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我之前对语凌说过,你特别像一个人。”孙其也跟着成伟来送他了,她不想一直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于是开口说道,“他啊,也被我这么送过一程。”
      洛醇听到了,但装作没有听到。
      “让我想想,他好像是因为斗殴被师长劝返了。”孙其笑了一下,“到半路他竟然趁我们不注意跑回去了,不过后来确实颇有建树。但比较遗憾,不过二十五岁就死了。”
      洛醇眼睫颤了颤。他隐约猜到了孙其接下来要说出的名字。
      “他叫,罗酬。”
      一路上沉默寡言的成伟猛然抬头,“哦!我记得他!我记得这位少爷死后,荨南姐就申请调离支队了。”
      “唉呀,真是可惜了,小赵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怎么就申请调去了北方呢。”
      他们细声细语地开始聊起了罗酬与赵荨南的故事,不知道身边站着的正是罗酬的亲弟弟。
      也许,不久的以后,自己也会成为他们口中的谈资。不过,口气总归是不会带有遗憾的。不知情的人只会嘲笑他,口带轻蔑,面有不屑,因为他是个叛徒。
      不知过了多久,孙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就过去了,它们或许会成为你人生阅历的黑点,但也是宝藏。”
      “你必须要成长。”
      在他们前方的是一个分叉口,孙其推了他一把,笑道,“好了,就送你到这里。”
      *
      孙其和成伟赶回第四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孙其一个人走到帐子外,看到黄语凌蹲在门口手里捧着本书,眼里泛着泪光。
      孙其叹了口气,没心思去安慰她那少女情思,径直走进帐子里。
      她抱着手臂气定神闲地站在床边,轻声道,“怎么样,如你所愿,可算甩掉了一个大包袱吧。”
      帐子里没有一丝动静。
      她轻轻拍了拍孟何的脸,一字一顿道,“别,装,了。”
      孟何翻了个身,背对着她。
      他受伤不假,不过意识一直是清醒的。这次指挥有误也不假,但让洛醇背锅却是上面的意思。
      所以洛醇的低声喃喃,洛醇受伤的哭泣,他都听见了,却无法回应。
      他有什么办法,他从来也没办法违抗上级的命令,这是自从他入党以来既定的事实。
      他几个星期前被上级叫去了,意外看到了洛醇母亲。他只匆匆一瞥,洛菲盈就与司令员一起坐着言笑晏晏。他无法忘记一个骄傲的夫人是如何低声下气的祈求,无法忘记这位娇生惯养的小姐差点要下跪求怜。
      于是,洛醇的自由与追求被他们限定为一个月。可笑吧,洛醇自以为争取的时间,其实是他们大方施舍的。他们轻声细语的交谈,一个人生便在他们嘴下敲定。
      那一刻,孟何明白了,她要的是一个活着的儿子,怎么活着并不重要。
      这是一个以爱为名的牢笼。而他也不清白,他是纵犯,他是帮忙将目标推进牢笼的猎手。
      而这个可怜的目标竟然对猎手一遍一遍诉说着他的爱意,他是那么的单纯,热情,也是那么的幼稚。
      “你喜欢他吗?你也被那双眼睛打动了对吧。”
      一个疑问句,一个肯定句。
      他何尝不是那么卑劣,享受着少年的爱意,自己无法回应却也无法割舍。
      “小少爷好像让我等你醒了写信给他,那我现在写喽?”孙其戏谑道,“不过第二天就醒了,不是很有说服力吧。”
      孟何沉默了一会,撑起上半身,“永远也别写。”
      孙其被他的语气吓住了,“你也太好笑了吧?自欺欺人可没意思。”
      是啊,他就是这么一个没意思的人。
      二人沉默着,像是时间永远在此刻定格。
      …
      三年后。
      “小成?”孙其打了个哈欠,“又有信么?”
      成伟笑笑,将一封信放在她的手里就跑走了。
      孙其心知肚明这是谁写的,拎起信的一角故意甩了甩,发出声响。
      在他身后的孟何下意识瞥了一眼,然后继续干着自己的事。
      孙其笑着摇了摇头,走远去读信了,故意忽视黏在他身后的目光。
      孙其看完后就将信专门放入一个夹间,一眼看去,那个夹间已经被塞得满满的了。这几年来,小少爷给她写了不下两百封信,每封信的末尾都要问问孟何有没有醒。
      当然是醒了,不过孙其从来没有回过一封。
      通过这些信,她可以想象到洛醇这三年的的生活。他去了英国留学,学了不到一年发生了些意外,就去了日本,这段时间的留学生活给了他巨大的影响,孙其可以透过笔墨感知,他不再是个只有一腔热血的少年了,他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看着倒像是个有成青年。
      不过,孙其无奈笑着,结尾的话语总是会透露出他的本质,一些嘀咕也好,抱怨也好,抒情也好,总是会让孙其猛然清醒,这还是那个单纯的小少爷啊。
      其实,所有以写给孙其为名义的,都是借口罢了。小少爷真正想倾诉的人是个只会偷偷看着她读信的懦夫。
      “…”孟何轻咳了声,“那个,写了什么?”
      “自己看啊。”
      孟何看着那个装满信的包,皱着眉头,最后叹了口气,“算了。”
      孙其看他那一脸灰蒙蒙的表情,实在忍不住乐。唉,这人生就是无常呐,一个想要不得,一个不能也不愿,让她们这样的单身人士怎么好啊。
      “嘿,我倒是想快点找个伴儿结婚,别到头来死了都没念想。”
      今年是1937年,红军长征已经顺利结束了。这期间打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役,到了今年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
      孙其他们也可以在甘肃休息一段时间。第四军里还活着的战士们大部分也都回故乡找亲人了,留下的也和他们一起在陇顺旅馆租了间房。
      “算了就算了吧。”孙其习以为常,故意道,“可是那个人好像最近要回国呢。”
      “什么?!”孟何猛地站起来,一个没注意牵动了伤口,脸色泛白。
      “别急啊,人家讨厌你还来不及,怎么会来找你,而且在他的认知里,你可是昏迷了三年。”
      对…洛醇讨厌他还来不及。
      孟何轻笑了一下,“我只是有点惊讶,而且刚才是不小心扯到伤口了。”
      “那…”他无意识摩挲了一下指尖,“他是回瑞金么?”
      孙其意味不明地笑了,“嗯。”
      “唉呀你烦不烦,我没买什么啊!”
      突然,门外传来少女的怒嗔,接着又是吵吵闹闹的一阵声响。
      孟何心里觉得庆幸,先孙其一步开门,终于可以逃避她那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
      “语凌?怎么了?”孟何见黄语凌身后还有个刘海康,便挑眉质问,“海康,你又欺负人家了?”
      “没有!孟哥你不能老偏袒她啊。”刘海康气急,说到最后几乎是嘀嘀咕咕的,“我就只是想看看她买的什么书。”
      黄语凌视线触及孟何,又迅速偏开,“师长,我就买了本《革命与未来》嘛。”
      孟何有些不自在。他在师长中算是很年轻的,所以刘海康他们,文工团的小姑娘们都是叫他孟哥,黄语凌这么正正经经地叫师长,虽然没有不对,但还是有些奇怪。
      他很快回神,笑道,“这不是挺好的,多看看这些书也好。”
      刘海康嘁了声,“是不错,但好歹买李大钊胡适他们的啊,偏偏买了本听都没听过的作者的。”
      “你自己孤陋寡闻!唇河写散文很厉害的!”黄语凌道,“而且这本写的也很好啊。你不了解就不要乱评价。”
      说完,黄语凌便气呼呼地走了。刘海康不好意思地对他们笑了下,就转身去追人了。
      “唉呀,对不起啊!娘们就是麻烦。”声音愈来愈远,背影也愈来愈远。
      孟何与孙其对视一眼,摇摇头笑了。
      这样的青葱岁月,也离他们愈来愈远了。
      最后的最后,孙其也和他道别了。孟何面带微笑地送她到路口,看着她愈来愈小的背影,心里突然涌来一股巨大的孤独感。这是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
      陌生是因为他自从革命以来都是单枪匹马,身边好兄弟不是死了就是调离了,于是孤独是平常,一种既定状态。而热闹才是反常,一种弥足珍惜的反常。
      不过最近几个月,倒是成了他的老朋友。没办法啊,他太怀念长征那会儿了,战友们兼手下都在身边,大家围着坐侃天侃地,扯东扯西,三句话不离玩笑,不离对未来的畅想。
      孟何轻轻笑了。他想起大家都在聊女人,聊婚姻的时候,阿醇那小孩傻呼呼地一个劲问他,他的梦想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答,他想要未来。
      洛醇问他,什么未来?
      他答,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人民幸福。
      洛醇便笑了,似乎对此毫不意外,篝火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他脸上的剪影也摇曳起舞,衬得少年更加昳丽。这样活力又自信的模样,是短短人生中最应该珍惜,或者说最应该珍藏的。
      这抹笑在这个平淡的夜晚上加上浓墨一笔。以至于,他直到现在还没有忘怀。
      洛醇闭上眼,似乎真的在许愿,他说,那我的梦想就是先生的梦想能实现。
      傻子。
      三十一岁的孟何在甘肃的路灯下双眼泛红,心口生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