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隅光暗灼 ...

  •   《极限搭档》录制现场的喧嚣仿佛还在耳边,聚光灯熄灭,人潮散去,只留下空荡的录制场地。对于田栩宁和梓渝这对在极限挑战中意外碰撞出几分默契的搭档而言,这段短暂而高强度的交集,就像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涟漪扩散后,湖面终归要恢复它原有的平静。
      田栩宁的生活迅速切换回了他熟悉的频道。经纪人的日程表精准如瑞士钟表,宣传新剧的通告、打磨下一个角色剧本的围读会、定期进行的表演课和形体训练……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却透着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节奏。
      他依然会走进那间熟悉的表演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某个细微的眼神变化或语调转折,沉浸在角色的内心世界里。偶尔在拍摄间隙的休息室,或是深夜回到自己安静整洁的公寓,窗外是城市璀璨却疏离的灯火,他会无意识地想起录制时某个惊险又搞笑的瞬间,想起那双清澈明亮如星光的双眸,以及对方完成任务后毫不掩饰的、灿若朝阳的笑容。那感觉像一阵裹着青草气息的风,短暂地吹拂过他按部就班的世界,留下一点模糊的暖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牵念。
      这缕若有似无的思绪,偶尔会在他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的瞬间悄然浮现。自节目结束后,他不知何时养成了一个小小的习惯:闲暇或等待时,会下意识地点开社交平台,指尖在搜索框犹豫片刻,最终总会精准地落在那个熟悉的名字上——梓渝。页面跳出的大多是零星几条打工碎片、舞蹈练习的侧影,或者是一些粉丝自发剪辑的直播片段。
      虽然是用的小号,田栩宁也只会默默点赞,并不会留言评论,只是静静地看着,如同观察一颗遥远星辰的运行轨迹,确认着那份在极限挑战中迸发出的生机与韧劲,依然存在于这城市的某个角落。随即,经纪人的电话将他彻底拉回现实的轨道。他深吸一口气,打开最新的剧本,将那份莫名的思绪重新封存,全身心投入自己正在攀爬的、名为“演员”的阶梯。
      而此刻城市的另一角,梓渝的生活则是全然不同的鼓点。
      录制结束的兴奋感很快被现实的重力拉回地面。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没有时间去回味聚光灯下的瞬间,生活的齿轮推着他快速运转起来。
      每天清晨天未亮,他就挤上拥挤的早班公交和地铁轮换,赶往某个商场开业庆典,套上闷热的玩偶服笨拙地挥舞手臂,或是在背景板前站成面无表情的“人形立牌”;午后的时间可能属于某个狭小舞蹈教室,他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最耐心的笑容和简单易懂的动作,教会一群稚嫩的小朋友基础舞步;夜幕降临,他又可能出现在某个奶茶店柜台后,在水流和量杯的碰撞声中,机械地重复着点单、制作、打包的动作。
      只有在夜深人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他那间光线昏暗的出租屋时,他才会允许自己躺在地板上,看着有些斑驳的天花板,放任肌肉的酸痛蔓延。
      他重重地揉着发涩的眼睛,挣扎着坐起身,习惯性地摸过耳机塞进耳朵里。节奏强烈的音乐瞬间灌入脑海,粗暴地驱散着疲惫与迷茫。他需要这声音,需要它填满空虚的寂静,支撑着他迎接次日升起的太阳——那意味着新一轮的全速奔跑。
      半年的时间,仿佛只是日历上被轻轻翻过的几页。
      对田栩宁而言,是剧本上密密麻麻新增的批注、日程表上不断更新的行程、是在角色世界里一次次更深入的探索与蜕变。对梓渝而言,是银行账户里艰难爬升的数字、是鞋底磨平了又换新的印记、是出租屋墙上那张被反复描画的还款计划表上,终于被划掉了几行。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平行延伸,如同城市上空交错飞翔的鸟儿,短暂交汇后,各自飞向自己的方向,在各自的战场上,按着自己的节奏,沉默而坚韧地生活着。
      傍晚的余晖透过没拉严实的窗帘缝隙,斜斜地打在光洁却破旧的地板上,映出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梓渝盘腿坐在地板中央,刚结束几段强度不小的舞蹈练习,汗水浸透了他的T恤,额发湿漉漉地贴在白皙的额角,胸口随着急促的呼吸剧烈起伏。房间里仅有的设备是一台老旧的音响和一面被擦得锃亮、却掩饰不住磨损的形体镜,角落的垃圾桶里堆着几个空了的矿泉水瓶。
      手机屏幕突兀地亮着,是银行APP还款提醒的界面,红色的数字依旧刺眼。他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唇,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压力,但很快,一种近乎本能的倔强重新覆盖了眼底。他伸手抓过旁边椅背上搭着的毛巾,胡乱擦了把脸和脖子上的汗水,然后拿起手机,深吸一口气,点开了社交软件开始直播。
      “哈喽哈喽,晚上好啊大家!”镜头一开,那个在镜头前永远元气满满、笑容明亮的梓渝瞬间“上线”。他熟练地调整着角度,努力让光线照亮自己因为运动而泛红的脸颊,“今天打工结束得早,溜来练习室加练了会儿,差点累趴!现在喘口气,跟大家聊聊天,唱唱歌放松一下?”
      直播间的人数不多,但都是陪伴了他许久的老面孔。弹幕滚动起来:
      “小渝晚上好!!”
      “打工辛苦啦!注意身体!”
      “想听《追光》!最近超爱这首!”
      “渝渝今天脸好红,是不是练太猛了?心疼!”
      不辛苦不辛苦,年轻嘛,多干点活多练练,就当充电了!”梓渝笑着回应,随手将湿透的刘海拨到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笑容里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狡黠和活力,“那位点《追光》的朋友有品位!等等哈,这首歌要会员,容我看个广告先。”
      他清了清因为练舞后缺水而有些沙哑的嗓子,打开手机上音乐播放器的伴奏,专注地跟着旋律唱了起来。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清澈和穿透力,即使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也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诉说梦想与坚持,当唱到那句“突然又一次,你开始了期待,于是你决定要追光,哪怕是微弱的光,也能够照亮,执着的你,想去的地方”时,他的目光似乎短暂地失焦,飘向某个看不见的远方,仿佛在汲取歌词本身的力量,随即又迅速聚焦回镜头,眼神明亮,仿佛正从屏幕另一端汲取着无形的暖意与支持。
      每次直播,他都坚持关闭打赏功能。这是他守护自己与粉丝之间纯粹联结的方式,用轻松的笑容和真诚的互动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彼此舒适的边界感,也倔强地保护着内心深处那份不容折损的骄傲。
      同一时间,城市的另一端。田栩宁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上午是严苛到近乎折磨的沉浸式演技课,下午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银幕配角试镜。试镜地点在一栋高级写字楼顶层,气氛严肃。他刚从一段情感爆发力极强的试镜片段中抽离出来,额角还带着表演投入时的薄汗,胸腔内的情绪仍在翻涌。导演和制片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对他礼节性地点点头,态度温和但结果莫测。走出那扇厚重的试镜室门,田栩宁靠在冰凉的走廊墙壁上,轻轻舒了口气,试图平复激荡的心绪。走廊的光线明亮而冷清。他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指尖划过屏幕解锁,社交软件的通知栏里,一个沉寂已久的特别关注头像旁,亮起了一个小小的直播图标。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那个几乎只为他一人“特别关注”准备的账号,几乎没有犹豫,手指精准地点开了推送——正是梓渝的直播间。
      画面里的青年盘腿坐在地上,抱着膝盖,正绘声绘色地讲着白天打工时的乌龙趣事,说到好笑处,他自己先忍不住大笑起来,肩膀笑得微微发颤,那笑容纯粹得像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与背景里简陋的白墙和模糊的镜面形成鲜明对比。汗水浸湿的T恤紧贴在他身上,勾勒出单薄却异常坚韧的线条。田栩宁没有点赞,也没有发弹幕,只是将手机音量稍微调低了些,静静地注视着。屏幕的微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像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极其细微、难以捉摸的涟漪。他看着梓渝在弹幕的起哄下切换歌曲,看着他努力调动气氛,也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偶尔掠过、又被笑容迅速掩盖的深深倦色。
      屏幕上的青年,与他记忆里那个在《极限搭档》录制现场、面对陌生环境和极限任务时虽偶有拘谨却眼神异常坚定明亮、甚至在危机时刻能反过来沉稳支撑他的男孩,在光影中微妙地重叠、交织。然而,此刻透过屏幕看到的,却是一种剥离了节目滤镜后、更为直击人心的真实——一种混杂着疲惫、倔强、微小欢愉与巨大生存压力的真实。像看到宇宙深处一颗孤独燃烧的小行星,正拼尽全力地散发着自身所有的光和热,明亮得让人心颤,也孤寂得令人心头微微发涩。
      他想起录制那天,两人共同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时传递的温度和无声的信任,那感觉很特别,是他在常规工作中极少体验到的。
      此刻,看着屏幕里那个独自在简陋房间里歌唱的坚韧身影,一种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定义清晰的、名为“在意”的情绪,悄然在田栩宁心底滋生。它还不够浓烈,不够清晰,更像一种源自潜意识的遥遥注视与无声的挂牵。他只是想知道,那颗在尘埃里也努力发光的小星星,此刻是否安好?是否疲惫?他沉默地、长久地注视着,直到画面里的人唱完一首歌,对着镜头笑着挥手告别。田栩宁才轻轻抬手,在那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点下了一个无声的赞。然后,他将手机揣回兜里,屏幕熄灭的瞬间,仿佛也带走了那一方小小天地里的光与声。经纪人恰在此时快步走来,关切地询问试镜情况。田栩宁收敛心神,简洁地回应了几句,表面恢复了惯有的沉稳,然而思绪的尾巴,却仿佛还缠绕在那个简陋直播间里清澈的歌声和明亮的笑容上,久久未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