走,没这么容易。”
宁碧箫也闪了进来,忿忿道:“就是,表姐你要让我来辅佐他,我还不如跟你一起走。”
默归道:“这么说,你们两个都不满意我的安排咯?”
宁碧箫走到默归跟前,眼睛睁的大大的求道:“表姐,让我跟着你吧。”
“唉,碧箫,不是我不想带着你啊。其实,我是不想当你和大哥之间的电灯泡啊。”默归假装无奈道。
“默归你不要胡说,我怎么会跟她——”
“表姐,你在说什么呢?”
在这习淳与宁碧箫惊得脸红尴尬的档口,默归趁机逃跑,运起轻功,飞离了皇宫。
翌日
默归已来到了郢都东边的平乐城,她听闻习淳与宁碧箫都已按照她的安排帮她监国,这会儿她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找律霖纾了。
此时,默归一身男装,正坐于茶馆喝茶。忽听邻桌的一书生道:
“唉,如今女皇才刚登基就微服出宫,让我们律国习大将军监国,她也太鲁莽了吧。前天,不是那个文国丞相刺杀她嘛,她怎么还敢一个人出来。”
又听另一书生道:“李兄,现在说话可得注意了。现下天下只有这一个大汉,再无律国、文国。且女皇微服出宫,说不好万一被她听见,可小心了你这脑袋了。”
“多谢谢兄提醒,我以后一定注意。”
另一桌一个红衣女子插嘴道:
“那文默归,潜伏于我律国多年,如今,她弑父杀母,还亡我律国,自立为帝。此等恶女,还不让人说了?”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是啊,这样的女子怎么配当皇帝。虽说我朝也出过几个女皇,但个个都是孝顺仁爱、深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啊!”
“就是啊,这文默归做出这样天理难容的事,怎么能够当我们的皇。”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不满。默归听着这些心里特别难受,她邻桌的谢书生坐不住了,站起来扬声道:“诸位静一静。能否听在下一言?”
那红衣女子道:“公子请说。”
“女皇攻破临淄那晚,谁都没有亲见又怎能评判是她杀了文皇文后呢?再说,昔日女皇还在我国做质子时,与太子纾相熟。据说,女皇这么急于攻打我国是为了太子纾。那么,太子纾看上的人怎么会是如此不仁不义呢?”
律国百姓一直以来都很崇敬律霖纾,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名,更是因为他的亲民爱民。因此,默归在律国的这段日子里,律国百姓也都很看好默归。
红衣女子听到谢书生这么说,似乎很是生气:“什么看上的人,那是她使了妖术迷惑住了——”这时她身边戴着斗笠遮掩面貌的蓝衣男子按住她的手,不让她继续说下去。
谢书生又道:“这位夫人,您似乎是对女皇有偏见。怎么处处说她的坏处?”
默归本不想插嘴,可她见那红衣女子手握桌上宝剑,极不好惹,这手无缚鸡之力的谢书生得罪了她恐怕会有祸患,只得出口道:“谢兄,你从未见过文默归本人又怎知她是什么样的人,切勿单凭个人看法就妄下论断。”
那蓝衣闻声一怔向默归看来,呆呆地注视了她一会儿,继而站起身放下一锭银子就拉着红衣女子要走。红衣女子挣扎了几下还是无奈跟着走出了茶馆。
谢书生没有留意到这一动劲自顾自道:“这——这的确是在下个人的看法。可是这位公子您——”
默归疑惑地看着那二人离去的方向顿生熟悉之感,马上道:
“谢兄,在下还有要事,先行一步了。”说罢付了账也出了茶馆,可是那二人早已不知所踪,默归往周边找了一阵,但是这二人似乎是一瞬间没影似的,附近的小贩都说没见着。默归呆站在一家客栈门口一脸忧愁。她认得,那蓝衣戴斗笠的男子的身影跟律霖纾的一模一样。但他身边的那个红衣女子是谁,那红衣女子看上去估计四十岁上下,难道是宣武帝安排来照顾他的?那红衣女子又为什么会这么讨厌她呢?这让默归很是不解。她相信律霖纾一定还在这平乐城,遂准备就先住下,然后再找他。
默归转身就进了平乐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