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轻心 ...
-
杜妙容被她大胆狂妄的言语惊到了,“这些……你怎会想到?”
沈知意轻轻勾唇,又迅速收敛了神色,母亲还将自己当成那个小姑娘呢,“娘,女儿不是小孩子了。您只要相信,我能护住自己。”
灯火映在她清秀的面庞上,明明才及笄之年,眉目间却有着同龄女子不该有的冷静与笃定。
杜妙容心口骤然发酸,喉咙一紧,许久才轻声道:“知意,如若你真的不愿,母亲可以拼尽一切……”
沈知意心头一酸,上一世,母亲亦是如此劝说,她也曾动过逃走的念头,可谢珩却用她父兄威胁她留下,这也加重了两人之间的裂痕。
总之,这是一笔糊涂账。
她轻声安慰:“母亲,我绝不会抛下你们独自离开。倘若谢珩真敢对父兄动手,我绝不会放过他。”
杜妙容抬眼望着女儿,见她眉心紧蹙,神色间竟带着几分凌厉与决绝,一瞬间反倒被震住。
“好。”她伸手将女儿揽入怀中,低声道,“不愧是我与你爹的好女儿,只是……委屈了你。”
杜妙容随沈临征战多年,生死离合见惯,气度自非寻常妇人可比。她心疼女儿片刻,旋即也想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沈知意埋首在母亲怀中,唇角却悄然弯起,在无人察觉之处笑了,“娘,放心罢。”
能重遇谢珩,她求之不得。
只是此事尚不能与母亲言明。她重生的秘密暂时不能告人。即便那人,是谢珩。
再说了几句,她便托辞要歇息。并非不愿多陪母亲,而是心绪翻涌,心神不宁。
“你才病愈,的确该好生休养。”杜妙容抚了抚她的鬓发,随即起身。
沈知意素来身体健朗,若非家中巨变,何至于寒邪入体?做母亲的,自是愈发心疼。
“娘,我送您。”沈知意起身。
“不必。”杜妙容摇头,对身侧婢女吩咐道:“你们两个好生照料小姐。”
“是。”迎春、迎花齐声应下。
沈知意只得重新落座。她其实并未真想相送,不过是前世多年养成的礼数一时脱口而出。
直到此刻,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在父母面前一向肆意惯了,从不讲究这些虚礼。往日她若真要送,只会大大咧咧挽着母亲的手,哪会一本正经地开口?
方才那一句“娘,我送您。”未免太过客气,几乎就要露了馅。
多年未见,竟连对母亲也生出几分生疏。
杜妙容回身时,正好看见女儿落座的身影,心口却忽地一酸。
她记得,这孩子素来无拘无束,嬉笑打闹时能在正厅扑进父兄怀里,撒娇耍赖;即便在她面前,也从未讲过什么规矩礼数。可如今,却忽然懂得客气了。
是不是这场婚事逼得她长大了?杜妙容心底微微泛酸。
女儿才及笄年岁,本该无忧无虑,如今却要在权势逼迫下学会收敛锋芒。
想到这里,她强忍泪意,背影却在摇曳的灯火中显得格外沉重。
迎春捧上茶水,沈知意掀开盖子,轻轻拨弄两下,便搁在几上。
天可怜见,竟让她得以重来一世,她几乎欣喜若狂,险些忘了形。
幸而方才之事敲醒了她,万幸这不过发生在自家院中。她暗暗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谨慎行事。
眼下局势未明,沈家早已成了众人瞩目的棋子。有人冷眼旁观,只等见沈氏衰亡;有人揣摩圣心,暗自权衡;更多人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此时最稳之策,唯有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府中细软田契,已有母亲着手整理,足可备后。
那眼下……还能做些什么呢?
自提亲之事传开,府中人心惶惶。谁也未曾料到,一向只会执刀弄枪的沈知意,竟会在此时主动提起女红。
“娘。”她从门外快步而来,微微拢起衣摆,抬腿迈过门槛,举止爽利,半点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
“知意来了。”沈母见她神色轻快,心中也稍稍宽慰。
沈知意径直落座,语声沉静:“娘,女儿想学些针黹。”
杜妙容愕然,险些以为听错:“你……是自己要学的?”
自小到大,沈知意只爱骑射,连绣架都未曾碰过。她自己不愿,家里人也从未强求。
杜妙容曾笑言:“连个荷包都不会做,我看哪家郎君敢娶你。”
沈乔第一个护短:“谁敢嫌弃我妹妹!”
沈临亦在旁附和:“知意想嫁谁便嫁谁,我看谁敢说半个不字,先问过我的枪。”
杜妙容抱着幼女,装作嫌弃:“你呀,就是被父兄宠坏了,是不是?”
往昔点滴,历历在目,杜妙容只觉得心头一酸。
“反正迟早是要嫁给谢珩,总要学会做些针线,面子上过得去,也好让他心甘情愿助我沈家。”
杜妙容想起沈知意说过要让谢珩一份爱意变十分,感叹女儿竟是个情场高手,男人最是要哄的,她点了点头:“交给娘就好。”
午后,杜妙容果然请来了一位师傅,是京城最有名的成衣铺“云锦阁”的掌事绣娘,苏盈。
绣架在花厅中支开,各色丝线铺陈开来,流光溢彩,宛若云霞。沈知意安然落座,从苏绣娘手中接过那枚细如毫芒的银针。
然而,这双能挽强弓撼千军的手,此刻却被一枚细针难住。她能于百步外一箭穿杨,眼下竟觉得将丝线穿过针眼都无比艰难。那双漂亮的杏眼低垂,目中不见慈悲,只有烦躁。最终,还是苏盈默默接过,指尖一捻一送,利落地为她穿好了线。
待到真正落针时,只见她指尖微一用力,针尖便刺破指腹。一滴殷红的血珠倏地沁出,无声地洇在洁白的素绢上,像雪地里骤然绽开的红梅。
“小姐!”婢女们惊呼着欲上前。
沈知意却只淡淡一摆手,用帕子随意拭去血迹,眉宇间仍是惯常的沉静,“无妨,小伤罢了。”
“无妨。”她随意将血迹擦去,神色不改,“小伤罢了。”
这对昔日的镇国大将军而言自然算不得什么,可她现如今却只是沈家娇养的闺女。
迎春瞧着那细白指尖上格外刺目的红点,声音都急得变了调:“小姐哎!这……这能不疼吗?”
迎花也凑上前,捧起她的手细细端详,心疼地嘟囔:“不过是个女红,不学也罢!那谢大人……难道就值得您为他受这份罪?”
沈知意恍若未闻,全部心神仍凝在指尖。她自幼习君子六艺,策论弓马皆不逊于兄长,何曾想过会被这方寸之间的针线难住。
她终于放下绣布,抬眼望向一直静立一旁的苏绣娘,目光清正:“苏师傅,莫非是我天生愚钝,与此道无缘?”
苏绣娘微笑着摇首:“小姐指节有力,心志坚韧,是天资极高之人。只是心中牵挂太多,思绪不宁。刺绣乃修身养性之功,须得心静,线才能顺,针才能稳。”
沈知意垂眸,看着绢上那点属于自己的血迹,若有所思。片刻,她颔首起身:“师傅说的是。今日便到此吧,明日再练。”
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上一世的记忆
谢珩来提亲后,她怒火攻心,策马提枪直闯谢府。
血汗宝马直接闯入,谢府上下乱作一团,谢府侍卫蜂拥而至,将她团团围住。
谢珩快步走出,“知意,你来了。”
他仍是那副谦逊有礼的模样,沈知意却只觉虚伪得刺目。
她从马上纵身跃下。
“小心!”他忍不住失声。
她挥手,枪头刺向谢珩,在他喉头前一寸堪堪停住。
谢珩抬手,示意众人退下。
“我们进屋谈谈吧。”他的声音微颤,却竭力维持平静。
沈知意收回长枪,立于身后,跟他入房。
谢珩转身将门关上。
沈知意立于桌前,并不看他。
“知意,”谢珩垂着头看向她,“我派人去提亲了,你为何不答应。”
“谢珩!”沈知意终于忍耐不住:“你在发什么疯,从你带人将我父兄押走,你就应该知道,你我之间,绝无可能。”
谢珩垂着头,看不清脸色,他的指尖似是不受控制般颤抖了一下呼吸一滞,片刻后才换了冷硬的口吻:“知意,你该明白,谋反是死罪。”
“死罪?这不都是你一手布的局吗?”沈知意恨不得现在就拿长枪给谢珩捅几个洞以泄自己心头之恨,“难道这是谢大人给我沈知意送的贺礼吗?你怎么有脸来我家提亲的。”
“他们的生死在你一念之间。”
冰冷的话语落下,屋内寂静无声。
沈知意伸手推门,手中的枪撞上门板,将精巧的雕花毁去一角,她大步走向院中,继续留在房中,她觉得呼吸都变得吃力。
“我答应你。”她艰难开口。
往事纷扰,乱人心绪。
一阵轻响,打断了她的思绪。
有人。
沈知意心口一紧,手探到床侧,指尖一勾,已将佩剑握在掌中。
窗棂被人轻轻推开,夜风挟着凉意灌入。那人动作利落地潜入,又将窗户恢复原状。
身手不错,但是在沈知意面前就不太够看了。
她饶有兴趣地等着,想知道是什么人胆大包天敢摸黑进她的闺房,等她抓到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