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第三十四章:稚女慧语点迷津,北境终传定边捷
  安平郡王邱永晖的通敌案,如同一场迅猛的雷霆,彻底涤荡了凤翎朝堂最后一丝侥幸与观望的阴霾。摄政王女邱莹莹与摄政王姜寅严的铁腕与果决,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朝臣的心中。自此,政令畅通,再无阻滞。夫妻二人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上。
  北境的战事,始终是悬在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剑。尽管内患已除,军心稳定,但狄戎大汗阿史那斛野心勃勃,仗着骑兵之利,不断袭扰边境,朔风城一线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姜寅严坐镇中枢,调兵遣将,筹措粮草,与前线副将周岩书信往来频繁,运筹帷幄,不敢有丝毫懈怠。邱莹莹则统筹全局,安抚民心,确保后方稳固。
  然而,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国库因连年征战和太女邱玉瑶监国期间的挥霍,已显空虚。增税恐激起民变,借贷则受制于人。如何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情况下,支撑这场漫长的边境防御战,成了摆在邱莹莹面前最棘手的难题。
  这一日,邱莹莹在书房中审阅户部呈上的关于军费开支的奏报,越看眉头蹙得越紧。各项开支浩繁,虽已极力压缩,仍是捉襟见肘。她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权力巅峰的风光之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
  “娘亲!”
  一声清脆的童音打破了书房的宁静。穿着鹅黄色小襦裙的姜宁,像一只快乐的蝴蝶,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手里还举着一幅刚画好的、色彩斑斓的涂鸦。
  “娘亲你看!宁儿画的花园!有花花,有蝴蝶,还有游叔叔送的小金鱼!”宁儿献宝似的将画作捧到邱莹莹面前,小脸上满是期待。
  邱莹莹放下奏章,压下心头的烦闷,接过女儿的画,仔细端详。画上线条稚嫩,却充满了童趣和生机。她笑着将女儿揽入怀中,亲了亲她的额头:“宁儿画得真好看!这小金鱼尤其活泼。”
  得到表扬,宁儿开心地依偎在母亲怀里,眨着大眼睛问:“娘亲,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是这些厚厚的本子(奏章)让你不开心了吗?”
  孩子的感知总是敏锐的。邱莹莹轻叹一声,柔声道:“娘亲是在想事情。我们在北边打仗,需要很多很多钱买粮食和武器,可是……钱不太够用了。”
  宁儿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忽然说:“钱不够了?那就像宁儿一样呀!宁儿的点心吃完了,青黛姑姑就会带宁儿去街上买新的。街上好多好多铺子,好多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娘亲为什么不去街上买呢?”
  童言稚语,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邱莹莹脑海中困顿的迷雾!
  街上买?不,是……贸易!通商!
  她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光彩!是啊!她怎么忘了这一点!凤翎国物产丰饶,丝绸、瓷器、茶叶,在周边各国都是紧俏货!而狄戎虽然骁勇,但手工业落后,急需这些物资!以往两国交战,边境互市时开时关,且多为小规模。若能以国家为主导,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与西域诸国乃至更远国度的贸易,用本国充裕的物产换取金银或急需的战略物资(如良马、药材),岂不是一条开源节流、以战养战的绝佳途径?!
  这不仅能缓解财政压力,更能通过经济纽带,结交盟友,孤立狄戎!这是一盘更大的棋!
  “宁儿!你真是娘亲的小福星!”邱莹莹激动地抱起女儿,转了个圈,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姜宁被母亲突如其来的兴奋逗得咯咯直笑。
  当晚,姜寅严回府后,邱莹莹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通商?”姜寅严沉吟片刻,眼中也亮了起来,“此计大妙!以往边境亦有互市,但多为民间小打小闹,且常因战事中断。若由朝廷主导,设立官营商队,开辟稳定的商路,确是一举多得!只是……此事需得力之人主持,且涉及外交、安全等诸多事宜,颇为复杂。”
  “游野坤!”邱莹莹脱口而出,“他乃皇商之首,熟悉商道,人脉广阔,且与我们利益攸关,是最佳人选!我们可以与他合作,朝廷出政策、提供保护,他出人脉、负责经营,利润按约定分成。同时,可派遣精干官员随行,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宜。”
  姜寅严点头赞同:“与游野坤合作,确能事半功倍。此事宜早不宜迟,我明日便召他入府商议。”
  第二日,游野坤应召而来。当他听到邱莹莹提出的“官商合作,开拓西域商路”的计划时,那双桃花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他纵横商海多年,岂会看不出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政治意义?这不仅是赚钱的买卖,更是加深他与摄政王府捆绑的绝佳机会!
  “殿下!国公爷!此乃利国利民之良策!”游野坤难得地收起了嬉笑之色,郑重道,“野坤愿倾尽全力,为朝廷效犬马之劳!资金、人手、渠道,野坤皆可筹措!只需朝廷给予通关文书、沿途护卫以及与西域诸国交涉的便利!”
  三方一拍即合。详细的计划迅速制定出来:由朝廷设立“西域都护府”(暂为商贸性质),姜寅严选派一队精锐骑兵伪装成商队护卫,负责安全;游野坤组织庞大的商队,携带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同时,派遣精通外交的官员随行,与沿途邦国建立友好关系。
  计划虽好,但第一批商队的出行,仍充满了未知的风险。西域路途遥远,环境恶劣,且有马匪出没,能否成功,犹未可知。
  就在商队紧锣密鼓筹备之际,北境终于传来了期盼已久的捷报!
  八百里加急军报直入摄政王府!姜寅严拆开火漆封缄的军报,只看了一眼,便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畅快淋漓的笑容!
  “莹莹!朔风城大捷!周岩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阿史那斛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又闻我内部肃清,后方稳固,士气低落,撤军途中遭周岩率精锐出城突袭,折损了近万人马!狄戎已退兵三百里!北境之危,暂解了!”
  “太好了!”邱莹莹闻言,亦是喜上眉梢,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边境危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他们摄政以来所有努力的最大肯定!
  捷报传开,举国欢腾!京城百姓自发走上街头,欢呼雀跃,歌颂摄政王女和摄政王的英明领导,歌颂前线将士的英勇无畏。朝堂之上,群臣更是心悦诚服,再无人敢质疑这对年轻夫妇的能力。
  压力稍减,邱莹莹和姜寅严终于能稍稍喘息。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庭,尤其是女儿姜宁。
  这一日傍晚,一家三口在府中的荷花池边散步。夕阳的余晖将池水染成金红色,荷花亭亭玉立,宁儿在父母中间,一手牵一个,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学堂里的趣事。
  “爹爹,娘亲,先生今天夸宁儿字写得好呢!”宁儿仰着小脸,满是骄傲。
  “是吗?我们宁儿真棒!”姜寅严弯腰将女儿抱起,让她坐在自己坚实的臂弯里,目光柔和。
  邱莹莹看着父女二人温馨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幸福。她忽然想起一事,笑道:“说起来,这次能想到通商之策,还多亏了宁儿呢。”
  “哦?”姜寅严好奇地看向女儿。
  宁儿眨着大眼睛,不明所以。
  邱莹莹便将那日女儿如何用“上街买点心”的稚语点醒自己的事说了一遍。姜寅严听后,哈哈大笑,用胡茬轻轻蹭了蹭女儿的小脸:“原来我家宁儿还是个小谋士呢!真是爹爹娘亲的福星!”
  宁儿被蹭得痒痒,咯咯直笑,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快乐。
  夕阳下,一家三口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此刻的安宁与温馨,显得弥足珍贵。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女帝的病情、狄戎的威胁、国家的治理,仍有无数挑战。但只要有彼此在身边,有女儿的笑容作为慰藉,他们就有信心和勇气,携手走下去,守护这个他们深爱着的家与国。
  ------
  (第三十四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