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陛下说的都对 ...
-
景和帝萧桓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
侍立一旁的太监总管德顺立刻上前:“陛下,可要传膳?”
“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酉时三刻了。”德顺小心翼翼地问道,“今晚...陛下想去哪位娘娘宫里?”
萧桓没有立刻回答。他登基五年,后宫虽不算充盈,却也各有特色。贵妃娇媚,贤妃温婉,昭仪清冷,丽妃泼辣...都是美人,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皇后近日如何?”他忽然问道。
德顺一愣,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突然问起皇后:“回陛下,皇后娘娘凤体已愈,只是...近日似乎有些不同。”
“哦?”萧桓挑眉。他那位皇后,是母族远亲,先帝在位时赐的婚。性子说好听了是端庄,说难听了是古板,每每见面都要劝谏一番,从勤政爱民到雨露均沾,听得他头疼。
三日前她昏倒,太医院回报说是郁结于心。他去看过一次,她苍白着脸躺在床上,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何处不同?”
德顺斟酌着用词:“听说...皇后娘娘近日饮食颇佳,还...还裁撤了部分宫中用度。”
这倒让萧桓有些意外。他那皇后最重颜面,便是内务府克扣,也从不声张,只会私下生闷气。如今竟主动裁撤用度?
“摆驾长春宫。”他倒要看看,这个女人又在玩什么把戏。
长春宫内,赵无眠正准备享用她的晚膳。
今日御膳房送来的是一品锅子,汤底鲜美,配料丰富,显然内务府听说皇后不再计较份例,反而不敢过分怠慢——谁都摸不准这位皇后突然转性是怎么回事,万一是以退为进呢?
“这个肉片涮十秒就好,久了就老了。”赵无眠正指导宫女帮她涮锅子,外头突然传来通报:
“皇上驾到——”
殿内宫人顿时慌作一团。赵无眠不慌不忙地咽下口中的食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
萧桓大步走进来,第一眼就看见殿中那个冒着热气的锅子,香气四溢。
“皇后在用膳?”
赵无眠规规矩矩地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萧桓在她方才的位置上坐下,看了眼桌上的菜色:“皇后近日胃口不错?”
若是从前,她必定要惶恐请罪,说自己不该贪口腹之欲。但今天的赵无眠只是微微一笑:“托陛下的福,御膳房的手艺很好。”
萧桓盯着她看了片刻。还是那张脸,但眉宇间的郁气散了,眼神也清亮了许多,整个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朕听说,你裁撤了宫中用度?”
“是。”赵无眠在他对面坐下,很自然地拿起筷子,“臣妾觉得,够用就好。”
萧桓皱眉:“可是内务府怠慢了?”
“没有。”赵无眠夹起一片嫩滑的鱼肉,“陛下日理万机,不必为这些小事费心。”
这态度太过自然,自然得让萧桓有些不适应。从前的皇后,要么苦大仇深,要么战战兢兢,从未如此...从容。
他看着她又夹起一片青菜,忽然道:“贵妃前日与朕说,想为她兄长求个外放的缺。”
赵无眠头也不抬:“陛下圣明,自有决断。”
“你觉得朕该准吗?”
“陛下说的都对。”
萧桓被噎了一下。这话听着恭顺,实则敷衍至极。
“若朕要你拿个主意呢?”
赵无眠终于抬起头,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训。陛下是明君,自然不会让臣妾为难。”
好一顶高帽子!萧桓一时竟无言以对。
他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道:“你变了。”
赵无眠放下筷子,笑容温婉:“经历生死,总会看开些。”
这话合情合理。任谁在鬼门关走一遭,都会有些改变。
“看来这场病,让你想通了很多事。”萧桓意味深长地说。
“是啊。”赵无眠重新拿起筷子,语气轻快,“臣妾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噗——”一旁侍立的德顺赶紧捂住嘴。
萧桓的脸色变幻不定。这话粗俗,却莫名地...有道理?
他看着赵无眠专心致志地涮着肉片,仿佛眼前这锅美食比他这个皇帝更有吸引力。忽然觉得,这个不再苦大仇深的皇后,顺眼了许多。
“给朕也备一副碗筷了。”