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唐烨并不常来超市,这还是第一次跟人一起来,悠闲得有了“逛”的氛围。
      骆尧也不常来超市,他更熟悉的是农贸市场。他看了一眼身边闲庭信步的人,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做饭需要的时间。
      好像也不是不能散步。
      再怎么大的超市也总归只是个超市,哪怕有两层,走马观花地看过去也用不了太多时间。
      骆尧的购物篮渐渐装满了。
      为了防止浪费,他尽可能地在有限的选择里货比三家过才做下决定,只是还缺几个盘子,盛汤的大碗也需要买至少两个。对了,唐老师家好像也没有汤勺和调羹。
      “哥,你喜欢哪种?”
      东张西望的人闻言回头,看向骆尧手里的东西。
      骆尧没拿货架上的不锈钢餐具,从两套陶瓷餐具中各拿了一个小件让唐烨选。
      和唐烨家里那些风格差不多。
      “你来做决定就好,我都可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能给自己少找很多麻烦。
      “这两种都还不错,所以想问你喜欢哪种。”自己家里用的,可能要用很久,总还是选个符合审美的比较好,说不定胃口都会好些。
      唐烨捞了个不锈钢调羹和碗放进购物篮:“那就都买吧。”
      骆尧把两套精致陶瓷器放进购物篮,摆在唐烨挑选的朴素钢盆旁边。不锈钢虽然看起来格格不入了一些,倒是没有打烂的危险,如果是自用,那骆尧还挺喜欢这种材质的,但是拿不锈钢盆摆盘这种事,多少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唐老师选这个,是怎么想的呢?是说不用摆得特别花里胡哨吗,朴素家常一点就好?骆尧猜不透。
      两个人慢慢逛到了水果区。
      超市里有很多结伴来的人,不管是夫妻、情侣还是父母带孩子等等的组合,买起东西来很多都是有商有量的。而在把决定权全部交出去之后,唐烨跟骆尧就没有太多的交流了。和那些满地撒欢的孩子比起来,唐烨对家庭购物计划的贡献可能仅限于不会给骆尧添乱以及能帮忙拎东西。
      他回头看了一眼在认真挑选打折苹果的骆尧。
      这样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两个人拎了几个袋子走回家。
      时间不算太早,想着唐烨到现在也没吃多少东西,骆尧手上的速度更快,忙得都没时间去赶走在门口围观的人。厨房很显然是骆尧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小朋友似乎一下子就长成了一个成熟的大人,动作之间游刃有余忙中有序,不见丝毫青涩局促。他端了做好的菜过来给唐烨:“去餐厅等着吧,我不会太慢。要是饿了,就先吃这个。”
      “我就看看,绝不添乱。”唐老师保证道。
      骆尧有些无奈:“厨房油烟大。”就算已经开了油烟机,总归也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
      唐烨的视线越过骆尧落在热热闹闹的厨房里:“那好叭。”
      上完最后一盘菜,骆尧把卷起来的衣袖放下,坐到了桌边。离开了厨房这个熟悉的领地,他又觉得有些缩手缩脚了。
      这是他第一次跟唐烨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餐桌礼仪他学过也看过,依葫芦画瓢他会,可他没试过,就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像之前听人说过的那样,像他这样出身的人,再怎么学,骨子里总是带着土腥味,永远不会跟天生天养的城里人一样。
      在老家吃饭不拘礼仪姿态,他不是没干过蹲在门槛上吃饭这种事,还边吃边丢点肉啊骨头下来喂猫猫狗狗。一大盆绿叶菜混着饭,并一些汤汁,就可以吃得很香。
      可来了大城市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初来乍到,他遇到过很多看不起他的人,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听过很难听的话,也曾被鄙视到尘埃里。但唐烨不一样。唐烨从来没有也不会因为他的出身而对他有什么看法,这一点骆尧很清楚,但他觉得他不能就把唐烨的包容当作借口而疏于自律。
      他不想在唐烨面前失礼。
      就先按以前学过的,慢慢吃好了。
      ——毕竟真要吃东西夹菜不发出一点声音的话,想不慢都很难。
      吃了几口之后,他有些意外地发现,唐烨虽然不说话,但动作之间会有一些轻微碰撞,而且看起来相当自然,不是为了迁就他而故意做出来的。
      当然依然赏心悦目就是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天养吗?

      晚饭过后,骆尧就说要走了,临走之前特地去拿了下午读过的书,问唐烨能不能带走看完。
      唐烨控制住自己的表情,转移话题:“你昨天是不是没上过企鹅?”
      “是没有,哥你这么问,是给我留言了?”他昨天下班之后研究了半天菜谱,列了个单子,因为要赶早市买新鲜的菜,就没去网吧。
      唐烨点点头:“去看看吧。”
      他带着骆尧进了书房。
      骆尧最先看到的是两整面墙的书,书柜顶着天花板,视觉效果非常震撼。走近了看,有一半多是精装书,这一半多里还有很多本书的书脊上印着他看不懂的字母。骆尧一时间无法判断是因为自己词汇量太小看不懂还是那印的压根不是英文。
      唐老师有这——么多的书,他说他不是编辑,但他指导自己写作绰绰有余。骆尧暗暗想着,难道唐老师是作家?所以他才会在出版社出现,才会被叫作老师。
      唐烨对小朋友的猜测一无所知,他打开了电脑,示意骆尧坐过去,然后在后者坐下之后,不着痕迹地拨走了那本被小朋友惦记着的书,再探身过去登陆聊天软件,点开和骆尧的对话框,全屏。
      骆尧看到的第一句话是“加油”。
      唐烨复制粘贴的时候也贴上了评论发表的时间和评论者的ID。这句“加油”是他当时刷出来的最新评论。
      “这是……”骆尧抬头看向抱着手臂和他一起看屏幕的人。
      “是读者给你的鼓励。连载的数据不算很好,但比我们预想的好多了,至少不是完全没人看,还有人打赏。”
      这是骆尧第一次直观面对来自唐烨之外的读者的评价。他太忙了,后台消息基本上没有管过。除了存稿箱以外的功能,他都比较陌生。
      唐烨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到了骆尧的脸上。他特地筛选过评论,虽然少,但依然不乏跟齐天纵家的编辑一样写得洋洋洒洒的,夸得非常真情实感。他不是唯一一个喜欢这个故事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跟他一起在关注这个故事,每天都在期待着今天份掉落的惊喜。有追更的读者怕作者受了数据不好的打击不写了或者开始乱写,会说话的就尽量留了长长的彩虹屁,不知道该写什么的则在每一章更新下面都打了卡,表示自己一直在看,请作者加油。因为评论总量没有特别多,所以翻到最后,那几个ID唐烨都很眼熟了。
      这种感觉对他来说新奇而温暖,可骆尧的反应似乎有些过于平淡了。
      青年对他特地筛选的好评表现得非常淡定,倒是打开写着反馈意见的文档之后,坐得更端正了一些。
      这个文档的容量堪比本科毕业论文,骆尧看得很仔细,没有注意到唐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自然更没注意到,那本他心心念念要带走的书被他哥悄悄顺走,塞进了书柜深处。
      等骆尧把文档里的内容理顺了,和唐烨讨论过一轮之后,夜已经深了。
      这一回,唐烨把人送走,刚刚松了一口气,门还没关紧就被扒住了,门外是骆尧无辜的脸:“哥,我才想起来我下午看的那本书好像忘了拿。”
      这一回,唐烨是真的裂开了。
      “怎么了……吗?”骆尧后知后觉地问道。唐烨的表情不是单纯的为难或者厌烦,更像是视死如归。咦,怎么会是视死如归?
      唐烨深吸了一口气:“没,喜欢看书是好事,我再给你拿点别的,你一起带着。”
      骆尧抱好怀里的书,听着唐烨叮嘱他:“发现哪儿错了不要告诉我——算了,如果特别离谱的话还是告诉我吧。”我也好去告诉责任编辑,让她跟我一起分担痛苦。
      骆尧乖巧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的是,我还能看出书里的错处来?

      这是他们认识的第一年。
      这一年里,骆尧写完了两个故事。
      读者普遍认为追更体验很好,因为唐陌阡从来不请假,说日万就日万,说打赏加更就加更——虽然一天最多双更。文字信息量大是优点也是缺点,唐烨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行文节奏和方式,给读者减负。
      唐陌阡还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售后很好。
      他和唐烨在写新故事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完本的修改,虽然他自己从来不用作者号回复评论区,但是唐烨会跟评论区讨论,把收集到的意见反馈进修改里,新来的读者体验更好,老读者也是常看常新,长此以往,写到第三本的时候,骆尧终于有了生平第一本顺利上架的书,看起来能在跨年之后正常完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