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青年帝王  ...
            
                
                
                    - 
                          这天来了很多人,姑母来了,我哥哥也从西北赶了回来。
  我真的很高兴,哥哥说为了赶上我的及笄礼,他路上换了五匹马。日后马儿怕是都不乐意看见他了。
  哥哥还给我带了块产自西北的玉石,哥哥说是他亲手挖的,一共有三块。给我的这块被他刻成了小猫咪玉佩。娘亲还笑话了他:“谁家这么好的玉刻成猫咪?”哥哥也没管,说是岁岁就喜欢猫咪呀。这个玉佩我一直戴在身上。
  好嘛,一块在我手里,一块在娘亲手里,那还有一块呢?哥哥当真有心仪的女子了?我要悄悄告诉娘啦!
  我一直在笑,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及笄礼快结束的时候,皇帝哥哥也来了。说祝我及笄礼欢愉,还赏了不少东西。
  筵席结束后,姑母把我喊过去问我这次还愿不愿意进宫。
  姑母说,这次进宫就是去当皇后了,我们虞家的姑娘就是要当皇后的。
  娘亲和爹爹就坐在一旁,娘亲眼眶通红,爹爹说让我自己想想。然后就低头不看我。好半晌,我点了点头。姑母笑了,摸摸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然后从头上摸下来一直金丝攒珠步摇给了我。
  第二日哥哥又出发去西北了。
  我很舍不得:“哥哥,你要不回来吧,回来陪陪爹娘。”哥哥摸摸我的头,说等他再厉害些,厉害到可以好好地保护我们的时候,他就带着嫂子一起回来。
  他承认了,他就是有心仪的女子了。爹娘都很高兴。我也是。一直疼我的哥哥也有别人疼了。
  不久后,我被抬进了宫里。有一件事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我不是皇后。而是贵妃,赐封号为“元”。他们都说除了正宫皇后有哪位有如此福气,入宫便是高位,这实在是不合礼数。
  但是说句大逆不道的,其实我真的不大稀罕。在宫中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就好了吗,想那么多干嘛呢?徒增烦恼罢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因为这件事,姑母与皇帝哥哥又吵了一架。姑母问他是何意,是不是非要跟她对着干。到最后姑母说:“你与岁岁也算是一同长大的,你不爱护着她反而要这样羞辱她吗?”
  皇帝哥哥愣住了,半响才开口:“我还有其他打算,我不会对岁岁不好,只要做完了我要做的,我会一辈子对岁岁好。”
  后面的话我没听,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去吃御厨做的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来得高兴。
  可不管怎么说,皇帝哥哥晚上还是要宿在我的永和宫的。我觉得别扭,觉得不自在,可也总不好将人赶走。不过皇帝哥哥还算不错,没有逼我做不想做的事。
  但是也有吧,我向他行礼,喊他皇上,他逼我唤他“张麒雪”。我说这于礼不合,他说无妨,像以前一样私下叫就好了。还让我不要生气,他有必须要做的事,说以后我会是他的皇后。
  我当时信了,我说:“张麒雪,你现在怎么如此花言巧语了?”他很高兴,用力抱住我亲了亲,说我以后见他都不用行礼。
  我的整张脸都红了,埋在他肩膀上不肯抬头。他又说我笨,也不怕憋的喘不过气。
  于是我跟以前一样,每日陪陪姑母,陪陪张麒雪。
  中秋节的前一天,他说明日有宫宴,所以今日要来陪我过属于我们俩的中秋节。他还给我带了个礼物——一只小猫。
  我真的很喜欢,所以那天晚上他宿在永和宫,我们成了真正的夫妻。他一直抱着我喊我岁岁,他让我喊他“郎君”我好羞赧,但亦是欢喜的。
  第二日宫宴,韩尚书说有一女,倾慕陛下已久,说宫中人还是少了些,怪冷清的。然后意有所指地看向了我。我低头装看不见。
  巧的是姑母没有反对,皇上也没有反对,于是韩衾入主东宫成了皇后。不过她没有封后大典,因为皇上说自己年岁尚轻,想把封后大典与他的冠礼一同办。
  宫宴结束后,皇上还是来了我的永和宫。他可能觉得做得过分了,于是一个劲地抱着我哄,让我再等等。我都站累了,腿有些软。他就抱着我到塌上去 。我把他推开了,我说今儿还没有喂圆圆呢。
  他摸摸鼻子问我圆圆是谁。圆圆是那只小猫,因为她太瘦了,所以我给她取的名字叫“圆圆”。
  他说这字冲了我的封号了。我没理他,我又不喜欢这个封号。
  这个韩衾入宫真的很匆忙,像是生怕皇上反悔一样,中秋节后第三日就被抬进了宫。
  皇上自然是歇在了坤宁宫的,毕竟人家皇后娘娘今日刚进宫呢。
  晚膳我一个人吃的,御膳房做的都是我爱吃的。我今日吃了很多,一点都没有不高兴。
  皇后入了坤宁宫后,又进宫了六位秀女。韩尚书都把女儿塞进来了,其他大人自然也是迫不及待。不过这些我都不管的,我听爹娘和哥哥的话,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不久后,皇后有孕了,其实我还挺高兴的,宫里多个小孩子也热闹些。
  皇后这胎安安稳稳到四个月,有天我带圆圆去御花园晒太阳,中途有婢子说皇后娘娘喊我去回话。我就让身边信得过的丫头先抱着圆圆,我去了皇后宫中。但是我没找到皇后。
  我匆匆赶到御花园,却也再找不见圆圆了。
  宫人说皇后娘娘心情好,在这御花园赏花儿呢,谁知一个小畜生窜出来惊着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摔了一跤,当场就见了红。
  我真的很生气,他们议论纷纷,见我来了倒是不开口了。我说圆圆不是小畜生,圆圆很乖也不会伤人。我还听见我说:“这些嚼舌头的下人,一人掌捆二十。”
  边上的奴婢都愣住了,好像在踟蹰要不要动手。于是我亲自上前赏了其中带头的一个奴婢一掌。这个婢子我看着眼熟,记得她是皇后宫里的。
  我动了手,他们才大喊使不得,替我打完了剩下的赏。
  然后我就往御书房跑。御书房从来没拦过我,今日却拦了。
  皇上身边的怀安公公跟我说:“元娘娘,皇后娘娘这胎怕是保不住了。皇上正大发雷霆呢,您还是别进去了。”
  “我的圆圆呢?”他们都支支吾吾得不说话。
  但是我听到圆圆在叫,圆圆就在御书房里叫我呢。
  于是我拍门,我说张麒雪,圆圆是你中秋的时候送给我的。
  我说,圆圆还不到一岁呢。
  然后我跪下来冲着御书房磕头。我说,皇上,求你。把圆圆还给我,我去给皇后娘娘赔罪。
  我的额头好像出了血,却没有人理我。最后怀安公公拎着圆圆从御书房出来:“真是一群不长眼的,元娘娘膝盖不好,你们也敢让娘娘这么跪着!”
  然后就有人扶我起来。不长眼的,到底谁是不长眼的呢?
  我一把抢过了圆圆带她去了永和宫的后院。她就永远留在那里了。
  皇后的孩子终究还是没保住。皇上抽空到永和宫找了我一趟,晚上宿在了皇后宫里陪她安抚她。但是他没找到我,因为我早就在姑母宫里的小佛堂了。
  姑母让我别难过,说皇帝大了,野心也大了。姑母叹了口气又说让我好好照顾自己。
  我说:“嗯。”
  我也不知道我应的是哪一句。
  然后我就低头抄佛经。这天我是在姑母怀中哭着睡着的。我说又是冬天了,姑母,我的手好疼。
  第二日皇上就来姑母宫里接我,但是我不大想看见他。于是我避开了他来牵我的手,自己坐上了轿辇。
  能跟皇帝在宫里同坐一个轿辇,多大的殊荣啊。
  当天晚上他来我宫里用晚膳,我说受了风寒给拒了。他跟我说,就是只猫儿,我到底要跟他闹多久。
  就是只猫儿……
  我也不知怎的,就传出去说元贵妃不知依仗什么,竟敢给皇帝脸色看。竟敢直呼皇帝大名。竟敢……
  是他让我唤他“张麒雪”的,可是他怎么不说呢?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朝中无数人奏请皇帝让兵马大将军虞沈晏从西北回朝。说虞大将军功高盖主,其妹恃宠而骄。
  皇上很是无奈,只好下令让虞沈晏班师回朝。
  可是巧的是,诏书刚到的那天,北狄率军打了上来,哥哥没办法,只能抗旨迎战。可惜北狄这次带了十万大军,哥哥领着五万将士死守撼天门。
  因为皇帝的那道圣旨,周边兵马不敢乱动,哥哥求援失败。等军报传回京中之时,皇上慌了。他立马下旨,令各路将军领兵支援兵马大将军。
  可惜 ,一切都晚了。
  虞沈晏率五万将士硬扛北狄十万之众,整个白羽军战至最后一人,生生守住了撼天门。周将军是为数不多心思正直,真正忠君报国的人。等他赶到看见的便是白羽军最后几十人靠着长枪盘腿坐在城门前的情景。
  不过他们睡着了,谁喊也不醒了。虞沈晏亦在其中。
  可能数年后北狄再次出兵的时候他们还会醒吧,谁知道呢。
  我正在姑母宫中抄佛经,忽然一阵心慌,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兔子玉佩。站起身的时候,玉佩摔在了地上。碎了。
  我莫名咳出了一口血,然后晕倒了。晕倒前我听到宫人大声喊着:“太后娘娘。”
  等我醒来的时候,爹爹,娘亲,甚至是皇帝都在姑母宫中。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不说话。
  然后皇上忽然跪了下来,我真的吓了一跳,我问他干嘛,我让他起来。一个皇帝,怎么能朝着我跪下呢。他跟我说他不是有意的,他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
  殿里没有其他宫人,在场的所有人眼睛都是红的,包括皇帝。
  皇帝一个劲儿地跟我道歉,跟我的爹娘道歉。姑母最后还是心疼了,让他起来。他说要我原谅他才行,我张了张嘴,刚醒来的嗓子无比沙哑,但是我清楚地听到我说:“滚出去。”
  太大逆不道了,那可是精明、工于心计的皇帝啊。我怎么敢同他如此放肆。
  爹娘让我把身子养好,嫂嫂扶灵从西北回京了。哥哥应当不想看见我这样的。所以我每天都努力多吃点饭,好好喝药。
  他们到京城的那日,百姓围在城门口,齐齐跪地喊着送别虞将军。他们说我的嫂嫂一滴泪也没有流。
  我还没能随哥哥去看看西北大漠的落日孤烟,今日却是我接哥哥回家了。
  后来我见到嫂嫂了,我本以为哥哥喜爱的人会是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没想到我的嫂嫂是一个有点柔弱的很可爱的小姑娘。如果嫂嫂脸上依旧圆润的话应当会更可爱的。
  嫂嫂把哥哥送到家后就晕倒了。爹娘急忙喊了大夫来瞧,结果嫂嫂已经有了三个月身孕了。
  我爹娘问她这个孩子怎么办,我哥哥向来是个君子,看见小姑娘都要脸红的。没想到这回这么放肆了。
  我嫂嫂说:“爹娘,我与阿宴在西北找了一处月老庙让天地为证了。没告诉爹娘是儿媳的不是。他说等回了京要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迎我进门的。爹娘,这是我与阿宴的孩子。”
  我的嫂嫂好像生怕爹娘不认她,一个劲地说。我娘亲就抱着她哭,说她是好孩子,说以后家中就有两个女儿了。
  我不可以离宫太久,毕竟现在我的身上还有不少非议呢。当天晚上我就回了宫,然后狠狠吐了一场,好像要把这些日子吃下去的全吐出来。
  兵符终于还是交到了皇上的手里。不知他接得开不开心。
  皇上上朝的时候,还有些大臣说,虽然虞沈晏守住了撼天门,但是抗旨在先,数罪并罚,功不抵过。
  自古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带头的大臣退朝后在街上被人打了。是我嫂嫂干的。
  第二日他们还上奏说虞家不把皇权放在眼里。皇上发了好大一通火,问他们的眼睛是不是还能看得见这个皇城。然后把奏疏砸在了带头的身上,打了他二十大板。对这些文臣来说,二十大板很是足够了。于是没人再反对皇上封虞府为勇毅侯府。
  自这件事后,我的身子就一直说不上好。我也不爱待在永和宫,时常跑到姑母那里去抄佛经。我觉得我现在是真的喜欢抄佛经了。皇上还是会每天来姑母这处接我,我不理他他就自己同我说话。
  他还是会经常朝我道歉要我原谅他。
  可是我能原谅什么呢?你不是说不是你的错吗?你说这是巧合的,你甚至把未能赶过去增援的将军都剥了半年的军饷,官降一级。
  那你怎么还在跟我道歉呢?你也后悔了吗?
  有天他喝醉了来找我,我说皇上怎么喝成这样,实在有失君威。结果他抱住我就开始哭,说我怎么这么久了都不愿意理他,说他真的不是故意的,说他错了。
  他告诉我,姑母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是一位先帝很是宠爱的妃子。但是她生他的时候难产离世了,他才名正言顺地给了没有孩子的皇后,也就是我的姑母教养。
  他还说他的名字是父皇给起的,麒雪麒雪,鸳鸯泣血。他的父皇真的很爱这个妃子,也真的不喜爱他。
  他只是害怕,他听臣子说太后想要独揽大权。他也知道外戚专政只会毁了一个国家一个朝堂。他都十五岁了,还因升了一个户部侍郎的官儿被太后斥责。他说我的哥哥于百姓间太有威望,功高盖主,他只是想收回兵权,并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说皇上没错,他生气吼了我,让我叫他张麒雪。我说不敢。他把门摔上就走了。
  宫人吓了一跳,这件事第二天就传到了
  姑母耳朵里。姑母竟然劝慰我,同我说他也有难处,他想向别人证明他可以。他就是急功近利,没想做成现在这个样子。姑母说想让我再给他一个机会。
  我就想啊,我的哥哥,你的侄儿还有机会吗?但是我点头应是。勇毅侯府还在京中呢。
  就这么过去了三个多月,后宫终于又有了点风吹草动。
  叶昭仪有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