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回 初识 ...

  •   不少妇人都会选择在四月的时候,浆洗一家人的冬衣。只是我出身于官宦之家,平日里这些粗活自是没干过,好在隔壁的王婶主动提出要帮我,我也算松了一口气。

      王婶是我来关城后,认识的第一个人。一开始的时候,我连如何使用柴火和灶台都不知道,也是在王婶的耐心教导下,慢慢学会的。王婶也从未问过我关于家人的事,仿若帮助我,只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平日里,我也帮王婶做些家务,一来二去的,和王婶倒像真的母女了。

      王伯是村里的老木匠,手艺活做得十分精巧。和王婶不同的是,王伯不太会与人交往,倒是和我有时候能说上两三个时辰的话。王伯和王婶只有一个孩子,在边塞当兵,这一去也都三年了,杳无音信,也不知是死是活。只是如今盛世太平,胡人也不敢轻易的发动袭击,偶尔有点小乱子,也不至于出人命。所以王伯和王婶倒也还放心,只是,年岁大了,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在身边陪陪自己。

      王婶浆洗衣物的时候,我就在王婶家帮着做饭。来到关城之后,我才发现,百姓的生活竟是如此不易。寻常百姓一年的生活开销,甚至还比不上以前头上别的一支普通的发钗。身上所穿的衣物,也多是麻衣。布衣只有生活条件好一点的百姓,才能穿上。不富裕的生活,再加上官府压榨,在官府的地盘上,只有银两才是能说话的,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也是平民百姓心中的官府形象。

      往日在府中的悠闲生活,让我不禁惭愧起来。平日父亲十分挑剔饮食,若是不喜欢,,无论食材是多么的珍稀,定会全部倒掉,甚至连赏赐下人都不愿意。而在关城这一年,平常百姓家一顿饭,宁可做少,也不愿做多,剩下饭菜的这种现象,只会遭到别人的怒叱。

      王婶拿着浆洗完的衣服回来时,我也正好做好了饭菜。饭桌上,王婆突然间问我:“小槿,你今年也有十六了吧,这也不小了,父母又都不在,要是在关城找到了合适的对象,要记得和我说,我帮你做主。”

      我不解的看着王婶,一边嚼着饭一边含糊不清的问:“什么合适的对象?”

      王婶哈哈一笑,说:“还不是我们小槿以后能托付终身的对象,小槿会绣活,能认字,一定要找个好归宿,我看去年新来的柳夫子就不错。”

      我听了一阵窘然,连忙咽下口中的饭菜,说:“王婶,算了吧,我还不想嫁。再说了,哪个人家,愿意要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女子呢?”

      王婶这下可不干了,说:“我和你王伯一直都把你当自己女儿看,怎么能说是无依无靠,没有背景呢?再说了,小槿现在做饭做的好,绣活做的又精致,样式也新颖,还会认字,也读过书,模样生得也标致,怎么可能没人要呢?除非哪个人瞎了眼睛才不会要小槿。”

      我苦笑着对王婶说:“王婶的心意我心领了,只是我还在为家人服孝,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王婶也只能无奈的说:“但是小槿,如果真的有好姻缘,一定要把握住。我和你王伯也不能在你身边太久了,都是一把老骨头了,孩子也不在身边,也就能把你当做寄托了。”

      我心里一阵酸,说:“我知道王婶的好意。”

      王伯这时插了一句,说:“算了吧,小槿也是有分寸的人。”王婶便不再说话。

      大家就静静的吃完了饭,我收拾了碗筷,又去帮王婶把浆洗好的冬衣,都晾晒在竹架上,便告了辞。

      晚上回到家,坐在桌子边,一直都不能平静。烛光摇摇曳曳的,不时有烛泪滑落。不禁想到,曾经的我,是有愿意许下终身的对象的,只是,不知是说天意难违,还是造化弄人,我和他之间,纵然是遥遥相望,也称奢侈。

      无意间就轻哼出当年和他共谱的那首云水禅心。我与月相惜,抚一曲摇相寄。难诉相思意,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我心如烟云,当空舞长袖,人在千里,魂梦常相依,红颜空自许。南柯一梦难醒,空老山林,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映我长夜清寂。

      这是来关城的一年里,第一次如此真实的忆起秀实。

      第二天早上,是被阳光叫醒的,不知不觉的,我竟然趴着睡在了桌子上。桌面上的水印,不知是口水还是泪水,其实,我更希望它是前者。刚准备扭动脖子时,却发现脖子早已僵硬,动一下便会剧痛无比,不得不承认,我竟然荣幸的落枕了。这下可好,春潮阁的绣活才做到一半,那边还急着要,我却一不小心落枕了。想起以前教我功夫的师父曾教过我如何活动筋骨,我慢慢的回忆动作,尝试扭动脖子,一轮下来,倒也舒服多了。

      活动完,开始洗牙洁面,熬了点白粥,就着昨日从王婶家拿的萝卜咸菜,解决了早餐。刚准备开始绣春潮阁的活计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我应了一声,正纳闷了,谁会这么一大早的就来找我呢?开了门后,我吓了一跳,柳博和拿着书袋站在我面前,带着惯有的笑容却不说话。我疑惑的看着他,等着他出声,结果,我们就只能这样僵持着。我终于受不了了,问:“你这是要当门神么?说话啊,有什么事啊,一大早上的。”

      柳博和张口,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面色潮红的,好像在努力的说话,一双桃花眼都因为用力而潮湿起来。突然,他重重的咳了几下,我这才明白,估计这是因为受风寒而失声了。我白了他一眼,说:“得了风寒去看郎中啊,我这又不是药铺。”

      柳博和好像能发出一点声音了,断断续续的说:“我想请你去帮我代两天课。”

      我这下可是吓了一跳,哪有女子能上学堂给学生讲课啊,在民间,连女子进学堂都是大不敬的。我连忙摇头,柳博和也只是定在那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几番推脱无效,再加上他答应请我吃关城最有名的蟹黄汤包,我这才勉强同意代他上两天的课。只是他必须要一直在私塾里,若是发生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成为教书先生的第一天,的确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先是有父母认为女子进学堂是大不敬,便站在门口企图赶我出去,柳博和用沙哑的声音说着原因,才有一小部分父母同意我进去。再者是一些学生,看我是女子,便想着法子欺负我,只是他们的父母都在窗外看着,便也不敢太过于造次。

      以前在府上时,为我家授课的,是一位翰林院的老先生,为人十分风趣,常常能将一些词句转化为更浅显易懂。我试图模仿着他的方式授课,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有所成效。

      我时不时朝柳博和看去,他满脸的淡然,但是,眼睛里的赞许之情,毫无掩饰的流露了出来。而镇上的人,也都在窗外津津有味的听着,这让我觉得十分的有成就感。

      下了课,我和柳博和一同往家走。刚刚的课,虽然前面有些小波折,只是依旧十分成功,这让我觉得很开心。

      柳博和突然用嘶哑的声音问:“你是在哪里学的书?”

      我的笑容凝固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想了半天后,只能转移话题:“看样子,你的病还很严重,有去郎中那里看一下么?”

      柳博和答:“看了。”继而又问,“你的书,是在哪里学的?”

      我继续打着哈哈:“郎中说严重么?”

      柳博和说:“不严重,过两天就能好了。你的书是在哪学的?”

      我无奈的只能继续说:“郎中给的药煎了么?你好像也是一个人住吧,一个人会煎么?”

      柳博和答:“会,你的书在哪学的?”

      我还想着,怎么才能用这跑题的功夫,一直坚持到家,结果柳博和倒是看出了我的小心眼,说:“不能转移话题。”

      我挠了挠头,撒谎道:“是我哥哥,他在学堂上学的东西,回家都会教我。”

      柳博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送我进了家门,临走前还不忘说一句:“你哥哥的风格,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我听了一惊,没说什么。

      回了家,正准备起炉灶的时候,王婶拿了肉丝面过来招呼我吃,我一边吃一边和王婶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天。中间王伯还过来抱怨了一次,说是我们吃东西都不叫上他。天快黑的时候,王婶便起身回去了。我拿出没做完的绣活,心想,这下可算完了,明天也不能做,一旬后这批活计就要交货了,今明两天的晚上,必定是要熬夜了。想到这里,我给自己泡了碗浓茶,一口气喝了。

      第二天起身的时候,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用冰井水洁面,正准备拿早餐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我本打算去开,但是转念一想,这么一大早能来的,估计也就只有柳博和了。于是继续慢悠悠的去拿早餐,在越来越急的敲门声中,美美的享受了早餐。收拾了碗筷,准备去帮柳博和开门,刚要走到门口时,突然前面一个黑影窜了出来,我条件性的将脚下碎石踢向黑影的方向,右手拿出一直藏在身上的小匕首。铛一声,小石子在我身后被挡开了,我急速转身,正准备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攻击时,却看到柳博和一脸惊讶的看着我。

      “你会武功?”我和柳博和异口同声的问。

      我终于看到柳博和脸上除了微笑以外,其他的表情了,惊诧,戒备,以及故作平静的种种表情混合体。我觉得,柳博和的脸,应该快要抽筋了。不过,我仿若在柳博和的脸上,看到了我自己的表情,惊讶,无辜,疑惑,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柳博和不应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夫子么?刚刚挡我石子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难道是不小心?那刚刚从墙外跃进来的功力呢?天啊,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柳博和脸上的表情,很快就变回了往日的微笑,伸手把书拿给我,淡淡的说了一句:“今天要讲的内容,都在这里了,你想一下要怎么讲吧。”

      我嗯了一声,接过书,正准备关门时,柳博和迅速的伸手讲门拉住,压低嗓音说:“今天的事,就当没发生过,我相信,你也不会想让别人知道,你会武功这件事吧。”

      柳博和说完,便将手松开,转头离开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带点寻味,带点奸诈。我以为我看花了眼,正准备细看时,他只剩背影。

      我将书拿进屋,看了下等会要讲的内容是唐思源的那若词,心不在焉的看了下,便放到了一边。这首词,曾经是秀实最喜欢的词之一,他也曾为了这首词谱过曲,所以,这首词根本就难不倒我。所以看着看着,思绪也就跑到了刚刚的那一幕。

      竟然能徒手挡住我用脚踢飞的石子,直觉告诉我,柳博和的功力不浅。只是这关城上下,会武的并不占少数,他何须隐瞒?别人都道是柳博和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只是这仕途摆在面前,为何又甘愿来关城做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

      只是,关城中有故事的人,看来并不止我一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回 初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