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第三十五章:西域商路启新篇,宫闱惊变天命归
北境朔风城的大捷,如同久旱甘霖,极大地振奋了凤翎国的人心士气。狄戎大汗阿史那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短期内已无力组织大规模南侵,边境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压在邱莹莹和姜寅严心头最重的一块巨石,暂时得以移开。
朝局在铁腕肃清和军事胜利的双重作用下,趋于前所未有的稳定。摄政王女与摄政王的权威,无人再敢质疑。政务的处理,也因此顺畅了许多。邱莹莹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她与游野坤商议的那项足以影响国运的长远大计——开拓西域商路之上。
摄政王府的书房内,巨大的西域舆图铺展在长案上。邱莹莹、姜寅严与游野坤围图而立,神色专注。
“殿下,国公爷,”游野坤手指沿着舆图上蜿蜒的路线滑动,眼中闪烁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开拓者的激情,“这条古道,自前朝便有断续通商,但规模有限,且因战乱时常中断。若由朝廷主导,重新打通并维持其畅通,其利绝非仅是金银。”
他顿了顿,继续道:“西域诸国,盛产良马、玉石、香料、药材,而我凤翎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在那里是价比黄金的紧俏货。往来贸易,不仅可充盈国库,更可换取我军急需的战马和药材。此外,沿途建立驿站、护卫商道,亦可扬我国威,结交盟友,对狄戎形成战略包围之势。此乃一举多得!”
姜寅严凝视着舆图,目光锐利如鹰隼,从军事角度补充道:“商路即兵路。控制商道,便掌握了信息与物资流通的命脉。可在关键隘口设立军镇,以护商为名,屯兵驻守,既保商路安全,亦可作为将来应对狄戎或其他威胁的前哨。此事,需选派得力干将,统兵护卫。”
邱莹莹颔首,她看得更远:“通商亦是通文。可派遣学者、医师随行,传播我凤翎文化、医术,亦可学习西域之长,互通有无。此路若成,将是一条流淌着黄金、传递着文明的生命线。游公子,此事关乎国运,朝廷将全力支持你。所需通关文书、沿途护卫、以及与西域诸国交涉的便利,皆由朝廷出面协调。但具体经营,需倚重你的商业才能与人脉。”
游野坤深深一揖,神色郑重:“野坤必不负殿下与国公爷重托!愿以此身,为凤翎开辟这万世之利!”
计划既定,便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姜寅严从麾下挑选了五百名精锐骑兵,由一位沉稳干练的年轻将领统率,脱下军装,换上商队护卫的服饰,负责安全。户部拨出专款,工部赶制标准化的货运马车和驮具。游野坤则调动其庞大的商业网络,筹集了价值连城的首批货物,并招募了经验丰富的向导、通译和伙计。
一个月后,一支规模空前、打着“凤翎官商”旗号的大型商队,在京城百姓的夹道欢送下,浩浩荡荡地驶出西门,踏上了漫漫西行路。商队携带着邱莹莹以摄政王女名义写给沿途邦国首领的友好书信和精美礼物,承载着凤翎国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希望。
送走商队,邱莹莹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烟尘,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前路漫漫,吉凶未卜。但她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坚实的努力,都将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增添一份厚重的基石。
与此同时,宫廷深处,关于女帝邱凌玥的病情,依旧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太医院竭尽全力,用尽珍稀药材,女帝的生命体征虽勉强维持,但昏迷状态毫无起色,如同沉睡般悄无声息。朝野上下,对此已渐渐从最初的焦灼转为一种无奈的默认。毕竟,国政在摄政王女夫妇主持下,井井有条,甚至比女帝病倒前更为稳固。
然而,天命无常,总在不经意间露出其莫测的轨迹。
这一夜,狂风骤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深宫之中,女帝寝殿“养心殿”外,值守的宫人和太医被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搅得心神不宁。
子时三刻,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夜空,紧随其后的炸雷仿佛就在殿顶响起,震得殿宇微微颤动。就在雷声渐歇的刹那,养心殿内,侍奉在凤榻边的近侍总管高公公,突然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
“陛下!陛下!您……您的手动了!”
这一声惊呼,如同平地惊雷,瞬间惊动了殿外所有人!太医连滚带爬地冲进内殿,只见龙榻之上,昏迷了近两年的女帝邱凌玥,眼皮剧烈地颤动了几下,竟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虽然眼神依旧浑浊无力,气息微弱,但这确确实实是苏醒的迹象!
“快!快施针!用药!”太医首领声音颤抖,激动万分地指挥着。整个养心殿顿时乱作一团,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
消息被严格封锁,仅限于几个最核心的太医和近侍知晓。高公公第一时间,秘密派人火速前往摄政王府报信。
摄政王府内,邱莹莹和姜寅严刚处理完公务,正准备歇息,闻听此讯,皆是大惊失色,瞬间睡意全无!
“皇姨祖母……醒了?”邱莹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太意外了!她心中五味杂陈,有惊喜,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女帝苏醒,意味着权力的格局将再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姜寅严亦是面色凝重,他握住邱莹莹冰凉的手,沉声道:“情况未明,先不必声张。我们立刻进宫!”
夫妻二人连夜冒雨乘车入宫,直奔养心殿。殿内灯火通明,药气弥漫。龙榻上,女帝邱凌玥确实睁开了眼睛,但眼神空洞,毫无神采,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显然极度虚弱。
“陛下……陛下……”高公公跪在榻前,老泪纵横。
太医首领上前禀报:“殿下,国公爷,陛下确已苏醒,但沉疴已久,龙体极度虚弱,神智尚未完全清明,言语困难。能否完全康复……尚需时日观察,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邱莹莹走到榻边,看着床上那个曾经威严无比、如今却形销骨立的妇人,心中涌起一股酸楚。这是她的皇姨,是给予她身份和庇护的长辈,也是将她卷入权力漩涡的源头。她轻轻握住女帝枯瘦的手,低声道:“皇姨祖母,您醒了就好,好好休养,一切有莹莹在。”
女帝的眼珠似乎微微转动了一下,看向邱莹莹,目光中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辨认的情绪,随即又疲惫地阖上。
邱莹莹和姜寅严在殿内守了半个时辰,见女帝情况暂时稳定,嘱咐太医精心照料,严密封锁消息后,便先行回府。
回府的马车上,两人沉默良久。雨点敲打着车顶,声音急促,如同他们此刻的心跳。
“皇姨祖母醒来,是福是祸,尚未可知。”邱莹莹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姜寅严紧握她的手:“无论如何,她毕竟是陛下,是你的皇姨。她若能康复,重掌朝政,我们便功成身退,携宁儿回江南,过我们的安生日子,岂不更好?”
邱莹莹苦笑一下:“但愿如此。只怕……经历了太女之事,皇姨祖母心中,对我们……未必全无芥蒂。且看她康复后如何吧。”
他们心里都清楚,女帝的苏醒,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变数。他们摄政期间,虽稳住了江山,但也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罢黜了太女,处置了宗室。这些,在一位苏醒的帝王眼中,会如何解读?是功高盖主的权臣,还是忠心护国的栋梁?答案,只有等女帝真正清醒后才能揭晓。
接下来的日子,邱莹莹和姜寅严每日入宫探视,但女帝的病情反反复复,时醒时睡,清醒的时间很短,且无法清晰交流。朝政依旧由他们主持,但一种微妙的气氛开始在朝堂上弥漫。一些原本沉寂的旧势力,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
一个月后,女帝的精神终于有了一些起色,偶尔能说出一两个模糊的字词。这一日,她清醒的时间稍长,目光在邱莹莹和姜寅严身上停留了许久,嘴唇蠕动,用尽力气,吐出了两个含糊却足以石破天惊的字:
“玉……瑶……”
邱莹莹和姜寅严心中同时一凛!女帝在此时提起被废黜囚禁的邱玉瑶,是何用意?是思念女儿?还是……对处置邱玉瑶的方式有所不满?
女帝说完这两个字,便又疲惫地昏睡过去。留下邱莹莹和姜寅严,面面相觑,心中波澜再起。
看来,真正的风波,并未随着北境捷报和商队西行而平息。深宫之内,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无形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
(第三十五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